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前料仓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火力发电时,需要人工将物料加入前料仓内,为避免工作人员被炉内散发出的热气灼伤,现有装置大多采用抽屉类的结构,将物料投入抽屉类的结构中,再将该结构推进至炉内,从而将物料投入炉内,以扩大工作人员给料距离,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但是,抽屉类结构在运行时,存在距离差,该距离差为结构的底板运行长度,在底板运行至炉内时,结构中的部分物料会滞留于底板上端,导致给料存在差异,影响发电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前料仓给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前料仓给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2.技术方案
6.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前料仓给料装置,包括炉壁,所述炉壁前端面开设有给料腔,所述给料腔内设有前板,所述给料腔前端面左侧转动安装有与前板滑动连接的侧板,所述前板后端面下侧转动安装有底板,所述给料腔右端面设有螺纹杆,所述前板右侧转动安装有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块。
7.优选地,所述侧板右端面中部固定有内转动轴,所述给料腔前端面上下两侧固定有与内转动轴转动连接的外转动轴,所述内转动轴上端面与上侧外转动轴中部开设有棱型限位腔,所述棱型限位腔内插接有棱型限位杆。
8.优选地,所述前板左端面固定有限位滑块,所述侧板前端面与给料腔左端面开设有与限位滑块滑动连接的限位滑槽。
9.优选地,所述底板宽度与给料腔宽度匹配,且所述底板后端左右两侧固定有与给料腔后端贴合的卡板。
10.优选地,所述给料腔前端面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螺纹杆固定于凹槽内,且所述前板右端固定有与凹槽匹配的连接块,所述螺纹块转动安装于连接块内腔中,所述螺纹块外围开设有环型限位槽,所述连接块内腔外围固定有与环型限位槽转动连接的环型限位块。
11.3.有益效果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板后端转动安装底板,在将前板及底板推动至炉内时,失去给料腔对底板的限制作用,使得底板在炉内向下转动,从而使得底板上端物料落入炉内,避免物料滞留,保证发电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侧板,可以对前板进行导线,并且在将物料投入至底板上端时,通过前板及侧板,可以对物料运动区间进行限制,避免物料洒出,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缩时整体外部前端视角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缩时整体外部后端视角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时整体外部前端视角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炉壁外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块处内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转动轴与内转动轴连接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说明:1、炉壁;2、前板;3、侧板;4、限位滑槽;5、底板;6、卡板;7、限位滑块;9、给料腔;10、凹槽;11、外转动轴;12、螺纹块;13、连接块;14、环型限位块;15、环型限位槽;16、内转动轴;17、棱型限位腔;18、棱型限位杆;19、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3.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前料仓给料装置,包括炉壁1,炉壁1前端面开设有给料腔9,给料腔9内设有前板2,给料腔9前端面左侧转动安装有与前板2滑动连接的侧板3,前板2后端面下侧转动安装有底板5,给料腔9右端面设有螺纹杆19,前板2右侧转动安装有与螺纹杆19螺纹连接的螺纹块12。
24.具体的,侧板3右端面中部固定有内转动轴16,给料腔9前端面上下两侧固定有与内转动轴16转动连接的外转动轴11,内转动轴16上端面与上侧外转动轴11中部开设有棱型限位腔17,棱型限位腔17内插接有棱型限位杆18;在侧板3展开及收缩时,可以对其进行固定。
25.进一步的,前板2左端面固定有限位滑块7,侧板3前端面与给料腔9左端面开设有与限位滑块7滑动连接的限位滑槽4;可以对前板2运动方向进行限制。
26.再进一步的,底板5宽度与给料腔9宽度匹配,且底板5后端左右两侧固定有与给料腔9后端贴合的卡板6;对底板5运动区间进行限制,避免底板5脱落。
27.更进一步的,给料腔9前端面右侧开设有凹槽10,螺纹杆19固定于凹槽10内,且前板2右端固定有与凹槽10匹配的连接块13,螺纹块12转动安装于连接块13内腔中,螺纹块12外围开设有环型限位槽15,连接块13内腔外围固定有与环型限位槽15转动连接的环型限位块14;对螺纹块12运动方向进行限制。
28.工作原理:在展开时,将棱型限位杆18向上抽出,解除其对内转动轴16运动的限制,从而通过内转动轴16与外转动轴11的转动连接效果,在给料腔9前端左侧,将侧板3转动至垂直状态,并将棱型限位杆18重新插接进棱型限位腔17内,对内转动轴16及侧板3进行固定,在侧板3右侧处连接块13内,对螺纹块12进行转动,通过其与螺纹杆19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两者分离,从而解除对前板2的固定效果,通过限位滑块7与限位滑槽4之间的滑动连接作用,拉动前板2向外运动,前板2带动其后端底板5转动并向外滑动,使得底板5与前板2及
侧板3形成一个给料区间,在该区间右侧,将物料投在底板5上端,扩大工作人员与给料腔9的距离,避免工作人员被给料腔9散发出的热气灼伤,将前板2向内推动,带动底板5及底板5上端物料运动至炉内,当底板5完全运动至炉内时,失去给料腔9对其的限制作用,使得底板5在其自身及物料的重力下,向下转动,使得物料完全落入炉内,以此完成给料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前料仓给料装置,包括炉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壁(1)前端面开设有给料腔(9),所述给料腔(9)内设有前板(2),所述给料腔(9)前端面左侧转动安装有与前板(2)滑动连接的侧板(3),所述前板(2)后端面下侧转动安装有底板(5),所述给料腔(9)右端面设有螺纹杆(19),所述前板(2)右侧转动安装有与螺纹杆(19)螺纹连接的螺纹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前料仓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右端面中部固定有内转动轴(16),所述给料腔(9)前端面上下两侧固定有与内转动轴(16)转动连接的外转动轴(11),所述内转动轴(16)上端面与上侧外转动轴(11)中部开设有棱型限位腔(17),所述棱型限位腔(17)内插接有棱型限位杆(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前料仓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2)左端面固定有限位滑块(7),所述侧板(3)前端面与给料腔(9)左端面开设有与限位滑块(7)滑动连接的限位滑槽(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前料仓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宽度与给料腔(9)宽度匹配,且所述底板(5)后端左右两侧固定有与给料腔(9)后端贴合的卡板(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前料仓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腔(9)前端面右侧开设有凹槽(10),所述螺纹杆(19)固定于凹槽(10)内,且所述前板(2)右端固定有与凹槽(10)匹配的连接块(13),所述螺纹块(12)转动安装于连接块(13)内腔中,所述螺纹块(12)外围开设有环型限位槽(15),所述连接块(13)内腔外围固定有与环型限位槽(15)转动连接的环型限位块(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前料仓给料装置,属于火力发电领域。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前料仓给料装置,包括炉壁,所述炉壁前端面开设有给料腔,所述给料腔内设有前板,所述给料腔前端面左侧转动安装有与前板滑动连接的侧板,所述前板后端面下侧转动安装有底板,所述给料腔右端面设有螺纹杆,所述前板右侧转动安装有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块。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发电炉前料仓进行给料,便于物料快速落入炉仓内。落入炉仓内。落入炉仓内。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辉 李纬 杨振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白杨河发电厂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