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器组件及包含其的冷站。
背景技术:
2.集成冷站相较于传统制冷机房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量小、无需现场调试等特点,从而受到市场的认可。常规集成冷站内部设备布局松散、管路繁杂冗长,箱体内部还需要考虑到人员操作/维修等情况需要预留较为充裕的空间,从而导致集成冷站整体体积较大,对于施工现场空间有限的情况,机组庞大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器组件及包含其的冷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站体积大无法在空间受限位置安装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器本体、设置在所述过滤器本体内的滤网、设置在所述滤网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下方的排污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污口上的排污阀。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以竖向倾斜方式布置在所述过滤器本体内腔中。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的倾斜方向是由所述出水口一侧向所述进水口一侧倾斜。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器本体顶部;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呈90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过滤器本体侧壁顶部;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过滤器本体底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本体底部为向外凸出的球面结构,所述排污口位于球面最低处。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站,包括集装箱、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内的制冷模块、设置在所述集装箱顶部的冷却塔、设置在所述冷却塔和所述制冷模块之间的所述过滤器组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内与所述制冷模块电性连接的电控箱。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控箱放置在所述制冷模块中冷凝器上方。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装箱为框架结构。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装箱为封闭式箱体结构,包括主体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周侧的封板。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冷冻侧制冷单元和冷却侧制冷单元;所述冷却塔与所述冷却侧制冷单元管路连接;所述过滤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冷冻侧制
冷单元和/或所述冷却侧制冷单元的进水管路上。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塔底部设置有球面或锥面结构的积水盘,所述积水盘中心处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底部设置有排污孔,所述集水槽侧面开设有回水孔,所述回水孔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侧制冷单元的进水管路连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过滤器组件仅设置在所述冷冻侧制冷单元时,所述回水孔上设置有过滤网。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组件,集成了过滤和排污功能,是一种将排污阀、弯头、过滤器集成一体的设计方案,大大减少了排污和过滤组件的占地空间,避免冷站整体布局偏长偏高、从而占用空间的问题;集成一体后的新的过滤器组件,可以过滤、可以排污、可以改变管路方向、节省管路空间,占用空间小;进一步的,通过将滤网倾斜放置,下方正对排污口,过滤器本体底端为球面,便于收集杂质,进水冲刷滤网,杂质在重力和水流冲刷作用下过滤掉,滤网倾斜放置和进水冲刷方式都能防止杂质在滤网堆积堵塞网眼,便于排出过滤的水垢/杂质。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站,为集成式结构,通过将管路、弯头、过滤器和排污结构集成在一起,极大的缩减箱体尺寸,具有结构紧凑,节省空间的特点;同时由于集成方式,管路长度减少、管损减少,提高机组制冷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站,将主机、冷冻泵、冷却泵、集成过滤器、管路、电控箱放于集装箱内部,冷却塔放于集装箱上面,集装箱主要采用框架结构,满足内部设备的放置和顶部冷却塔的支撑;对于有防水需求的,可以焊接地板、周围焊接波纹板、顶部同样采用波纹板封顶,密封处打发泡胶,整体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站,采用一个电控箱同时对冷站和主机进行控制,避免了常规冷站主机电控箱和冷站电控柜分开各自控制电路,造成的增加成本、浪费空间的问题,新的方案是将二者合二为一,冷站的电控柜取消,主机电控柜扩大容量,增加集成水泵和冷却塔的电路,电控箱仍放置于主机冷凝器上面,大大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站,通过在冷却塔底部设置积水盘,积水盘采用球面或者锥面,中心处增加集水槽,收集杂质,集水槽底部增加排水孔和排污阀,侧面开回水孔,回水孔上增加过滤网,使得杂质在进水管路外面过滤掉,及时清理集水槽内部的杂质,保证管路内部水质清洁,回水管路不用再安装过滤器,由此可在整套冷站中仅设置一套过滤器组件即可,节省空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站去掉冷却塔后的俯视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冷站从冷冻侧制冷单元看过去的主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冷站从冷却侧制冷单元看过去的主视图;
26.图4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冷站中冷却塔底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过滤器本体;2、滤网;3、进水口;4、出水口;5、排污口;6、集装箱;7、冷却塔;71、集水槽;72、排污孔;73、回水孔;74、过滤网;75、积水盘;8、电控箱;9、冷冻侧制冷单元;91、冷冻侧主机;92、压缩机;93、冷冻泵;10、冷却侧制冷单元;101、冷却侧主机;102、冷却泵;11、过滤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30.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器本体1、设置在过滤器本体1内的滤网2、设置在滤网2两侧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设置在进水口3下方的排污口5以及设置在排污口5上的排污阀。
31.通过以上结构设置,过滤器组件集成了过滤和排污功能,是一种将排污阀、弯头、过滤器集成一体的结构,大大减少了排污和过滤组件的占地空间,避免冷站整体布局偏长偏高、从而占用空间的问题。
32.进一步的,滤网2以竖向倾斜方式布置在过滤器本体1内腔中。更进一步的,该竖向倾斜是指滤网2由出水口4一侧向进水口3一侧倾斜。而且,排污口5与进水口3均为位于滤网2一侧,而出水口4位于滤网2另一侧。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进水口3设置在过滤器本体1顶部;出水口4与进水口3呈90度方向,设置在过滤器本体1侧壁顶部;排污口5设置在过滤器本体1底部。
34.过滤器本体1底部为向外凸出的球面结构,排污口5位于球面最低处,也就是排污口5位于过滤器本体1底部中心。
35.集成一体后的新的过滤器组件,可以过滤、可以排污、可以改变管路方向、节省管路空间,占用空间小;进一步的,通过将滤网倾斜放置,下方正对排污口,过滤器本体底端为球面,便于收集杂质,进水冲刷滤网,杂质在重力和水流冲刷作用下过滤掉,滤网倾斜放置和进水冲刷方式都能防止杂质在滤网堆积堵塞网眼,便于排出过滤的水垢/杂质。
3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集成冷站,包括集装箱6、设置在集装箱6内的制冷模块、设置在集装箱6顶部的冷却塔7、设置在冷却塔7和制冷模块之间的上述过滤器组件11。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站,为集成式结构,通过将管路、弯头、过滤器和排污结构集成在一起,极大的缩减箱体尺寸,具有结构紧凑,节省空间的特点;同时由于集成方式,管路长度减少、管损减少,提高机组制冷效率。
38.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集装箱6内与制冷模块电性连接的电控箱8。
39.更进一步的,电控箱8放置在制冷模块中冷凝器上方,也就是放置在制冷模块中冷却侧制冷单元10处。
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站,采用一个电控箱同时对冷站和主机进行控制,避免了常
规冷站主机电控箱和冷站电控柜分开各自控制电路,造成的增加成本、浪费空间的问题,新的方案是将二者合二为一,冷站的电控柜取消,主机电控柜扩大容量,增加集成水泵和冷却塔的电路,电控箱仍放置于主机冷凝器上面,大大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4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集装箱6为框架结构,由型钢、圆钢或方钢等焊接而成,六面敞口,满足内部设备的放置和顶部冷却塔的支撑,节约成本,减轻重量。
4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集装箱6为封闭式箱体结构,包括主体框架以及设置在主体框架周侧的封板。
43.具体的,对于有防水需求的,集装箱6的主体框架的六个面可分别进行地板、周侧板和顶板的焊接,例如,可以焊接地板、周围焊接波纹板、顶部同样采用波纹板封顶,密封处打发泡胶,具有整体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的特点。
44.如图1所示,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制冷模块包括冷冻侧制冷单元9和冷却侧制冷单元10,冷冻侧制冷单元9也就是蒸发侧用于为用户或需冷位置提供冷量进行降温;冷却侧制冷单元10也就是冷凝侧用于为冷冻侧制冷单元9中的冷媒进行换热降温,当然该部分结构并未做改进,故不做过多赘述;冷却塔7与冷却侧制冷单元10管路连接;过滤器组件设置在冷冻侧制冷单元9和/或冷却侧制冷单元10的进水管路上。如图1所示,为在冷冻侧制冷单元9和冷却侧制冷单元10中均设置过滤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5.如图2所示,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冷冻侧制冷单元9包括冷冻侧主机91、压缩机92、冷冻泵93和相连接的管路等;冷却侧制冷单元10包括冷却侧主机101、冷却泵102;如图1所示,在冷冻泵93和冷却泵102的管路上均设置有过滤器组件11。
46.如图1和图5所示,进一步的,冷却塔7底部设置有球面或锥面结构的积水盘75,积水盘75中心处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71,集水槽71底部设置有排污孔72,排污孔72上安装有排污阀;集水槽71侧面开设有回水孔73,回水孔73通过管路与冷却侧制冷单元的进水管路连接。
47.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过滤器组件11仅设置在冷冻侧制冷单元9时,回水孔73上设置有过滤网74。也就是说,如果在泵的进水管处设置过滤器组件11则无需在冷却塔7处设置过滤网74,如果在泵的进水管处不设置过滤器组件11,则需要在冷却塔7的回水孔73处设置过滤网,进行回水过滤,而且该过滤网74设置在回水管前端,避免杂质进入到管内。如图3所示,是一种结构示意,在冷却侧制冷单元10的进水管路上设置了过滤器组件11和冷却塔7的回水孔73上设置了过滤网74,这种结构,具有两重过滤功能,但是成本高,为了节约成本,实际上两重过滤仅采用其一即可。
48.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站,通过在冷却塔底部设置积水盘,积水盘采用球面或者锥面,中心处增加集水槽,收集杂质,集水槽底部增加排水孔和排污阀,侧面开回水孔,回水孔上增加过滤网,使得杂质在进水管路外面过滤掉,及时清理集水槽内部的杂质,保证管路内部水质清洁,回水管路不用再安装过滤器,由此可在整套冷站中仅设置一套过滤器组件即可,节省空间和成本。
49.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向内”是朝向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向外”是远离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
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