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麻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天麻病虫害的设备。
背景技术:
2.天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等功效,而天麻在栽培过程中主要有两种病害,一种为杂菌危害、另一种是害虫危害。
3.而害虫危害如蝼蛄,会导致天麻发生块茎腐烂病,严重影响天麻产量,因此种植人员需要对种植田内的害虫进行监测,避免种植田内害虫数量暴增从而导致天麻绝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现有的天麻病虫害监测设备,功能单一仅具有单纯的监测虫情效果,无法在监测虫情的同时进行灭杀处理,且其结构复杂,使用成本较高,不适用小规模种植田的使用。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监测天麻病虫害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监测天麻病虫害的设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监测天麻病虫害的设备,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板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表面的中部安装有黑光灯,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且黑光灯的外侧安装有若干电击杆,其中一个所述电击杆的上端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电连接,且若干所述电击杆之间通过接触架相互电连接;
8.所述安装座的下方设有收集罩,所述安装座与收集罩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收集罩下端的外环面固定有若干卡块,所述收集罩的下方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通过卡板与卡块相配合,所述放置板上表面的中部放置有粘贴纸,所述粘贴纸位于收集罩的内部且呈折叠状态。
9.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透光筒和支撑架,所述透光筒固定在安装座的下表面,且所述透光筒位于黑光灯和电击杆之间,所述支撑架固定在透光筒的下端并与收集罩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收集罩的上端固定有收集圈,所述收集圈呈上大下小状态。
11.优选的,所述收集罩内环面的中部固定有若干韧性板,所述韧性板远离收集罩的一端相互靠近并组成圆形。
12.优选的,所述收集罩下端的卡块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磁铁。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套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下端焊接有底座。
14.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上端安装有螺栓,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对应螺栓开设有若干调节孔。
1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监测天麻病虫害的设备,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把设备安装在种植田内,在夜晚启动黑光灯,进而外界的害虫在自身趋光性的驱使下向黑光灯靠近,进一步的当害虫接触到电击杆时,害虫在电击杆上电流的作用下被电死或麻痹,进而被电死或麻痹的害虫向下方的收集罩内掉落,并最终掉落到收集罩内部下方的粘贴纸上,从而被粘贴纸黏住。
16.当天亮时,种植人员可转动放置板,进而放置板在转动后带动卡板与卡块脱离,此时放置板便可被取下,而放置板在取下时上表面放置板的粘贴纸亦被取下,进一步的人员可对粘贴纸上黏住的害虫进行数量清点以及种类清点,最终对每个晚上所收集到的害虫数量和种类进行归纳整理,用以估算种植田内的虫情,由此便实现了监测虫害的同时对害虫进行灭杀的效果。
17.因此,本方案所提出的天麻病虫害监测设备,在各零件的相互配合下,通过灯光引诱、电击灭杀以及害虫收集的方式,实现了设备在监测虫害的同时还具有灭杀害虫的效果,且设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比较适用于小规模种植田的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监测天麻病虫害的设备的前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监测天麻病虫害的设备的后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监测天麻病虫害的设备的黑光灯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监测天麻病虫害的设备的收集罩内部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监测天麻病虫害的设备的磁铁示意图。
23.图中:1、支撑杆;2、连接板;3、安装座;4、黑光灯;5、电击杆;6、导线;7、接触架;8、收集罩;9、卡块;10、放置板;11、卡板;12、粘贴纸;13、透光筒;14、支撑架;15、收集圈;16、韧性板;17、磁铁;18、固定筒;19、底座;2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参照图1-5,一种用于监测天麻病虫害的设备,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上端通过连接板2固定有安装座3,安装座3下表面的中部安装有黑光灯4,安装座3的下表面且黑光灯4的外侧安装有若干电击杆5,其中一个电击杆5的上端通过导线6与外界电源电连接,且若干电击杆5之间通过接触架7相互电连接。
27.安装座3的下方设有收集罩8,安装座3与收集罩8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收集罩8下端的外环面固定有若干卡块9,收集罩8的下方设有放置板10,放置板10的上表面通过卡板11与卡块9相配合,放置板10上表面的中部放置有粘贴纸12,粘贴纸12位于收集罩8
的内部且呈折叠状态,折叠状态的粘贴纸12在使用时其黏贴面积更大,可黏贴较多的害虫,且若害虫没有被电击杆5电死,在粘贴纸12的作用下也无法逃脱。
28.连接组件包括透光筒13和支撑架14,透光筒13固定在安装座3的下表面,且透光筒13位于黑光灯4和电击杆5之间,支撑架14固定在透光筒13的下端并与收集罩8相连接,收集罩8的上端固定有收集圈15,收集圈15呈上大下小状态,连接组件的设置,使得透光筒13可对黑光灯4起到较好的防水保护效果,同时收集圈15的设置,可使得电击杆5击落的害虫不易掉落到收集罩8的外部。
29.收集罩8内环面的中部固定有若干韧性板16,韧性板16远离收集罩8的一端相互靠近并组成圆形,收集罩8下端的卡块9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磁铁17,韧性板16的设置,有助于害虫掉落过程中趋于粘贴纸12的中部。
30.支撑杆1的下端套设有固定筒18,固定筒18的下端焊接有底座19,固定筒18的上端安装有螺栓20,支撑杆1的下端对应螺栓20开设有若干调节孔,固定筒18、底座19和螺栓20的设置,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进行高度调节,进而增强了设备的实用性。
31.使用原理及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把设备安装在种植田内,在夜晚启动黑光灯4,进而外界的害虫在自身趋光性的驱使下向黑光灯4靠近,进一步的当害虫接触到电击杆5时,害虫在电击杆5上电流的作用下被电死或麻痹,进而被电死或麻痹的害虫向下方的收集罩8内掉落,并最终掉落到收集罩8内部下方的粘贴纸12上,从而被粘贴纸12黏住。
32.当天亮时,种植人员可转动放置板10,进而放置板10在转动后带动卡板11与卡块9脱离,此时放置板10便可被取下,而放置板10在取下时上表面放置的粘贴纸12亦被取下,进一步的人员可对粘贴纸12上黏住的害虫进行数量清点以及种类清点,清点过程中可通过拉扯使粘贴纸12呈趋于平面的铺开状,此时便于对其上的害虫进行数量、种类的统计,最终通过对每个晚上所收集到的害虫数量和种类进行归纳整理,用以估算种植田内的虫情,由此便实现了监测虫害的同时对害虫进行灭杀的效果。
33.因此,本方案所提出的天麻病虫害监测设备,在各零件的相互配合下,通过灯光引诱、电击灭杀以及害虫收集的方式,实现了设备在监测虫害的同时还具有灭杀害虫的效果,且设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比较适用于小规模种植田的使用。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