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具及激光切割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89



1.本技术涉及激光切割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具及激光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2.生产软硬结合板时,会使用uv激光切割机对软板进行切割操作,在切割时会采用蜂窝板作为载具,蜂窝板下方的吸附件将软板吸附于蜂窝板上,便于后续对软板进行切割。吸附件同时还会吸附切割产生的气化物质。但是在切割时,部分气化物质会残留于软板与蜂窝板接触位置,造成吸附件的吸附孔被堵塞,降低产生的气化物质的吸附效率。另一方面,附着在软板上的气化物质若极易碳化,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气化物质吸附效率的治具。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治具,包括治具板,所述治具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内凹形成吸气槽,所述治具板还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吸气槽的槽底且与所述吸气槽连通。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具板设有多个所述通槽。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具板还设有多个吸气孔,所述吸气孔与所述吸气槽相距设置。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槽形成封闭形状,所述通槽中还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通槽的两侧壁连接。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块具有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三表面对应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于所述连接块处内凹形成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通槽的两侧壁形成第一槽,所述第一槽与所述通槽连通。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具板中设有所述吸气槽的槽底向所述第一表面内凹形成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通槽的两侧壁形成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与所述通槽连通。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具板包括多个所述连接块。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具板采用聚碳酸酯板或玻璃纤维材质。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具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安装板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固定柱,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治具板上,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治具板的表面上。
13.一种激光切割系统,包括吸附件和激光切割机,还包括所述的治具,所述吸附件设于所述治具下方,且用于与所述吸气槽气密连接。
14.本技术中,当uv激光切割机对软板进行切割时,治具板上的通槽与软板的切割部位相对应,切割时能够避免气化物质吸附在软板上并碳化;治具板上的吸气槽与吸附件连通,能够将气化物质集中于吸气槽内,提高对气化物质吸附效率,提高气化物质的去除效
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治具中治具板另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治具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
18.图4是图1所示另一实施例中治具板中通槽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图4所示另一实施例中治具板沿v-v的剖面示意图。
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治具板、蜂窝板与软板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2.治具
ꢀꢀꢀꢀꢀꢀꢀꢀꢀꢀꢀꢀꢀꢀꢀꢀꢀꢀꢀꢀꢀꢀꢀꢀꢀꢀꢀꢀꢀ
100
23.治具板
ꢀꢀꢀꢀꢀꢀꢀꢀꢀꢀꢀꢀꢀꢀꢀꢀꢀꢀꢀꢀꢀꢀꢀꢀꢀꢀꢀ
10
24.通槽
ꢀꢀꢀꢀꢀꢀꢀꢀꢀꢀꢀꢀꢀꢀꢀꢀꢀꢀꢀꢀꢀꢀꢀꢀꢀꢀꢀꢀꢀ
11
25.第一表面
ꢀꢀꢀꢀꢀꢀꢀꢀꢀꢀꢀꢀꢀꢀꢀꢀꢀꢀꢀꢀꢀꢀꢀꢀꢀ
12
26.第二表面
ꢀꢀꢀꢀꢀꢀꢀꢀꢀꢀꢀꢀꢀꢀꢀꢀꢀꢀꢀꢀꢀꢀꢀꢀꢀ
13
27.吸气槽
ꢀꢀꢀꢀꢀꢀꢀꢀꢀꢀꢀꢀꢀꢀꢀꢀꢀꢀꢀꢀꢀꢀꢀꢀꢀꢀꢀ
14
28.吸气孔
ꢀꢀꢀꢀꢀꢀꢀꢀꢀꢀꢀꢀꢀꢀꢀꢀꢀꢀꢀꢀꢀꢀꢀꢀꢀꢀꢀ
15
29.连接块
ꢀꢀꢀꢀꢀꢀꢀꢀꢀꢀꢀꢀꢀꢀꢀꢀꢀꢀꢀꢀꢀꢀꢀꢀꢀꢀꢀ
20
30.第三表面
ꢀꢀꢀꢀꢀꢀꢀꢀꢀꢀꢀꢀꢀꢀꢀꢀꢀꢀꢀꢀꢀꢀꢀꢀꢀ
21
31.第四表面
ꢀꢀꢀꢀꢀꢀꢀꢀꢀꢀꢀꢀꢀꢀꢀꢀꢀꢀꢀꢀꢀꢀꢀꢀꢀ
22
32.第一槽
ꢀꢀꢀꢀꢀꢀꢀꢀꢀꢀꢀꢀꢀꢀꢀꢀꢀꢀꢀꢀꢀꢀꢀꢀꢀꢀꢀ
23
33.第二槽
ꢀꢀꢀꢀꢀꢀꢀꢀꢀꢀꢀꢀꢀꢀꢀꢀꢀꢀꢀꢀꢀꢀꢀꢀꢀꢀꢀ
24
34.连接件
ꢀꢀꢀꢀꢀꢀꢀꢀꢀꢀꢀꢀꢀꢀꢀꢀꢀꢀꢀꢀꢀꢀꢀꢀꢀꢀꢀ
30
35.安装板
ꢀꢀꢀꢀꢀꢀꢀꢀꢀꢀꢀꢀꢀꢀꢀꢀꢀꢀꢀꢀꢀꢀꢀꢀꢀꢀꢀ
31
36.固定柱
ꢀꢀꢀꢀꢀꢀꢀꢀꢀꢀꢀꢀꢀꢀꢀꢀꢀꢀꢀꢀꢀꢀꢀꢀꢀꢀꢀ
32
37.软板
ꢀꢀꢀꢀꢀꢀꢀꢀꢀꢀꢀꢀꢀꢀꢀꢀꢀꢀꢀꢀꢀꢀꢀꢀꢀꢀꢀꢀꢀ
200
38.蜂窝板
ꢀꢀꢀꢀꢀꢀꢀꢀꢀꢀꢀꢀꢀꢀꢀꢀꢀꢀꢀꢀꢀꢀꢀꢀꢀꢀꢀ
300
3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1-6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4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43.为能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出如下详细说明。
44.请参阅图1、图2和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治具100,治具100用于设置于软板200与蜂窝板300之间。治具100包括治具板10和连接件30,治具板10上开设有贯通治具板10的通槽11,通槽11的形状与软板200切割部位的形状相对应。其中,治具板10具有第一表面12和与第一表面12相对的第二表面13,第二表面13靠近蜂窝板300,第二表面13朝向第一表面12内凹形成吸气槽14,通槽11贯穿第一表面12和吸气槽14的槽底且与吸气槽14连通。
45.当uv激光切割机对软板200进行切割时,产生的气化物质通过通槽11、吸气槽14和蜂窝板300被位于蜂窝板300下方的吸附件(图未示)吸附,减少了吸附于软板200与蜂窝板300之间的气化物质,避免由于软板200切割部位与治具板10接触而阻碍吸附效果,也避免了气化物质在软板200上碳化,影响产品的品质。在切割时,治具板10还能够将气化物质集中于吸气槽14内,提高了气化物质的吸附效率。
46.在另一方面上,相对于现有的技术,软板200被蜂窝板300下方的吸附件吸附于蜂窝板300上,uv激光切割机对软板200进行切割后,蜂窝板300与软板200接触的位置会碳化发黑,在实际生产中就需要经常更换新的蜂窝板300。然而,采用本技术中的治具100并将治具100置于蜂窝板300与软板200之间,能够很好地解决经常更换蜂窝板300的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
47.参阅图1和图2,治具板10上设置有多个通槽11,可以同时切割多个软板200,提高了生产效率。
48.参阅图1、图3和图6,为了提高对软板200的吸附力,治具板10上还开设有多个吸气孔15,吸气孔15与吸气槽14相距设置。软板200放置于治具板10时,覆盖于吸气孔15上,在软板200、治具板10上的吸气孔15及吸附件之间形成密闭的腔室,吸气系统工作时能够将软板200紧密地吸附于治具板10上。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吸气孔15呈矩阵式排列,保证软板200与治具板10完全贴合。
49.在本实施例中,治具板10采用聚碳酸酯板或玻璃纤维材质。
50.参阅图1、图2和图6,连接件30设有两个,设置于治具板10的第一表面12。两个连接件30设置于治具板10的斜对角位置。连接件30包括安装板31和设置于安装板31上的固定柱32,安装板31设置于治具板10的第一表面12上,固定柱32与软板200上的孔相对应。如此连接件30用于将软板200固定于治具板10上,避免切割时软板200的切割位置发生错位。在本实施例中,治具板10与连接件30的安装板31之间还设有粘胶层(图未示),用于将连接件30固定于治具板10上。
51.在另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4和图6,治具板10的通槽11形成封闭形状,这与软板200封闭图形的切割路径相对应。治具板10的通槽11内连接有多个连接块20,连接块20与通槽11的两侧壁连接,多个连接块20间隔设置,提高治具板10的强度。
52.参阅图2、图4和图6,连接块20具有第三表面21和与第三表面21对应的第四表面22,第一表面12于连接块20处内凹形成第三表面21,治具板10中设有吸气槽14的槽底朝向第一表面12内凹形成第四表面22。第三表面21与通槽11的两侧壁形成了第一槽23,第一槽23与通槽11连通。当软板200放置于治具板10上时,软板200的待切割处位于第一槽23上方,第一槽23形成软板200与治具板10之间的切割空间,便于切割软板200。
53.参阅图2、图4和图5,连接块20的第四表面22与通槽11的两侧壁形成了第二槽24,第二槽24与通槽11连通,第二槽24还与吸气槽14连通,如此设置增大了吸附件对气化物质的吸附空间。
5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激光切割系统(图未示),包括吸附件(图未示)、激光切割机(图未示)以及治具100,吸附件设置于激光切割系统的操作台下方,蜂窝板300安装于操作台上,治具100安装于蜂窝板300上,软板200放置于治具100上方,吸附件与治具板10中的吸气槽14气密连接。其中,吸附件可以是一真空泵。
55.在本技术中,当uv激光切割机对软板200切割时,治具板10上的通槽11与软板200的切割部位相对应,切割时能够避免气化物质吸附在软板200上碳化;治具板10的吸气槽14与吸附件连通,能够将气化物质集中于吸气槽14内,提高对气化物质吸附效率,提高气化物质的去除效果。
5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