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导睡眠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多导睡眠监测仪是一种用于睡眠研究和睡眠疾病诊断的多参数测试的监测设备。该设备所记录的多导睡眠图用于专业技师及医生对病人或被试者进行睡眠相关的各项睡眠医学的疾病诊断和睡眠医学所研究。
3.现有技术中多导睡眠监测仪包括主控盒和头盒两个部分。头盒通过导联线采集脑电、眼电和下颌肌电信号,通过数据线连接到主控盒。主控盒通过数据线连接各种传感器,传感器置于双腿、手臂、胸腹处,用来采集腿肌电、胸腹运动、心电、指尖血氧等信号。主控盒再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将数据传到电脑上。
4.现有方式通过数据线将各个部分进行连接,佩戴时线路较多,佩戴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导睡眠监测设备,不但佩戴简单,而且不会丢失数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导睡眠监测设备,所述多导睡眠监测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采集终端和多功能终端,所述多功能终端包括至少一个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用于收纳所述采集终端,所述采集终端和所述多功能终端通信连接;
8.所述采集终端用于采集并存储生理数据,还用于将所述生理数据发送至所述多功能终端;
9.所述多功能终端用于读取并显示所述生理数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集终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存储单元以及至少一个信号采集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以及所述存储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与所述多功能终端通信连接;
11.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生理数据,并将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第一控制单元;
12.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生理数,并将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所述存储单元进行存储;
13.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生理数据发送至所述多功能终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采集终端包括头盒,
15.所述头盒用于设置于脑电帽顶部,包括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和第二信号采集单元,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脑电信号和眼电信号,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下颌肌电信号。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采集终端还包括exg监测贴,
17.所述exg监测贴用于通过电极贴在用户的身体表皮,包括第三信号采集单元、第四
信号采集单元、第五信号采集单元以及第六信号采集单元,所述第三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心电信号,所述第四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肋肌电信号,所述第五信号采集单元和所述第六信号采集单元分别用于采集两个腿部的肌电信号。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采集终端还包括鼾声监测盒,
19.所述鼾声监测盒用于通过电极贴在用户的颈部,包括第七信号采集单元,所述第七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喉咙处的震动信号。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采集终端还包括呼吸监测盒,
21.所述呼吸监测盒用于固定于胸腹带上,包括第八信号采集单元、第九信号采集单元以及第十信号采集单元,所述第八信号采集单元用于监测胸腹部呼吸信号,所述第九信号采集单元用于监测鼻子呼吸信号,所述第十信号采集单元用于监测体位信息。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采集终端还包括血氧腕表,
23.所述血氧腕表用于佩戴在用户的手腕部,包括第十一信号采集单元、第十二信号采集单元和血氧夹,所述第十一信号采集单元用于监测人体体动信号,所述第十二信号采集单元用于监测环境光强度,所述血氧夹用于监测用户的指尖血氧情况。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集终端还包括第一供电单元、按键单元和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存储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所述按键单元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电连接,所述按键单元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
25.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存储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所述按键单元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供电;
26.所述按键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信号并将所述操作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
27.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操作信号控制所述存储单元和/或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和/或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或所述第一显示单元;
28.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显示采集终端的状态和剩余电量。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终端包括第二控制单元、通信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充电同步接口,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通信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及所述充电同步接口电连接,所述通信单元还与所述采集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充电同步接口还与所述采集终端电连接;
30.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充电同步接口同步所述采集终端的实时时钟;
31.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读取所述采集终端的生理数据,以及对所述生理数据进行分析;
32.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经过分析后的所述生理数据的波形。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终端还包括通信接口和第二供电单元,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通信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所述充电同步接口以及所述通信接口电连接;
34.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通信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及所述通信接口供电,所述第二供电单元还通过所述充电同步接口为所述采集终端供电;
35.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所述多功能终端与上位机通信连接,所述多功能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接口将所述生理数据传输至所述上位机。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导睡眠监测设备,采集终端收纳于多功能终端的收纳腔中,且采集终端和多功能终端通信连接,采集终端用于采集并存储生理数据,以及将生理数据发送至多功能终端,多功能终端用于读取所述生理数据,并将读取到的生理数据进行显示。由此,采集终端和多功能终端通信连接,使得佩戴简单,且采集终端各自存储采集到的生理数据,从而保证数据不会丢失。
附图说明
37.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3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多导睡眠监测设备和上位机的连接示意图;
3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采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4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采集终端佩戴示意图;
4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43.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导睡眠监测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采集终端10和多功能终端20,其中,多功能终端20包括至少一个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用于收纳采集终端10,每个收纳腔都设有一个充电同步接口,充电同步接口包括充电线和同步信号线,多功能终端20通过所述充电线对所述采集终端10充电,通过所述同步信号线同步各个采集终端10的rtc(real time clock,实时时钟)。所述采集终端10和所述多功能终端20通信连接,例如,采集终端10和多功能终端20使用蓝牙协议栈组网,可实现一个多功能终端20同步接收多个采集终端10的数据。采集终端10和多功能终端20通过蓝牙的方式连接,使得佩戴简单。
46.所述采集终端10用于采集生理数据,并存储所述生理数据,具体地,采集终端10各
自存储采集到的生理数据,从而保证数据不会丢失。所述采集终端10还用于将所述生理数据发送至多功能终端20,例如,采集终端10将采集到的生理数据通过蓝牙传输给多功能终端20。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采集终端10采集结束后,所述采集终端10收纳于多功能终端20的收纳腔中时,多功能终端20接收用户的控制信号,从而可以读取所述采集终端10采集的生理数据,并显示所述生理数据,同时多功能终端20还可以将读取到的各个采集终端10的生理数据进行整合和打包处理,再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将所述生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30,以使上位机30对所述生理数据进行分析,生成睡眠报告。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采集终端10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01、存储单元102以及至少一个信号采集单元103,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1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103以及所述存储单元102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1还与多功能终端20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信号采集单元103例如可以为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所述信号采集单元103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理数据,然后将采集到的生理数据发送给第一控制单元101。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1例如可以采用nrf52832蓝牙芯片作为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1用于接收所述信号采集单元103发送的生理数据,然后将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存储单元102进行存储。其中,所述存储单元102例如可以为sd卡。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1还用于将生理数据发送至多功能终端20。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采集终端10还包括第一显示单元104、第一供电单元105和按键单元106,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05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1、所述存储单元102、所述信号采集单元103、所述按键单元106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104电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单元104和所述按键单元106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1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05用于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1、所述存储单元102、所述信号采集单元103、所述按键单元106和所述第一显示单元104供电,即第一供电单元105用于为采集终端10的上述各单元供电,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05例如可以为电池。所述第一显示单元104例如可以为oled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单元104用于显示采集终端10的状态和剩余电量等相关信息。所述按键单元106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信号,并将所述操作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1。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1还用于根据所述操作信号控制所述存储单元102和/或所述信号采集单元103和/或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05和/或所述第一显示单元104。所述按键单元106可例如包括按键,用户通过操作按键产生作用于所述按键单元106的操作信号。
4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至少一个采集终端10包括头盒,所述头盒用于设置于脑电帽顶部,使用脑电帽采集脑电,免去了测量脑电采样点的步骤,使得使用更方便。所述头盒包括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和第二信号采集单元,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例如可以为ads1299传感器,ads1299传感器包括9个导联,分别用于测量脑电信号和眼电信号,其中,脑电信号6导联,眼电信号2导联和参考1导联,所述参考1导联用于提高信号的共模抑制比,抑制工频干扰。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单元例如可以为ads1292传感器,ads1292传感器包括2个导联,用于采集下颌肌电信号。因此,采用上述11导联来采集整个头部信号。
5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采集终端还包括exg监测贴,其中,exg包括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模块和emg(electromyography:肌电图)模块。所述exg监测贴用于通过电极贴在用户的身体表皮,所述exg监测贴包括第三信号采集单元、第四信号采集单元、第五信号采集单元以及第六信号采集单元。所述第三信号采集单元、第四信号采集单元、第五信号采集单元以及第六信号采集单元的功能例如可以由ads1292传感器实现,
所述第三信号采集单元用来采集心电信号、所述第四信号采集单元用来采集肋肌电信号,所述第五信号采集单元和第六信号采集单元分别用于采集用户两个腿部的肌电信号。
5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采集终端还包括鼾声监测盒,所述鼾声监测盒用于通过电极贴在用户的颈部,所述鼾声监测盒包括第七信号采集单元,所述第七信号采集单元可以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例如adxl362传感器,所述第七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人体喉咙处的震动信号。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采集终端还包括呼吸监测盒,所述呼吸监测盒用于固定于胸腹带上,所述呼吸监测盒包括第八信号采集单元、第九信号采集单元以及第十信号采集单元。具体地,所述呼吸监测盒通过胸腹带系于用户的胸腹部待测部位,由于呼吸运动导致胸腹部周长发生变化,该变化通过胸腹带将作用力传导到第八信号采集单元上,所述第八信号采集单元通过信号提取、放大、滤波等操作得到胸腹部呼吸信号。所述第九信号采集单元例如可以为热敏传感器,用于监测鼻子呼吸信号。所述第十信号采集单元例如可以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用来监测人体的体位信息。
5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采集终端还包括血氧腕表,所述血氧腕表用于佩戴在手腕部,所述血氧腕表包括第十一信号采集单元、第十二信号采集单元和血氧夹。具体地,所述第十一信号采集单元例如可以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用来监测人体体动,所述第十二信号采集单元例如可以为光照强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光强度,所述血氧夹用来监测用户的指尖的血氧情况。
54.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功能终端20包括第二控制单元201、第二显示单元202、充电同步接口203以及通信单元206,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01分别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202、所述充电同步接口203以及所述通信单元206电连接。所述通信单元206还与所述采集终端10的第一控制单元101通信连接。当采集终端10收纳于多功能终端的收纳腔时,充电同步接口203与采集终端10电连接。所述充电同步接口203可以为定制接口。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01用于通过所述充电同步接口203同步各个采集终端10的实时时钟(rtc)。所述通信单元206例如可以为蓝牙芯片,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01例如可采用树莓派或其他如exynos4412可以运行linux的cpu,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01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206读取所述采集终端的生理数据,以及对所述生理数据进行分析。所述第二显示单元202例如可以为oled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单元202用于显示经过第二控制单元201分析后的生理数据的波形,另外,所述第二显示单元202还用于显示采集终端10是否佩戴正常,信号采集单元是否接触良好等。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终端20还包括通信接口204和第二供电单元205,所述通信接口204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01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05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01、所述通信单元206、第二显示单元202、充电同步接口203以及所述通信接口204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05例如可以为电池组,用于为第二控制单元201、所述通信单元206、第二显示单元202以及所述通信接口204供电,进而为多功能终端20供电。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05还通过所述充电同步接口203为所述采集终端10的第一供电单元供电。所述通信接口204例如可以为有线接口,也可以为无线接口,亦可以兼容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为一体,所述通信接口204用于所述多功能终端20与上位机30通信连接,多功能终端20通过通信接口204将生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30,以使上位机30对生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生成睡眠报
告。
56.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多导睡眠监测设备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57.首先,将采集终端10放入多功能终端20的收纳腔内,然后盖上多功能终端20,当多功能终端20盖上时,多功能终端20内部的同步信号线上拉,从而将各个采集终端10的实时时钟置零。
58.当再将多功能终端20打开,多功能终端20上电后,多功能终端20内部的同步信号线被触发,生成同步信号,同步信号使得各个采集终端10的实时时钟重新置零,重新置零后的各个采集终端10独立运行各自的实时时钟。
59.接着,设置与多功能终端20连接的各个采集终端10的mac地址,并生成mac地址表,如果多功能终端20收纳腔中的采集终端10有变更时,则需要重新设置该采集终端10对应的mac地址。各个采集终端10的第一显示单元104会显示自身的mac地址。
60.当采集终端10从多功能终端20的收纳腔中取出时,则开启蓝牙,发送广播信号,多功能终端20检测到采集终端取出时,则开启蓝牙扫描,通过预设的mac地址自动连接采集终端10,并在多功能终端20的第二显示单元202上显示已连接的采集终端10,同时,采集终端10的第一显示单元104上也会显示连接状态。
61.当采集终端10从多功能终端20的收纳腔中取出并连接成功时,可通过多功能终端20设置开始采集。具体地,多功能终端20通过通信单元206分发开始采集时间到各个采集终端10,各个采集终端10的第一控制单元101接收开始采集时间,并在实时时钟计时到达开始采集时间时,控制信号采集单元103开始采集生理数据。
62.第一控制单元101按照第一采样率对生理数据进行采样,当采样的生理数据达到第一预设量(如一包sd卡数据)时,则将该第一预设量的生理数据存储至存储单元102,由此能够使得采集的生理数据不容易丢失。接着对生理数据按照第二采样率进行重采样,当重采样的生理数据满足第二预设量(如一包蓝牙数据)时,第一控制单元101将重采样得到的生理数据发送给多功能终端20。其中,第一采样率大于第二采样率,sd卡数据包最大1024字节,蓝牙数据包最大为224字节。
63.多功能终端20的通信单元206接收采集终端10的第一控制单元101发送的生理数据,然后将重采样后的生理数据发送给第二控制单元201,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01按照数据协议将重采样后的生理数据显示在第二显示单元202上。重采样后的生理数据用于定标,具体地,通过所述重采样得到的生理数据来判断采集终端10是否佩戴正确,以及各个信号采集单元103是否与用户接触良好,接入位置是否正确等。
64.当采集终端10完成生理数据采集后,多功能终端20通过通信单元206将停止采集指令发送给各个采集终端10,各个采集终端10的第一控制单元101接收到停止采集指令后,控制信号采集单元103停止采集生理数据,并将缓存的生理数据写入存储单元102以及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01将数据发送给多功能终端20。
65.接着,取下各个采集终端10,并将采集终端10放入多功能终端20的收纳腔中,当采集终端10放入多功能终端20的收纳腔中时,操作多功能终端20,可以使得多功能终端20读取各个采集终端10中存储单元102的生理数据,然后将读取到的生理数据进行整合,通过通信接口将生理数据上传给上位机。上位机对生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生成睡眠报告。
6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区域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