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用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炉用可控温度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多用炉是一种炉体,是一种具有多层炉床的连续生产的热工设备,又称耙式炉或多膛炉,用于焚烧城市垃圾,焙烧有色金属矿粉,轻烧氢氧化镁滤饼及天然菱镁石矿粉等;
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170784u,公告日2020年08月04日公开了一种热处理多用炉内外交替式冷却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的正面活动安装有箱门,所述机箱与箱门之间通过铰链相互连接,所述机箱的边侧固定安装有冷却风机,所述机箱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承载台,所述机箱内部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吸热板,所述箱门正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观察窗,所述箱门正面上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水箱上端的外侧位置开设有加水口,所述水箱上端的内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循环泵,所述水箱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水冷循环管。该热处理多用炉内外交替式冷却装置,采用独立箱体结构,能够满足不同使用环境下的不同使用需求,有效扩大了整体的适用范围;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传统的多用炉一般不便于对进入到循环管内的冷却液进行过滤,长期使用后,若循环液中含有杂质,易导致循环管堵塞,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炉用可控温度冷却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多用炉不便于对冷却液进行过滤的缺陷。
7.(二)实用新型内容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炉用可控温度冷却装置,包括炉室、冷却箱和水泵,所述炉室的一端固定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安装有循环管,所述水泵的另一侧安装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安装环、对接环以及过滤板,所述安装环焊接于水箱内部的一侧,所述冷却箱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水泵的顶端设置有控制机构。
9.优选的,所述安装环的外侧设置有对接环,所述对接环的一侧固定有过滤板。
10.优选的,所述安装环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对接环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安装环与对接环通过螺纹相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循环管安装于炉室的两端与一侧,所述循环管呈“s”形设计。
12.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抽风机、连接管、对接管、抽风管以及出风管,所述抽风机安装于冷却箱内部的顶端,所述抽风机的一侧安装有出风管,所述抽风机的另一侧安装
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端延伸至冷却箱的顶端,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固定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顶端安装有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一端延伸至炉室的内部。
13.优选的,所述抽风管在对接管的顶端安装有三组,三组所述抽风管呈平行分布。
14.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箱、套管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箱安装于冷却箱的顶端,所述控制箱的顶端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一端与炉室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一端延伸至炉室的内部。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用炉用可控温度冷却装置,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有过滤结构,对接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安装环上,对接环的尾端固定有过滤板,以此在安装完成后,过滤板位于抽水管的前端,这样,当水泵启动,通过抽水管进行抽取冷却液时,冷却液在进入抽水管之前,会被前端的过滤板进行过滤,防止冷却液内部含有较多的杂质,这些杂质若进入到循环管中,长期积累易对循环管造成堵塞,实现了该冷却装置循环管的防堵塞性;
17.通过设置有辅助机构,随着抽风机的启动,可通过连接管、对接管和抽风管之间的配合,将炉室内的高温气体抽出,以此可带动炉室内部空气进行加速流动,可起到辅助炉室内部进行降温的目的,实现了该冷却装置的辅助风冷性;
18.通过设置有控制机构,在套管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前端插入到炉室的内部,可对炉室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在使用时,当炉室内部的温度降低的差不多时,即可通过控制箱控制该冷却装置停止运行,实现了该冷却装置的温度控制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结构三维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炉室;2、冷却箱;3、水箱;4、过滤结构;401、安装环;402、对接环;403、过滤板;5、抽水管;6、水泵;7、循环管;8、辅助机构;801、抽风机;802、连接管;803、对接管;804、抽风管;805、出风管;9、控制机构;901、控制箱;902、套管;903、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用炉用可控温度冷却装置,包括炉室1、冷却箱2和水泵6,炉室1的一端固定有冷却箱2,冷却箱2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水泵6,该水泵6的型号可为hsp11050,水泵6的一侧安装有循环管7,循环管7安装于炉室1的两端与一侧,循环管7呈“s”形设计,水泵6的另一侧安装有抽水管5,抽水管5的一侧设置有水箱3,水箱3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结构4,过滤结构4包括安装环401、对接环402以及过滤板403,安装环401焊接于水箱3内部的一侧,安装环401的外侧设置有对接环402,对接环402的一侧固定有过滤板403,安装环401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对接环402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安装环401与对接环402通过螺纹相连接;
30.实施例一,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使用该结构时,在水箱3内抽水管5的外侧焊接有一个安装环401,对接环402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安装环401上,对接环402的尾端固定有过滤板403,以此在安装完成后,过滤板403位于抽水管5的前端,这样,当水泵6启动,通过抽水管5进行抽取冷却液时,冷却液在进入抽水管5之前,会被前端的过滤板403进行过滤,防止冷却液内部含有较多的杂质,这些杂质若进入到循环管7中,长期积累易对循环管7造成堵塞,后期,操作人员可转动对接环402,将过滤板403取下,便于对其进行维护;
31.冷却箱2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辅助机构8,辅助机构8包括抽风机801、连接管802、对接管803、抽风管804以及出风管805,抽风机801安装于冷却箱2内部的顶端,该抽风机801的型号可为gf4-72,抽风机801的一侧安装有出风管805,抽风机801的另一侧安装有连接管802,连接管802顶端延伸至冷却箱2的顶端,连接管802的顶端固定有对接管803,对接管803的顶端安装有抽风管804,抽风管804一端延伸至炉室1的内部,抽风管804在对接管803的顶端安装有三组,三组抽风管804呈平行分布;
32.实施例二,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使用该机构时,在冷却箱2的内部安装有抽风机801,随着抽风机801的启动,可通过连接管802、对接管803和抽风管804之间的配合,将炉室1内的高温气体抽出,以此可带动炉室1内部空气进行加速流动,可起到辅助炉室1内部进行降温的目的,对接管803上安装有多组抽风管804,多组抽风管804可更为便捷的将炉室1内部的空气抽出,效率更高;
33.水泵6的顶端设置有控制机构9,控制机构9包括控制箱901、套管902以及温度传感器903,控制箱901安装于冷却箱2的顶端,控制箱901的顶端安装有套管902,套管902一端与炉室1的外侧固定连接,套管902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03,该温度传感器903的型号可为mik-as-10,温度传感器903一端延伸至炉室1的内部;
34.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使用该机构时,在冷却箱2上安装有控制箱901,在套管902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03,温度传感器903的前端插入到炉室1的内部,可对炉室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在使用时,当炉室1内部的温度降低的差不多时,即可通过控制箱901控制该
冷却装置停止运行,以此可对炉室1内的温度进行控制。
35.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该冷却装置外接电源,操作人员先在水箱3内加入适量的冷却液,添加完毕后,即可启动水泵6,水泵6可通过抽水管5将水箱3内的冷却液抽入到循环管7中进行循环,在抽水管5的前端安装有过滤板403,过滤板403可对进入抽水管5的液体进行过滤,防止过多的杂质进入到循环管7中;
36.其次,在通过循环管7对炉室1进行循环冷却时,操作人员还可启动冷却箱2内部的抽风机801,抽风机801可通过多组抽风管804将炉室1内部的热空气抽出,以此可加速炉室1内部的空气流通速度,可一定程度上加快炉室1的冷却,起到辅助冷却的作用;
37.最后,在炉室1侧端的套管902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03,温度传感器903前端的检测头插入到炉室1的内部,以此可对炉室1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当炉室1内部的温度降至合适时,即可通过控制箱901控制该冷却装置停止工作,最终完成该多用炉用可控温度冷却装置全部的使用过程。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