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混凝土管道广泛用于市政、公路专业的排水工程中,混凝土管道180
°
混凝土基础形式较为常见,传统混凝土管道180
°
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法需先进行平基浇筑,平基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安装管道,由于平基上没有专项卡管设施,管道吊装吊带抽出会导致管道移动或相邻管道安装会出现轻微碰撞,使其相邻两根管道管口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管座浇筑前需将管道多次调整至设计位置,调整难度大,只能人工慢慢调整且调整时间长、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若干枕梁沿线性铺设,利用每个枕梁的定位限定管道的位置,无需手动频繁调整管道位置,施工较方便,施工效率较高。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沿线性铺设的枕梁,任一枕梁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管道相配合。
5.优选的,定位槽为圆弧槽。
6.优选的,定位槽的槽口设有导向口,导向口的横截面呈喇叭状。
7.优选的,定位槽的槽沿一体式设有吊钩。
8.优选的,枕梁具体为混凝土枕梁。
9.优选的,任意相邻两枕梁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柱和导向槽。
10.优选的,每两个枕梁的定位槽与一根管道相配合。
11.相对于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沿线性铺设的枕梁,任一枕梁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管道配合,施工时,仅需将管道置于定位槽内即可,利用定位槽限定管道的位置,确保管道逐节对准,无需手动反复调整管道,施工难度较小,施工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支撑管道时的状态图;
14.图2为图1的主视剖面图;
15.图3为图1中枕梁的剖面图;
16.图4为图1中枕梁的侧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与管道进行180
°
混凝土基础一次性整体浇注后的状态图。
18.附图标记如下:
19.枕梁1、定位槽2、管道3和吊钩4。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支撑管道时的状态图;图2为图1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图1中枕梁的剖面图;
23.图4为图1中枕梁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与管道进行180
°
混凝土基础一次性整体浇注后的状态图。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沿线性铺设的枕梁1,全部枕梁1铺设于地基上,每个枕梁1均设有定位槽2,全部定位槽2同轴贯穿,定位槽2与管道3相配合,利用定位槽2限定管道3的位置,防止管道3相对于枕梁1滚动,确保管道3逐节对准,无需手动反复调整管道3,施工难度较小,施工效率较高。此外,枕梁1的设置,还可防止滚动的管道3砸伤施工人员,安全性较好。
25.在全部管道3置于枕梁1的定位槽2后,进行180
°
混凝土基础一次性整体浇注,以此减少施工步骤,缩短施工周期。整体浇注的结构如图5所示。
26.枕梁1具体为混凝土枕梁,相邻两个枕梁1之间间隔1m,每两个枕梁1的定位槽2与一根管道3相配合,也即每两个枕梁1支撑一根管道3,但枕梁1的间隔距离及与管道3的匹配数量均不限于此,可以依据管道3的长短适当地增减枕梁1的铺设数量。
27.其中,管道3具体为圆柱状混凝土管道,定位槽2为圆弧槽。定位槽2的尺寸可以依据管道3的外径进行适应性调整,确保定位槽2的内径与管道3的外径相等即可。
28.为方便将管道3放于定位槽2内,定位槽2的槽口设有导向口,导向口的横截面呈喇叭状,其大端宽度大于管道3的外径,其小端宽度与管道3的外径相等。导向口可一体式设于定位槽2的槽口,可与枕梁1一次性浇注而成。
29.定位槽2的槽沿一体式设有吊钩4,定位槽2的两根各固定有一个吊钩4,与枕梁1一次性浇注而成,可防止吊钩4脱离枕梁1,方便起吊设备吊起枕梁1。
30.任意相邻两枕梁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柱和导向槽,其中导向柱设于前一个枕梁1的末端,导向柱设于后一个枕梁1的前端,利用配合的导向槽和导向孔确保枕梁1沿线性铺设,避免枕梁1铺设时歪斜,进一步确保全部管道3同轴。导向槽具体可以是固定于枕梁1端部的凹槽,导向柱可以是可拆卸地装于枕梁1一端的杆件,导向柱可反复用于各枕梁1。
3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沿线性铺设的枕梁(1),任一所述枕梁(1)设有定位槽(2),所述定位槽(2)与管道(3)相配合;所述定位槽(2)的槽口设有导向口,所述导向口的横截面呈喇叭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为圆弧槽。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的槽沿一体式设有吊钩(4)。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梁(1)具体为混凝土枕梁。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所述枕梁(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柱和导向槽。6.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枕梁(1)的定位槽(2)与一根所述管道(3)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沿线性铺设的枕梁,任一枕梁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管道配合,施工时,仅需将管道置于定位槽内即可,利用定位槽限定管道的位置,确保管道逐节对准,无需手动反复调整管道,施工难度较小,施工效率较高。施工效率较高。施工效率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袁星 张洪军 申洪雨 张宏权 林艳兵 李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庆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1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