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加工用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92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加工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使用切割装置进行切割钢筋时,传统切割装置一般都是将电动机简单地固定在装置上,很容易使得电动机产生晃动,从而使得电动机极易造成损坏,降低了装置的稳定性,现有的切割装置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扶持,其钢筋很不稳定,切割时也很容易产生晃动,从而导致装置切割不好,降低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切割装置一般都是将电动机简单地固定在装置上,很容易使得电动机产生晃动,从而使得电动机极易造成损坏,降低了装置的稳定性,现有的切割装置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扶持,其钢筋很不稳定,切割时也很容易产生晃动,从而导致装置切割不好,降低了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钢筋加工用切割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加工用切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后侧的边缘处固定焊接有直角板,所述直角板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之间焊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焊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与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贯穿连接。
5.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切割轮。
6.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两侧的边缘处均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块,每两个所述延伸块的一侧外表面之间均固定焊接有支撑块。
7.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支撑块的顶部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螺纹孔。
8.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旋钮。
9.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均固定焊接有夹块。
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直角板的固定,使得缓冲块进行固定,随之使得伸缩杆进行固定,随之会使得固定块进行固定,进而使得连接杆进行固定,使外壳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电动机进行固定,使得装置在切割时,电动机更加稳定,使得装置便于进行切割,提高了装
置的稳定性,减少了电动机的损坏几率,通过伸缩杆的移动,使得固定块进行移动,随之使得电动机便于移动,使切割轮便于进行切割移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钢筋从通孔的内部穿过,然后到达另一个通孔停止,通过转动旋钮,使得旋钮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螺纹杆带动夹块进行夹紧钢筋,使得更加稳定,便于装置进行切割,通过延伸块的固定,使得支撑块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再然后启动电动机,使得电动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杆带动切割轮进行切割,使得装置便于进行稳定切割,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筋加工用切割装置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筋加工用切割装置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筋加工用切割装置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筋加工用切割装置的图1中a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例说明:1、底板;201、直角板;202、缓冲块;203、伸缩杆;204、固定块;205、连接杆;206、外壳;207、凹槽;208、电动机;209、转动杆;210、切割轮;301、支撑块;302、通孔;303、螺纹孔;304、螺纹杆;305、旋钮;306、延伸块;307、支撑杆;308、底座;309、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加工用切割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靠近后侧的边缘处固定焊接有直角板201,直角板201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缓冲块202,缓冲块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3,伸缩杆203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固定块204,固定块204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杆205,四个连接杆205的一端之间焊接有外壳206,外壳206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凹槽207,凹槽20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208,电动机208的输出轴固定焊接有转动杆209,且转动杆209与固定块204之间通过轴承贯穿连接,转动杆2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切割轮210。
22.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当使用切割装置进行切割钢筋时,首先通过直角板201的固定,使得缓冲块202进行固定,随之使得伸缩杆203进行固定,随之会使得固定块204进行固定,进而使得连接杆205进行固定,使外壳206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电动机208进行固定,使得装置在切割时,电动机208更加稳定,使得装置便于进行切割,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减少了电动机208的损坏几率,通过伸缩杆203的移动,使得固定块204进行移动,随之使得电动机208便于移动,使切割轮210便于进行切割移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23.实施例2,如图1-3所示,底板1的顶部靠近两侧的边缘处均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块306,每两个延伸块306的一侧外表面之间均固定焊接有支撑块301,两个支撑块
301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孔302,两个支撑块301的顶部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螺纹孔303,两个螺纹孔303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04,两个螺纹杆30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旋钮305,两个螺纹杆304的底端均固定焊接有夹块309,底板1的底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7,四个支撑杆30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座308。
24.其整个的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当装置进行切割前,将钢筋从通孔302的内部穿过,然后到达另一个通孔302停止,通过转动旋钮305,使得旋钮305带动螺纹杆304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螺纹杆304带动夹块309进行夹紧钢筋,使得更加稳定,便于装置进行切割,通过延伸块306的固定,使得支撑块301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再然后启动电动机208,使得电动机208带动转动杆209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杆209带动切割轮210进行切割,使得装置便于进行稳定切割,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25.工作原理:当使用切割装置进行切割钢筋时,将钢筋从通孔302的内部穿过,然后到达另一个通孔302停止,通过转动旋钮305,使得旋钮305带动螺纹杆304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螺纹杆304带动夹块309进行夹紧钢筋,使得更加稳定,便于装置进行切割,通过延伸块306的固定,使得支撑块301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再然后启动电动机208,使得电动机208带动转动杆209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杆209带动切割轮210进行切割,通过伸缩杆203的移动,使得固定块204进行移动,随之使得电动机208便于移动,使切割轮210便于进行切割移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使得装置便于进行稳定切割。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