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构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
背景技术:
2.双玻钢铝结构墙是指具有双层玻璃结构,且以铝合金为骨架的结构墙,因其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和采光性,因而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建筑场合中。
3.而在安装玻璃板时,通常需要将其边缘卡接在安装框或者安装条等安装组件内,并通过螺钉及胶水对玻璃固定在安装框或者安装条上,现有的安装结构不具备定位的功能,将会在安装时容易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需要新的安装组件对玻璃进行安装,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其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折边部以及开槽能够实现相邻的玻璃连接时能够起到定位的效果,进而能够更加便于安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包括钢化玻璃以及连接骨架,所述钢化玻璃以及连接骨架均设有四个,所述连接骨架上设有折边部,所述折边部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开槽,所述折边部与钢化玻璃侧边相固定;
8.所述连接骨架与钢化玻璃侧面连接处设有导胶槽,左右两侧的所述连接骨架通过第一连接件卡接设置,前后两侧的所述连接骨架通过第二连接件卡接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开槽的宽度与相邻开槽之间的间距相等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导胶槽设有多个,且导胶槽内部充填有固定胶。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骨架上设有与第一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为连接骨架冲压成型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骨架上设有与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为连接骨架冲压成型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骨架、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均为铝合金材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设置折边部以及开槽,且开槽的宽度与相邻开槽之间的间距相等设置,进而实现相邻的玻璃之间能够通过不同连接骨架上折边部与开槽的相互配合,进而实现相邻玻璃之间能够进行很好的定位,避免相邻玻璃出现位置跑偏的情况;
16.2、通过将第一连接槽以及第二连接槽均为连接骨架冲压成型设置,进而实现确保连接骨架能够有着更强的结构强度,进而确保最终玻璃之间能够有着更好的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中左右两侧连接骨架配合时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中第一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中第二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钢化玻璃;2、连接骨架;3、折边部;4、开槽;5、导胶槽;6、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固定胶;9、第一连接槽;10、第二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 "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参照图1,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包括钢化玻璃1以及连接骨架2,钢化玻璃1以及连接骨架2均设有四个。
25.参照图2,连接骨架2上设有折边部3,折边部3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开槽4,折边部3与钢化玻璃1侧边相固定,折边部3 与钢化玻璃1之间通过连接胶进行固定,且固定时使得连接骨架2顶端与玻璃的顶端相平设置,折边部3与钢化玻璃1紧密贴合设置,即图2所示。
26.参照图2,开槽4的宽度与相邻开槽4之间的间距相等设置,左右两侧的钢化玻璃1通过连接骨架2进行连接时,此时的左右两侧的连接骨架2上的折边部3恰好与开槽4交错分布设置,使得左侧连接骨架2上的折边部3与右侧连接骨架2上的开槽4相配合,右侧连接骨架2上的折边部3与左侧连接骨架2上的开槽4相配合,进而实现左右两侧的玻璃进行连接时,通过折边部3与开槽4的配合能够实现起到一定的定位效果,进而避免左右钢化玻璃1连接时出现位置跑偏的情况,且连接完毕之后,可在不同连接骨架2上的折边部3之间涂上密封胶,确保连接处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
27.参照图1、图2,连接骨架2与钢化玻璃1侧面连接处设有导胶槽5,导胶槽5设有多个,且导胶槽5内部充填有固定胶8,连接骨架2通过固定胶8实现与钢化玻璃1的侧面进行固定。
28.参照图1-3,左右两侧的连接骨架2通过第一连接件6卡接设置,连接骨架2上设有与第一连接件6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槽9,第一连接槽9为连接骨架2冲压成型设置,在左右两侧的钢化玻璃1通过折边部3与开槽4进行对位之后,然后通过将第一连接件6与两个连接骨架2相配合,进而实现左右两侧玻璃进行相对固定。
29.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前后两侧的连接骨架2通过第二连接件7卡接设置,连接骨
架2上设有与第二连接件7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10,第二连接槽10为连接骨架2冲压成型设置。
30.连接骨架2、第一连接件6以及第二连接件7均为铝合金材质,确保结构具有具有足够的强度,且能够减轻装置整体的重量。
31.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32.在安装时,将连接骨架2通过导胶槽5内部的固定胶8实现固定连接在钢化玻璃1上,且折边部3与钢化玻璃1紧密贴合设置,然后对于左右分布的钢化玻璃1进行连接,并且左右两侧的连接骨架2上的折边部3恰好与开槽4交错分布设置,此时结构如图2所示,左侧连接骨架2上的折边部3与右侧连接骨架2上的开槽4相配合,右侧连接骨架2上的折边部3与左侧连接骨架2上的开槽4相配合,进而实现左右两侧的玻璃进行连接时,通过折边部3与开槽4的配合能够实现起到一定的定位效果,折边部3与开槽4配合完毕之后,然后通过将第一连接件6与两个连接骨架2相配合,进而实现左右两侧玻璃进行相对固定,左右两侧的玻璃连接完毕之后,然后通过第二连接件 7实现将前后分布的连接骨架2进行连接,进而完成安装。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包括钢化玻璃(1)以及连接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化玻璃(1)以及连接骨架(2)均设有四个,所述连接骨架(2)上设有折边部(3),所述折边部(3)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开槽(4),所述折边部(3)与钢化玻璃(1)侧边相固定;所述连接骨架(2)与钢化玻璃(1)侧面连接处设有导胶槽(5),左右两侧的所述连接骨架(2)通过第一连接件(6)卡接设置,前后两侧的所述连接骨架(2)通过第二连接件(7)卡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4)的宽度与相邻开槽(4)之间的间距相等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胶槽(5)设有多个,且导胶槽(5)内部充填有固定胶(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骨架(2)上设有与第一连接件(6)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槽(9),所述第一连接槽(9)为连接骨架(2)冲压成型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骨架(2)上设有与第二连接件(7)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10),所述第二连接槽(10)为连接骨架(2)冲压成型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骨架(2)、第一连接件(6)以及第二连接件(7)均为铝合金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框双玻钢铝结构墙,包括钢化玻璃以及连接骨架,所述钢化玻璃以及连接骨架均设有四个,所述连接骨架上设有折边部,所述折边部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开槽,所述折边部与钢化玻璃侧边相固定;所述连接骨架与钢化玻璃侧面连接处设有导胶槽,左右两侧的所述连接骨架通过第一连接件卡接设置,前后两侧的所述连接骨架通过第二连接件卡接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折边部以及开槽,且开槽的宽度与相邻开槽之间的间距相等设置,进而实现相邻的玻璃之间能够通过不同连接骨架上折边部与开槽的相互配合,进而实现相邻玻璃之间能够进行很好的定位,避免相邻玻璃出现位置跑偏的情况。位置跑偏的情况。位置跑偏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功 姚莉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极客空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