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用手势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前的汽车电器一般都是采用按键控制或者采用语言控制等,但是这两种控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按键控制方式由于需要驾乘人员腾出手来进行控制,特别是汽车dvd以及车灯控制按钮,大部分都在中控台,离方向盘比较远,而一般这些操控动作都是驾驶员独自完成的,所以利用按键控制对于驾驶员的安全驾驶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语音控制由于车内外的环境嘈杂的不定因素导致语音系统容易引起误判,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系统遍及各个领域,目前汽车内的控制系统已经从按键或者语音控制演变为手势控制,使得汽车控制系统进一步的智能化,目前手势识别控制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项技术对于解决上述两种控制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具有非常好的补充,它通过识别装置对人的手势进行识别分析然后将识别信号传递至执行端,从而做出相应的操作,但是这种手势识别装置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识别装置需要对准驾驶员进行手势分析,因此它需要将识别端安装在中控台对准驾驶员的位置,但是如果将其直接安装在中控台上时很有可能会对驾驶员的视野产生一定的干扰,从而影响到驾驶员的安全驾驶。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的识别装置直接安装在中控台上遮挡驾驶员视线从而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手势识别装置,通过在中控台上开设安装槽使得手势识别端能够安装在安装槽内从而有效地清除了中控台上的视野遮挡物使得驾驶员能够进行安全驾驶,并通过设置升降调节组件来进行手势识别端的上下移动,使得手势识别端在需要使用时向上升起不需要使用时收回至安装槽内,有利于驾驶员使用和安全行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汽车用手势识别装置,包括手势识别端和中控台,所述的手势识别端固定连接在中控台上,所述的手势识别装置包括手势识别端和中控台,所述的手势识别端通过设置有的升降调节组件滑动连接在中控台上,所述的手势识别装置还将手势识别端优化设置为活动的可转动式识别端。
7.优选地,所述的手势识别端上设置有手势识别镜头,所述的手势识别镜头固定连接在手势识别端上,所述的手势识别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滑动块,所述的滑动块固定连接在手势识别端的侧壁,所述的滑动块上开设有螺纹孔。
8.优选地,所述的中控台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的中控台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
的控制开关固定连接在中控台上,所述的控制开关还可以固定安装在汽车方向盘上,所述的中控台内部设置有升降调节组件,所述的升降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在中控台内部。
9.优选地,所述的升降调节组件包括正反转微型电机、螺纹丝杆和啮合齿轮组,所述的正反转微型电机固定连接在中控台内且所述的正反转微型电机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的螺纹丝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槽的底端,所述的啮合齿轮组的一端齿轮固定连接在螺纹丝杆上,另一端齿轮固定连接正反转微型电机的输出轴。
10.优选地,所述的手势识别端通过螺纹孔套接在螺纹丝杆上并螺纹滑动连接在螺纹丝杆上,即滑动连接在中控台上的安装槽内。
11.优选地,所述的可转动式识别端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手势识别镜头通过设置有的连接轴活动连接在通孔内。
12.有益效果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上述的一种汽车用手势识别装置,通过在中控台上开设安装槽使得手势识别端能够安装在安装槽内从而有效地清除了中控台上的视野遮挡物使得驾驶员能够进行安全驾驶,并通过设置升降调节组件来进行手势识别端的上下移动,使得手势识别端在需要使用时向上升起不需要使用时收回至安装槽内,有利于驾驶员使用和安全行车,整体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
15.(2)上述的一种汽车用手势识别装置,还通过设置可转动式识别端,所述的可转动式识别端内开设有通孔并将手势识别镜头通过设置有的连接轴活动连接在通孔内,使得驾驶员能够对手势识别镜头进行适当的角度调整,使得手势识别镜头能够正对驾驶员进行手势识别,有效地提高了手势识别镜头的识别准确性,且有效地解决了手势识别装置的手势识别镜头识别角度固定的弊端。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手势识别端与中控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1中手势识别端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1中中控台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实施例1中升降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实施例2中可转动式识别端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22.图中:10、手势识别端;11、手势识别镜头;12、滑动块;13、螺纹孔;
23.20、中控台;21、安装槽;22、控制开关;
24.30、升降调节组件;31、正反转微型电机;32、螺纹丝杆;33、啮合齿轮组;
25.40、可转动式识别端;41、通孔;42、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27.实施例1
28.如图1~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用手势识别装置的结
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手势识别装置包括手势识别端10和中控台20,所述的手势识别端10通过设置有的升降调节组件30滑动连接在中控台20上。
29.所述的手势识别端10上设置有手势识别镜头11,所述的手势识别镜头11固定连接在手势识别端10上,所述的手势识别端10的侧壁上设置有滑动块12,所述的滑动块12固定连接在手势识别端10的侧壁,所述的滑动块12上开设有螺纹孔13。
30.所述的中控台20上端开设有安装槽21,所述的中控台20上设置有控制开关22,所述的控制开关22固定连接在中控台20上,为了更加方便驾驶员控制,所述的控制开关22还可以固定安装在汽车方向盘上,所述的中控台20内部设置有升降调节组件30,所述的升降调节组件30固定连接在中控台20内部。
31.所述的升降调节组件30包括正反转微型电机31、螺纹丝杆32和啮合齿轮组33,所述的正反转微型电机31固定连接在中控台20内且所述的正反转微型电机31与控制开关22电性连接,所述的螺纹丝杆32转动连接在安装槽21的底端,所述的啮合齿轮组33的一端齿轮固定连接在螺纹丝杆32上,另一端齿轮固定连接正反转微型电机31的输出轴。
32.所述的手势识别端10通过螺纹孔13套接在螺纹丝杆32上并螺纹滑动连接在螺纹丝杆32上,即滑动连接在中控台20上的安装槽21内。
33.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使用到手势识别装置的手势识别端10进行手势的识别时,通过开启控制开关22使得控制开关22启动正反转微型电机31进行转动,正反转微型电机31进行转动时带动啮合齿轮组33转动进而带动螺纹丝杆32进行转动,当螺纹丝杆32进行转动时,螺纹丝杆32上的手势识别端10受到螺纹作用力而向上滑动,直至将手势识别端10上的手势识别镜头11露出从而对驾驶员的手势进行识别并做出相应的措施,当使用完毕或不需要使用到手势识别端10时,通过再次开启控制开关22使得正反转微型电机31进行反转从而将手势识别端10收回至安装槽21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通过在中控台20上开设安装槽21使得手势识别端10能够安装在安装槽21内从而有效地清除了中控台20上的视野遮挡物使得驾驶员能够进行安全驾驶,并通过设置升降调节组件30来进行手势识别端10的上下移动,使得手势识别端10在需要使用时向上升起不需要使用时收回至安装槽21内,有利于驾驶员使用和安全行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4.实施例2
35.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用手势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手势识别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手势识别端10优化为活动的可转动式识别端40。
36.所述的可转动式识别端40上开设有通孔41,所述的手势识别镜头11通过设置有的连接轴42活动连接在通孔41内。
37.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使用到手势识别装置的手势识别端10进行手势的识别时,通过将可转动式识别端40从安装槽21内升起,并能够对手势识别镜头11进行适当的角度调整,使得手势识别镜头11能够正对驾驶员进行手势识别,有效地提高了手势识别镜头11的识别准确性,且有效地解决了手势识别装置的手势识别镜头11识别角度固定的弊端,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