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器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68



1.本技术涉及消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音器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空调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传递音的情况,即外机噪声通过连接管传至内机,其声源分为结构传递及管内气流传递,其中气流传递为室外机噪声由压缩机噪声、气流脉动通过管路内冷媒进行传递,连接管传至内机,使内机存在其他异常噪声。
3.在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气流传递音,常用的方法是在外机管路中加消音器,但传递音的峰值出现的频率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多个或多段频率出现,此时消音器的选择以及实验将花费大量时间以及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音器以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目前消音器消音频率固定而导致消音器的选择以及实验将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的技术问题。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音器,包括:
6.内筒,内筒的筒壁上开设有消音通道;
7.外筒,外筒可转动的套设于内筒外周,内筒和外筒配合形成共振腔;
8.其中,外筒于共振腔内设置有遮挡消音通道的调整件,调整件随外筒的转动调整消音通道大小,以改变消声器的共振频率。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调整筒,外筒的一端与内筒的外壁面接触形成密封端,另外一端与内筒的外壁面间隔设置形成开放端;
10.调整筒嵌入在开放端,调整筒可沿内筒轴线移动,以随调整筒的移动调整共振腔的大小。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筒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内筒的外壁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
12.调整筒的外壁面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旋合的第二外螺纹,调整筒的内壁面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旋合的第二内螺纹。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螺纹还旋合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调整筒远离外筒的一端接触;
14.第二外螺纹还旋合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与外筒远离密封端的一端接触。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筒的筒身内部设置有密闭的环形腔室;
16.外筒与内筒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消音通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消音通道,调整件包括与每个子消音通道对应的子调整件。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子消音通道之间设置有环形隔板;
19.环形隔板一侧与外筒的内壁面连接,另外一侧与内筒的外壁面贴合,以将共振腔
分隔为多个子共振腔;或者
20.环形隔板一侧与内筒的外壁面连接,另外一侧与外筒的内壁面贴合,以将共振腔分隔为多个子共振腔。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子消音通道的大小相同,且每个子共振腔的大小不同;或者
22.每个子消音通道的大小不同,且每个子共振腔的大小相同。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消音通道包括绕内筒轴线环形设置的条形孔;
24.调整件包括与条形孔大小对应的扇形隔板,扇形隔板朝向条形孔的端面至少部分与内筒的外壁面贴合。
2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第一方面的消音器。
26.本技术通过将外筒可转动的套设于内筒外周,并在内筒和外筒之间配合形成共振腔,在外筒于共振腔内设置有遮挡消音通道的调整件,当外筒转动时,调整件随外筒的转动调整消音通道大小,进而改变了消声器的共振频率,从而实现了一种共振频率可以通过外筒转动而调节的消音器,使得消音器的共振频率与传递音峰值频率相近或相同,从而达到最佳的消音状态。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消音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图1中a-a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内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外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图4中b-b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外筒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调整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图7中c-c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3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图1中a-a处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
37.其中,10内筒,11消音通道,111条形孔,112子消音通道,12第一外螺纹,20外筒,210密封端,220开放端,21调整件,211扇形隔板,212子调整件,22第一内螺纹,30共振腔,31子共振腔,40调整筒,41第二外螺纹,42第二内螺纹,50环形隔板,60环形腔室,70密封圈,80第一螺母,90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0.在本技术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实用新型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音器以及空调器,特别适用于空调器内外机连接管消音,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42.首先,参阅图1以及图2,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消音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a-a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其中消音器包括:
43.内筒10,内筒10的筒壁上开设有消音通道11;
44.外筒20,外筒20可转动的套设于内筒10外周,内筒10和外筒20配合形成共振腔30;
45.其中,外筒20于共振腔30内设置有遮挡消音通道11的调整件21,调整件21随外筒20的转动调整消音通道11大小,以改变消声器的共振频率。
46.具体的,内筒10内部具有空气流通通道,并在筒壁上设有消音通道11,在空气在内筒10流动产生噪音时,通过消音通道11与空气流通通道连通的共振腔30与空气噪音产生谐振从而消除噪音。示例性的,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内筒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内筒10可以为空调器内外机连接管的组成部分,以消除空调器内外机连接管的噪音。
47.可以理解的,内筒10还可以为其他内部可以流动气体的管道,例如汽车发动机的尾气管、新风系统的新风管等。
48.外筒20用于与内筒10配合形成共振腔30,当声波入射到共振腔30时,因声阻抗的突然变化,一部分声能将反射回声源进行抵消。同时,在声波的作用下,共振腔30中的空气柱产生共振,共振时的摩擦阻尼又使一部分声能转换为热能而耗散掉,从而减少声能辐射量,从而达到了消声的目的。
49.参阅图4、图5以及图6,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外筒2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图4中b-b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外筒20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外筒20可转动的套设于内筒10外周,外筒20于共振腔30内设置有遮挡消音通道11的调整件21,该调整件21可以随外筒20的转动调整消音通道11大小,进而改变了消声器的共振频率,使得消音器的共振频率与传递音峰值频率相近或相同,在声波与空气柱共振时振幅可以达到最大值,空气柱往复运动的速度达到最大值,进而使得摩
擦损失最大,从而吸收的声能也达到最大值。
50.具体的,消声器的共振频率f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0051][0052]
其中,c为声速,a为消音通道11横截面积,v为共振腔30腔体容积,l为消音通道11有效长度。
[0053]
本技术通过将外筒20可转动的套设于内筒10外周,并在内筒10和外筒20之间配合形成共振腔30,在外筒20于共振腔30内设置有遮挡消音通道11的调整件21,当外筒20转动时,调整件21随外筒20的转动调整消音通道11大小,进而改变了消声器的共振频率,从而实现了一种共振频率可以通过外筒20转动而调节的消音器,使得消音器的共振频率与传递音峰值频率相近或相同,从而达到最佳的消音状态。
[0054]
进一步的,为了扩宽消音器的共振频率调节范围,继续参阅图1、图2以及图4,其中,消音器还包括调整筒40,外筒20的一端与内筒10的外壁面接触形成密封端210,另外一端与内筒10的外壁面间隔设置形成开放端220,调整筒40嵌入在开放端220,调整筒40可沿内筒10轴线移动,以随调整筒40的移动调整共振腔30的大小。
[0055]
在上述实施例中,调整筒40嵌入开放端220并将开放端220密封,从而形成密闭的共振腔30,由于调整筒40可以沿着内筒10的轴线移动,改变了共振腔30的体积,最终达到改变消音器共振频率的目的,结合调整件21改变消音通道11大小的实施例,可以同时改变消音通道11的大小以及共振腔30的体积,从而扩大了扩宽消音器的共振频率调节范围,使得消音器可以对更低或者更高频率的噪音进行消噪。
[0056]
可以理解的,外筒20的两端均可以为密封端210并与内筒10的外壁面接触形成密封,从而形成固定容积的共振腔30。
[0057]
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对于消音器还包括调整筒40的实施例,为了保证开放端220的密封性,参阅图1、图3、图4以及图7,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调整筒4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外筒20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内螺纹22,内筒10的外壁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2,调整筒40的外壁面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22旋合的第二外螺纹41,调整筒40的内壁面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12旋合的第二内螺纹42。其中,第一内螺纹22与第一外螺纹12旋合形成多个密封面,第二内螺纹42与第二外螺纹41旋合形成多个密封面,进而实现外筒20的内壁面与调整筒40的外壁面、内筒10的外壁面与调整筒40的内壁面之间的密封。
[0058]
可以理解的,外筒20的内壁面与调整筒40的外壁面、内筒10的外壁面与调整筒40的内壁面之间的密封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例如密封圈70;或者还可以在外筒20与内筒10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70,以实现密封端210的密封。
[0059]
进一步的,避免调整筒40、外筒20在工作时随意转动,继续参阅图1以及图2,其中,第一外螺纹12还旋合有第一螺母80,第一螺母80与调整筒40远离外筒20的一端接触;第二外螺纹41还旋合有第二螺母90,第二螺母90与外筒20远离密封端210的一端接触。在消音器工作时,第一螺母80顶住外筒20的开放端220,第二螺母90顶住调整筒40的一端,由于受到螺母端面与外筒20、调整筒40端面的摩擦力影响,因此可以避免调整筒40、外筒20受噪音震动而转动导致共振频率改变的现象。
[0060]
作为一种消音通道11与调整件21的示例性结构,参阅图3以及6,其中,消音通道11包括绕内筒10轴线环形设置的条形孔111,调整件21包括与条形孔111大小对应的扇形隔板211,扇形隔板211朝向条形孔111的端面至少部分与内筒10的外壁面贴合。在外筒20转动过程中,扇形隔板211朝向条形孔111的端面部分为与内筒10的外壁面贴合,另外一部分盖住条形孔111,随着外筒20的继续转筒,该扇形隔板211可以完全盖住条形孔111或者可以完全打开该条形孔111,进而改变了消音通道11的大小。
[0061]
可以理解的,消音通道11与调整件2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消音通道11为圆形孔,调整件21为与圆形孔大小对应的圆柱,随着圆柱遮挡部分消音孔以达到改变消音通道11大小的目的。
[0062]
继续参阅图8,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图7中c-c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其中,调整筒40的筒身内部设置有密闭的环形腔室60,该密闭的环形腔室60形成噪音的空气传播腔室,由于空气传播噪音能量消耗大,因此有利于消音器噪音的消噪。
[0063]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扩大消音频率的调节范围,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9,图9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a-a处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其中消音通道1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消音通道112,调整件21包括与每个子消音通道112对应的子调整件212,由于设置多个子消音通道112以及多个子调整件212,进而扩大了消音通道11的最大值,因此可以进一步扩大消音频率的调节范围,以针对更高频率的噪音进行消噪。
[0064]
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对于消音通道1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消音通道112,调整件21包括与每个子消音通道112对应的子调整件212的实施例,为了便于针对具有多种频率的噪音进行消噪,继续参阅图9,其中,相邻的子消音通道112之间设置有环形隔板50,该环形隔板50可以将共振腔30分隔为多个子共振腔31,不同子共振腔31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从而可以针对不同频率的噪音进行消噪。
[0065]
一般的,环形隔板50一侧与外筒20的内壁面连接,另外一侧与内筒10的外壁面贴合,从而将共振腔30分隔为多个子共振腔31。可以理解的,环形隔板50还可以一侧与内筒10的外壁面连接,另外一侧与外筒20的内壁面贴合;或者设置独立的环形隔板50其两侧分别与内筒10的外壁面、外筒20的内壁面贴合,从而将共振腔30分隔为多个子共振腔31。
[0066]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每个子共振腔31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每个子消音通道112的大小相同,且每个子共振腔31的大小不同;或者每个子消音通道112的大小不同,且每个子共振腔31的大小相同,通过改变每个子共振腔31的大小、每个子消音通道112的大小,从而使得每个子共振腔31的共振频率得到改变。
[0067]
可以理解,子共振腔31、子消音通道112还可以均大小不同,例如多组子共振腔31、子消音通道112依次增大,以使得每个子共振腔31对应的共振频率不同。
[0068]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关于消音器的内容是为了清楚表达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指导下做等同的修改设计,例如,还可以将外筒20的两端设置为开放端220并分别嵌入调整筒40,从而实现共振腔30的双向调整。
[0069]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实施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消音器,在消音器的基础之上,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消音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因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消音器,从而具有上述消音器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70]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0071]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技术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技术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技术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0072]
同时,本技术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0073]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技术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技术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0074]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数字允许有
±
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0075]
针对本技术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技术作为参考,但与本技术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技术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技术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技术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技术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技术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0076]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消音器以及空调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