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渣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灰装置和干渣机。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锅炉干式排渣机技术的成熟,且干式排渣系统存在节能、节水、环保等优点,因此迅速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发展,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锅炉排渣系统。国内多家燃煤机组改造成干渣机,新建机组也多数以干渣机为主要除渣设备。但由于热电厂为了减低燃料成本,常常选择使用多煤种混合掺烧的形式,这就会产生实际的产灰量大于设计产灰量的问题,使干渣机负荷过大,干渣机尾部产生大量积灰。
3.在现有技术中,干渣机尾部的积灰仅能通过人工清扫,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如果积灰清理不及时还会造成干渣机卡跳的后果,影响运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出力,因此及时清理干渣机尾部积灰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灰装置及干渣机,干渣机包括有壳体和清灰装置,清灰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部,清灰装置包括有传送装置和运输装置,壳体上还设置有灰斗,灰渣由灰斗进入干渣机,灰斗下侧设置有传送装置,灰渣落在传送装置上,由传送装置送入渣仓,传送装置的另一端为积灰区,运输装置的一端位于积灰区,另一端设置在传送装置的上侧,通过将运输装置设置为螺旋输送机或软管绞龙,将积灰重新输送到传送装置上,解决了积灰囤积在干渣机尾部的问题。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清灰装置,包括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一端为积灰区,所述传送装置的另一端位于渣仓中,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将积灰运输到渣仓中;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的一端位于积灰区中,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的上侧,所述运输组件用于将积灰由所述积灰区运输到所述运输装置的上侧。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组件包括有: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下侧,其中一端设置有伸入到积灰区中的进灰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螺旋输送机转动,以传送灰渣;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输送机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倾斜放置,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上端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上侧,且在上端设置有朝下开口的出灰口和第二电机。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组件还包括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同步开启和关闭。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组件包括有软管绞龙和第三电机,所述软管绞龙的一端有深入到机会口的进灰口,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上侧,且在另一端设置有朝向下开口的出灰口和第三电机。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积灰区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且在进风口处设置
有风机。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中包括有齿轮和传送带,所述齿轮与所述传送带配合连接,所述齿轮用于驱动所述传送带移动。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出了一种干渣机,包括有清灰装置和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灰斗,用于与外界连通;所述灰斗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上侧,用于使灰渣落到所述传送装置上。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密闭结构,且设置为透明材料。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相对于所述积灰区设置。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清灰装置及干渣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5.通过设置传送装置,将落入干渣机尾部的灰渣送入到渣仓中;通过设置运输组件,将积灰区的积灰重新运输到传送装置上侧,使积灰跟随传送装置进入到渣仓,解决了积灰问题,避免了因积灰过多导致干渣机卡跳的问题,提高了干渣机的安全性;通过将运输组件设置为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使积灰依靠螺旋输送机移动,完成了积灰由底部运输到上部的过程,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通过在积灰区底部设置进风口和风机,驱动积灰进入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进灰口,避免部分积灰依旧堆积在进灰口死角,彻底解决积灰问题;还通过设置有观察窗和检修门,使工人实时的观察内部积灰情况,并对于异常状态进行及时的检修。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干渣机的主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干渣机的侧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干渣机的俯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干渣机的主视图。
20.图中,100、传送装置;110、齿轮;120、传送带;200、运输组件;210、第一螺旋输送机;211、第一电机;220、第二螺旋输送机;221、第二电机;230、软管蛟龙;231、第三电机;300、进风口;400、壳体;410、灰斗;420、观察窗;430、检修门;500、积灰区。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干渣机,干渣机包括有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清灰装置,外壳上还设置有灰斗410。
26.清灰装置设置在干渣机的尾部,灰斗410设置在清灰装置的上侧,灰斗410为灰渣的入口,灰渣由灰斗410进入干渣机,直接落入到清灰装置上。
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清灰装置包括有传送装置100和运输组件200。
28.其中传送装置100包括有齿轮110和传送带120,通过齿轮110和传送带120的配合传动,达到输送灰渣的目的,传送带120的上侧设置在灰斗410下侧,传送带120的一端为积灰区500,另一端伸入到渣仓中,传送带120的上侧由积灰区500的一端向渣仓的一端移动。
29.需要说明的是,在理想状态下,依照传送带120的运动轨迹,落在传送带120上的灰渣会进入到渣仓中,实现清灰,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限制燃烧成本的原因,燃烧煤种会进行混合,实际落入传送带120上的灰渣常常大于预设的承载能力,直接滚动到与传送装置100运动方向相反的积灰区500,随着积灰量的上升,目前只能通过工人搬运的方式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还设置有运输组件200,来解决这一问题。
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运输组件200的一端位于积灰区500中,另一端设置在传送装置100的上侧,用于将积灰由积灰区500运输到传送组件的上侧,重新回到传送组件的运行轨迹中,跟随传送装置100进入到渣仓。
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传输组件包括有第一螺旋输送机210和第二螺旋输送机220。
32.第一螺旋输送机210设置在传送装置100的下侧,在水平面上,沿传送装置100的走向倾斜设置,其中一端设置有伸入到积灰区500的进灰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211。
33.第一电机211在另一端驱动螺旋轴转动,随着螺旋轴的转动,将灰渣由一端运送到另一端。
3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灰口为斗型,且一侧紧贴地面设置,避免进灰口与积灰区500之间具有死角,依旧还有小范围堆积的问题,保证所有积灰皆可在进风口300和螺旋轴的驱动下,进入第一螺旋输送机210。
35.第一螺旋输送机210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输送机220的下端连通,第二螺旋输送机220在竖直面上倾斜放置,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220的上端设置在传送装置100的上侧,且在上端设置有朝下开口的出灰口和第二电机221。
36.积灰由第一螺旋输送机210输送到第二螺旋输送机220的下端,在第二电机221的驱动下,运送到第二螺旋输送机220的上端,再由向下开口的出灰口排出到传送装置100的上侧,随传送装置100进入到渣仓中。
3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积灰区500下侧还设置由进风口300,且进风口300处设置有风机。
38.需要说明的时,积灰区500为一个不确定的范围,并不是所有积灰都会沿预计的轨迹进入到进灰口中,因此当执行清灰程序的后期,风机也会开启,驱动剩余积灰逐渐向进灰口中聚集,进一步使更多的积灰进入到运输组件200中,优化了清扫效果。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开关,开关与第一电机211和第二电机221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211和第二电机221的同步开启和关闭;当工作人员观察到积灰区500需要清灰时,仅需一人打开开关,启动清灰程序或关闭清灰程序,即可完成清灰的过程,减少了人力使用,提高了清灰效率。
40.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传输组件设置为软管蛟龙230,软管绞龙的一端有伸入到积灰区500的进灰口,另一端设置在传送装置100的上侧,且在另一端设置有朝下开口的出灰口和第三电机231。
41.在第三电机231的驱动下,积灰区500的积灰沿软管绞龙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当移动到另一端时,由出灰口掉落到传送装置100上,进而进入灰仓。
42.优选的,软管蛟龙的软管为一种耐高温防磨软管。
43.软管绞龙的结构简单,相比于常规的螺旋输送机可以进行弯折,因此仅需要一根管路和一台电机即可绕开传送装置100,完成由下至上的尘土运输,简便了操作过程,减小了能源消耗。
44.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中,任何能将积灰由下至上,由积灰区运输到传送装置上侧的装置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4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400上还设置有观察窗420和检修门430。
46.观察窗420设置在与积灰区500相对的一侧,观察窗420为密闭的结构,且设置为透明材料,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观察窗420为玻璃材料或透明塑料材料。
47.检查门设置在积灰区500相对的位置,且当检查门关闭时,整个壳体400为密闭的结构。
4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壳体400内部的清灰装置是对灰尘的处理装置,因此壳体400内部的环境不佳,所以将壳体400各部分设置为密闭的结构,避免内部尘土飞到外部,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
49.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观察窗420,使工作人员可随时对清灰装置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当积灰过多时,及时打开电机开关,进行清灰程序;当大部分积灰清理完毕时,及时打开风机,进行边缘清理;当清灰完成时,及时关闭;当清灰程序发生异常时,及时对装置进行检修,整个过程皆可由一人完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50.还通过设置检修门430,不需要移动干渣机的其他部位,单独的清灰装置进行检修,提高了清灰装置的维修效率,维持了干渣机的工作效率。
5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工作人员在观察窗420观察到积灰区500的积灰足够多时,打开开关,启动清灰程序,第一电机211和第二电机221同时启动,或第三电机231启动,在进灰口的积灰进入到运输组件200中,在第一螺旋输送机210和第二螺旋输送机220的传输下,或在软管蛟龙230的输送下,积灰由进灰口进入,出灰口排出,随着开口朝下的出灰口,落在传送装置100的上侧,由此积灰随着传送装置100的移动方向进入到渣仓中,当清灰程序运行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观察到在进灰口处的大部分积灰已清理完毕,再打开风机,
风机将边缘的积灰吹到进灰口处,由此处理边缘积灰;当清灰完成后,工作人员再关闭开关,结束清灰程序。
52.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灰装置及干渣机,通过设置传送装置,将落入干渣机尾部的灰渣送入到渣仓中;通过设置运输组件,将积灰区的积灰重新运输到传送装置上侧,使积灰跟随传送装置进入到渣仓,解决了积灰问题,避免了因积灰过多导致干渣机卡跳的问题,提高了干渣机的安全性;通过将运输组件设置为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使积灰依靠螺旋输送机移动,完成了积灰由底部运输到上部的过程,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通过在积灰区底部设置进风口和风机,驱动积灰进入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进灰口,避免部分积灰依旧堆积在进灰口死角,彻底解决积灰问题;还通过设置有观察窗和检修门,使工人实时的观察内部积灰情况,并对于异常状态进行及时的检修。
5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