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平化的自动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92



1.本实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扁平化的自动门。


背景技术:

2.为提高临床检验工作效率,实验室自动化系统(las)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发展,通过自动化传输轨道将各种检测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一次装载即可自动化传输到各检测设备完成各项目的检测,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自动化程度和测试通量,解放人力,减少人为引起的误差,提高临床实验过程的可追溯性,也是未来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的发展方向。而在自动化系统中,通过设置自动舱门,并基于自动舱门的开启和关闭实现交接过程,是不可或缺的,目前,现有的自动门结构,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占据空间较大,空间利用率低,开启和关闭的时间较长,而且通常的双直线导轨的方式对加工精度和装配的要求较高,很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卡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扁平化的自动门。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扁平化的自动门,包括底板、门板、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左导向机构、右导向机构、上到位检测组件和下到位检测组件,所述驱动机构上连接着传动机构,所述左导向机构和右导向机构平行设置,所述左导向机构和右导向机构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左转接板和右转接板,所述左转接板或右转接板连接着传动机构,所述门板通过左转接板和右转接板安装在左导向机构和右导向机构上,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门板可沿左导向机构和右导向机构作往返运动,所述上到位检测组件和下到位检测组件安装在底板上,用于感应检测门板的往返极限运动位置。
6.进一步的,所述右导向机构包括直线导轨,所述右转接板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所述左导向机构包括从动组件和从动导板,所述从动组件的一端与左转接板连接,另一端与从动导板接触,所述从动组件可沿从动导板滚动。
7.进一步的,所述从动组件为滚动轴承,所述从动导板将滚动轴承限制在预定轨道上,确保往返运动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还包括上缓冲限位组件和下缓冲限位组件,所述上缓冲限位组件和下缓冲限位组件安装在底板上,并与上到位检测组件和下到位检测组件对称设置,通过所述上缓冲限位组件和下缓冲限位组件的机械方式限制所述门板的活动范围,所述上缓冲限位组件和下缓冲限位组件之间的区域为所述门板的活动范围,即往返运动的极限位置,防止上下到位检测组件失灵状态下,门板过渡运动。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安装在门板的同一侧上,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着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动轮连接,所述右转接板与同步带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门板的上侧开设有一u型缺口。
11.进一步的,上缓冲限位组件和下缓冲限位组件均为胶柱。
12.进一步的,所述上缓冲限位组件和下缓冲限位组件安装在底板的左侧,所述上到位检测组件和下到位检测组件对称安装在底板的右侧。
13.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扁平化的自动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现有技术中,通过将门板与驱动机构、导轨机构等动力系统设计在底板的同一测,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改进,通过转接设计,将门板与其动力系统设计在底板的不同侧,将动力由底板的反面传递给在底板正面的门板,极大地压缩了门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所减小的距离可用于扩大外部工作台,提高设备的用户体验。
15.通过上到位检测组件、下到位检测组件、上缓冲限位组件、下缓冲限位组件的设置,采用上到位检测组件、下到位检测组件的感应检测的定点控制方式结合上缓冲限位组件、下缓冲限位组件的机械限位方式,以全面确保门板运动过程的稳定性,和避免机械故障所带来的门板运动的偏移。
16.采用直线滑轨加滚动轴承的方式,使得门板开启和关闭更顺畅,避免门板往返运动过程中发生卡滞,另外,通过采用直线滑轨确保门板的直线运动,采用滚动轴承辅助门板的直线运动,使得窗门得到多点支撑,运动时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扁平化的自动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扁平化的自动门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扁平化的自动门的背面的示意图。
21.其中,1-底板,2-门板,201-u型缺口,3-上缓冲限位组件,4-下缓冲限位组件,5-左转接板,6-右转接板,7-上到位检测组件,8-下到位检测组件,9-从动组件,10-从动导板,11-直线导轨,12-驱动电机,13-主动轮,14-从动轮,15-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随之改变。
24.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扁平化的自动门,包括底板1、门板2、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左导向机构、右导向机构、上到位检测组件7和下到位检测组件8,所述驱动机构上连接着传
动机构,所述左导向机构和右导向机构平行设置,所述左导向机构和右导向机构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左转接板5和右转接板6,所述左转接板5或右转接板6连接着传动机构,所述门板2通过左转接板5和右转接板6安装在左导向机构和右导向机构上,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门板2可沿左导向机构和右导向机构作往返运动,所述上到位检测组件7和下到位检测组件8安装在底板上,用于感应检测门板的往返极限运动位置。
25.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右导向机构包括直线导轨11,所述右转接板6安装在直线导轨11上,所述左导向机构包括从动组件9和从动导板10,所述从动组件9的一端与左转接板5连接,另一端与从动导板10接触,所述从动组件9可沿从动导板10滚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从动组件9为滚动轴承,所述从动导板10将滚动轴承9限制在预定轨道上,确保往返运动的稳定性。
2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上缓冲限位组件3和下缓冲限位组件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缓冲限位组件3和下缓冲限位组件4均为胶柱(当然,所述上缓冲限位组件3和下缓冲限位组件4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或其他材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述上缓冲限位组件3和下缓冲限位4组件安装在底板1上,并与上到位检测组件7和下到位检测组件8对称设置,通过所述上缓冲限位组件3和下缓冲限位组件4的机械方式限制所述门板的活动范围,所述上缓冲限位组件3和下缓冲限位组件4之间的区域为所述门板的活动范围,即往返运动的极限位置为上缓冲限位组件3和下缓冲限位组件4所处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门为竖直设置(当然,也可以水平方向或其他方向设置),所述上缓冲限位组件3和下缓冲限位组件4安装在底板1的左侧,所述上到位检测组件7和下到位检测组件8对称安装在底板2的右侧,当上、下到位检测组件7和8失灵时,门板2往返运动过程中,当左转接板5与上缓冲限位组件3相抵时,为左转接板5即门板2上行运动的极限位置,当左转接板5与下缓冲限位组件4相抵时,为左转接板5即门板2下行运动的极限位置,因此,在上、下到位检测组件7和8失灵时,通过上缓冲限位组件3和下缓冲限位组件4与门板2的机械方式相抵,能够限制门板2在上下往返运动方向的极限位置,门板不会过渡运动。
27.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安装在门板的同一侧上,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12,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13、从动轮14和同步带15,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上连接着主动轮13,所述主动轮13通过同步带15与从动轮14连接,所述右转接板6与同步带15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设计,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机带轮传动方式,能够实现直线传动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8.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板2的上侧还开设有一u型缺口201,该u型缺口的设计目的是,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门应用于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的人机交接的atm位置时,可将人机交互的显示屏设置在该自动门的底板1上与门板2的u型缺口201的避位处,提高空间利用率。
29.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对于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30.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与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