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平台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一体化通用教学平台。
背景技术:
2.机电一体化是利用信息处理功能对机械进行各种控制的技术,当今世界上各种灵巧便利的机械,都是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制造的,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家用电器、各种车辆、医疗器械、工厂、游乐园等各种领域、场所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以电子制造业为基础的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必须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理解机电一体化,并对其有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提高制造技术,而涵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教学产品也尤为重要,此外,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平台的支架的角度是固定不变的,不易操作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装置,无法完成需要进行的实验项目,使用起来不够便捷稳定,鉴于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机电一体化通用教学平台,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电一体化通用教学平台,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为长方形箱体,还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限位块设在所述平台主体上,作用是对第一支撑杆起到限位作用,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设在所述滑槽内,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限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移动为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壁上设有竖直排列的齿条,还包括伺服电机、第一带轮、传动带、第二带轮、齿轮,所述伺服电机设在所述平台主体的侧壁上,作用是提供动力,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平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二带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传动带相连接,所述齿轮与所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向上移动,还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限位块、弹簧,所述第二限位块设在所述平台主体内,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深槽,所述第二支撑杆设在所述深槽内且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底部压装有所述弹簧,可对所述第二支撑杆起到向上的推力,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升时,将所述面板顶起,所述面板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移动,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还包括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平台主体的上顶面和面板铰接,以增加所述面板的稳定性,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主体的侧壁设有柜门,方便对平台主体进行检修。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主体上顶面设有凹槽,还包括载物台,作用是方便放置教学用具,所述载物台设在所述凹槽内,目的是使放置稳定。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板上设有椭圆形槽且所述面板表面
为粗糙表面,增大摩擦力使放置在其上的物品不易滑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板上设有长条形挡板,方便放置物品使其不易滑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主体内设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端部铰接有斜杆,所述斜杆有两个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可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起到向上的支撑力。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在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使机构运行更平稳。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主体下底面设有万向轮,可对整体平台进行平稳灵活移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齿轮、第一限位块和第一支撑杆,并且在第一支撑杆左侧壁上设置齿条,便于进行控制第一支撑杆的位置和使其上下移动,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杆和第二限位块,使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二限位块中的深槽滑动,增加了便利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面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铰接,方便进行面板倾斜角度的控制。
12.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载物台和在面板上设置椭圆形槽,用以放置教具,增加了便利性。
13.进一步地,通过在平台主体底部设置万向轮,以便于灵活移动,同时也更稳定,使稳定性和便捷性增加。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块、第一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限位块、第二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平台主体;2、伺服电机;3、第一带轮;4、传动带;5、齿轮;6、第二带轮;7、第一支撑杆;8、第一限位块;9、液压伸缩杆;10、第二限位块;11、弹簧;12、第二支撑杆;13、斜杆;14、面板;15、椭圆形槽;16、长条形挡板;17、第三支撑杆;18、载物台;19、柜门;20、凹槽;21、滑槽;2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1
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电一体化通用教学平台,其中包含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内设有微处理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平台主体1,所述平台主体1为长方形箱体,还包括第一限位块8、第一支撑杆7,所述第一限位块8设在所述平台主体1上,作用是对第一支撑杆7起到限位作用,所述第一限位块8上设有滑槽21,所述第一支撑杆7设在所述滑槽21内,与所述第一限位块8滑动连接,限制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移动为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杆7左侧壁上设有竖直排列的齿条,还包括伺服电机2、第一带轮3、传动带4、第二带轮6、齿轮5,所述伺服电机2设在所述平台主体1的侧壁上,作用是提供动力,所述
第一带轮3与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带轮6与所述平台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齿轮5与所述第二带轮6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带轮3与所述第二带轮6通过所述传动带4相连接,所述齿轮5与所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杆7上的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5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7向上移动,还包括第二支撑杆12、第二限位块10、弹簧11,所述第二限位块10设在所述平台主体1内,所述第二限位块10上设有深槽,所述第二支撑杆12设在所述深槽内且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底部压装有所述弹簧11,可对所述第二支撑杆12起到向上的推力,所述第一支撑杆7上升时,将所述面板14顶起,所述面板14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杆12向上移动,还包括面板14,所述面板14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7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2铰接,还包括第三支撑杆17,所述第三支撑杆17两端分别与所述平台主体1的上顶面和面板14铰接,以增加所述面板14的稳定性,所述伺服电机2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主体1的侧壁设有柜门19,方便打开进行检修。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主体1上顶面设有凹槽20,还包括载物台18,作用是方便放置教学用具,所述载物台18设在所述凹槽20内,目的是不易晃动。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板14上设有椭圆形槽15且所述面板14表面为粗糙表面,增大摩擦力使放置在其上的物品不易滑动。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板14上设有长条形挡板16,方便放置物品使其不易滑落。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主体1内设有液压伸缩杆9,所述液压伸缩杆9端部铰接有斜杆13,所述斜杆13有两个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7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2铰接,可对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12起到向上的支撑力。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伸缩杆9与所述第一支撑杆7、所述第二支撑杆12在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使机构运行更平稳。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主体1下底面设有万向轮22,可对整体平台进行移动。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启动伺服电机2,其带动与其同轴连接的第一带轮3转动,通过传动带4带动第二带轮6转动,进而带动齿轮5转动齿轮5与的第一支撑杆7侧壁带有的齿条啮合,进而控制第一支撑杆7的上下移动,第一支撑杆7设在第一限位块8上的滑槽21内,齿轮5抵住右侧的第一支撑杆7使其在滑槽21内不会晃动,第一支撑杆7被带动向上移动时,由于面板14与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12铰接,故第二支撑杆12被带动向上移动,第二限位块10内压装的弹簧11能够使第二支撑杆12向上移动更省力,进而改变面板14的角度,设置在平台主体内部的液压伸缩杆9上端铰接有两根斜杆13,可对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12起到向上的支撑力,面板14和平台主体1上铰接有第三支撑杆17,可对面板14起到支撑作用,载物台18和椭圆形槽15中可放置教学物品,万向轮22可以方便平台移动。
29.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机械及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3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微处理器采用stm32芯片,用来启停电机,stm32的管脚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
31.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32.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