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隔重包装薄膜及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201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阻隔重包装薄膜及包装袋。


背景技术:

2.高阻隔的包装薄膜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功能薄膜之一,使用具备高阻隔性的重包装薄膜不仅能够防止粮食、大豆等农副产品吸收环境异味,而且可以阻隔环境中的氧气渗入导致粮食氧化变质。现有的镀铝包装薄膜附着力不高,在湿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中容易产生脱层及氧化等质量问题,缩短了包装内物品的保质时间,出现过早变质的现象。与此同时,现有的重包装薄膜大多是由多种材质复合后制成,在使用后各种材料难以甚至无法分离回收再生利用起来,对于环保十分不友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阻隔重包装薄膜及包装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薄膜附着力不高的问题,同时克服了薄膜不易循环利用的缺陷。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阻隔重包装薄膜,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从第一表层至第二表层依次由紧密贴合的镀铝层和重包层复合而成;
5.其中,镀铝层包括基材膜层和镀铝涂层,基材膜层包括:由高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的基材膜外层,由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的基材膜中间层,以及由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型聚乙烯混合而成的基材膜内层,基材膜外层为第一表面层;镀铝涂层与基材膜内层的表面紧密贴合;
6.重包层包括:由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的重包层外层,由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的重包层中间层,以及由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形成的重包层内层;其中重包层外层与镀铝涂层的另一面紧密贴合;
7.上述基材膜层和重包层分别是由挤出设备共挤吹塑成型。
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镀铝层和重包层之间设有胶黏剂层。
9.在一些实施例中,镀铝涂层的厚度为50nm~60nm。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膜层的厚度为40μm~50μm,其中,基材膜外层、基材膜中间层和基材膜内层的厚度相当。
11.在一些实施例中,重包层的厚度为50μm~60μm,其中,重包层外层、重包层中间层和重包层内层的厚度相当。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高阻隔重包装袋由上述高阻隔重包装薄膜制备而成,其中,上述第一表层为高阻隔重包装袋的外表面、第二表面为内表面。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阻隔重包装薄膜及包装袋,具有以下优势:
14.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型聚乙烯混合而成的基材膜内
层,提高镀铝涂层与基材的粘结力,增进镀铝涂层的牢固度使铝粉不易脱落,大幅提高镀铝层的阻隔性能,不仅能防止环境中的氧气渗入包装内部,避免包装内的粮食氧化变质,还能降低照射对内容物造成的影响,特别是紫外线的照射不仅会影响内容物的颜色,还会改变内容物的成分,甚至产生降解。此外,通过采用中密度聚乙烯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复配而成的基材膜中间层,提高薄膜的拉伸强度,同时还为薄膜提供一定的耐穿刺能力,协同由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的重包层外层,赋予薄膜良好的韧性、耐跌落性能以及耐穿刺能力,优良的力学性能对镀铝涂层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显著降低易撕、折皱断裂等情况的发生。
15.本实用新型采用马来酸酐接枝型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的镀铝层赋予了薄膜优异的阻隔性能,同时采用镀铝层复合重包层的结构能够提供薄膜优异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满足了对重包装的需求,而且此种复合结构有效地保护镀铝层的镀铝涂层,使具不易断裂。更重要的是,上述镀铝层和重包层中的膜层都是采用同类原料混合形成的薄膜层,在该重包装薄膜使用后无需对各膜层材料进行机械剥离,就能完成重复回收再利用,对环境友好,且回收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0-镀铝层;
19.11-基材膜外层;12-基材膜中间层;13-基材膜内层;14-镀铝涂层;
20.20-重包层;
21.21-重包层外层;22-重包层中间层;23-重包层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请参阅图1所示,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包装薄膜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高阻隔重包装薄膜,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从第一表层至第二表层依次由紧密贴合的镀铝层10和重包层20复合而成;其中,镀铝层10包括基材膜层和镀铝涂层14,基材膜层包括:由高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的基材膜外层11,由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的基材膜中间层12,以及由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型聚乙烯混合而成的基材膜内层13,基材膜外层为第一表面层;镀铝涂层14与基材膜内层13的表面紧密贴合;重包层20包括:由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的重包层外层21,由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的重包层中间层22,以及由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形成的重包层内层23;其中重包层外层21与镀铝涂层14的另一面紧密贴合;上述基材膜层10和重包层20分别是由挤出设备共挤吹塑成型。
24.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高密度聚乙烯的牌号为陶氏dmdh 6400,密度为0.961g/
cm3,熔融指数为0.8g/10min;中密度聚乙烯的牌号为陶氏dowlex2038.68g,密度为0.935g/cm3,熔融指数为1.0g/10min;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牌号为埃克森3505hh,密度为0.935g/cm3,熔融指数为0.5g/10min;低密度聚乙烯的牌号为中海壳牌ldpe 2420d,密度为0.923g/cm3,熔融指数为0.25g/10min;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牌号为北欧化工fb2310,密度为0.931g/cm3,熔融指数为0.2g/10min。
25.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型聚乙烯混合而成的基材膜内层13,提高镀铝涂层14与基材的粘结力,增进镀铝涂层14的牢固度使铝粉不易脱落,大幅提高镀铝层10的阻隔性能,不仅能防止环境中的氧气渗入包装内部,避免包装内的粮食氧化变质,还能降低照射对内容物造成的影响,特别是紫外线的照射不仅会影响内容物的颜色,还会改变内容物的成分,甚至产生降解。此外,通过采用中密度聚乙烯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复配而成的基材膜中间层12,提高薄膜的拉伸强度,同时还为薄膜提供一定的耐穿刺能力,协同由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的重包层外层21,赋予薄膜良好的韧性、耐跌落性能以及耐穿刺能力,优良的力学性能对镀铝涂层14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显著降低易撕、折皱断裂等情况的发生。
26.本实用新型采用马来酸酐接枝型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的镀铝层赋予了薄膜优异的阻隔性能,同时采用镀铝层10复合重包层20的结构能够提供薄膜优异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满足了对重包装的需求,而且此种复合结构有效地保护镀铝层的镀铝涂层,使具不易断裂。更重要的是,上述镀铝层10和重包层20中的膜层都是采用同类原料混合形成的薄膜层,在该重包装薄膜使用后无需对各膜层材料进行机械剥离,就能完成重复回收再利用,对环境友好,且回收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7.示例的,上述镀铝层10和重包层20通过胶黏剂复合而成,胶黏剂在二者之间形成胶黏剂层(厚度相对较小,未图示)。通过胶黏剂实现镀铝层10和重包层30两层之间干式复合,将双层薄膜层更好地粘结在一起,提高薄膜材料的附着牢度效果。
28.可选的,镀铝涂层14的厚度为50nm~60nm。
29.可选的,基材膜层的厚度为40μm~50μm,其中,基材膜外层11、基材膜中间层12和基材膜内层13的厚度相当。
30.可选的,重包层20的厚度为50μm~60μm,其中,重包层外层21、重包层中间层22和重包层内层23的厚度相当。
31.可选的,一种高阻隔重包装袋由上述高阻隔重包装薄膜制备而成,其中,上述第一表层为高阻隔重包装袋的外表面、第二表面为内表面。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重包装薄膜韧性好、抗穿刺高、耐跌落性能和耐穿刺能力强,具备了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对重包装的需求,同时具备高阻隔的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包装薄膜阻隔效果差的问题,而且每个膜层都是采用同类原料混合形成的薄膜层,可重复回收再利用,对环境友好,在包装薄膜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