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修的超低温冰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8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修的超低温冰箱。


背景技术:

2.超低温冰箱又称超低温冰柜或超低温保存箱。可适用金枪鱼的保存、电子器件、特殊材料的低温试验及保存血浆、生物材料、疫苗、试剂、生物制品、化学试剂、菌种、生物样本等。超低温冰箱一般设置两个压缩机,复叠工作。实验室用于存放样品的冰箱都是采用-86℃超低温冰箱,这类冰箱由于制冷温度太低,压缩机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在炎热的夏天压缩机工作强度更大,因此经常出现压缩损坏的问题。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由于超低温冰箱的维修需要将原来的制冷管道焊开,然后焊接上新的压缩机,期间还需要经过长达12小时的抽真空过程,才能在原有管路中加入新的制冷剂。而且维修好后还要经过调试制冷系统的压力,确保系统制冷正常,因此整个维修过程一般需要2-3天时间。而超低温冰箱内存放的生物样品都非常珍贵,大部分都是独本,因此冰箱维修过程中都需要把箱体内存放的样品逐盒全部取出转移到另外的超低温冰箱保存,过程非常繁琐而且容易导致珍贵的样品损坏。
4.为此,设计一种可快修的超低温冰箱来解决上述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修的超低温冰箱,通过在冰箱原有的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增设缺乏压缩机的第三制冷系统,并且在第三制冷系统中增设制冷剂储液罐,当第一压缩机或第二压缩机故障后,无需再拆掉压缩机和抽真空,只需将新购的压缩机安装在预留接口上并手动打开阀门,以此可解决目前的超低温冰箱压缩机损坏后维修难度大,过程繁琐,耗时长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修的超低温冰箱,包括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上安装有外门,所述保温外壳内部设置有低温冷柜,所述保温外壳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制冷系统和第三制冷系统。
7.所述第一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散热风扇、第一冷媒分离器、第一中间冷却器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散热风扇、第一冷媒分离器、第一中间冷却器、第一蒸发器之间通过第一铜管连接。
8.所述第二制冷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散热风扇、第二冷媒分离器、第二中间冷却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散热风扇、第二冷媒分离器、第二中间冷却器、第二蒸发器之间通过第二铜管连接。
9.所述第三制冷系统包括预留接口、第三冷凝器、第三散热风扇、第三冷媒分离器、第三中间冷却器、第三蒸发器和制冷剂储液罐,所述预留接口、第三冷凝器、第三散热风扇、第三冷媒分离器、第三中间冷却器、第三蒸发器通过第三铜管连接,所述制冷剂储液罐通过
第四铜管与第三铜管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四铜管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阀和手动阀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均延伸至低温冷柜中。
12.优选的,所述低温冷柜上设置有内门,所述低温冷柜内部设置有冻存架。
13.优选的,所述外门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外门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把手。
14.优选的,所述底座侧壁上设置有散热格栅。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超低温冰箱原有的两个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缺少压缩机的第三制冷系统,并且在第三制冷系统中增设制冷剂储液罐,在原有冷制系统中的压缩机损坏时,只需将新的压缩机安装连接在第三制冷系统中的预留接口上即可快速制冷,结构简单合理,降低了维修难度,以比较小的成本,节省大量维修时间并减少样品转移的工作和对样品的损坏风险。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温冷柜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外门、2把手、3内门、4散热格栅、5底座、6冻存架、7保温外壳、8控制面板、9低温冷柜、ⅰ1第一压缩机、ⅰ2第一冷凝器、ⅰ3第一散热风扇、ⅰ4第一冷媒分离器、ⅰ5第一中间冷却器、ⅰ6第一蒸发器、ⅱ1 第二压缩机、ⅱ2第二冷凝器、ⅱ3第二散热风扇、ⅱ4第二冷媒分离器、ⅱ5 第二中间冷却器、ⅱ6第二蒸发器、ⅲ1预留接口、ⅲ2第三冷凝器、ⅲ3第三散热风扇、ⅲ4第三冷媒分离器、ⅲ5第三中间冷却器、ⅲ6第三蒸发器、ⅲ7制冷剂储液罐、ⅲ8电磁阀、ⅲ9手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快修的超低温冰箱,包括保温外壳7,所述保温外壳7上安装有外门1,所述保温外壳7内部设置有低温冷柜 9,所述保温外壳7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内部设置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制冷系统和第三制冷系统。
23.所述第一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ⅰ1、第一冷凝器ⅰ2、第一散热风扇ⅰ3、第一冷媒分离器ⅰ4、第一中间冷却器ⅰ5和第一蒸发器ⅰ6,所述第一压缩机ⅰ1、第一冷凝器ⅰ2、第一散热风扇ⅰ3、第一冷媒分离器ⅰ4、第一中间冷却器ⅰ5、第一蒸发器ⅰ6之间通过第一铜管连接,第一铜管的数量设置为多根,多根第一铜管可将第一压缩机ⅰ1、第一冷凝器ⅰ2、第一散热风扇ⅰ3、第一冷媒分离器ⅰ4、第一中间冷却器ⅰ5和第一蒸发器ⅰ6连接形成完整制冷环路。
24.所述第二制冷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ⅱ1、第二冷凝器ⅱ2、第二散热风扇ⅱ3、第二冷媒分离器ⅱ4、第二中间冷却器ⅱ5和第二蒸发器ⅱ6,所述第二压缩机ⅱ1、第二冷凝器ⅱ2、第二散热风扇ⅱ3、第二冷媒分离器ⅱ4、第二中间冷却器ⅱ5、第二蒸发器ⅱ6之间通过第
二铜管连接,第二铜管的数量设置为多根,多根第二铜管可将第二压缩机ⅱ1、第二冷凝器ⅱ2、第二散热风扇ⅱ3、第二冷媒分离器ⅱ4、第二中间冷却器ⅱ5和第二蒸发器ⅱ6连接形成完整制冷环路。
25.所述第三制冷系统包括预留接口ⅲ1、第三冷凝器ⅲ2、第三散热风扇ⅲ3、第三冷媒分离器ⅲ4、第三中间冷却器ⅲ5、第三蒸发器ⅲ6和制冷剂储液罐
ⅲꢀ
7,所述预留接口ⅲ1、第三冷凝器ⅲ2、第三散热风扇ⅲ3、第三冷媒分离器ⅲ4、第三中间冷却器ⅲ5、第三蒸发器ⅲ6通过第三铜管连接,所述制冷剂储液罐ⅲ7通过第四铜管与第三铜管连接,实际应用中第三制冷系统管路所有管路部分已被抽真空并进行密封,当新的压缩机安装在预留接口ⅲ1时,新的压缩机、第三冷凝器ⅲ2、第三散热风扇ⅲ3、第三冷媒分离器ⅲ4、第三中间冷却器ⅲ5、第三蒸发器ⅲ6和制冷剂储液罐ⅲ7形成完整制冷环路。
26.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铜管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阀ⅲ8和手动阀门ⅲ9,通过设置电磁阀ⅲ8和手动阀门ⅲ9,有利于控制制冷剂进出制冷剂储液罐ⅲ7。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蒸发器ⅰ6、第二蒸发器ⅱ6和第三蒸发器ⅲ6均延伸至低温冷柜9中。
28.进一步地,所述低温冷柜9上设置有内门3,所述低温冷柜9内部设置有冻存架6,冻存架6用于存放样品冻存盒。
29.进一步地,所述外门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8,所述外门1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把手2。
3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5侧壁上设置有散热格栅4。
3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第一压缩机ⅰ1或第二压缩机ⅱ1出现故障时,在第三制冷系统的预留接口ⅲ1上接入新的压缩机,此时新的压缩机与第三制冷系统中的其他组件形成完整的制冷环路,再打开手动阀门ⅲ9,可将制冷剂加入该制冷环路中,之后进行稍微调试即可实现制冷作业,无需进行其他繁琐步骤。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