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清理的灶具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205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拆卸清理的灶具设备。


背景技术:

2.燃气灶炉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随着燃气及燃具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家用燃气灶具的安全措施不断增强,以及灶具的材质、功能和性能等均有所改善。
3.目前,市面上的集成灶的各个部件往往采用是拼合组装而成不易拆卸安装,从而不便于对集成灶的清洗维护,在长期油渍的积累下,导致对集成灶的性能上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拆卸清理的灶具设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拆卸清理的灶具设备,包括灶台、吸风框、背板组件、台板组件和两个灶具组件,所述灶台呈水平设置,所述吸风框呈竖直设置在灶台的顶部,所述背板组件设置在吸风框内,所述台板组件设置在灶台的顶部,两个所述灶具组件呈对称贯穿台板组件并均与灶台顶部相插接,所述灶台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容纳腔,且灶台的侧壁铰接设有两个闭合门。
6.优选的,所述背板组件包括挡板、缓冲板、转手、主动伞齿、从动伞齿、同步带、两个螺纹杆、两个滑动板、两个转柄和两个插接柱,所述吸风框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缓冲板位于开口内,且缓冲板的侧壁上安装有呈矩阵设置的四个弹簧,且每个弹簧均与吸风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位于开口内,且挡板与缓冲板相贴合,所述挡板的两端均与吸风框相插接,两个所述滑动板呈间隔滑动设置在灶台上,且两个滑动板均与吸风框相插接,且两个滑动板分别与挡板的两端相贴合,两个所述螺纹杆呈间隔转动设置在灶台内,且两个滑动板分别套设在两个螺纹杆上,所述同步带位于灶台内,且同步带套设在两个螺纹杆上,所述从动伞齿设置在一个螺纹杆上,所述主动伞齿呈转动位于灶台内,且主动伞齿与从动伞齿相啮合,所述转手转动设置在灶台的侧壁上,且转手贯穿灶台与主动伞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柄呈对称位于吸风框的侧壁上,且两个转柄的一端均与吸风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插接柱呈间隔滑动设置在吸风框的侧壁上,且两个插接柱分别与两个转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插接柱均与挡板的顶部相插接。
7.优选的,所述台板组件包括握手、顶动圆柱、顶动板、两个铰接座、两个台面板和两个辅助台板,两个台面板均搭接在灶台上,且两个台面板的侧壁相铰接,两个所述铰接座分别设置在灶台顶部的两端,两个所述辅助台板呈对称设置,且两个辅助台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铰接座相铰接,两个辅助台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台面板相贴合,两个所述台面板和两个辅助台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半圆口,所述顶动板滑动设置在灶台内,且顶动板的顶部贯
穿灶台与两个台面板的铰接处相抵触,所述顶动圆柱的横截面呈水滴状设置,所述顶动圆柱转动设置在灶台内,且顶动圆柱的外壁与顶动板的底部相抵触,所述握手转动设置在灶台的外壁上,且握手贯穿灶台与顶动圆柱固定连接。
8.优选的,每个所述灶具组件均包括炉头、连接柱、连接块、把手、连接杆和卡接块,所述炉头贯穿相邻的一个台面板与一个辅助台板上的半圆口并插装在灶台的顶部,所述连接柱位于一个容纳腔内,所述连接块安装在连接柱的侧壁上,且连接柱和连接块的顶部均贯穿灶台并与炉头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且卡接块位于卡接槽内,所述把手位于灶台的侧壁处,所述连接杆呈水平位于一个容纳腔内,连接杆的一端与卡接块固定连接,且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灶台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
9.优选的,所述挡板、缓冲板和吸风框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口。
10.优选的,所述转手与握手的外壁均安装有沿其周向等角度设置的多个凸块。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2.其一,当要对灶台进行清洗时,先将两个台面板和两个辅助台板的表面进行擦拭,然后翻转两个辅助台板,抓住并转动握手,使顶动圆柱凸起的外壁与顶动板的底部相抵触,从而使顶动板上升,将两个台面板的铰接处顶起,方便了两个台面板的拿取,既而能够将灶台表面露出,对残留在灶台表面的油渍进行清洁,避免了油渍长时间残留在集成灶内。
13.其二,当灶台表面露出后,抓住并转动把手,使卡接块与卡接槽不再卡接,既而能够将炉头由灶台上进行拆卸清洗,同时,当挡板与吸风框内残余有油渍时,首先转动两个转柄,使两个插接柱与挡板分离,然后抓住并转动转手,带动主动伞齿旋转,使与主动伞齿相啮合的从动伞齿带动一个螺纹杆转动,通过同步带的设置,使两个螺纹杆进行同步转动,带动分别套设在两个螺纹杆上的两个滑动板向吸风框外进行移动,两个滑动板移动的同时,通过弹簧的弹性势能,使缓冲板随着滑动板的移动而推动挡板,直至挡板推出至吸风框外,既而能够将挡板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同时也将吸风框内露出,方便对吸风框内进行清洗,既而能够对灶台进行全面的清洁。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板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17.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台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灶具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灶台、11-闭合门、2-吸风框、3-背板组件、31-挡板、32-缓冲板、33-转手、34-主动伞齿、35-从动伞齿、36-同步带、37-螺纹杆、38-滑动板、39-转柄、310-插接柱、311-弹簧、312-安装口、313-凸块、4-台板组件、41-握手、42-顶动圆柱、43-顶动板、44-铰接座、45-台面板、46-辅助台板、5-灶具组件、51-炉头、52-连接柱、53-连接块、54-把手、55-连接杆、56-卡接块、57-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2.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便于拆卸清理的灶具设备,它包括灶台1、吸风框2、背板组件3、台板组件4和两个灶具组件5,所述灶台1呈水平设置,所述吸风框2呈竖直设置在灶台1的顶部,所述背板组件3设置在吸风框2内,所述台板组件4设置在灶台1的顶部,两个所述灶具组件5呈对称贯穿台板组件4并均与灶台1顶部相插接,所述灶台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容纳腔,且灶台1的侧壁铰接设有两个闭合门11。
23.具体的,所述背板组件3包括挡板31、缓冲板32、转手33、主动伞齿34、从动伞齿35、同步带36、两个螺纹杆37、两个滑动板38、两个转柄39和两个插接柱310,所述吸风框2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缓冲板32位于开口内,且缓冲板32的侧壁上安装有呈矩阵设置的四个弹簧311,且每个弹簧311均与吸风框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31位于开口内,且挡板31与缓冲板32相贴合,所述挡板31的两端均与吸风框2相插接,两个所述滑动板38呈间隔滑动设置在灶台1上,且两个滑动板38均与吸风框2相插接,且两个滑动板38分别与挡板31的两端相贴合,两个所述螺纹杆37呈间隔转动设置在灶台1内,且两个滑动板38分别套设在两个螺纹杆37上,所述同步带36位于灶台1内,且同步带36套设在两个螺纹杆37上,所述从动伞齿35设置在一个螺纹杆37上,所述主动伞齿34呈转动位于灶台1内,且主动伞齿34与从动伞齿35相啮合,所述转手33转动设置在灶台1的侧壁上,且转手33贯穿灶台1与主动伞齿3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柄39呈对称位于吸风框2的侧壁上,且两个转柄39的一端均与吸风框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插接柱310呈间隔滑动设置在吸风框2的侧壁上,且两个插接柱310分别与两个转柄3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插接柱310均与挡板31的顶部相插接,当挡板31与吸风框2内残余有油渍时,首先转动两个转柄39,使两个插接柱310与挡板31分离,然后抓住并转动转手33,带动主动伞齿34旋转,使与主动伞齿34相啮合的从动伞齿35带动一个螺纹杆37转动,通过同步带36的设置,使两个螺纹杆37进行同步转动,带动分别套设在两个螺纹杆37上的两个滑动板38向吸风框2外进行移动,两个滑动板38移动的同时,通过弹簧311的弹性势能,使缓冲板32随着滑动板38的移动而推动挡板31,直至挡板31推出至吸风框2外,既而能够将挡板31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同时也将吸风框2内露出,方便对吸风框2内进行清洗。
24.具体的,所述台板组件4包括握手41、顶动圆柱42、顶动板43、两个铰接座44、两个台面板45和两个辅助台板46,两个台面板45均搭接在灶台1上,且两个台面板45的侧壁相铰接,两个所述铰接座44分别设置在灶台1顶部的两端,两个所述辅助台板46呈对称设置,且两个辅助台板46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铰接座44相铰接,两个辅助台板4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台面板45相贴合,两个所述台面板45和两个辅助台板46的顶部均开设有半圆口,所述顶动板43滑动设置在灶台1内,且顶动板43的顶部贯穿灶台1与两个台面板45的铰接处相抵触,所述顶动圆柱42的横截面呈水滴状设置,所述顶动圆柱42转动设置在灶台1内,且顶动圆柱42的外壁与顶动板43的底部相抵触,所述握手41转动设置在灶台1的外壁上,且握手41贯穿灶台1与顶动圆柱42固定连接,当要对灶台1进行清洗时,先将两个台面板45和两个辅助台板46的表面进行擦拭,然后翻转两个辅助台板46,抓住并转动握手41,使顶动圆柱42凸起的外壁与顶动板43的底部相抵触,从而使顶动板43上升,将两个台面板45的铰接处顶起,方便
了两个台面板45的拿取,既而能够将灶台1表面露出,对残留在灶台1表面的油渍进行清洁。
25.具体的,每个所述灶具组件5均包括炉头51、连接柱52、连接块53、把手54、连接杆55和卡接块56,所述炉头51贯穿相邻的一个台面板45与一个辅助台板46上的半圆口并插装在灶台1的顶部,所述连接柱52位于一个容纳腔内,所述连接块53安装在连接柱52的侧壁上,且连接柱52和连接块53的顶部均贯穿灶台1并与炉头5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连接块53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57,且卡接块56位于卡接槽57内,所述把手54位于灶台1的侧壁处,所述连接杆55呈水平位于一个容纳腔内,连接杆55的一端与卡接块56固定连接,且连接杆55的另一端贯穿灶台1与把手5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52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当灶台1表面露出后,抓住并转动把手54,使卡接块56与卡接槽57不再卡接,既而能够将炉头51由灶台1上进行拆卸清洗,连接柱52上通气口的设置,方便了天然气罐与炉头51的连接。
26.具体的,所述挡板31、缓冲板32和吸风框2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口312,安装口312的开设,方便了吸风机的安装。
27.具体的,所述转手33与握手41的外壁均安装有沿其周向等角度设置的多个凸块313,凸块313的设置,能够增加转手33以及握手41与使用者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要对灶台1进行清洗时,先将两个台面板45和两个辅助台板46的表面进行擦拭,然后翻转两个辅助台板46,抓住并转动握手41,使顶动圆柱42凸起的外壁与顶动板43的底部相抵触,从而使顶动板43上升,将两个台面板45的铰接处顶起,方便了两个台面板45的拿取,既而能够将灶台1表面露出,对残留在灶台1表面的油渍进行清洁,当灶台1表面露出后,抓住并转动把手54,使卡接块56与卡接槽57不再卡接,既而能够将炉头51由灶台1上进行拆卸清洗,同时,当挡板31与吸风框2内残余有油渍时,首先转动两个转柄39,使两个插接柱310与挡板31分离,然后抓住并转动转手33,带动主动伞齿34旋转,使与主动伞齿34相啮合的从动伞齿35带动一个螺纹杆37转动,通过同步带36的设置,使两个螺纹杆37进行同步转动,带动分别套设在两个螺纹杆37上的两个滑动板38向吸风框2外进行移动,两个滑动板38移动的同时,通过弹簧311的弹性势能,使缓冲板32随着滑动板38的移动而推动挡板31,直至挡板31推出至吸风框2外,既而能够将挡板31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同时也将吸风框2内露出,方便对吸风框2内进行清洗。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