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储能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在日常的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便于对汽车进行充电,在新能源汽车的日常停放处都会设置多个快充设备便于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及时充电。
3.与传统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具有以下优点:1、能源消耗零排放;2、能源利用率非常高;3、汽车运行平稳、噪声小;4、整车结构简单,容易维修保养。然而,受到蓄电池技术水平以及市场规模的制约,纯电动汽车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1、蓄电池的电能容量小,造成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较短;2、蓄电池充电耗时长,减少了电动汽车的使用灵活性;3、蓄电池充放电折旧率高,使用寿命太短,造成电动汽车更换电池频率高,成本较高;4、电动汽车市场规模亟待扩大,使得维护不够方便,零部件成本较高。
4.为了解决上述难题,不少厂商尝试不断推出混合动力汽车或者燃料电池汽车。公告号cn205381149u公开了一种自发电电动汽车,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及汽车自身多余的动能进行发电,但并未结合车身本体的机械能发电。另外汽车经过实践证明,混合动力汽车具有两套动力系统,增加了维护成本,动力转换频繁也增加了驾驶的困难程度,并且长距离高速行驶并不能节省电池和燃油;而燃料电池汽车则存在辅助设备复杂、起动时间长、整车振动较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能储能的电动汽车,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涉及的技术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节能储能的电动汽车,包括:
7.减震器储能组件,包括减震器本体、第一微发电机组以及连接齿轮,所述减震器本体安装于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上,所述减震器本体包括相对滑动连接的活塞杆和减震筒,所述活塞杆安装于所述悬架系统的顶部,所述减震筒安装于所述悬架系统的底部,所述减震筒的外周壁沿轴向延伸有齿条,所述连接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电动汽车震动时所述连接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对滚动,所述第一微发电机组固定安装于车体上,所述连接齿轮与所述第一微发电机组发电端传动连接;
8.光能储能组件,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天窗上用于光能发电;
9.风力储能组件,安装于电动汽车的车顶且位于天窗的一侧,所述风力储能组件包括风轮和第二微发电机组,所述风轮与所述第二微发电机组的发电端传动连接;
10.蓄电池组,分别与减震器储能组、风力储能组件以及能储能组件的输电端连接以
储蓄电能。
11.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齿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齿条绕所述减震筒的外周壁呈环形阵列并排布置;
12.所述连接齿轮对应的设有多个,每个所述连接齿轮绕所述减震筒的外周壁呈环形阵列并排布置,且每个所述连接齿轮与对应的每个所述齿条啮合;
13.所述第一微发电机组对应设有多组,每组所述第一微发电机组的发电端对应与每个连接齿轮传动连接。
14.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微发电机组和所述第二微发电机组均设有保护外壳。
15.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减震器本体呈柱状,所述减震器的外周壁涂覆有保护层。
16.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护层为电镀的氧化铝。
17.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光能储能组件包括两层玻璃以及粘结于两层玻璃之间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晶体硅和cigs薄膜电池,各个电池片之间用导线或镀膜电极串并联,其输电端与所述蓄电池组电性连接。
18.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格栅,设天窗的一侧,所述风力储能组件安装于所述格栅内。
19.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风力储能组件包括风轮和第二微发电机组,所述风轮与所述第二微发电机组传动连接。
20.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格栅的顶部设有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电端与所述蓄电池组电性连接。
21.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蓄电池组的每个蓄电池为锂离子蓄电池、镍氢蓄电池、铅酸蓄电池中的一种。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3.该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减震器储能组件安装于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上,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减震器本体的活塞杆和减震筒相对运动,且减震筒的外周壁沿轴向延伸的齿条与连接齿轮相对滚动,增强了减震器本体减震效果的同时,连接齿轮与安装于车体上第一微发电机组的发电端传动连接,以将机械能通过第一微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光能储能组件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天窗上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储能组件安装于电动汽车的车顶且位于天窗的一侧以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风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将上述各类方式系统性转化的电能输送至蓄电池组以蓄能,经由蓄电池组对电动汽车的耗能部件供电,从而使得该电动汽车更为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储能的电动汽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储能的电动汽车减震器储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储能的机构视图。
28.图中:减震器储能组件100、减震器本体110、活塞杆111、减震筒11 2、齿条113、第一微发电机组120、连接齿轮121、光能储能组件200、风力储能组件300、格栅310、蓄电池组400、车体500。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储能的电动汽车,包括减震器储能组件100、光能储能组件200、风力储能组件300以及蓄电池组400,其中减震器储能组件10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上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光能储能组件20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天窗上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储能组件30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车顶且位于天窗的一侧以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风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将上述各类方式所转化的电能输送至蓄电池组400以蓄能,从而使得该电动汽车更为节能环保,其具体方案如下:
31.减震器储能组件100包括减震器本体110、第一微发电机组120以及连接齿轮121,减震器本体11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上,减震器本体 110包括相对滑动连接的活塞杆111和减震筒112,活塞杆111安装于悬架系统的顶部,减震筒112安装于悬架系统的底部,减震筒112的外周壁沿轴向延伸有齿条113,连接齿轮121与齿条113啮合,电动汽车震动时连接齿轮121与齿条113相对滚动,第一微发电机组120固定安装于车体上,连接齿轮121与第一微发电机组120的发电端传动连接。光能储能组件200 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天窗上用于光能发电。风力储能组件30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车顶且位于天窗的一侧,风力储能组件300包括风轮和第二微发电机组,风轮与第二微发电机组的发电端传动连接。蓄电池组400分别与减震器储能组、风力储能组件300以及能储能组件的输电端连接以储蓄电能。
32.在上述方案中,该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减震器储能组件10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上,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减震器本体110的活塞杆 111和减震筒112相对运动,且减震筒112的外周壁沿轴向延伸的齿条113 与连接齿轮121相对滚动,增强了减震器本体110减震效果的同时,连接齿轮121与安装于车体上第一微发电机组120的发电端传动连接,以将机械能通过第一微发电机组120转化为电能;光能储能组件20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天窗上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储能组件30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车顶且位于天窗的一侧以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风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将上述各类方式系统性转化的电能输送至蓄电池组400以蓄能,经由蓄电池组400对电动汽车的耗能部件供电,从而使得该电动汽车更为节能环保。
33.根据一些实施例,为了使得第一微发电机组120能的发电效能更高,汽车行驶过程减震时,提高第一微发电机组120对减震器本体110的机械能利用率,齿条113设有多个,多个齿条113绕减震筒112的外周壁呈环形阵列布置。且连接齿轮121对应的设有多个,每个连接齿轮121绕减震筒112的外周壁呈环形阵列布置,且每个连接齿轮121与对应的每个齿条 113啮合。第一微发电机组120对应设有多组,每组第一微发电机组120的发电端对应与每个
连接齿轮121传动连接,从而使得通过多组第一微发电机组120同时对减震器本体110所释放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高电能的转化率。
34.根据一些实施例,减震器本体110可以是呈圆柱状,也可以是呈方柱状,为了使得减震器本体110所释放的机械能得到更高的转化率,本实施例中,减震器本体110呈圆柱状,且减震器本体110的外周壁涂覆有保护层,保护层可以为电镀的氧化铝,也可以是涂覆的油漆或其他具有防氧化的材料,从而对减震器本体110起到保护的效果。
35.根据一些实施例,光能储能组件200包括两层玻璃以及粘结于两层玻璃之间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将光能储能组件20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天窗上,既可以起到避雨,还可以起到部分遮阳的效果。
36.进一步地,光能储能组件200可以是包括两层弯状玻璃、太阳能蓄电池板,玻璃和太阳能蓄电池板间用pvb粘结而成,太阳能蓄电池板包括晶体硅、cigs薄膜蓄电池,各个蓄电池片之间用导线或镀膜电极串并联,其输电端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37.根据一些实施例,该节能储能的电动汽车还包括格栅310,设天窗的一侧,风力储能组件300安装于格栅310内,其中格栅310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风孔,风力储能组件300设于通风孔内,以避免受外部环境因素易损坏。
38.进一步地,风力储能组件300包括风轮和第二微发电机组,风轮与第二微发电机组传动连接,通过风轮的转动,将风能通过风轮转化为机械能,而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供蓄电池组400对电动汽车的耗能部件供电。且第一微发电机组120与第二微发电机组均套设有保护外壳,以防止第一微发电机组120与第二微发电机组进入异物而受损。
39.另外,格栅310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输电端与蓄电池组400电性连接。其中蓄电池组400的每组蓄电池为锂离子蓄电池、镍氢蓄电池、铅酸蓄电池中的一种。
40.工作原理:该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减震器储能组件10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上,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减震器本体110的活塞杆111 和减震筒112相对运动,且减震筒112的外周壁沿轴向延伸的齿条113与连接齿轮121相对滚动,增强了减震器本体110减震效果的同时,连接齿轮121与安装于车体上第一微发电机组120的发电端传动连接,以将机械能通过第一微发电机组120转化为电能;光能储能组件20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天窗上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储能组件30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车顶且位于天窗的一侧以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风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将上述各类方式系统性转化的电能输送至蓄电池组400以蓄能,经由蓄电池组 400对电动汽车的耗能部件供电,从而使得该电动汽车更为节能环保。
41.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