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模拟试验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
背景技术:
2.对车轮轮胎的耐久疲劳试验过程中,通过对道路模拟试验更为真实的反映出车轮轮胎的状态,在室外试验过程中,驾驶人员驾驶车辆进行各种道路的试验,最终采集数据,实验室分析数据,此种试验方式最为直接,但是不能保证驾驶人员每次操作的一致性,也不能保证每次进行道路模拟的信息一致性,故提出一种室内道路模拟试验,首先采集到室外道路的信息后,上传给电脑实现室内模拟道路,针对道路的工况中,有路段需要转弯(偏离角),而有路段需要走倾斜坡路 (侧倾角),这些路况需要真实有效地响应在室内道路模拟试验设备上。
3.现有技术中的对车轮轮胎耐久疲劳试验过程中,对车轮轮胎进行加载后,目前轮胎工位轴与转鼓之间是左右布局作为主要结构形式进行布局,车轮轮胎工位机构整体进行旋转,实现侧倾角,工位轴连接轮胎通过上下旋转运动实现偏离角。此种结构方式占地面积比较大,由于空间和结构特点的限制,只能进行带偏离角和侧倾角的耐久高速试验,不能更为全面的模拟道路其他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包括底座和转鼓路面,所述底座上方固定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l臂,所述第一l臂上方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轮胎偏转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上转动安装有轮胎,且轮胎压持于转鼓路面上方,所述第一l臂远离第一驱动结构侧壁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l臂侧倾的第二驱动结构。
6.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上方的耳座,耳座上转动安装有电缸,所述电缸输出端铰接有固定于第一l臂侧壁上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l臂侧壁。
7.优选的,所述第一l臂中心线与转鼓径向在垂直面上重合。
8.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l臂上方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l臂,所述第二l臂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所述转动轴滑动安装于第一l臂侧壁,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轮胎。
9.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平行于所述转鼓路面。
10.优选的,所述第二l臂与第一l臂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轴承。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
12.本实用新型双l臂车轮轮胎试验结构中,车轮轮胎与转鼓采用的是上下布局,双l臂形式,结构简单,与实际车轮轮胎使用情况较为接近,第一l臂绕旋转底座中心进行旋转,通过控制电缸的行程来控制第一l臂的旋转角度,伺服电机通过轴承驱动第二l臂进行旋转,车轮轮胎与转鼓之间形成偏离角,结构占地面积比较小,空间利用率较高,同时为实现其他路况进行室内道路模拟实验提供结构形式和空间。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底座;2、转鼓路面;3、旋转座;4、第一l臂;5、第一驱动结构;6、轮胎;7、第二驱动结构;8、耳座;9、电缸; 10、铰接座;11、伺服电机;12、第二l臂;13、转动轴;14、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包括底座1和转鼓路面2,所述底座1上方固定安装有旋转座3,所述旋转座3上转动安装有第一l臂4,所述第一l臂4上方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轮胎6偏转的第一驱动结构5,所述第一驱动结构5上转动安装有轮胎6,且轮胎6压持于转鼓路面2上方,所述第一l臂4 远离第一驱动结构5侧壁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l臂4侧倾的第二驱动结构7,工作中,车轮轮胎6与转鼓路面2接触并预压一定载荷后,轮胎6随转鼓一起旋转,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结构5调整轮胎6 与转鼓路面2直接的偏离角,控制第二驱动结构7调整轮胎6与转鼓路面2的侧倾角,分别模拟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遇到的斜坡和转向的路况分析工况,结构简单,车轮轮胎6与转鼓采用的是上下布局,更为实际的响应车轮轮胎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同时也为实现其他路况情况提供可能。
17.所述第二驱动结构7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方的耳座8,耳座 8上转动安装有电缸9,所述电缸9输出端铰接有固定于第一l臂4 侧壁上的铰接座10,所述铰接座1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l臂4侧壁,工作中,通过调整耳座8使得电缸9处于初始状态,控制电缸9伸出,电缸9伸出通过铰接座10带动第一l臂4运动,第一l臂4固定连接旋转座3,固沿旋转座3圆心进行偏移,第一l臂4偏移带动轮胎6发生偏移,使轮胎6与转鼓路面2形成侧倾角进行路况模拟,更方便的使工作人员模拟轮胎6在斜坡上运动路况,提高了试验效率。
18.所述第一l臂4中心线与转鼓径向在垂直面上重合,工作中,当第一l臂4中心线与转鼓径向在垂直面上重合时即为轮胎6垂直于转鼓路面2,让设备运行初始时侧倾角为0
°
,使得模拟时的数据更加准确,实验的结果更加确定。
19.所述第一驱动结构5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l臂4上方的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l臂12,所述第二l 臂12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3,且所述转动轴13滑动安装于第一 l臂4侧壁,所述转动轴13上固定设置有轮胎6,工作中,启动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输出端旋转带动第二l臂12旋转,第二l 臂12旋转时带动转动轴13沿第一l
臂4旋转,转动轴13旋转使轮胎6发生旋转,从而使轮胎6与转鼓路面2形成偏离角进行路况模拟,更方便的使工作人员模拟轮胎6在转弯时运动的状况,提高了试验效率。
20.所述转动轴13平行于所述转鼓路面2,确保轮胎6与转鼓路面 2垂直,使得设备运行初始时偏离角为0
°
,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21.所述第二l臂12与第一l臂4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轴承14,工作中,第二l臂12通过轴承14的驱动进行旋转,使的第二l臂12旋转更加顺滑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转鼓路面(2),所述底座(1)上方固定安装有旋转座(3),所述旋转座(3)上转动安装有第一l臂(4),所述第一l臂(4)上方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轮胎(6)偏转的第一驱动结构(5),所述第一驱动结构(5)上转动安装有轮胎(6),且轮胎(6)压持于转鼓路面(2)上方,所述第一l臂(4)远离第一驱动结构(5)侧壁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l臂(4)侧倾的第二驱动结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7)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方的耳座(8),耳座(8)上转动安装有电缸(9),所述电缸(9)输出端铰接有固定于第一l臂(4)侧壁上的铰接座(10),所述铰接座(1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l臂(4)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臂(4)中心线与转鼓路面(2)径向在垂直面上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5)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l臂(4)上方的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l臂(12),所述第二l臂(12)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3),且所述转动轴(13)滑动安装于第一l臂(4)侧壁,所述转动轴(13)上固定设置有轮胎(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3)平行于所述转鼓路面(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臂(12)与第一l臂(4)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轴承(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L臂道路模拟试验结构,包括底座和转鼓路面,所述底座上方固定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L臂,所述第一L臂上方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轮胎偏转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上转动安装有轮胎,且轮胎压持于转鼓路面上方,所述第一L臂远离第一驱动结构侧壁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L臂侧倾的第二驱动结构,通过第一驱动结构模拟车轮轮胎在斜坡时车轮轮胎与地面接触之间的状态,通过第二驱动结构模拟车轮轮胎在实现转弯过程中与地面接触之间的状态,双L臂结构可以配合使用,实现其他的各种复杂情况,测出数据,评判此模式下车轮轮胎的受力情况。况。况。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武 郭春伟 顾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久荣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5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