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耐用的反光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215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光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耐用的反光膜。


背景技术:

2.反光膜,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逆反射材料。利用玻璃珠技术,微棱镜技术、合成树脂技术,薄膜技术和涂敷技术和微复制技术制成。反光膜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公路、航空、铁路、航运、汽车车牌等各个领域,由其制成的道路交通标志在夜间灯光照射下,能反射出明亮清晰的光线,使得驾驶员或者其他成员能够清楚的看见安全警告或禁令标志,对保障交通安全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近年来在公示板、广告牌、街牌、路牌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现有技术中的反光膜为了提高整体的防水性,会在其外端覆盖一层防水膜,但是防水膜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容易损坏,使得反光膜容易受到雨水侵蚀,从而影响反光膜的使用寿命以及实用性。
4.因此,发明一种防水耐用的反光膜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耐用的反光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耐用的反光膜,包括基层,所述基层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水层,底部的防水层底部设置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底部设置有背纸;
7.顶部的所述防水层顶部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顶面设置有透明膜,且基层两侧均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内侧面分别与反光层、两个防水层、基层以及粘贴层的侧边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层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每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均设置有玻璃微珠,所述玻璃微珠底部粘接有反射层,且反射层侧边与隔板侧边连接,所述反射层由金属银材料制成。
9.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层内部还设置有树脂层,所述树脂层填充于所述反射层与顶部的防水层之间,所述反光层内部两端的隔板外侧也填充有树脂层。
10.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层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处于透明膜与玻璃微珠之间,所述透明膜由透明tpu材料制成。
11.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由透明pet材料纸层,且防护层顶部外侧面倾斜设置,且防护层顶部与反光层侧边对应贴合。
12.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底端不与背纸延伸边的顶面接触,且防护层底端内侧与粘贴层紧密贴合,所述粘贴层设置为防水粘胶。
13.进一步的,所述基层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和纬线均由玻璃纤维材料
制成。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多个隔板提高了反光层的整体强度,利用透明膜和防护层对反光层进行双重保护,且透明膜和树脂层配合对反光膜外侧面进行弹性防护,减小反光膜受到的撞击力度,利用防护层对反光层、两个防水层、基层以及粘贴层的侧边进行防护,避免外界的雨水进入到反光膜内部,利用粘贴层和防护层的封边效果,能够避免外界雨水进入到粘贴层与物件的缝隙之间,确保反光膜与物件的粘接稳定。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膜能够对整个反光膜进行初步保护,提高了整个反光膜表面的弹性以及抗拉扯性,方便与基层配合从而将整个反光膜从物件表面揭下;外界光线通过透明膜进入空腔内部后,隔板将进入的光线的分割,光线在每个空腔内部利用玻璃微珠和反射层进行反射处理,反射层和玻璃微珠形成表面外凸的反光镜,能够将进入的光线进行收聚反光,隔板顶部的斜面设置方便较多的外界光线进入到每个空腔内部,提高了整个反光膜的反光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水耐用的反光膜整体剖面结构图;
20.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基层;2、防水层;3、粘贴层;4、背纸;5、反光层;6、透明膜;7、防护层;8、隔板;9、玻璃微珠;10、反射层;11、树脂层;12、经线;13、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耐用的反光膜,如图1所示,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水层2,底部的防水层2底部设置有粘贴层3,所述粘贴层3底部设置有背纸4;顶部的所述防水层2顶部设置有反光层5,所述反光层5顶面设置有透明膜6,且基层1两侧均设置有防护层7,所述防护层7内侧面分别与反光层5、两个防水层2、基层1以及粘贴层3的侧边贴合。利用透明膜6和树脂层11配合对反光膜外侧面进行弹性防护,利用防护层7对反光层5、两个防水层2、基层1以及粘贴层3的侧边进行防护,避免外界的雨水进入到反光
膜内部,利用粘贴层3和防护层7的封边效果,能够避免外界雨水进入到粘贴层3与物件的缝隙之间,确保反光膜与物件的粘接稳定。
24.在图1中,所述反光层5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8,每相邻两个隔板8之间均设置有玻璃微珠9,所述玻璃微珠9底部粘接有反射层10,且反射层10侧边与隔板8侧边连接,所述反射层10由金属银材料制成。所述反光层5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处于透明膜6与玻璃微珠9之间,所述透明膜6由透明tpu材料制成。透明tpu材质的透明膜6能够对整个反光膜进行初步保护,提高了整个反光膜表面的弹性以及抗拉扯性,方便与基层1配合从而将整个反光膜从物件表面揭下。外界光线通过透明膜6进入空腔内部后,隔板8将进入的光线的分割,光线在每个空腔内部利用玻璃微珠9和反射层10进行反射处理,反射层10和玻璃微珠9形成表面外凸的反光镜,能够将进入的光线进行收聚反光,隔板8顶部的斜面设置方便较多的外界光线进入到每个空腔内部,提高了整个反光膜的反光效果。
25.在图1中,所述反光层5内部还设置有树脂层11,所述树脂层11填充于所述反射层10与顶部的防水层2之间,所述反光层5内部两端的隔板8外侧也填充有树脂层11。树脂层11和透明膜6能够吸收外界的冲击力,同时利用多个隔板8提高了反光层5的整体强度,利用透明膜6和防护层7对反光层5进行双重保护,避免反光层5因受到外界雨水的浸湿,提高了反光膜的使用寿命。
26.在图1中,所述防护层7由透明pet材料纸层,且防护层7顶部外侧面倾斜设置,且防护层7顶部与反光层5侧边对应贴合。所述防护层7底端不与背纸4延伸边的顶面接触,且防护层7底端内侧与粘贴层3紧密贴合,所述粘贴层3设置为防水粘胶。由于防护层7底部不与背纸4延伸边的顶面接触,能够通过背纸4的延伸边能够很轻易的将背纸4从粘贴层3底部揭下,利用粘贴层3的粘贴效果从而对整个反光膜进行粘贴。整个反光膜进行粘贴后,防护层7能够对反光层5、防水层2、基层1以及粘贴层3进行防护,能够避免外界水进入到反光膜内部,初步保证整个反光膜的防水效果,同时利用两层防水层2进一步防止外界的雨水进入到粘贴层3内部,本身粘贴层3由防水粘胶材料制成,极大的提高了整个反光膜的防水效果。
27.在图2中,所述基层1由经线12和纬线13编织而成,所述经线12和纬线13均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由经线12和纬线13编织而成的基层1,能够保证基层1的整体拉扯强度,且玻璃纤维材质的基层1能够增强整个反光膜的防水效果,能够避免因水浸湿导致基层1损坏的状况。
28.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9.参照说明书附图1-2,使用整个反光膜前,由于防护层7底部不与背纸4延伸边的顶面接触,能够通过背纸4的延伸边能够很轻易的将背纸4从粘贴层3底部揭下,利用粘贴层3的粘贴效果从而对整个反光膜进行粘贴。整个反光膜进行粘贴后,防护层7能够对反光层5、防水层2、基层1以及粘贴层3进行防护,能够避免外界雨水进入到反光膜内部,初步保证整个反光膜的防水效果,同时利用两层防水层2进一步防止外界的雨水进入到粘贴层3内部,本身粘贴层3由防水粘胶材料制成,极大的提高了整个反光膜的防水效果。
30.外界光线通过透明膜6进入空腔内部后,隔板8将进入的光线的分割,光线在每个空腔内部利用玻璃微珠9和反射层10进行反射处理,反射层10和玻璃微珠9形成表面外凸的反光镜,能够将进入的光线进行收聚反光,隔板8顶部的斜面设置方便较多的外界光线进入到每个空腔内部,提高了整个反光膜的反光效果。
31.当整个反光膜受到外界挤压或撞击时,树脂层11和透明膜6能够吸收外界的冲击力,同时利用多个隔板8提高了反光层5的整体强度,利用透明膜6和防护层7对反光层5进行双重保护,避免反光层5因受到外界雨水的浸湿,提高了反光膜的使用寿命。
3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