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合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88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合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2.小型零部件在装配时需插入个金属片,并灌胶烘干后固定。胶液烘干过程中会膨胀导致金属片位置移动,烘干后的金属片会产生左右偏移及高度位置变化,金属片的位置不一致,导致小型零部件无法使用而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保证小型零部件与金属片胶合过程后,金属片的位置及高度一致,使用方便的胶合定位夹具。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胶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定位座侧面分别插入若干定位针a、定位针b。
6.所述定位座中部和侧面分别设置有通孔。
7.所述定位针a比定位针b短。
8.所述定位针a一端头是锥形,另一端头比定位针a针体大。
9.所述定位针b一端头是锥形,另一端头比定位针b针体大。
10.所述定位座中部设的有通孔其中一面倒角。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座侧面分别插入若干定位针a、定位针b。将金属片插入零部件的孔内,金属片上端凸出零部件上面,定位座未倒角另一面放在零部件上面,使零部件上面与定位座未倒角另一面完全贴合,用手拿住定位针a针体大端头,从定位座侧面插入,定位针a一端头的锥形穿过金属片上端设置的孔,再用手拿住定位针b针体大端头,从定位座侧面插入,定位针b一端头的锥形穿过金属片上端设置的孔,将金属片的左右和高度位置固定,定位座侧面设置的孔尺寸与金属片上端设置的孔尺寸一致,定位针a中部、定位针b中部的外圆与定位座侧面设置的孔及金属片上端设置的孔间隙很小的滑动配合。定位针a、定位针b的针体外圆尺寸太小,不便于徒手拿捏,因此在另一端头做大,便于拿取。再因为相邻两个定位针a、定位针b之间的距离太近,头部放大后会产生相互干涉,因此将定位针a、定位针b的长度设计成不同的长度,使头部位置错开了。定位座的口部做倒角放大,便于观察及操作。实现了保证小型零部件与金属片胶合过程后,金属片的位置及高度一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俯视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金属片、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记:
19.1、定位座;2、定位针a;3、定位针b;4、金属片;5、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胶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定位座1侧面分别插入若干定位针a2、定位针b3。
22.所述定位座1中部和侧面分别设置有通孔。
23.所述定位针a2比定位针b3短。
24.所述定位针a2一端头是锥形,另一端头比定位针a2针体大。
25.所述定位针b3一端头是锥形,另一端头比定位针b3针体大。
26.所述定位座1中部设的有通孔其中一面倒角。
27.使用时;将金属片4插入零部件5的孔内,金属片4上端凸出零部件5上面,定位座1未倒角另一面放在零部件5上面,使零部件5上面与定位座1未倒角另一面完全贴合,用手拿住定位针a2针体大端头,从定位座1侧面插入,定位针a2一端头的锥形穿过金属片4上端设置的孔,再用手拿住定位针b3针体大端头,从定位座1侧面插入,定位针b3一端头的锥形穿过金属片4上端设置的孔,将金属片4的左右和高度位置固定,灌胶烘干后固定,分别拔出若干定位针b3、定位针a2,取下定位座1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胶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定位座(1)侧面分别插入若干定位针a(2)、定位针b(3),定位座(1)中部和侧面分别设置有通孔,定位针a(2)比定位针b(3)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a(2)一端头是锥形,另一端头比定位针a(2)针体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b(3)一端头是锥形,另一端头比定位针b(3)针体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中部设的有通孔其中一面倒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定位座(1)侧面分别插入若干定位针A(2)、定位针B(3)。本实用新型保证小型零部件与金属片胶合过程后,金属片的位置及高度一致,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