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纸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187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瓦楞纸传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瓦楞纸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瓦楞纸生产及应用过程中,需要采用瓦楞纸运输装置来运输瓦楞纸,现有的一种瓦楞纸运输装置通常采用带式运输方式,即通过带轮驱动闭环状的传送带运动,放置在传送带上的瓦楞纸即可同步移动而实现运输。在瓦楞纸的运输过程中,瓦楞纸运输装置通常需要与其他装置配套使用,由于不同装置的运输平面可能存在高度差异,瓦楞纸运输装置需要能够灵活调节运输平面俯仰角度以使瓦楞纸运输装置的运输平面能与其他装置的运输平面实现有效衔接,从而便于瓦楞纸能顺利地到达配套的装置的运输平面上。
3.针对上述需求,传统的瓦楞纸运输装置通常是通过将其中一端的带轮进行垫高,从而实现传送带的倾斜以改变运输角度。但是,上述调节角度方式相对麻烦,降低了瓦楞纸的运输效率,整体的占用空间也明显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瓦楞纸运输装置,能灵活调节瓦楞纸的运输角度。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瓦楞纸运输装置,包括用于引导瓦楞纸在输送平面上沿预定输送方向移动的输送导向机构以及输出端绕预定旋转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输送导向机构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在所述输出端的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预定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输送平面且垂直于所述预定输送方向。
6.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导向机构包括相互平行并分别设于所述输送平面靠两侧处的第一导向侧板和第二导向侧板以及至少一根偏离所述预定旋转轴线设置且对应穿过所述第一导向侧板和第二导向侧板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第一导向侧板的一端还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在周向上相对固定。
7.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动力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侧板和第二导向侧板的外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固定并与所述旋转动力件的输出轴共轴设置的从动轴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从动轴的从动轴架,所述旋转动力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侧,所述旋转动力件的输出轴作为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导向侧板和第二导向侧板后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对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导向机构还包括组装于第一导向侧板和第二导向侧板之间用于活动调节第一导向侧板和第二导向侧板的间距的间距调节组件。
9.进一步的,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预定旋转轴线平行设置的丝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导向侧板上的螺母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侧板上且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
操作件,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螺母螺接而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导向侧板的位置并与所述操作件相对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侧板上供所述操作件穿过的位置处嵌设有滚珠轴承,所述操作件从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圈的中心孔穿过并与所述内圈相固定。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预定旋转轴线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杆上还滑动套设有导套,所述导套与所述第二导向侧板相对固定。
12.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导向机构还包括分别组装于所述第一导向侧板和第二导向侧板相互正对的侧面上以从瓦楞纸的两侧边承托和引导瓦楞纸移动的直线型送料组件。
13.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型送料组件为链条送料组件。
14.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外侧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旋转动力件固定组装于第一支撑架上,所述从动轴架固定组装于第二支撑架上。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增设输出端绕预定旋转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通过将所述输送导向机构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在输出端的周向上相对固定,由于预定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输送平面且垂直于所述预定输送方向,因此当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带动输送导向机构绕预定旋转轴线旋转时,输送导向机构相对预定输送方向的两端产生高度差,从而可以灵活改变输送导向机构的输送角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瓦楞纸运输装置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瓦楞纸运输装置一个可选实施例的一侧向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瓦楞纸运输装置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另一侧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瓦楞纸运输装置一个可选实施例的输送导向机构旋转输送角度后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21.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瓦楞纸运输装置,包括用于引导瓦楞纸2在输送平面上沿预定输送方向a移动的输送导向机构1以及输出端绕预定旋转轴线b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3,所述输送导向机构1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在所述输出端的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预定旋转轴线b平行于所述输送平面且垂直于所述预定输送方向a。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增设输出端绕预定旋转轴线b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3,通过将所述输送导向机构1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在输出端的周向上相对固定,由于预定旋转轴线b平行于所述输送平面且垂直于所述预定输送方向a,因此当旋转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带动输送导向机构1绕预定旋转轴线b旋转时,输送导向机构1相对预定输送方向a的两端
产生高度差,从而可以灵活改变输送导向机构1的输送角度。
2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输送导向机构1包括相互平行并分别设于所述输送平面靠两侧处的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以及至少一根偏离所述预定旋转轴线b设置且对应穿过所述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的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靠第一导向侧板10的一端还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在周向上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杆14与将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在周向上相对固定,并将连接杆14穿过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实现安装,组装结构简单,安装也方便。
24.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包括旋转动力件3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的外侧的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4、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4相固定并与所述旋转动力件30的输出轴共轴设置的从动轴36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从动轴36的从动轴架38,所述旋转动力件3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外侧,所述旋转动力件30的输出轴作为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2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杆14的相对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后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4相对固定。本实施例通过连接杆14的相对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后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4相对固定,通过旋转动力件30驱动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4的旋转,并对应设置从动轴36和从动轴架38实现转动支撑,能有效的带动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的转动。
25.在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输送导向机构1还包括组装于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之间用于活动调节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的间距的间距调节组件16。本实施例中,还通过采用间距调节组件16灵活的调节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的间距,使得本装置能运输不同尺寸的瓦楞纸2。
26.在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间距调节组件16包括与所述预定旋转轴线b平行设置的丝杆161、固定于所述第二导向侧板12上的螺母163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侧板10上且用于驱动所述丝杆161转动的操作件165,所述丝杆161一端与所述螺母163螺接而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导向侧板10的位置并与所述操作件165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在需要调节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之间间距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操作丝杆161端部的操作件165,使丝杆161转动,由于螺母163螺合在丝杆161上,与丝杆161构成丝杆螺母机构,而由于螺母163与第二导向侧板12相对固定,当丝杆161转动时,螺母163则带动第二导向侧板12沿丝杆161的轴向移动,实现第二导向侧板12相对第一导向侧板10移动,从而灵活的调节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之间的间距。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操作件165可以是操作摇柄、操作把手等;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直接通过电机等旋转动力件驱动丝杆161的旋转,实现自动化的调节;另外,还可以直接由气缸等直线动力件驱动第二导向侧板12相对第一导向侧板10移动实现间距调节。
27.在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导向侧板30上供所述操作件165穿过的位置处嵌设有滚珠轴承101,所述操作件165从所述滚珠轴承301的内圈的中心孔穿过并与所述内圈相固定。本实施例中,还通过设置滚珠轴承101,操作人员在通过操作件165转动丝杆161时,转动更加的顺畅,丝杆161的旋转更加的平稳。
28.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杆14与所述预定旋转轴
线b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杆14上还滑动套设有导套141,所述导套141与所述第二导向侧板12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还通过在连接杆14上还滑动套设有导套141,而且导套141与所述第二导向侧板12相对固定,当第二导向侧板12相对第一导向侧板10移动时,带动导套141在连接杆14上移动,导套141的移动能有效的引导第二导向侧板12,保证第二导向侧板12整体移动的平稳性。
2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输送导向机构1还包括分别组装于所述第一导向侧板10和第二导向侧板12相互正对的侧面上以从瓦楞纸2的两侧边承托和引导瓦楞纸2移动的直线型送料组件18。本实施例中,输送导向机构1采用直线型送料组件18从瓦楞纸2的两侧边承托和引导瓦楞纸2移动,即可实现对瓦楞纸2的有效输送。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直线型送料组件18的类型有很多,例如:输送带/皮带送料组件、直线导轨送料组件等,在此不详细赘述。
30.在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直线型送料组件18为链条送料组件。本实施例中,采用链条送料组件实现对瓦楞纸2的运输,结构简单,输送效率也较高。
31.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4的外侧的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所述旋转动力件30固定组装于第一支撑架4上,所述从动轴架38固定组装于第二支撑架5上。本实施例中,还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能有效的支撑和固定整体旋转驱动机构3及输送导向机构1,整体结构也更加的紧凑。
3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