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

专利查询2022-5-16  182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


背景技术:

2.消化道出血、穿孔时一般通过手术将创伤部位进行临时封堵,待伤口愈合后,再将封堵装置取出,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金属夹在消化内镜辅助下进行治疗,金属夹一般分为钛夹和otsc系统,otsc系统是将合金耙状夹,预先套在相应的装置上,利用专用的抓持钳,将创伤部位周围组织拉入套帽内,然后释放合金夹,对创伤周围组织进行咬合,达到伤口封闭作用,otsc能够更好的闭合伤口,但是闭合夹为啮齿状,无法全方位抓取创伤周围组织,可能导致治疗不完全,同时待伤口愈合后,取出otsc闭合夹时需要在消化道内进行冷处理,操作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二次创伤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消化内镜闭合夹,以创伤部位为中心,全方位抓取创伤周围组织,可完全封闭创伤口,使其快速愈合恢复,同时在使用和取出装置时,无其他额外辅助装置,只需在原装置上进行操作,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包括闭合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闭合架内,并与所述支撑架铰接;
6.所述闭合架包括若干闭合杆,若干所述闭合杆的一端共同与第一固定环铰接;
7.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支撑杆,若干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铰接所述闭合架上;
8.若干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共同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环,并与移动环铰接,所述移动环上连接有活动杆。
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直径大于所述移动环,且所述活动杆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环的直径。
10.优选的,所述闭合架内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每个所述闭合杆之间均设置有弹簧。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件为固定环或固定块。
12.优选的,每个所述闭合杆的自由端均设有尖爪。
13.优选的,所述闭合架外侧罩设有医用透明薄膜。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上还设有用于保持所述闭合架稳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杆及限位片,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限位片与所述第一固定环之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包括闭合架和支撑架,通过支撑架能够实现闭合架的展开与闭合,闭合架展开后形成半球状包囊,通过向上提拉支撑架上的活动
杆,进而带动移动环提拉支撑杆,在支撑杆受力的作用下,带动闭合杆实现闭合,闭合杆带动尖爪全方位的抓取创伤周围组织,再通过闭合架内壁上设置的弹簧,通过弹力作用实现闭合杆底端的尖爪紧密聚合,将创伤周围组织完全封闭,同时包裹在医用透明膜中,从而封堵创伤部位并促进快速愈合;当下压支撑架上的活动杆时,支撑架带动移动环下移,移动环上的支撑杆向水平方向展开,从而带动闭合杆向四周展开呈半球状,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杆的上下移动,即可实现闭合架的展开及闭合,为医护人员在使用和取出装置时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展开时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闭合时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闭合架,2、第一固定环,3、移动环,4、支撑架,5、活动杆,6、第二固定件,7、弹簧,8、尖爪,10、双向挂钩,11、固定件,12、闭合杆,13、支撑杆,14、连接杆,15、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21.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如图1-2所示,包括闭合架1和支撑架4,支撑架4 设置于闭合架1内,并与支撑架4铰接,闭合架1用于抓取创伤周围组织,支撑架4用于实现闭合架1展开和闭合功能;
22.闭合架1包括若干闭合杆12,若干闭合杆12的一端共同与第一固定环2铰接,支撑架4包括若干支撑杆13,若干支撑杆13的一端分别铰接闭合架1上,若干支撑杆13的另一端共同贯穿第一固定环2,并与移动环3铰接,移动环3 上连接有活动杆5;
23.当消化内镜前端装置推动活动杆5向下移动时,支撑杆13在活动杆5的推动下,绕着移动环3向上旋转,带动闭合架1中的闭合杆12呈伞状展开,伞状结构能够实现全方位抓取创伤周围组织;当消化内镜前端装置拉动活动杆5向上移动时,支撑杆13在活动杆5的拉动下,绕着移动环3向下旋转,带动闭合架1 中的闭合杆12收缩闭合;
24.第一固定环2直径大于移动环3,且活动杆5的宽度小于第一固定环2的直径,保障活动杆5和移动环3可贯穿第一固定环2上下自由移动;第一固定环2 上还设有用于保持闭合架1稳定的固定件11,固定件11包括连接杆14及限位片 15,连接杆14设置于限位片15与第一固定环2之间,用于消化内镜前端装置抓取固定件11的限位片15,从而稳定整个闭合夹装置,利于活动杆5的上下移动的操作;
25.闭合架1内还设置有第二固定件6,第二固定件6与每个闭合杆12之间均设置有弹簧7,第二固定件6为固定环或固定块,每个闭合杆的自由端均设有尖爪 8,弹簧7的位置设置在距离尖爪8上方,当闭合架1闭合后,通过弹簧7的弹力可将尖爪8紧密聚合,从而实现创伤组织完全封闭,利于伤口快速恢复;
26.闭合架1外侧罩设有医用透明薄膜,医用膜可附载治疗药物,利于创伤组织的快速恢复。
27.使用原理: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消化内镜的前端装置将闭合夹送至创伤位置中心,通过消化内镜前端装置的钳手通过固定件11稳住闭合夹装置,然后通过伸缩装置推动活动杆5下移,在活动杆5的下移作用下,支撑杆13绕着移动环3 向水平方向旋转,带动闭合杆12展开,待到闭合架1完全展开时,将闭合架1 底端的尖爪8深入创伤周围组织,再将活动杆5拉伸向上,在活动杆5的上移作用下,支撑杆13绕着移动环3向下旋转,直至闭合架1闭合,同时尖爪8通过弹簧7紧密聚合,将创伤周围组织完全封闭,待到伤后愈合后,在通过移动活动杆5,将闭合架1打开,从而取出闭合夹装置,顺利完成创伤手术。
2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其特征在于,包括闭合架(1)和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设置于所述闭合架(1)内,并与所述支撑架(4)铰接;所述闭合架(1)包括若干闭合杆(12),若干所述闭合杆(12)的一端共同与第一固定环(2)铰接;所述支撑架(4)包括若干支撑杆(13),若干所述支撑杆(13)的一端分别铰接所述闭合架(1)上;若干所述支撑杆(13)的另一端共同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环(2),并与移动环(3)铰接,所述移动环(3)上连接有活动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2)直径大于所述移动环(3),且所述活动杆(5)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环(2)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架(1)内设置有第二固定件(6),所述第二固定件(6)与每个所述闭合杆(12)之间均设置有弹簧(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6)为固定环或固定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闭合杆(12)的自由端均设有尖爪(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架(1)外侧罩设有医用透明薄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2)上还设有用于保持所述闭合架(1)稳定的固定件(11),所述固定件(11)包括连接杆(14)及限位片(15),所述连接杆(14)设置于所述限位片(15)与所述第一固定环(2)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镜闭合夹,包括闭合架和支撑架,支撑架设置于闭合架内,并与支撑架铰接,闭合架包括若干闭合杆,若干闭合杆的一端共同与第一固定环铰接,支撑架包括若干支撑杆,若干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铰接闭合架上,若干支撑杆的另一端共同贯穿第一固定环,并与移动环铰接,移动环上连接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的闭合夹能够以创伤部位为中心,全方位抓取创伤周围组织,完全封闭创伤口,使其快速愈合恢复,同时在使用和取出装置时,无其他额外辅助装置,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人员操作。人员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郝婷婷 马晓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