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斗轮机专用复合加强型扁电缆。
背景技术:
2.扁平电缆是标准组织生产,适用交流额定电压450v/70v及以下的移动式电气设备中,扁型结构特别适用于频繁弯曲的场合,不扭结,折叠整齐,如行车。yb、ybf、ybz三大类产品均能满足各种场合的需要。适用于发电、冶金、化工、港口等恶劣环境下移动电器设备之间电器连接。
3.现有斗轮机用的扁平电缆,由于人们不能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对电缆内部需要搭接连接的导线进行单独的取出,导致一根导线在被拆解取出后,其他位置上的缆芯束会裸露,这将对暴露缆芯束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的安全均会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斗轮机专用复合加强型扁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新型斗轮机专用复合加强型扁电缆,包括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缆芯束,且内护套的外侧设有对其进行防护的外护套,所述缆芯束包括导线、依次包覆于导线上的绝缘层、金属屏蔽层,所述内护套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可对其内侧缆芯束进行缓冲防护,所述内护套上设有与缆芯束一一对应并方便将相应缆芯束从电缆中独立取出的拆解机构一,每个所述绝缘层、金属屏蔽层上分别设有方便将其内侧导线从电缆中取出的拆解机构二。
9.进一步地,所述内护套上开设有与缆芯束一一对应并对相应缆芯束进行安装的限位槽。
10.更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扁电缆左右两侧的两个限位槽分别设有两组与上述限位槽连通的拆解机构一,且两组所述拆解机构一关于上述缆芯束上下对称,位于所述扁电缆左右两侧的两个限位槽之间的其他限位槽分别设有四组拆解机构一,且四组拆解机构一分别等间距设于相应限位槽外侧的四个部位并与相应限位槽连通。
11.作为优选的,所述拆解机构一包括开设于内护套上且与相应限位槽连通的环形剪切口、开设于内护套上且与环形剪切口一一对应并与相应环形剪切口连通的条形剪切口,所述条形剪切口远离相应环形剪切口的一端靠近外护套且位于内护套的内侧。
1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环形剪切口的内部均设有一个可对其内壁进行弹性支撑的支撑条,且每个支撑条远离相应缆芯束的一侧与环形剪切口的内壁固定连接。
13.作为优选的,所述拆解机构二包括对接连接的半环体一和半环体二,所述半环体一与半环体二对接的端面上均等间距设有呈交错设置的卡块和与卡块一一对应并供相应卡块卡接的卡槽。
14.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半环体一与半环体二对接端面的外侧在绝缘层、金属屏蔽层上形成条形缺口,所述限位槽、金属屏蔽层的内壁上均设有与相应条形缺口一一对应并与相应条形缺口插接连接的挤压条。
15.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限位槽上均设有与其内部连通并开设于内护套上的散热孔,且散热孔的自由端紧贴在外护套的内壁上。
16.3.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每个限位槽对应一个缆芯束,而每个限位槽上均对应设有两组或四组拆解机构一的设置,使人们可单独的对扁平电缆中处于任意位置的缆芯束进行单独的拆解并取出,以方便人们对某个缆芯束的搭接连接,另个每个缆芯束上拆解机构一个数的设置,使人们在对任意位置缆芯束进行单独拆解时,不会对其他位置上的缆芯束造成影响,即其他位置上的缆芯束不会发生裸露,以确保其他位置上的缆芯束还能受到内护套的防护,延长电缆搭接处缆芯束的使用寿命。
18.2、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将某个缆芯束中的导线搭接到其他电器件上时,可将剪刀或其他剪切设备插入条形剪切口内侧并沿着条形剪切口进行裁切,直至裁切至所需的长度,其次在将该缆芯束上其他位置上的条形剪切口也通过上述的方法进行裁切,然后手动将需要搭接的缆芯束从内护套中取出,该种通过对条形剪切口的裁切,就可将所需的缆芯束独立取出的设置,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该电缆的搭接连接,可提高安装工人的工作效率。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半环体一与半环体二卡接式的对接连接,不仅方便了人们对已取出缆芯束中导线的取出,还有效的提高了操作工人对该电缆搭接连接。
20.4、本实用新型通过挤压条与条形缺口的插接连接,可对半环体一与半环体二的对接处进行挤压式的固定,以提高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在导线上的包覆效果。
21.5、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散热孔可同时对每个限位槽内的缆芯束进行散热,以提高该电缆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内护套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内护套完全拆解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缆芯束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金属屏蔽层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金属屏蔽层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内护套;2、外护套;3、导线;4、绝缘层;5、金属屏蔽层;6、半环体一;7、半环体二;8、卡块;9、卡槽;10、条形缺口;11、挤压条;12、限位槽;13、环形剪切口;14、条形
剪切口;15、支撑条;16、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32.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斗轮机专用复合加强型扁电缆,包括内护套1,内护套1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缆芯束,且内护套1的外侧设有对其进行防护的外护套2,缆芯束包括导线3、依次包覆于导线3上的绝缘层4、金属屏蔽层5,内护套1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可对其内侧缆芯束进行缓冲防护,内护套1上设有与缆芯束一一对应并方便将相应缆芯束从电缆中独立取出的拆解机构一,每个绝缘层4、金属屏蔽层5上分别设有方便将其内侧导线3从电缆中取出的拆解机构二。
33.如图2所示,内护套1上开设有与缆芯束一一对应并对相应缆芯束进行安装的限位槽12;
34.如图1、2、3所示,位于扁电缆左右两侧的两个限位槽12分别设有两组与上述限位槽12连通的拆解机构一,且两组拆解机构一关于上述缆芯束上下对称,位于扁电缆左右两侧的两个限位槽12之间的其他限位槽12分别设有四组拆解机构一,且四组拆解机构一分别等间距设于相应限位槽12外侧的四个部位并与相应限位槽12连通,每个限位槽12对应一个缆芯束,而每个限位槽12上均对应设有两组或四组拆解机构一的设置,使人们可单独的对扁平电缆中处于任意位置的缆芯束进行单独的拆解并取出,以方便人们对某个缆芯束的搭接连接,另个每个缆芯束上拆解机构一个数的设置,使人们在对任意位置缆芯束进行单独拆解时,不会对其他位置上的缆芯束造成影响,即其他位置上的缆芯束不会发生裸露,以确保其他位置上的缆芯束还能受到内护套1的防护,延长电缆搭接处缆芯束的使用寿命;
35.如图8所示,拆解机构一包括开设于内护套1上且与相应限位槽12连通的环形剪切口13、开设于内护套1上且与环形剪切口13一一对应并与相应环形剪切口13连通的条形剪切口14,条形剪切口14远离相应环形剪切口13的一端靠近外护套2且位于内护套1的内侧,当需要将某个缆芯束中的导线搭接到其他电器件上时,可将剪刀或其他剪切设备插入条形剪切口14内侧并沿着条形剪切口14进行裁切,直至裁切至所需的长度,其次在将该缆芯束上其他位置上的条形剪切口14也通过上述的方法进行裁切,然后手动将需要搭接的缆芯束从内护套1中取出,该种通过对条形剪切口14的裁切,就可将所需的缆芯束独立取出的设置,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该电缆的搭接连接,可提高安装工人的工作效率;
36.如图8所示,每个环形剪切口13的内部均设有一个可对其内壁进行弹性支撑的支撑条15,且每个支撑条15远离相应缆芯束的一侧与环形剪切口13的内壁固定连接,环形剪切口13的设置,不仅方便了人们对缆芯束的拆解取出,还可通过支撑条15对环形剪切口13内壁的支撑,来增强内护套1对外力的缓冲效果。
37.如图4、5、6、7所示,拆解机构二包括对接连接的半环体一6和半环体二7,半环体一6与半环体二7对接的端面上均等间距设有呈交错设置的卡块8和与卡块8一一对应并供相应卡块8卡接的卡槽9,通过半环体一6与半环体二7卡接式的对接连接,不仅方便了人们对已取出缆芯束中导线3的取出,还有效的提高了操作工人对该电缆搭接连接;
38.如图6、7所示,每个半环体一6与半环体二7对接端面的外侧在绝缘层4、金属屏蔽层5上形成条形缺口10,限位槽12、金属屏蔽层5的内壁上均设有与相应条形缺口10一一对应并与相应条形缺口10插接连接的挤压条11,通过挤压条11与条形缺口10的插接连接,可对半环体一6与半环体二7的对接处进行挤压式的固定,以提高绝缘层4、金属屏蔽层5在导线3上的包覆效果;
39.如图1、2、3所示,每个限位槽12上均设有与其内部连通并开设于内护套1上的散热孔16,且散热孔16的自由端紧贴在外护套2的内壁上,通过多个散热孔16可同时对限位槽12内的缆芯束进行散热,以提高该电缆的散热效果。
40.上述新型斗轮机专用复合加强型扁电缆的具体应用过程为:使用时,当该电缆受到外力挤压时,可通过内护套1、支撑条15产生的形变对该电缆内侧的缆芯束进行缓冲防护,以降低外力对该电缆造成的损坏,且当该电缆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通过挤压条11对条形缺口10的弹性挤压,对半环体一6与半环体二7的对接端处进行挤压式的固定,以提高绝缘层4、金属屏蔽层5在导线3上包覆的稳定性能;
41.当需要将该电缆中的某个缆芯束中的导线搭接到其他电器件上时,可将剪刀或其他剪切设备插入条形剪切口14内侧并沿着条形剪切口14进行裁切,直至裁切至所需的长度,其次在将该缆芯束上其他位置上的条形剪切口14也通过上述的方法进行裁切,然后手动将需要搭接的缆芯束从内护套1中取出,其次通过半环体一6与半环体二7卡接式的对接连接,可将已取出缆芯束中导线3的取出,最后将裸露的导线3搭接到相应的电器件上即可,这样便完成了该新型斗轮机专用复合加强型扁电缆的使用过程。
42.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