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脚底疼痛的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9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缓解脚底疼痛的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拖鞋种类很多,拖鞋有在鞋面上开透气孔,或在脚背和根部设为宽窄不一的皮、布、塑料等材质的条状物作鞋帮的,现有的拖鞋,鞋底表面设置为平面结构,鞋底表面与人体脚底部的足弓弧度不贴合,鞋底后跟位置无减震结构,对于由于脚底腱膜炎,骨骼变形等引起脚底,后跟的疼痛的人,长时间行走,会造成脚底更加疲劳和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缓解脚底疼痛的鞋底结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缓解脚底疼痛的鞋底结构,包括鞋底及人字型鞋帮,所述鞋底表面位于人脚大拇指下方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鞋底表面位于人脚脚弓下方设有第二凸起,所述鞋底靠近脚后跟一端的鞋底内侧壁设有用于减震的通孔。
5.作为改进,所述鞋底整体呈中心厚两端薄的舟状结构。
6.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凸起呈拱形结构。
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鞋底靠近脚弓处隆起,行走时有助于维持脚弓骨骼正常位置和形状;大拇指处向上太高,后跟内侧在中底上做三个孔,行走时大拇指太高,后跟处内侧三孔起到后跟内侧由于排孔受挤压下陷,整体拉长脚底部腱膜的长度,并起到按摩保健作用,减缓脚底部腱膜炎引起的疼痛,反弹吸震,有助于减缓走路时带给膝盖的冲击。
附图说明
8.图1是拖鞋结构示意图;
9.图2是侧视示意图。
10.如图所示:1、鞋底,2、人字型鞋帮,3、第一凸起,4、第二凸起,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缓解脚底疼痛的鞋底结构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2.结合附图1-图2,一种缓解脚底疼痛的鞋底结构,包括鞋底1及人字型鞋帮2,所述鞋底1表面位于人脚大拇指下方设有第一凸起3,所述鞋底1表面位于人脚脚弓下方设有第二凸起4,所述鞋底1靠近脚后跟一端的鞋底内侧壁设有用于减震的通孔5。
13.作为最佳实施方式,所述鞋底1整体呈中心厚两端薄的舟状结构。
14.作为最佳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凸起4呈拱形结构。
15.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鞋底1表面位于人脚大拇指下方设有第一凸起3,所述鞋底1表面位于人脚脚弓下方设有第二凸起4,所述鞋底1靠近脚后跟一端的鞋底侧壁设有用于减震的通孔5。
1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该新型还有许多功能掘拓空间,有关专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可继续研究探合作。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缓解脚底疼痛的鞋底结构,包括鞋底(1)及人字型鞋帮(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表面位于人脚大拇指下方设有第一凸起(3),所述鞋底(1)表面位于人脚脚弓下方设有第二凸起(4),所述鞋底(1)靠近脚后跟一端的鞋底内侧壁设有用于减震的通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脚底疼痛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整体呈中心厚两端薄的舟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脚底疼痛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4)呈拱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缓解脚底疼痛的鞋底结构,包括鞋底及人字型鞋帮,所述鞋底表面位于人脚大拇指下方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鞋底表面位于人脚脚弓下方设有第二凸起,所述鞋底靠近脚后跟一端的鞋底内侧壁设有用于减震的通孔,所述鞋底整体呈中心厚两端薄的舟状结构,所述第二凸起呈拱形结构。所述第二凸起呈拱形结构。所述第二凸起呈拱形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建忠
技术研发日:2021.06.15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