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防护围栏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叠骨架的侧部结构和折叠围栏。
背景技术:
2.专利申请cn202110650079.2公开了一种儿童围栏,该方案包含围栏骨架和织物罩面,围栏骨架能够折叠,以便进行收纳。前述专利申请的围栏骨架呈长方形状,四周由四个可折叠的侧部结构组成。前述儿童围栏在折叠时,需要使各侧部结构的上杆体、下杆体、斜撑杆分别枢转活动,当儿童围栏体积较大时(例如各侧部结构的横向长度为2米左右时),一人独自操作时,可能会存在一侧的上杆体、下杆体、斜撑杆能够枢转活动,而其它侧的上杆体、下杆体、斜撑杆则因自身重力保持于伸展状态而不能枢转活动,亦即较难控制各侧的侧部结构同时折叠。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儿单围栏不便于单人操作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方便操作的折叠围栏,包含折叠骨架和织物罩面,所述折叠骨架具有向四周展开的使用状态和向中部聚拢的收纳状态;所述折叠骨架还具有介于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所述折叠围栏还包含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保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允许折叠骨架由过渡状态变换至收纳状态且限制折叠骨架由过渡状态变换至使用状态,所述保持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允许折叠骨架由过渡状态变换至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
5.较佳地,所述折叠骨架1包含多根沿外周方向间隔设置的竖向撑杆,相邻的两竖向撑杆之间设置有折叠杆组件,所述折叠杆组件具有与使用状态、过渡状态和收纳状态分别辊对应的伸展状态、半折叠状态和折叠状态;至少部分所述折叠杆组件上设置有所述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允许折叠杆组件由半折叠状态变换至折叠状态且限制折叠杆组件由半折叠状态变换至伸展状态,所述保持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允许折叠杆组件由半折叠状态变换至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
6.较佳地,所述折叠杆组件包含:两上杆体,沿横向设置,两者的远离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两坚向撑杆的上端,两者的相邻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两上杆体在自坚向撑杆的上端拆卸后通过向下转动而相互靠近;两下杆体,沿横向设置,两者的远离端分别被设置成可相对两坚向撑杆的下端转动,两者的相邻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两下杆体通过相对坚向撑杆的下端向上转动而相互靠近;两斜撑杆,两者的远离端分别被设置成可相对两坚向撑杆的下端转动,两者的相邻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上杆体的交接位置,两斜撑杆通过相对坚向撑杆的下端向上转动而相互靠近;所述保持机构设置于两下杆体之间、两斜撑杆之间、或相邻的下杆体和斜撑杆之间。
7.较佳地,所述保持机构固定在织物罩面上。
8.较佳地,所述织物罩面上设置有带动折叠骨架由过渡状态变换至收纳状态的操作机构。
9.较佳地,所述折叠骨架的外轮廓为正方形状。
10.本技术另提供一种围栏骨架的侧部结构,包含两间隔设置的竖向撑杆、设置于两竖向撑杆之间的折叠杆组件,所述折叠杆组件能够在伸展状态和折叠状态间切换;所述折叠杆组件具有介于伸展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的半折叠状态,所述折叠杆组件上设置有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允许折叠杆组件由半折叠状态变换至折叠状态且限制折叠杆组件由半折叠状态变换至伸展状态,所述保持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允许折叠杆组件由半折叠状态变换至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
11.较佳地,所述折叠杆组件包含:两上杆体,沿横向设置,两者的远离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两坚向撑杆的上端,两者的相邻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两上杆体在自坚向撑杆的上端拆卸后通过向下转动而相互靠近;两下杆体,沿横向设置,两者的远离端分别被设置成可相对两坚向撑杆的下端转动,两者的相邻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两下杆体通过相对坚向撑杆的下端向上转动而相互靠近;两斜撑杆,两者的远离端分别被设置成可相对两坚向撑杆的下端转动,两者的相邻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上杆体的交接位置,两斜撑杆通过相对坚向撑杆的下端向上转动而相互靠近;所述保持机构设置于两下杆体之间、两斜撑杆之间、或相邻的下杆体和斜撑杆之间。
12.较佳地,所述保持机构为拉链、魔术贴或卡扣连接结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取得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折叠围栏,在需要进行折叠时,可通过控制保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使折叠骨架保持于介于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方便用户单人控制折叠围栏的折叠。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图1绘示了一实施例的折叠围栏处于过渡状态的示意图;
16.图2绘示了一实施例的折叠围栏处于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17.图3和图4分别绘示了折叠骨架不同侧的侧部结构的示意图;
18.图5绘示了折叠骨架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
20.折叠骨架1、织物罩面2、竖向撑杆1a、上杆体1b、下杆体1c、斜撑杆1d、上枢接件m1、下枢接件m2、下拐角连接件m3、上拐角连接件m4。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结合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折叠围栏包含折叠骨架1、织物罩面2和保持机构3,折叠骨架1具有向四周展开的使用状态、向中部聚拢的收纳状态(参考图2)、以及介于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参考图1)。保持机构3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结合图1,在图1的状态下,保持机构3处于第一状态,此时保持机构3允许折叠骨架1由过渡状态变换至收纳状态且限制折叠骨架1由过渡状态变换至使用状态,当保持机构3处于第二状态时允许折叠骨架1由过渡状态变换至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以下将结合具体结构进一步说明。
24.请结合图5,本实施例,折叠骨架1的外轮廓为正方形状,但容易理解,其亦可调整成长宽不同的长方形状。折叠骨架1包含四根沿外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坚向撑杆1a,相邻的两竖向撑杆1a之间设置有折叠杆组件,两竖向撑杆1a以及其间的折叠杆组件构成了折叠骨架1的侧部结构。折叠杆组件包含两上杆体1b、两下杆体1c、两斜撑杆1d。两上杆体1b沿横向设置,两者的远离端通过上拐角连接件m4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两坚向撑杆1a的上端,两者的相邻端通过上枢接件m1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两上杆体1b在自坚向撑杆1a的上端拆卸后通过向下转动而相互靠近。两下杆体1c沿横向设置,两者的远离端通过下拐角连接件m3分别被设置成可相对两坚向撑杆1a的下端转动,两者的相邻端通过下枢接件m2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两下杆体1c通过相对坚向撑杆1a的下端向上转动而相互靠近。两斜撑杆1d倾斜设置,两者的远离端亦通过下拐角连接件m3分别被设置成可相对两坚向撑杆1a的下端转动,两者的相邻端亦通过上枢接件m1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上杆体1b的交接位置,两斜撑杆1d通过相对坚向撑杆1a的下端向上转动而相互靠近。下枢接件m2可具有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处于解锁状态时允许两下杆体1c相对转动,处于锁止状态时则限制两下杆体1c相对转动。在图5状态下,折叠杆组件处于伸展状态,与折叠围栏的使用状态相对应,此时保持机构3处于第二状态。进一步地,各侧部结构的上杆体1b自坚向撑杆1a的上端拆卸、两下杆体1c和两斜撑杆1d分别相对转动预设角度而相互靠近时,折叠杆组件变换至半折叠状态(参考图1,此时两下杆体1c的夹角、两斜撑杆1d的夹角均略变小),此时可将保持机构3切换至第一状态。进一步地,使两下杆体1c和两斜撑杆1d分别相对转动而进一步相互靠近,此时折叠杆组件变换至折叠状态(参考图2,此时两下杆体1c的夹角、两斜撑杆1d的夹角变至最小)。保持机构3处于第一状态时允许折叠杆组件由半折叠状态变换至折叠状态且限制折叠杆组件由半折叠状态变换至伸展状态,保持机构3处于第二状态时允许折叠杆组件由半折叠状态变换至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
25.织物罩面2固定在折叠骨架1上,其具有供儿童踩踏的底部织物、固定在折叠骨架上的侧部织物,织物罩面2包含有套接在前述杆体上的套接部。织物罩面2上设置有带动折叠骨架1由过渡状态变换至收纳状态的操作机构,操作机构例如为位于底部织物中部的拉环,当各侧部结构的折叠杆组件均变换至半折叠状态时,折叠骨架将变换至过渡状态,此时可控制操作机构,使折叠骨架由过渡状态变换至收纳状态。
26.结合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保持机构3为固定在织物罩面2上的拉链。具体而言,作为保持机构3的拉链设置于相邻的下杆体1c和斜撑杆1d之间,其一牙链固定在织物罩面2
套接于下杆体1c的套接部上,其另一牙链固定在织物罩面2套接于斜撑杆1d的套接部上,在第一状态时拉链处于闭合状态(参考图1),在第二状态时拉链处于打开状态(参考图3和图4),作为保持机构3的拉链处于第一状态时允许两下杆体1c、两斜撑杆1d相对转动靠近且限制两下杆体1c、两斜撑杆1d相对转动远离,处于第二状态时允许两下杆体1c、两斜撑杆1d相对转动靠近、相对转动远离。
27.需说明的是,在图1仅绘示了部分侧部结构上的保持机构3,各侧部结构的相邻的下杆体1c和斜撑杆1d均可设置有保持机构3。但应理解,亦可仅在部分的侧部结构的折叠杆组件上设置保持机构3(如在3个侧部结构上设置),保持机构3的数量只要满足使部分侧部结构的折叠杆组件保持于半折叠状态,用户即可独自操作或借助墙角使得折叠骨架整体保持于过渡状态。
28.以上即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另一实施例中,保持机构3可设置于两下杆体1c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保持机构3可设置于两斜撑杆1d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保持机构3可为魔术贴或卡扣连接结构。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