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信号屏蔽器模块及全频段无线信号屏蔽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9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信号屏蔽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无线信号屏蔽器模块及屏蔽器。


背景技术:

2.目前,信号屏蔽器主要针对各类特殊的场所,例如学校、加油站、图书馆、会议中心(室)、加油站、金融、监狱、公安、军事重地等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智能手机的场所。当手机工作时,手机和基站通过无线电波联接起来,以一定的波特率和调制方式完成数据和声音的传输,针对手机的这种通讯原理,信号屏蔽器则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从前向信道的低端频率向高端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中形成乱码干扰,使得手机不能检测出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从而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联接,无法实现通讯功能。
3.目前屏蔽器主要设计有3类,分别是固定式、车载式/背负式以及便携式,其中监狱、看守所、考场、军事基地等场所主要是采用固定式结构,车载式/背负式主要是用在车辆、背负系统中,主要用于在特定的场所或者范围内执行保障任务。这两类屏蔽器通常需要设计成全频段屏蔽,并且配置多个全向天线进行全天候工作,屏蔽器的屏蔽信号要求范围大,屏蔽信号产生模块的发热量较大,现有技术中屏蔽信号产生模块,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频段设计,是紧密排布地排列安装到散热翅片上,但是这种安装方式使屏蔽信号产生模块之间并无法形成良好的散热空间,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屏蔽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对全频段无线信号屏蔽器的模块和散热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散热性能,避免因为热量堆积导致屏蔽器内部电路以及电子开关电路的失效。
5.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目的,提供一种无线信号屏蔽器模块,包括:
6.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设有多个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具有定位平面;
7.多个屏蔽信号发生模块,被安装到所述安装区域的定位平面;
8.多个天线,每个天线分别电耦合到对应频段的屏蔽信号发生模块,通过天线实现屏蔽信号发射;
9.其中,所述散热器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两侧壁面交错分布的设有散热翅片组,所述安装区域位于所述散热翅片组的两侧。
10.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组垂直于所述导热板,所述散热翅片组的宽度等于所述安装区域的宽度。
11.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组包括多个平行分布的翅片,所述翅片的厚度小于翅片间的间隙。
12.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组的高度大于所述屏蔽信号发生模块的高度,所述安装区域的长度大于所述屏蔽信号发生模块侧壁的长度。
13.优选的,所述屏蔽信号发生模块全部安装到对应所述安装区域的上部或所述屏蔽信号发生模块呈上下交错的安装到对应所述安装区域的上部与下部。
1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全频段无线信号屏蔽器,包括:
15.外壳;
16.如前述的无线信号屏蔽器模块;
17.散热扇,固定到所述散热器的下方,被设置成运行时朝向天线方向抽风;
18.电源模块,设置到所述散热扇的下方,与所述散热扇和屏蔽信号发生模块电连接;
19.其中,所述无线信号屏蔽器模块、散热扇和电源模块均被设置外壳内;所述外壳上对应于散热器的位置开设有通风窗。
20.优选的,所述屏蔽信号发生模块产生的无线屏蔽信号的频段至少覆盖wcdma、td-lte、lte-fdd、te-lte频段。
21.优选的,所述天线包括采用外置式增益天线设计。
22.优选的,所述天线为内置式增益天线。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4.本实用新型的全频段无线信号屏蔽器中,将散热器设计成具有交错的安装区域,使多个屏蔽信号发生模块交错分布,屏蔽信号发生模块的两侧是散热翅片组,每两个屏蔽信号发生模块之间不贴合,热量不集中,通过紧贴在屏蔽信号发生模块侧壁的散热翅片可进行良好的导热,有利于将热量排散,以提高屏蔽器的散热性能。
25.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26.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屏蔽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屏蔽信号发生模块安装到散热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31.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无线信号屏蔽器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32.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实施例的全频段无线信号屏蔽器,主要包括外
壳1、散热扇(未表示出)、无线信号屏蔽器模块、电源模块与主控板(即pcb控制主板)。
33.结合图2所示,无线信号屏蔽器模块作为可独立地安装到外壳内的模组,包括散热器3、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和天线5。
34.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盖板14,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卡合到一起,并被螺栓或螺钉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形成腔体。无线信号屏蔽器模块、散热扇和电源模块被设置外壳的腔体内,内部的电气元件/模组被封装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壁,再将盖板14盖合后形成外壳1。
3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壳1采用绝缘性良好的硬质塑料件。
36.多个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对应于不同的屏蔽频段,分别被安装到散热器3上,由散热器3与空气之间热交换对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散热。每个天线5分别电耦合到对应的频段的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通过天线5实现屏蔽信号发射。
37.优选地,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与散热器之间设置有均匀的散热硅脂,形成薄层连接,通过接触冷却减少接触热阻,由此增强二者之间在界面上的热传递。
38.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对应发出多个不同频段的屏蔽信号,例如不同gsm频段的屏蔽信号,wcdma、td-lte、lte-fdd、te-lte频段的屏蔽信号。
39.可选的,天线5包括内置式增益天线或者外置式增益天线。
40.图示中,以9个天线作为示例,应当理解,在实际的应用中,可根据屏蔽频段的需要设计成对应数量的天线进行配套的屏蔽信号发射。
41.如图2所示,散热器3上设有多个安装区域31,安装区域31具有定位平面,定位平面上设有安装孔;多个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被安装到安装区域的定位平面。如此,散热器3可以为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提供散热。
42.进一步的,为了将多个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的热量分散,以提高散热效果,散热器3包括导热板,导热板的两侧壁面交错分布的设有散热翅片组32,安装区域31位于散热翅片组32的两侧。
43.如此,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交错的分布在导热板的两侧,并且每两个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之间间隔的设置了一个散热翅片组32,使每个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的热量分别被其三个侧壁面相连的散热翅片组32进行散热,达到高的散热效果。
44.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散热翅片组32垂直于导热板,有利于垂直于导热板方向的风从散热翅片组32间穿过,将热量带出。散热翅片组32的宽度等于安装区域31的宽度,使每个安装区域31安装的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两侧均能接触到散热翅片组32,向散热翅片组32方向传递热量。
45.优选的,散热翅片组32包括多个平行分布的翅片,翅片的厚度小于翅片间的间隙。
46.进一步的,散热翅片组32的高度大于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的高度,安装区域31的长度大于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侧壁的长度。
47.如图3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呈上下交错的安装到对应安装区域31的上部与下部。如此,可进一步的增加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的发热范围,提高散热效果。
48.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全部安装到对应安装区域31的上部,在散热器3的下部设置散热扇,以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效果。
49.作为可选的方案,散热扇,选用静音散热分散,例如12v直流2pin、14cm的通用型号散热风扇,固定到散热器3的下方,在运行时朝向天线5方向抽风,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
50.电源模块,可采用稳压型电源模块(内置稳压ic),设置到散热扇的下方,其输出端与散热扇和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电连接,用于向散热扇和屏蔽信号发生模块4供电。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为220vac,通过电源模块进行ac-dc的整流转换以及dc-dc的电压转换处理,转换成散热器的工作电压以及主控板(3.3vdc)、屏蔽信号发生模块(5vdc)的工作电压。
51.主控板,主控板与屏蔽信号产生模块4连接,其中,主控板上对应于每个屏蔽信号产生模块4设置有对应频段的调频和调宽模块,以实现频率调节和频宽调节,可采用现有技术的调频、调宽电路实现。
52.可选地,在壳体1上设有控制主控板调频和调宽的调节控制面板12,例如设计成数字式的调节。
53.进一步的,外壳1上对应散热器3的位置开设有通风窗13,通风窗13上设有防尘网2。以阻止灰尘粘附到散热器3表面。
54.结合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设有交错的安装区域,使多个屏蔽信号发生模块交错分布,屏蔽信号发生模块的两侧是散热翅片组,每两个屏蔽信号发生模块之间不贴合,热量不集中,通过紧贴在屏蔽信号发生模块侧壁的散热翅片可进行良好的导热,有利于将热量排散,以提高屏蔽器的散热性能。
55.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