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消化内科用进药装置。
背景技术:
2.幼儿抵抗力较低,生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为了尽量不破坏幼儿的免疫系统,医生多建议给幼儿服药治疗,现有技术中,护理人员一般通过市场上常用的滴管或注射式喂药器对患儿进行药物喂食,因为有的患儿曾经过见过喂药器,会对喂药器产生抗拒心理,患儿会在看到喂药器时会拒绝吃药,容易造成患儿孩抵抗情绪较大,容易哭闹和挣扎,从而出现喂药困难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儿童消化内科用进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消化内科用进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消化内科用进药装置,包括壳体、吸管、注射器、隔板、滑块、放置孔以及升缩机构;壳体的顶部设有插孔,壳体的底部设有通口,通口位于插孔的正下方;吸管的下端通过所述插孔插入壳体内;注射器通过通口伸入到壳体内,注射器的注射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吸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隔板竖直固定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注射器的一侧;滑块卡装在隔板与壳体内壁形成的空腔内且能在空腔内竖直移动,滑块的顶部固定有用于固定糖果的固定座;放置孔开设在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滑块的正上方;升缩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升缩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连接,用于带动滑块进行升缩。
5.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器包括顶部设有注射口的针筒,针筒的下端口处套装固定有限位板,针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橡胶活塞,橡胶活塞的下端连接有推杆,推杆的末端固定有按压块。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内螺纹接头,所述注射口的外壁以及吸管的下侧外壁均设有与所述内螺纹接头匹配的外螺纹。
7.进一步地,所述升缩机构包括卡槽和滑杆,卡槽设置在滑块的底部;滑杆竖直固定在所述按压块的顶部边缘处,滑杆的另一端穿过壳体后插入所述卡槽内。
8.进一步地,所述滑杆的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9.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两侧壁上固定有固定环。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中心处设有插槽,所述固定座呈柱形,且固定座的直径小于放置孔的直径。
11.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卡通图案的贴纸。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在对儿童进行喂药时,通过将注射药物的注射器隐藏到壳体的内部,可以避免患儿认出,而且壳体上设有卡通贴纸,能够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注射的药物通过吸管送进患儿的口腔,同时在通过按压块推动橡胶活塞将针筒内的药物喂药时,滑杆能够将
滑块升起,滑块升起的过程中能将放置在固定座上的糖果从壳体内露出,从而能够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并且鼓励患儿吃完药后会奖励糖果,从而避免患儿哭闹和挣扎,有利于喂药的进行。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1到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术语“一”、“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一”、“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9.实施例
20.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儿童消化内科用进药装置,包括壳体1、吸管2、注射器3、隔板51、滑块52、放置孔102以及升缩机构;壳体1的顶部设有插孔101,壳体1的底部设有通口,通口位于插孔101的正下方;吸管2的下端通过所述插孔101插入壳体1内;注射器3通过通口102伸入到壳体1内,且位于吸管2的正下方,注射器3的注射端通过连接件4与所述吸管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用于将药液注射到吸管2内;隔板51,竖直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注射器3的一侧;滑块52卡装在隔板51与壳体1内壁形成的空腔内且能在空腔内竖直移动,滑块52的顶部固定有用于固定糖果的固定座53;放置孔102开设在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滑块52的正上方;升缩机构设置在壳体1 内,升缩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52连接,用于带动滑块52进行升缩。
21.喂药前,先将糖果通过放置孔102放入到固定座53上并进行固定,喂药时,将吸管2远离注射器3的一端让儿童含住,然后通过注射器3将药液缓慢注射到吸管2内流入儿童的空腔内,注射器3在注射药物时,升缩机构带动滑块52缓慢上升从而使糖果通过放置孔102从壳体1内漏出来,因此可以在喂药时利用糖果吸引儿童,告诉儿童吃完药后可以将糖果取下来,从而避免儿童进行哭闹和挣扎,有利于喂药的进行,
22.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注射器3包括顶部设有注射口32的针筒31,针筒31的下端口处套装固定有限位板33,针筒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橡胶活塞34,橡胶活塞34的下端连接有推杆35,推杆35的末端固定有按压块36,注射时,通过向上推动按压块36,按压块36通过推杆35使得橡胶活塞34向上移动,从而将装到针筒31内的药液通过注射口32注射到吸管2内。
23.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件4为内螺纹接头,所述注射口32的外壁以及吸管2的下侧外壁均设有与所述内螺纹接头匹配的外螺纹,通过内螺纹接头可以将注射口32与吸管2连通,方便注射器3将药物注射到吸管2内。
24.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升缩机构包括卡槽54和滑杆55;卡槽54设置在滑块52的底部;滑杆55竖直固定在所述按压块36的顶部边缘处,滑杆 55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后插入所述卡槽54内,在向上移动按压块36将针筒 31内的药液进行注射时,由于滑杆55与按压块36固定,因此滑杆55同步向上移动,滑杆55通过卡槽54将滑块52顶起同步上升,滑块52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固定座53带动糖果从壳体1内露出,升缩的过程非常便捷。
25.优选地,如图1所示,为了观察针筒内的药物的输送量,因此在所述滑杆55的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26.优选地,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在注射时推动挤压块36,在所述壳体1 的底部两侧壁上固定有固定环6,在注射时,将食指与中指分别扣住两个固定环6,然后利用拇指向上推动挤压块36即可进行注射,同时由于限位板33的存在能够将针筒31与壳体1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针筒31通过通口进入到壳体1内,限位板33在注射时通过与两个固定环6的配合,可以实现相互借力的作用,使得注射更方便。
27.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座53的顶部中心处设有插槽,插槽用于固定类似棒棒糖的糖果,只需将棒棒糖底部的棍子插入到插槽内即可对棒棒糖进行固定,取出棒棒糖时直接从插槽拔出即可,为了使固定座53能够带动棒棒糖从壳体1内伸出,因此将固定座53设置为柱形,且固定座53的直径小于放置孔102的直径,使得固定座53可以穿过放置孔102伸到壳体1外。
28.优选地,如图3所示,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在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卡通图案的贴纸7。
29.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地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