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后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的化学减薄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平板显示设备越来越趋向轻薄化、便携化。随着显示技术竞争加剧,平板显示用玻璃的厚度已从0.7mm降至目前0.4mm,在手机等便携式设备中应用的玻璃厚度更下降至0.3mm,甚至0.2mm以下。但是,市售平板显示玻璃的厚度主要集中0.3mm及以上,这与市场应用对接在厚度方面形成了一个空档。为此,越来越多的面板厂商采用成盒后化学减薄的方式来满足市场对轻薄化趋势的需求。
3.目前主流的减薄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物理减薄方法,主要是利用玻璃基板与研磨粉之间的摩擦作用达到玻璃减薄的目的,这种方法精度不好控制,并且耗时较长、良率较低;第二种方法是化学减薄法,利用玻璃基板与腐蚀液之间的相互反应,达到化学减薄的作用,这种方法减薄时间短,设备投入小,产品良率高,且减薄液的成分简单成本低,逐渐成为了玻璃基板减薄的主流技术方法。化学减薄主要原理:基本都采用酸液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受侵蚀的玻璃基板表面发生剥离实现减薄目的。
4.现有的减薄工艺中存在无法充分及时排出减薄后的玻璃渣,影响后续侵蚀效果的技术问题。
5.基于此,研究一种能够充分及时排出减薄后的玻璃渣的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玻璃的化学减薄系统,解决排出减薄后玻璃渣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玻璃的化学减薄系统,包括:
8.化学减薄侵蚀池;所述化学减薄侵蚀池包含侵蚀液进口、侵蚀液出口;
9.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含混合液进口以及上清液出口;所述混合液进口连接到化学减薄侵蚀池;
10.侵蚀液存储池,所述侵蚀液存储池连接到所述沉淀池的所述上清液出口;
11.其中,所述化学减薄侵蚀池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高度为所述沉淀池的高度的三分之二至所述沉淀池的整个高度。
12.进一步地,化学减薄系统还包括放置在所述化学减薄侵蚀池内的玻璃承载容器,所述玻璃承载容器内设置若干层滚轮,以及带动所述滚轮运动的驱动机构。
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第一传动轴且带动第一传动轴旋转;每层滚轮的滚轮轴通过斜齿轮组件连接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通过斜齿轮组件连接多个第二传动轴,以实现驱动组件驱动滚轮滚动进而玻璃移动。
14.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承载容器的一侧面开设供玻璃进入或取出的插槽;所述玻璃承载容器的内壁设置缓冲层,以防止玻璃滚动时破损。
15.进一步地,所述侵蚀液出口设置在所述化学减薄侵蚀池的侧面底部至距所述化学减薄侵蚀池的侧面底部为所述化学减薄侵蚀池的高度的三分之一的范围内。
16.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的混合液进口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侧面顶部至距所述沉淀池的侧面顶部为所述沉淀池的高度的三分之一的范围内。
17.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包含沉淀物出口,所述沉淀物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玻璃碎屑回收装置;所述沉淀物出口设置在沉淀池的一侧面的底部。
18.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的上清液出口和所述侵蚀液存储池之间通过第一泵机连接,所述第一泵机用于将所述沉淀池的上清液通过上清液出口泵送至所述侵蚀液存储池;所述上清液出口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顶面。
19.进一步地,所述侵蚀液存储池包含均设置在所述侵蚀液存储池的顶面的上清液进口和存储液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侵蚀液存储池的顶面的加液口和取样口;所述上清液进口连接至所述沉淀池的上清液出口。
20.进一步地,所述上清液出口连接至所述化学减薄侵蚀池的侵蚀液进口;所述侵蚀液存储池中设置第二泵机,所述第二泵机与所述上清液出口相连,以将所述侵蚀液存储池中的侵蚀液泵送至所述化学减薄侵蚀池。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玻璃的化学减薄系统,可以有效排出化学减薄过程中的玻璃碎屑,保证了化学减薄效率。并且形成侵蚀液的循环路径,能够不断的利用旧的侵蚀液,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玻璃的化学减薄系统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化学减薄侵蚀池内的玻璃承载容器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列表】
27.1-玻璃的化学减薄系统;
28.2-化学减薄侵蚀池;201-侵蚀液进口;202-侵蚀液出口;203-化学减薄侵蚀池的高度;204-化学减薄侵蚀池的侧面;205-化学减薄侵蚀池的顶部;206-化学减薄侵蚀池的底部;
29.3-沉淀池;301-混合液进口;302-上清液出口;303-沉淀池的高度;304-沉淀池的侧面;305-沉淀池的顶部;306-沉淀池的底部;
30.4-侵蚀液存储池;401-上清液进口;402-存储液出口;403-侵蚀液存储池的顶面;
31.5-第一泵机;
32.6-第二泵机;
33.7-玻璃;
34.8-玻璃承载容器;81-滚轮;82-驱动组件;83-第一传动轴;84-第二传动轴;85-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36.如图1所示的玻璃的化学减薄系统1,包括:
37.用于使用侵蚀液进行玻璃减薄的化学减薄侵蚀池2;
38.沉淀池3,沉淀池3包含混合液进口301以及上清液出口302;混合液进口301连接到化学减薄侵蚀池2;
39.侵蚀液存储池4,侵蚀液存储池4连接到沉淀池3的上清液出口302;
40.其中,化学减薄侵蚀池2放置在底座上,底座的高度为沉淀池3的高度的三分之二至沉淀池3的整个高度。
41.化学减薄侵蚀池2包含侵蚀液进口201和侵蚀液出口202,玻璃7放置在化学减薄侵蚀池2中。
42.如图1所示的化学减薄侵蚀池的顶部205以及化学减薄侵蚀池的底部206。侵蚀液出口202设置在化学减薄侵蚀池的侧面底部至距化学减薄侵蚀池的侧面204底部为化学减薄侵蚀池的高度203的三分之一的范围内。
43.如图2所示,化学减薄侵蚀池还包含放置在化学减薄侵蚀池内的玻璃承载容器8,玻璃承载容器8内设置若干层滚轮81,玻璃平放在滚轮81上。玻璃承载容器8内设置带动滚轮81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82、第一传动轴83、第二传动轴84。驱动组件82连接第一传动轴83且带动第一传动轴83旋转;每层滚轮81的滚轮轴通过斜齿轮组件连接第二传动轴84,形成多个第二传动轴84;第一传动轴83通过斜齿轮组件连接多个第二传动轴84,这样驱动组件82能够通过第一传动轴83和第二传动轴84驱动滚轮81滚动,进而滚轮81上的玻璃左右移动。其中,第一传动轴83和第二传动轴84垂直,第二传动轴84和滚轮轴垂直。
44.玻璃承载容器8的一侧面开设供玻璃进入或取出的插槽;插槽对应设置在每层滚轮81放置玻璃的位置。玻璃承载容器8的内壁设置缓冲层85,防止玻璃左右滚动时破损。优选地,缓冲层85对侧设置在玻璃承载容器8的两个对侧内壁。
45.如图1所示的沉淀池的顶部305和沉淀池的底部306。沉淀池3的混合液进口301设置在沉淀池的侧面304顶部至距沉淀池3的侧面顶部为沉淀池的高度303的三分之一的范围内。
46.沉淀池3包含沉淀物出口,沉淀物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玻璃碎屑回收装置;沉淀物出口设置在沉淀池3的一侧面的底部。玻璃碎屑回收装置可以采用真空泵的方式将沉淀池底的玻璃碎屑吸至玻璃碎屑回收装置中。
47.沉淀池3的上清液出口302和侵蚀液存储池4之间通过第一泵机5连接,第一泵机5用于将沉淀池3的上清液通过上清液出口302泵送至侵蚀液存储池4。
48.上清液出口302设置在沉淀池的顶面。
49.侵蚀液存储池4包含均设置在侵蚀液存储池4的顶面的上清液进口401以及存储液出口402;上清液进口401连接至沉淀池3的上清液出口302。
50.上清液出口302连接至化学减薄侵蚀池2的侵蚀液进口201;侵蚀液存储池4中设置第二泵机6,第二泵机6与上清液出口302相连,以将侵蚀液存储池4中的侵蚀液泵送至化学减薄侵蚀池2。
51.侵蚀液存储池4还包含设置在侵蚀液存储池的顶面403的加液口以及取样口。
52.本实施例的化学减薄侵蚀池2、沉淀池3、侵蚀液存储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53.化学减薄侵蚀池2中放置的化学减薄侵蚀液和待减薄的玻璃7,该部分主要完成化学减薄部分,将待减薄玻璃制品减至符合要求的尺寸。
54.附图中所示的采用瀑布流式方式进行的减薄方法,也可以采用喷淋式和浸泡式方式进行,侵蚀液通常为hf为主要成分再辅助加入其它强酸,如h2so4、hcl、hno3、nh4hf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酸液与玻璃7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受侵蚀的玻璃基板表面发生剥离实现减薄目的。
55.沉淀池3的作用是将侵蚀液中含有的玻璃渣进行自然重力沉降,得到上清液和玻璃渣等碎屑的沉淀物,玻璃渣等碎屑的沉淀物定期从底部的沉淀物出口通过管道送至玻璃碎屑回收装置,保证侵蚀液中不含有玻璃渣等碎屑。
56.侵蚀液存储池4储存侵蚀液,还可以从加液口补充新的侵蚀液。每间隔一段时间,可以从侵蚀液存储池的顶面403的取样口取出侵蚀液并测定浓度,浓度低于处理玻璃所需的浓度时,从加液口补充新的侵蚀液。
57.反应一段时间后带有玻璃碎屑的侵蚀溶液经过管道流入沉淀池3中,化学减薄侵蚀池2的底侧部与沉淀池3顶部通过管道连接,在沉淀池3中含有玻璃碎屑的侵蚀液经过充分沉淀,玻璃碎屑沉入沉淀池3底部,不含碎屑的侵蚀液经过泵机泵送至侵蚀液存储池4。
58.将沉降后的侵蚀液在侵蚀液存储池4通过泵机送至化学减薄侵蚀池2中继续进行化学减薄实现。
59.侵蚀液中含有强酸溶液,化学减薄侵蚀池2、沉淀池3、侵蚀液存储池4、及它们之间连接的管道选用的材质为不与酸反应的pvc、pp等材质。
60.本系统实现了动态控制侵蚀液中不含玻璃碎屑的目的。
61.此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减薄后,可以重新补充新的侵蚀液至侵蚀液存储池4中,保证侵蚀液的浓度满足要求。
6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组件或步骤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形成的组合也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所述实施例之上。
63.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但是应当注意,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64.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
旨在暗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