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抽水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5  21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抽水加湿器。


背景技术:

2.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和工作环境的质量,加湿器作为时尚小家电,它能为家居环境带来清新润泽的空气,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3.目前,市面上常规的下水箱抽水式加湿器,通过在上部分机身的雾化水槽内设有专门的水位传感机构,根据雾化水槽的水位再配合额外的控制板控制抽水泵工作补水,避免雾化水槽缺水无法正常工作,但是额外的水位传感器和电机控制板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市场竞争。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控制其内雾化水槽保持恒定水位的循环抽水加湿器,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
6.一种循环抽水加湿器,包括水箱及盖设于水箱上方的机身,所述机身包括连接的顶壳和底座,所述顶壳的顶部设雾化水槽,所述雾化水槽的底部设有雾化装置,所述顶壳与底座之间设有驱动电源,所述雾化水槽的一侧设有弯头,所述弯头的下端连接有进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的下端依次穿过顶壳、底座并于水箱的内底连接有水泵,所述雾化水槽内还设有上端面低于弯头上端的溢流柱,所述溢流柱的下端穿过底座并与水箱连通,所述水泵与驱动电源电性连接。
7.其中,所述溢流柱的下端插接有溢流软管,所述溢流软管的下端延伸至水箱的内底。
8.其中,所述溢流柱的上端于对应弯头上端的一侧连接有高于溢流柱上端面的挡流片。
9.其中,所述雾化水槽上盖设有导雾盖,所述导雾盖于对应雾化装置的位置朝雾化水槽延伸有连通雾化水槽及外界的导雾筒,所述导雾筒的下端面低于雾化水槽的水位。
10.其中,所述导雾盖于导雾筒的一侧设有加水槽,所述加水槽的底部设有连通雾化水槽的加水孔,所述雾化水槽于注水孔的下方设有外径大于加水孔的加水筒,所述加水筒的顶面高于溢流柱的上端面,所述加水筒的底部穿过底座并与所述水箱连通。
11.其中,所述加水孔内通过支架紧密嵌装有陶瓷球滤芯。
12.其中,所述导雾盖上盖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与导雾筒顶部相错位的出雾口,所述导雾筒上盖设有s型挡雾筒,所述s型挡雾筒的底部与导雾筒的顶部连通,所述s型挡雾筒的顶部与出雾口连通。
13.其中,所述顶盖内可转动的插装有出雾盖,所述出雾盖的底部与导雾筒连通,所述出雾盖顶部的边缘贯通设有喷雾孔。
14.其中,所述出雾盖的内顶于喷雾孔的另一侧朝下凸设有若干导流翅片。
15.其中,所述加水筒的内侧边缘设有夹持架,所述进水软管的上端从加水筒穿过并通过夹持架夹持固定。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抽水加湿器,在启动时,驱动电源直接驱动水泵在水箱内抽水,并通过进水软管源源不断地泵至机身顶壳的雾化水槽内,由于溢流柱的上端面低于弯头上端且其下端与水箱连通,当雾化水槽内注水超过溢流柱的顶面时,水会从溢流柱溢出并倒流回水箱内,使水箱保持不超过溢流柱顶面的恒定水位,减少常规加湿器为了控制雾化水槽达到恒定水位而额外增加的水位传感器和电机控制板结构,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降低加湿器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上述图中,1、水箱,2、机身,3、顶壳,4、底座,5、雾化水槽,6、雾化装置,7、弯头,8、进水软管,9、水泵,10、溢流柱,11、溢流软管,12、挡流片,13、导雾盖,14、导雾筒,15、加水槽,16、加水孔,17、加水筒,18、陶瓷球滤芯,19、顶盖,20、出雾口, 21、s型挡雾筒,22、出雾盖,23、喷雾孔,24、导流翅片,25、夹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循环抽水加湿器,包括水箱1及盖设于水箱1上方的机身2,机身2包括连接的顶壳3和底座4,顶壳3的顶部设雾化水槽5,雾化水槽5的底部设有雾化装置6,顶壳3与底座4之间设有驱动电源,雾化水槽5的一侧设有弯头7,弯头7的下端连接有进水软管8,进水软管8的下端依次穿过顶壳3、底座4并于水箱1的内底连接有水泵9,雾化水槽5内还设有上端面低于弯头7上端的溢流柱10,溢流柱10的下端穿过底座4并与水箱1连通,水泵9与驱动电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抽水加湿器,在启动时,驱动电源直接驱动水泵9在水箱1内抽水,并通过进水软管8源源不断地泵至机身2顶壳3 的雾化水槽5内,由于溢流柱10的上端面低于弯头7上端且其下端与水箱1连通,当雾化水槽5内注水超过溢流柱10的顶面时,水会从溢流柱10溢出并倒流回水箱1内,使水箱1保持不超过溢流柱10顶面的恒定水位,减少常规加湿器为了控制雾化水槽5达到恒定水位而额外增加的水位传感器和电机控制板结构,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降低加湿器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5.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水流从溢流柱10直接落入水箱1内发出的击水噪音,溢流柱10的下端插接有溢流软管11,溢流软管11的下端延伸至水箱1的内底,从而溢流柱10内倒流回落的水流通过溢流软管11引导并从水箱1的内底流入到水箱1内,有效避免击水噪音的产生。
26.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避免从弯头7泵入雾化水槽5内的水流出现直接冲入溢流柱10 内而引起雾化水槽5内水位较低的问题,溢流柱10的上端于对应弯头7上端的一侧连接有高于溢流柱10上端面的挡流片12,挡流片12的设计有效防止水流从溢流柱10的上端面直接流入。
27.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避免外界异物直接落入加湿器的雾化水槽5内而导致雾化水槽 5内的水被污染,雾化水槽5上盖设有导雾盖13,导雾盖13于对应雾化装置6的位置朝雾化水槽5延伸有连通雾化水槽5及外界的导雾筒14,导雾筒14的下端面低于雾化水槽5的水位,同时顶壳3和底座4之间还设有鼓风机,雾化水槽5内还设有顶部连通导雾筒14、底部穿过雾化水槽5并与鼓风机的出风端连通的通风柱,通风柱的顶部高于雾化水槽5的水位高度,当加湿器启动时,鼓风机通过通风柱对导雾筒14内吹送新鲜空气,使其与雾化装置6雾化的水雾充分混合,提高雾化效果。
28.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机身2具有一定重量,在每次给水箱1加水时分开机身2都较为不便,为了便于对水箱1内进行加水,导雾盖13于导雾筒14的一侧设有加水槽15,加水槽15的底部设有连通雾化水槽5的加水孔16,雾化水槽5于注水孔的下方设有外径大于加水孔16的加水筒17,加水筒17的顶面高于溢流柱10的上端面,加水筒17的底部穿过底座 4并与水箱1连通,从而需要对水箱1进行加水时,无需分开并搬离机身2,仅需在加水槽 15内持续导入清水,清水从加水槽15底部的加水孔16内流入到雾化水槽5的加水筒17内,并通过加水筒17直接倾倒进水箱1内,方便快捷,同时加水筒17高于溢流柱10的上端面有效避免雾化水槽5内的水位无法保持恒定水位而影响加湿器正常工作。
29.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过滤从加水槽15内流入水箱1的清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加水孔 16内通过支架紧密嵌装有陶瓷球滤芯18。
30.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避免大颗粒杂质在加湿器使用过程中落入到加水槽15内而影响水质,导雾盖13上盖设有顶盖19,顶盖19上设有与导雾筒14顶部相错位的出雾口20,导雾筒14上盖设有s型挡雾筒21,s型挡雾筒21的底部与导雾筒14的顶部连通,s型挡雾筒 21的顶部与出雾口20连通,同时s型挡雾筒21有效避免雾化装置6所产生的大颗粒雾珠直接从导雾筒14及出雾口20向外界喷出,其大颗粒雾珠会附着在s型挡雾筒21的弯曲内壁,并聚流流回导雾筒14内,最终流入雾化水槽5,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31.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避免大颗粒杂质从喷雾孔23内落入到喷雾孔23内,且为了进一步湿润雾气从喷雾孔23喷出的方向,顶盖19内可转动的插装有出雾盖22,出雾盖22的底部与导雾筒14连通,出雾盖22顶部的边缘贯通设有喷雾孔23,从而客户可根据需求转动调整出雾盖22的喷雾孔23方向,方便快捷。
32.如图2所示,为了倒流在出雾盖22内顶凝结的水雾,出雾盖22的内顶于喷雾孔23的另一侧朝下凸设有若干倒流翅片24。
33.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进水软管8的装配,降低生产组装时的装配难度,以便提高安装效率,加水筒17的内侧边缘设有夹持架25,进水软管8的上端从加水筒17穿过并通过夹持架25夹持固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