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市政道路管线布置架

专利查询2022-5-16  193


一种基于bim的市政道路管线布置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市政道路管线布置架。


背景技术:

2.现今,对于市政的线路排布,为了保证地面上可用面积,以及城市的美观和安全,由城市线缆原本的地面转为地下,因此对于线缆的排布和使用也作为市政工程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3.根据专利号cn212178083u,公开了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包括底座,底座底部安装有支腿,所述底座顶板正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内插接有杆件,杆件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底板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挂钩;所述套管的四个侧板下端对应位置均安装有第一电动缸,第一电动缸上方的套管侧板对应位置沿竖直方向均开设有贯通槽,第一电动缸伸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穿过贯通槽与杆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下方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底板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顶板上对应位置安装有四个第二电动缸,第二电动缸伸出端穿过底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4.在对于城市线缆改造过程中,时常会搬运过程中线缆对于地面和其他装置的摩擦造成搬运困难,以及对线缆造成的损伤,对于线缆的固定更是需要通过螺丝将线缆固定于线缆固定装置上,不仅加大了施工的人力和成本,且后期改造需要对装置进行拆卸,过程繁琐效率不佳,一般的固定装置无法对线缆进行改造,因此需要一个更好的装置对线缆进行安装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市政道路管线布置架,通过两个导滑件使得线缆在搬运过程中,可以在导滑件进行滑行,极大的减少搬运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并且拉动推杆,线缆因重力的因素会下压于合爪组件,合爪组件对线缆进行夹持固定,不仅操作简单,对于后期线缆的改造也极其方便,该装置能够实现线缆的竖直方向的移动,不需要对线缆进行拆除就可以进行小范围的移动改造,极大减少了市政线路改造的人力和成本,且提高了线路改造的效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市政道路管线布置架,包括悬挂于墙体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滑动设置有受驱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托架;
7.所述托架上分别安装有:
8.导滑件,其通过连杆组件进行装配,受所述连杆组件驱动以呈以下两个状态:状态一,贴合于所述托架表面;状态二,垂直于所述托架表面以顶托线缆;
9.合爪组件,其用于夹持下落的所述线缆。
10.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驱使托架上下移动。
11.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驱动手柄、螺杆和传动齿轮,所述驱动手柄轴向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上,且其上固定安装有偏齿轮;所述螺杆轴向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两个立柱旁边,螺杆与偏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托架的支脚延伸至所述立柱内并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螺杆相啮合,并随着所述螺杆轴向转动以使托架上下移动。
12.作为优选,所述导滑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关于所述合爪组件中心对称分布。
13.作为优选,所述合爪组件包括合瓣、支撑台和阻尼器,所述支撑台通过阻尼器安装于托架上,所述合瓣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轴向对称分布于托架的顶端,两个所述合瓣合拢以对支撑台上的线缆进行夹持。
14.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转轴、连接杆、推杆和第二连杆转轴,所述第一连杆转轴轴向转动设置于托架上,所述导滑件上对称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杆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杆转轴滑动设置于所述托架,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第一连杆转轴和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推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杆转轴上、并用于驱使第二连杆转轴滑动。
15.作为优选,所述托架的一侧活动设置有螺纹挤压杆,所述螺纹挤压杆螺纹装配于托架一侧开设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挤压杆用于锁止所述第二连杆转轴。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市政道路管线布置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实用新型通过将线缆放置于导滑件上,可以减少线缆在搬运过程中因摩擦力太大造成的搬运困难的问题。
18.2、该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推杆,使连杆组件带动导滑件贴近于托架,此时线缆因重力下压于合爪组件上,合爪组件对线缆进行夹持固定。
19.3、该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架之间的传动组件,可以驱动托架沿安装架竖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布置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布置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合爪组件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安装架;2、托架;3、传动组件;4、连杆组件;5、合爪组件;6、螺纹挤压杆;7、导滑件;11、传动滑槽;31、驱动手柄;32、螺杆;33、传动齿轮;41、第一连杆转轴;42、连接杆;43、推杆;44、第二连杆转轴;51、合瓣;52、支撑台;53、阻尼器;7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30.如图1-6所示,一种基于bim的市政道路管线布置架,包括悬挂于墙体上的安装架1,安装架1上滑动设置有受驱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托架2;托架2上分别安装有:导滑件7,其通过连杆组件4进行装配,受连杆组件4驱动以呈以下两个状态:状态一,贴合于托架2表面;状态二,垂直于托架2表面以顶托线缆;合爪组件5,其用于夹持下落的线缆。该实用新型通过将线缆放置于导滑件7上,可以减少线缆在搬运过程中因摩擦力太大造成的搬运困难的问题,通过拉动推杆43,使连杆组件4带动导滑件7贴近于托架2,此时线缆因重力下压于合爪组件5上,合爪组件5对线缆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安装架1之间的传动组件3,可以驱动托架2沿安装架1竖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31.如图1和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技术方案,安装架1上设置有传动组件3,传动组件3驱使托架2沿安装架1竖直方向进行移动,传动组件3包括驱动手柄31、螺杆32和传动齿轮33,驱动手柄31轴向转动设置于安装架1上,且其上固定安装有偏齿轮;偏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螺杆32的下方,螺杆32轴向转动设置于安装架1上的两个立柱旁边,且立柱上设置有传动滑槽11,螺杆32位于驱动手柄31的一端设置有偏齿轮,螺杆32的偏齿轮与驱动手柄31偏齿轮啮合传动,托架2的支脚延伸至立柱的传动滑槽11内,并且托架2的一个支脚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33,另一个支脚滑动于传动滑槽11内,传动齿轮33与螺杆32相啮合,并随着螺杆32轴向转动驱动托架2进行上下移动。
32.再者,导滑件7的数量为两个,并关于合爪组件5中心对称分布,合爪组件5包括合瓣51、支撑台52和阻尼器53,支撑台52通过阻尼器53安装于托架2上,阻尼器53可以在线缆下压于支撑台52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能够在合瓣51对线缆进行夹持时省去一部分力,从而保护了合瓣51的使用,合瓣51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轴向对称分布于托架2的顶端,两个合瓣51轴向转动安装于托架2上设置的凸台,并且合瓣51的同一端轴向转动安装于支撑台52的底部,两个合瓣51因线缆的下压进行合拢,并对支撑台52上的线缆进行夹持、固定。
33.进一步的,连杆组件4为两个,且轴向对称分布于托架2的两侧,连杆组件4包括第一连杆转轴41、连接杆42、推杆43和第二连杆转轴44,第一连杆转轴41轴向转动设置于托架2两侧内壁上,导滑件7上对称设置有支撑杆71,且支撑杆71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杆转轴41上,第二连杆转轴44滑动设置于托架2内壁两侧开设的导滑槽,连接杆4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与第一连杆转轴41和支撑杆71进行转动连接,推杆43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杆转轴44上,通过拉动推杆43,使第二连杆转轴44滑动于导滑槽内,使导滑件7解除竖直于托架2的状态。
34.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导滑件7在竖直于托架2时保持稳定,在托架2的一侧活动设置有螺纹挤压杆6,螺纹挤压杆6螺纹装配于托架2一侧开设的螺纹孔内,通过旋转螺纹挤压杆6,使螺纹挤压杆6与托架2上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装配,螺纹挤压杆6挤压于导滑槽内第二连杆转轴44一端的滑块,从而对连杆组件4进行固定,进一步的使导滑件7在竖直于托架2时保持稳定。
35.工作原理:通过将线缆放置于两个导滑件7上,线缆在导滑件7进行滑动,当线缆到达指定位置需要固定时,通过旋动螺纹挤压杆6并拉动推杆43,使导滑件7解除竖直于托架2的状态,此时线缆因重力因素下沉,并下压于合爪组件5上,合爪组件5上的两个合瓣51对线
缆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转动传动组件3上的驱动手柄31,使驱动手柄31上的偏齿轮与螺杆32上的偏齿轮啮合,进而使螺杆32转动,此时螺杆32与传动齿轮33啮合,传动齿轮33带动托架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36.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