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膜角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97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塑膜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塑膜角切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汽车动力电池如软包锂电池在行业中电池发展十分迅速,其中软包电池的电芯外观极其重要,铝塑膜破损有起火、短路等风险。为确保电池的质量,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芯铝塑膜外观及角切尺寸(cc项)进行严格把控,有外观压痕问题的电芯需要100%挑选出来,用来绝对确保电芯的安全性能和技术指标。目前行业内电芯铝塑膜切角机构,在进行l角切时上刀与下刀裁切时使用气缸一体控制,上压板下压时产生较大冲击力会导致电芯铝塑膜表面出现压痕,对产品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3.现有技术是在采用气缸控制刀模进行裁切铝塑膜完成裁切动作,上压板在气缸的带动下会导致铝塑膜表面出现压痕。基于现有的技术情况,当角切刀模进行裁切铝塑膜时,是采用气缸控制带动刀模机构往复运动,气缸控制下压速度过快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并且运动速度不易调节,控制精度低,无法实现无极调速,只能实现两点定位。所以频繁出现铝塑膜表面出现压痕导致产品外观不良,影响电芯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塑膜角切装置,能够避免在铝塑膜表面产生压痕,提升产品合格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铝塑膜角切装置,包括:
6.机架;
7.上模机构,与所述机架固定,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刀组件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上模刀组件连接;
8.下模机构,与所述机架固定,所述下模机构与所述上模机构相对设置并隔开,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刀组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上模刀组件可操作地相对所述下模刀组件运动;以及
9.压板机构,包括:压板主体以及电缸,所述压板主体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并设于所述上模刀组件与所述下模刀组件之间,所述压板主体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电缸驱动所述压板主体可操作地相对所述下模刀组件运动,
10.其中,所述压板主体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所述上模刀组件通过。
11.通过使用电缸控制压板主体的运动,当压板主体朝向下模刀组件滑动时,控制其在距离下模刀组件较远的时候快速滑动,当压板主体距离下模刀组件距离较近时,电工控制压板主体慢速滑动,以较为缓慢的速度接触铝塑膜表面后压紧铝塑膜。因为电缸的速度可以精准调节,并可进行无级调速,可以控制压板主体与铝塑膜接触时压板主体的运行速度较小,则压板主体与铝塑膜接触时所受的压力会比较小,铝塑膜表面不易差生压痕,提升
产品合格率。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导柱,所述压板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导柱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压板主体固定。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压板主体的第一端侧,所述电缸设于所述压板主体的第二端侧,所述第一端侧和所述第二端侧相对设置。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以及所述导柱设于所述第二端侧。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的机架固定板,所述上模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机架相固定的上模定位板,所述上模定位板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并与所述机架固定板相对平行设置,所述上模定位板开设有避让开口,所述避让开口用于所述电缸通过。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刀组件包括刀片,所述通孔用于所述刀片通过。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刀组件包括开口朝上的凹槽,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相对设置且形状大小均相同。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片的外边缘与所述通孔的内边缘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刀组件还包括环绕所述开口的四周设置的第一凸缘,所述压板主体还包括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设置在所述压板主体的朝向所述凹槽的表面并且环绕所述通孔的内边缘外侧,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机构还包括:
21.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下模刀组件可操作地相对所述压板主体运动。
附图说明
22.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铝塑膜角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机架、压板主体以及电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00、铝塑膜角切装置;
28.1、机架;11、导柱;
29.2、上模机构;21、上模刀组件;22、第一驱动件;23、上模定位板;24、避让开口;25、刀片;
30.3、下模机构;31、下模刀组件;32、机架固定板;33、凹槽;34、第一凸缘;35、第二驱动件;
31.4、压板机构;41、压板主体;42、电缸;43、通孔;44、滑块;45、第一端侧;46、第二端侧。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33.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技术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34.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3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36.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37.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38.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39.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40.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铝塑膜角切装置100。铝塑膜角切装置100包括:机架1、上模机构2、下模机构3以及压板机构4。上模机构2与机架1固定,并包括:上模刀组件21以及第一驱动件22,第一驱动件22与上模刀组件21连接。下模机构3与机架1固定,下模机构3与上模机构2相对设置并隔开,下模机构3包括下模刀组件31,第一驱动件22驱动上模刀组件21可操作地相对下模刀组件31运动。压板机构4包括压板主体41以及电缸42,压板主体41与机架1滑动连接并设于上模刀组件21与下模刀组件31之间,压板主体41与电缸42连接,电缸42驱动压板主体41可操作地相对下模刀组件31运动。其中,压板主体41设有通孔43,通孔43用于上模刀组件21通过。
41.需要对电芯铝塑膜角切时,将包覆有铝塑膜的电芯置于下模刀组件31上,开启电缸42,驱动压板主体41朝向下模刀组件31滑动。当压板主体41与下模刀组件31接触压紧时,停止电缸42驱动压板主体41的运动,此时铝塑膜被压板主体41以及下模刀组件31压紧。之后使用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件22驱动上模刀组件21朝向压板主体41运动,上模刀组件21通过压板主体41上的通孔43与下模刀组件31相互配合,用于对电芯铝塑膜进行角切。
42.现有技术是通过将压板主体41与上模刀组件21通过弹簧连接,使用气缸来控制上模刀组件21朝向下模刀组件31运动,从而带动压板主体41随着上模刀组件21一同向下模刀组件31运动。然而该技术中气缸的运行速度不易调节,在压板主体41压紧铝塑膜时速度较大,压板主体41与铝塑膜接触时铝塑膜受到的冲击力较大。通过使用电缸42控制压板主体41的运动,当压板主体41朝向下模刀组件31滑动时,控制其在距离下模刀组件31较远的时候快速滑动,当压板主体41距离下模刀组件31距离较近时,电工控制压板主体41慢速滑动,以较为缓慢的速度接触铝塑膜表面后压紧铝塑膜。因为电缸42的速度可以精准调节,并可进行无级调速,可以控制压板主体41与铝塑膜接触时压板主体41的运行速度较小,则压板主体41与铝塑膜接触时所受的压力会比较小,铝塑膜表面不易差生压痕,提升产品合格率。
43.应理解,第一驱动件22可选用电缸、气缸、液缸等。
44.可选地,如图3所示,机架1设有导柱11,压板机构4还包括与导柱11滑动连接的滑块44,滑块44与压板主体41固定。通过设置导柱11与滑块44,当电缸42驱动压板主体41相对下模刀组件31运动,因滑块44与压板主体41固定,通过滑块44在导柱11上的滑动从而实现压板主体41的滑动,设置导柱11,为压板主体41的滑动提供导向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
45.进一步地,如图1以及图3所示,通孔43设于压板主体41的第一端侧45,电缸42设于压板主体41的第二端侧46,第一端侧45和第二端侧46相对设置。将通孔43与电缸42设置在压板主体41上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端侧,是因为,通孔43用于上模刀组件21通过,故上模刀组件21位于通孔43的正上方,为了使得电缸42的放置位置不干涉上模刀组件21的运动,故将通孔43与电缸42设置在压板主体41的不同的两个端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
46.优选地,如图1所示,滑块44可设于第二端侧46,导柱11也设于第二端侧46。将滑块44、导柱11均设于第二端侧46,滑块44在导柱11上运动不会干涉上模刀组件21,结构设置更合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
47.另外,如图1所示,下模机构3包括与机架1固定的机架1固定板,上模机构2还包括与机架1相固定的上模定位板23,上模定位板23与第一驱动件22固定并与机架1固定板相对平行设置,上模定位板23开设有避让开口24,避让开口24用于电缸42通过。通过在设置相对平行设置的机架1固定板以及上模定位板23,并在上模定位板23上开设避让开口24,容纳电缸42通过,通过这种设置,结构较为合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
48.此外,上模刀组件21设置有刀片25,通孔43用于刀片25通过。当压板主体41与下模刀组件31压紧后,气缸控制上模刀组件21朝向压板主体41运动,而后刀片25通过通孔43向下运动,刀片25切割被压板主体41以及下模刀组件31压紧的铝塑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该上模刀组件21可以设置为上模板以及刀片25,刀片25固定在上模板上并位于上模板以及压板主体41之间,而上模板固定在机架1上,气缸控制上模刀组件21朝向压板主体41运动时,固定在上模板上的刀片25随之向下运动并通过通孔43,而后刀片25切割被压板主体41以及下模刀组件31压紧的铝塑膜。
49.优选地,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下模刀组件31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33,通孔43与凹槽33相对设置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当压板主体41与下模刀组件31压紧后,气缸控制上模刀组件21朝向压板主体41运动,而后刀片25通过通孔43向下运动,刀片25朝向凹槽33槽底运动,
切割被压板主体41以及下模刀组件31压紧的铝塑膜。通孔43与凹槽33相对设置并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则可以更好地压紧包裹着电芯的铝塑膜,并且刀片25可以在通孔43范围内运动对铝塑膜进行切割,设置更为合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
50.进一步地,刀片25的外边缘与通孔43的内边缘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此时,刀片25、通孔43以及凹槽33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优选地,凹槽33形状与包裹有铝塑膜的电芯的形状相匹配,铝塑膜被很好的固定,而刀片25仅需沿着通孔43的边缘运动对铝塑膜切割,即可实现对铝塑膜的角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
51.优选地,如图2所示,凹槽33与通孔43相对设置,环绕开口的四周设有第一凸缘34,压板主体41朝向凹槽33的表面设有环绕通孔43内边缘外侧的第二凸缘,第一凸缘34和第二凸缘的形状大小均相同。通过设置形状大小均相同并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凸缘34和第二凸缘,压板主体41下压至于下模刀组件31接触,而分别设置在其上的第一凸缘34和第二凸缘会相互压紧,提升了压紧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
52.另外,如图1所示,下模机构3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件35,第二驱动件35驱动下模刀组件31可操作地相对压板主体41运动。通过设置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件35,当铝塑膜被放置在下模机构3上后,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件35驱动下模刀组件31可操作地相对压板主体41运动,而同时也可以使用电缸42驱动压板主体41相对下模机构3运动,下模机构3与压板主体41相向运动,节约了压板主体41压紧置于下模机构3上的铝塑膜的时间,提升了该铝塑膜角切装置100对铝塑膜角切的效率。第二驱动件35可选用电缸、气缸、液缸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
53.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若需要,能修改实施例的方面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方面、特征和构思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54.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
55.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