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围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76



1.本实用新型属于相关建筑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围挡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其中“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其新建、改建或扩建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附属构筑物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暖通、通信、智能化、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而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时候,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地方进行围挡来保护路过的人们人身安全,而围挡是指为了将建设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使施工现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所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各种砌体材料砌筑的围墙、采用各种成型板材构成的维护体等。
3.传统的围挡装置只是使用简单的板子组装在一起进行施工隔离,只能起到最基本的隔离作用,并且由于不够牢固,没有设置加强牢固的装置等,使得围挡装置不具备稳定性,在遇到较差天气的时候容易歪倒砸到行人等,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同时在建筑工程内部环境较差,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的时候很容易扬起灰尘,对施工人员的身体也造成一定的威胁,并且施工效率也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围挡装置,针对上述情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遇到较差天气的时候容易歪倒砸到行人等,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同时是个建筑工程内部环境较差,很容易扬起灰尘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工程用围挡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设置安装第一照明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端设置安装第二照明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端设置安装第一固定法兰,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设置安装第二固定法兰,所述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安装围挡装置,所述围挡装置的底端设置安装第二围挡板,所述围挡装置的顶端设置安装第一围挡板,所述围挡装置的表面设置安装标识板,所述标识板的表面设置安装表示区域,所述围挡装置的背面上端设置安装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底端设置安装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设置安装工业摄像装置。
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第一照明装置以及第二照明装置、第一
固定法兰以及第二固定法兰均设置为相对应结构。
8.优选的,所述第二围挡板的正反表面均设置安装警示线,且所述警示线设置为黄色与黑色相间形式结构。
9.优选的,所述第一围挡板的顶端设置安装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的内部设置安装报警灯,且所述报警灯设置为红色蓝色相间闪动形式结构。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围挡板的背面设置为凹形形式结构,且所述第一围挡板的背面能内部设置安装接水管道,所述接水管道设置为相连接形式结构。
11.优选的,所述接水管道的表面设置安装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设置安装喷头,所述喷头的表面设置安装喷洒口,且所述喷头的上下两端均设置安装扇叶。
12.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数目设置为两个,且所述连接管的位置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的背面结构,所述连接管设置为斜向65度形式。
13.优选的,所述扇叶设置为可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360度形式。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围挡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一种建筑工程用围挡装置,在围挡装置的背面安装两个横杆,加固了围挡装置的稳定性,也加固了围挡装置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得围挡装置不会轻易歪倒,提高工程的稳定性,而在围挡装置的底端安装第二围挡板,并且第二围挡板的正反表面设置警示线,不但可以隔绝建筑工程的泥土和沙子,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在夜晚可以帮助行人观察围挡板的情况,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等,在第一围挡板的背面设置安装接水管道,接水管道内部可以流通水流,水流通过连接管流向喷头,通过喷洒口对建筑工程内的环境进行喷洒,使得建筑环境内扬起的灰尘可以很快的落下,减少灰尘进入人们身体中引起人们身体不适的几率,并且喷头上下两端安装有扇叶,扇叶的摆动可以加大水雾的扩散,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工作,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装置内还设置安装工业摄像机与声光报警器,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以及发生意外第一时间进行告警处理,进一步加强人们的安全意识,本实用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围挡装置,通过横杆与固定法兰,加强围挡板的稳定性,同时还设置照明装置等设备,使得围挡装置更具备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围挡装置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围挡装置背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喷头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第一照明装置;4、第二照明装置;5、第一固定法兰;6、第二固定法兰;7、围挡装置;8、第二围挡板;9、警示线;10、第一围挡板;11、标识板;12、表示区域;13、声光报警器;14、第一横杆;15、第二横杆;16、工业摄像装置;17、接水管道;18、连接管;19、喷头;20、喷洒口;21、扇叶;22、报警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3.一种建筑工程用围挡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以及第二支撑柱2,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顶端设置安装第一照明装置3,所述第二支撑柱2的顶端设置安装第二照明装置4,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底端设置安装第一固定法兰5,所述第二支撑柱2的底端设置安装第二固定法兰6,所述第一支撑柱1以及第二支撑柱2、第一照明装置3以及第二照明装置4、第一固定法兰5以及第二固定法兰6均设置为相对应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柱1以及第二支撑柱2之间设置安装围挡装置7,所述围挡装置7的底端设置安装第二围挡板8,所述第二围挡板8的正反表面均设置安装警示线9,且所述警示线9设置为黄色与黑色相间形式结构,不但可以隔绝建筑工程的泥土和沙子,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在夜晚可以帮助行人观察围挡板的情况,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等,所述围挡装置7的顶端设置安装第一围挡板10,所述第一围挡板10的背面设置为凹形形式结构,且所述第一围挡板10的背面能内部设置安装接水管道17,所述接水管道17的表面设置安装连接管18,所述连接管18的数目设置为两个,且所述连接管18的位置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以及第二支撑柱2的背面结构,所述连接管18设置为斜向65度形式,所述连接管18的顶端设置安装喷头19,所述喷头19的表面设置安装喷洒口20,接水管道17内部可以流通水流,水流通过连接管18流向喷头19,通过喷洒口20对建筑工程内的环境进行喷洒,使得建筑环境内扬起的灰尘可以很快的落下,减少灰尘进入人们身体中引起人们身体不适的几率,且所述喷头19的上下两端均设置安装扇叶21,所述扇叶21设置为可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360度形式,扇叶21的摆动可以加大水雾的扩散,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工作,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所述接水管道17设置为相连接形式结构,所述第一围挡板10的顶端设置安装声光报警器13,所述声光报警器13的内部设置安装报警灯22,且所述报警灯22设置为红色蓝色相间闪动形式结构,所述围挡装置7的表面设置安装标识板11,所述标识板11的表面设置安装表示区域12,所述围挡装置7的背面上端设置安装第一横杆14,所述第一横杆14的底端设置安装第二横杆15,加固了围挡装置的稳定性,也加固了围挡装置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得围挡装置不会轻易歪倒,提高工程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横杆14的右端设置安装工业摄像装置16,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以及发生意外第一时间进行告警处理,进一步加强人们的安全意识,本实用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围挡装置,通过横杆与固定法兰,加强围挡板的稳定性,同时还设置照明装置等设备,使得围挡装置更具备实用性。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