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工格室榫夹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83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土工格室榫夹固定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土工格室一种三维网状格室结构,施工时可张拉成网状,填入泥土、碎石、混凝土等松散物料,构成具有强大侧向限制和大刚度的结构体;
3.格室是由格室片材之间面对面两两交错固定形成的,在现有技术中的格室片材之间主要通过焊接、铆接与注塑连接中的一种进行连接,其中焊接与注塑连接的连接强度有限,无法达到良好的连接效果,而铆接与部分注塑连接方式还会对格室片材造成破坏,从而影响格室片材本身的强度,进而对格室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格室片材造成破坏的土工格室钉榫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工格室榫夹固定结构,以降低安装过程中对格室片材的破坏,提升安装后的格室强度。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土工格室榫夹固定结构,包括若干格室片材与榫夹结构,若干个格室片材之间面对面两两交错固定,当以垂直于格室片材的方向拉伸时,能够形成蜂窝网状结构,相邻两个格室片材之间通过榫夹结构固定连接;
7.所述榫夹结构包括工形件与两个对称设置的扣件;
8.所述工形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挤压扣板,两个挤压扣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接,连接板与两个挤压扣板之间形成有u形槽;
9.所述扣件包括u形背板与限位挡板,所述u形背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限位挡板的一端,两个限位挡板之间形成有连接板通道,u形背板与限位挡板组合形成有挤压腔;
10.两个所述格室片材沿两个对称设置的扣件之间的位置铺设后,再沿着连接板通道进入挤压腔内,格室片材沿挤压腔的内壁铺设后再沿连接板通道铺出,两个扣件的内部分别铺设有一个格室片材;
11.所述工形件的两个挤压扣板分别插入两个扣件内的挤压腔,连接板与连接板通道配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u形背板的背面为弧形结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挤压腔的边角做圆角处理。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限位挡板相对一端靠近挤压腔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限位挡板为一体结构。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挤压腔的形状尺寸与挤压扣板相适配。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当扣件的挤压腔内铺设有一层格室片材时,挤压扣板与扣件的挤压腔过盈连接,且两个扣件的限位挡板部分对两层相对设置的格室片材施加压力。
17.上述的一种土工格室榫夹固定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步骤一、将两个格室片材的固定位置区域平坦贴近后,将两个扣件分别设置在格室片材的两面,使两个扣件将两层格室片材夹在中间;
19.步骤二、将两层格室片材的部分分别拨入两个扣件的挤压腔内;
20.步骤三、将安装插件插入两个扣件的挤压腔内,使格室片材的部分位置与挤压腔的内壁紧密贴合,然后将工形件的一端与安装插件的端部贴合,通过对工形件施加压力,使工形件对安装插件施加压力,并将安装插件排出挤压腔,同时工形件插入挤压腔内,完成土工格室榫夹固定结构的安装。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插件包括矩形主板,矩形主板的一端两侧一体设置有渐进扣板,渐进扣板的一端与矩形主板的端部所成工字型的形状大小与工形件端部所成工字型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渐进扣板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至与矩形主板的厚度相等,且渐进扣板的高度小于矩形主板的高度;
22.矩形主板的另一端设置为由下至上宽度逐渐变大至一恒定值的结构。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土工格室榫夹固定结构,通过工形件与两个扣件对两个相邻的格室片材进行固定,相较于传统的铆接和部分注塑连接方式,没有对格室片材本身造成破坏,保留了格室片材的完整结构,且榫夹结构能够重复利用,更加的环保,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另外,通过提升两个格室片材连接处,格室片材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格室片材与工形件以及扣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大大提升了两个格室片材之间的对拉强度、剪切强度与剥离强度,相较于焊接和注塑连接,其安装效果有着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土工格室榫夹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榫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安装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扣件;2、工形件;3、安装插件;4、格室片材;11、u形背板;12、限位挡板;13、挤压腔;14、限位凸起;15、连接板通道;21、挤压扣板;22、连接板;23、u形槽;32、渐进扣板;33、矩形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一种土工格室榫夹固定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若干格室片材4与榫夹结构,若干个格室片材4之间面对面两两交错固定,当以垂直于格室片材4的方向拉伸时,能够形成蜂窝网状结构,相邻两个格室片材4之间通过榫夹结构固定连接;
34.所述榫夹结构包括工形件2与两个对称设置的扣件1;
35.所述工形件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挤压扣板21,两个挤压扣板21之间通过连接板22固定连接,连接板22与两个挤压扣板21之间形成有u形槽23;
36.所述扣件1包括u形背板11与限位挡板12,所述u形背板1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限位挡板12的一端,两个限位挡板12之间形成有连接板通道15,u形背板11与限位挡板12组合形成有挤压腔13,所述挤压腔13的形状尺寸与挤压扣板21相适配;
37.两个所述格室片材4沿两个对称设置的扣件1之间的位置铺设后,再沿着连接板通道15进入挤压腔13内,格室片材4沿挤压腔13的内壁铺设后再沿连接板通道15铺出,两个扣件1的内部分别铺设有一个格室片材4;
38.所述工形件2的两个挤压扣板21分别插入两个扣件1内的挤压腔13,连接板22与连接板通道15配合;
39.当扣件1的挤压腔13内铺设有一层格室片材4时,挤压扣板21与扣件1的挤压腔13过盈连接,且两个扣件1的限位挡板12部分对两层相对设置的格室片材4施加压力,提升格室片材4与限位挡板12之间的摩擦力以及两层格室片材4之间的摩擦力;
40.所述u形背板11的背面为弧形结构,能够提升格室片材4与u形背板1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土工格室的剪切强度;
41.所述挤压腔13的边角做圆角处理,使土工格室的安装更为简便,且不会对格室片材4的局部位置造成破坏;
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限位挡板12相对一端靠近挤压腔13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凸起14,限位凸起14与限位挡板12为一体结构;
43.上述的一种土工格室榫夹固定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4.步骤一、将两个格室片材4的固定位置区域平坦贴近后,将两个扣件1分别设置在格室片材4的两面,使两个扣件1将两层格室片材4夹在中间;
45.步骤二、将两层格室片材4的部分分别拨入两个扣件1的挤压腔13内;
46.步骤三、将安装插件3插入两个扣件1的挤压腔13内,使格室片材4的部分位置与挤压腔13的内壁紧密贴合,然后将工形件2的一端与安装插件3的端部贴合,通过对工形件2施加压力,使工形件2对安装插件3施加压力,并将安装插件3排出挤压腔13,同时工形件2插入挤压腔13内,完成土工格室榫夹固定结构的安装。
47.所述安装插件3包括矩形主板33,矩形主板33的一端两侧一体设置有渐进扣板32,渐进扣板32的一端与矩形主板33的端部所成工字型的形状大小与工形件2端部所成工字型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渐进扣板32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至与矩形主板33的厚度相等,且渐进扣板32的高度小于矩形主板33的高度;
48.矩形主板33的另一端设置为由下至上宽度逐渐变大至一恒定值的结构,从而方便安装插件的矩形主板31端部能够逐渐将两层格室片材4挤压至挤压腔13的内壁。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