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交流低压配电柜进行搬运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77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对交流低压配电柜进行搬运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繁荣昌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好,电力事业不断的发展,配电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为了提高配电设备的安全性以及配电线路的整洁性,配电系统中经常会使用到配电柜,一般配电柜的体积都比较大,需要落地安装,需要对配电柜进行搬运,配电柜内装有各种电子元件,外部没有把手,导致运输困难,现大多都采用人工搬运,耗时耗力,且搬运时易发生碰撞可能导致配电柜内部零件损坏,配电柜倾倒更易砸伤工作人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对交流低压配电柜进行搬运的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对交流低压配电柜进行搬运的运输装置,解决了配电柜人工搬运耗时耗力,人工搬运易倾倒,危险性高,人工搬运效率低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便于对交流低压配电柜进行搬运的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内部分别活动套设有第一活塞,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杆,两个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台,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内部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二活塞,两个所述第二活塞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形气缸,两个所述l形气缸的内部活动套设有第三活塞,两个所述第三活塞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两个所述第三气缸的内部分别活动套设有第四活塞,两个所述第四活塞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板。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左侧设有气泵,所述底座的内部右侧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空腔的上端分别对应两个第一气缸开设有通孔,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贯穿空腔与第一气缸相通。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正面和反面分别对应两个第二气缸分别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贯穿空腔与两个第二气缸相通。
8.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活动孔,两个所述l形气缸分别活动套设在活动孔内,两个所述第二活塞分别对应l形气缸开设有通孔。
9.优选的,两个所述l形气缸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活动孔,两个所述第三气缸活动套设在活动孔内,两个所述第三活塞分别对应第三气缸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第三气缸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活动孔,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活动套设在活动孔内。
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手推把,所述底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两组移动轮。
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气泵、气缸、活塞、延伸杆、升降台、支撑板、连接杆、卡板、手推把、电磁阀等机构,通过气泵进行施压气体的灌入使升降台向上移动,同时通过卡板将搬运物体进行固定处理,该设备设计新颖,操作简单,该设备不仅可以进行快速的搬运处理,同时可以进行快速的固定处理,有效的提高了搬运的便捷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对交流低压配电柜进行搬运的运输装置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对交流低压配电柜进行搬运的运输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对交流低压配电柜进行搬运的运输装置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对交流低压配电柜进行搬运的运输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底座、2气泵、3第一气缸、4第一活塞、5延伸杆、6升降台、7支撑板、8第二气缸、9第二活塞、10l形气缸、11第三活塞、12第三气缸、13第四活塞、14连接杆、15卡板、16手推把、17第一电磁阀、18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参照图1-4,本方案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对交流低压配电柜进行搬运的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气缸3,两个第一气缸3的内部分别活动套设有第一活塞4,两个第一活塞4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杆5,两个延伸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台6,底座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8,两个第二气缸8的内部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二活塞9,两个第二活塞9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形气缸10,两个l形气缸10的内部活动套设有第三活塞11,两个第三活塞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12,两个第三气缸12的内部分别活动套设有第四活塞13,两个第四活塞13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两个连接杆14的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板15。
19.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内部左侧设有气泵2,底座1的内部右侧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7,空腔的上端分别对应两个第一气缸3开设有通孔,气泵2的输出端贯穿空腔与第一气缸3相通。
20.本实施例中,支撑板7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正面和反面分别对应两个第二气缸8分别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18,气泵2的输出端贯穿空腔与
两个第二气缸8相通。
21.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气缸8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活动孔,两个l形气缸10分别活动套设在活动孔内,两个第二活塞9分别对应l形气缸10开设有通孔。
22.本实施例中,两个l形气缸10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活动孔,两个第三气缸12活动套设在活动孔内,两个第三活塞11分别对应第三气缸12开设有通孔,两个第三气缸12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活动孔,两个连接杆14分别活动套设在活动孔内。
23.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手推把16,底座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两组移动轮。
24.工作原理,首先,将底座1放置到待搬运的交流低压配电柜的底部,通过气泵2的输出端将施压气体灌入到底座1的空腔内,第一电磁阀17的打开使施压气体进入到第一气缸3的内部,通过施压气体对第一活塞4产生一股向上的推力,使第一活塞4向上移动,通过第一活塞4的向上移动使延伸杆5同步向上,延伸杆5向上移动的同时使升降台6同步向上移动,通过升降台6向上移动使待搬运交流低压配电柜向上抬起,抬起后第一电磁阀17关闭使交流低压配电柜保持悬空,第二电磁阀18的打开使施压气体进入到第二气缸8内,通过施压气体对第二活塞9产生一股推力使l形气缸10向外延伸,同时通过施压气体进入到l形气缸10的内部对第三活塞11产生一股推力使第三气缸12向外延伸处理,同时通过施压气体对第四活塞13产生推力使连接杆14同步向外延伸,通过连接杆14向外延伸到交流低压配电柜的另一端,通过气泵2对第二气缸8进行施压气体抽离使连接杆14向回收缩,通过连接杆14的回缩使卡板15与交流低压配电柜接触,通过卡板15将待搬运交流低压配电柜进行固定处理,该设备不仅可以进行快速搬运处理,同时可以进行快速夹持固定处理,有效提高了交流低压配电柜搬运的效果和效率。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