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209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灸盒装置。


背景技术:

2.针灸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医疗手段,针灸分为针法和灸法。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传统针灸的针具重复使用,而在现代针灸中,考虑到感控问题,为了确保针灸的安全,避免疾病的传染,用针均为一次性,即用完后将针具丢弃。而在针灸过程中缺乏合适的承装工具,新针与旧针容易搞混,并且没有器具对针具的数量进行统计,容易出现漏针没拔的问题;针具还会被用过的棉签污染,带来不良隐患;丢弃的针具没有保护,容易出现二次扎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针灸盒装置,该装置可以将未使用新针及棉签和已使用的旧针及棉签进行分装,干净卫生,还能辅助统计新针与旧针数量,避免漏拔针。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针灸盒装置,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卡接的新针盒、旧针盒、棉签盒、棉签丢弃盒及控制系统;所述新针盒与旧针盒上均设有插针装置;所述新针盒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旧针盒从上至下分为感应部及丢弃部;所述插针装置包括插针板及隔针板;所述插针板设置在新针盒及旧针盒的开口位置;所述插针板上分布设有若干插针孔;在所述插针孔内设有插针感应装置;所述隔针板分布设置在插针板下方;在所述旧针盒中插针装置位于感应部内;所述丢弃部内设有塑料泡沫块;所述感应部及丢弃部可分离的连接;所述显示屏连接控制系统。
6.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所述新针盒用于存放未使用过的新针具;所述旧针盒用于存放已使用过的旧针具;所述棉签盒用于存放未使用过的棉签;所述棉签丢弃盒用于存放已使用过的棉签;所述显示屏可以显示当前新针盒与旧针盒内针具的数量;所述插针板上的插针孔用于插针;所述插针感应装置可以刚当前插针孔内是否插有针具;所述塑料泡沫块用于插入旧针,丢弃时可将所述丢弃部连同塑料泡沫块一起丢弃;所述插针感应装置及显示屏均连接控制系统,将当前所述插针孔内是否插有针的情况发送给控制系统,并将数据显示在显示屏上。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插针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凸起及收槽;所述收槽设置在插针孔内壁的两侧;所述感应凸起设置在收槽内,并凸出于收槽外;所述感应凸起与收槽底部连有弹簧;在所述感应凸起朝向收槽的一侧设有接触块ⅰ,在所述收槽底部朝向感应凸起的一侧设有与接触块ⅰ对应的接触块ⅱ;所述感应部连接控制系统。每组相应的所述接触
块ⅰ与接触块ⅱ共同连入一个电回路中,在这个电回路里只有所述接触块ⅰ与接触块ⅱ的位置时断开的;当在所述插针孔插入针具,则所述感应凸起会被压入收槽,所述弹簧压缩,此时所述接触块ⅰ与接触块ⅱ接触,相应的电回路即接通,随后可以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一个电信号,所述控制系统即判断该插针孔内插有针具;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底座内,并设有蓝牙接收模块;所述新针盒及旧针盒均设有蓝牙发送模块;所述新针盒及旧针盒均通过蓝牙连接控制系统。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底座上分布设有若干隔板;每组所述隔板的两侧均设有卡槽;所述新针盒、旧针盒、棉签盒及棉签丢弃盒的两侧均设有卡条;所述卡槽与卡条匹配。所述新针盒、旧针盒、棉签盒及棉签丢弃盒均通过卡条卡入卡槽的形式与底座可拆卸的卡接。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针盒、旧针盒、棉签盒、棉签丢弃盒的顶部均铰接有顶盖,正面均设有扣凸;所述顶盖上设有与扣凸对应的扣勾。所述顶盖通过扣凸及勾扣勾合的形式进行关闭固定。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新针盒的底部设有紫外灯及可充电电池。所述紫外灯用于对新针盒内的新针具进行杀菌,避免新针具在使用前沾染细菌;本装置的所有用电器均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为本装置的各个用电器提供电能。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棉签丢弃盒及丢弃部均采用塑料制成,为一次性产品,用完即可丢弃。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棉签盒的开口位置设有隔网。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挂绳。
14.以上所述的针灸盒装置的使用方法:
15.使用时将未用过的新针具插入新针盒的各个插针孔,未用过的棉签放入棉签盒;用完针后,将用过的针具插入旧针盒上的插针孔;此时插针感应装置感应每一组插针孔内是否有针,并将新针盒与旧针盒插有针的数量,以及最初时新针盒内插入针的总数和当前插有的所有针的总数之差显示在显示屏上;当该差值存在时,说明使用过的针并没有全部回收放入旧针盒,差值数就是还有多少针未回收,当差值为零,则针全部回收;用完的棉签丢入棉签丢弃盒即可;将旧针插入旧针盒时,至少一半针体刺入塑料泡沫块;完成施针后可以将旧针盒的丢弃部与感应部分离拆出,将丢弃部连同插着针的塑料泡沫块一起丢弃;棉签丢弃盒也可丢弃。
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新针盒及旧针盒内的插针感应装置能够显示出回收旧针的数量,避免出现忘记拔出并回收旧针的问题出现。
18.2.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旧针盒的丢弃部以及棉签丢弃盒,可以在用完的针及棉签后,直接整体丢弃,简单方便,避免针具对人二次扎伤,也避免带血棉签对外界造成污染。
19.3.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及各盒体采用组合的形式,可任意改变各盒体的位置,方便灵活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新针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旧针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插针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棉签丢弃盒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底座,2-新针盒,3-旧针盒,4-棉签盒,5-棉签丢弃盒,6-卡槽,7-卡条,8-插针装置,9-显示屏,10-感应部,11-丢弃部,12-插针板,13-隔针板,14-插针孔,15-感应凸起,16-紫外灯,17-可充电电池,18-收槽,19-接触块ⅰ,20-接触块ⅱ,21-弹簧,22-塑料泡沫块,23-挂绳,24-隔板,25-顶盖,26-扣凸,27-扣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8.实施例1:
29.如图1-6所示,一种针灸盒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与所述底座1卡接的新针盒2、旧针盒3、棉签盒4、棉签丢弃盒5及控制系统;所述新针盒2与旧针盒3上均设有插针装置8;所述新针盒2上设有显示屏9;所述旧针盒3从上至下分为感应部10及丢弃部11;所述插针装置8包括插针板12及隔针板13;所述插针板12设置在新针盒2及旧针盒3的开口位置;所述插针板12上分布设有若干插针孔14;在所述插针孔14内设有插针感应装置;所述隔针板13分布设置在插针板12下方;在所述旧针盒3中插针装置8位于感应部10内;所述丢弃部11内设有塑料泡沫块22;所述感应部10及丢弃部11可分离的连接;所述显示屏连接控制系统。
30.所述插针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凸起15及收槽18;所述收槽18设置在插针孔14内壁的两侧;所述感应凸起15设置在收槽18内,并凸出于收槽18外;所述感应凸起15与收槽18底部连有弹簧21;在所述感应凸起15朝向收槽18的一侧设有接触块ⅰ19,在所述收槽18底部朝向感应凸起15的一侧设有与接触块ⅰ19对应的接触块ⅱ20;所述感应部10连接控制系统。
31.所述底座1上分布设有若干隔板24;每组所述隔板24的两侧均设有卡槽6;所述新针盒2、旧针盒3、棉签盒4及棉签丢弃盒5的两侧均设有卡条7;所述卡槽6与卡条7匹配。
32.所述针盒2、旧针盒3、棉签盒4、棉签丢弃盒5的顶部均铰接有顶盖25,正面均设有扣凸26;所述顶盖25上设有与扣凸26对应的扣勾27。
33.所述新针盒2的底部设有紫外灯16及可充电电池17。
34.所述棉签丢弃盒5及丢弃部11均采用塑料制成,为一次性产品,用完即可丢弃。
3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36.使用时将未用过的新针具插入新针盒2的各个插针孔14,未用过的棉签放入棉签盒4;用完针后,将用过的针具插入旧针盒3上的插针孔14;此时插针感应装置感应每一组插针孔14内是否有针,并将新针盒2与旧针盒3插有针的数量,以及最初时新针盒2内插入针的总数和当前插有的所有针的总数之差显示在显示屏上;当该差值存在时,说明使用过的针并没有全部回收放入旧针盒3,差值数就是还有多少针未回收,当差值为零,则针全部回收;用完的棉签丢入棉签丢弃盒5即可;将旧针插入旧针盒时3,至少一半针体刺入塑料泡沫块22;可以将旧针盒3的丢弃部11拆出,连同插着针的塑料泡沫块22一起丢弃;棉签丢弃盒5也可丢弃。
37.实施例2:
3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棉签盒4的开口位置设有隔网。
39.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40.实施例3:
4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挂绳23。
42.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43.实施例4:
4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棉签盒4的开口位置设有隔网。所述底座1上设有挂绳23。
45.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4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