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2.长期以来,装饰工程在建筑过程中是一项倚靠人力劳动完成的工作,该工作过程不仅对工人的体力要求高,而且过程中会形成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此外,人工劳动在装饰工程过程中还存在有效率低,安全隐患多,工作质量因人而异、物料浪费大等问题。
3.虽然行业中也有一些替代人工作业的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但由于结构过于复杂,且无法满足多轴作业,因此给使用带来较大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该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结构紧凑,能够满足外部施工构件的多轴作业需求。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支架、驱动所述支架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支架相枢接的机械臂、架设于所述底座一端的弧形齿条、与所述弧形齿条相啮合的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械臂远离所述弧形齿条一端的传动轴、架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方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第三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传动轴紧固的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四驱动组件与外部施工构件相连接。
7.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紧固于所述支架底部的第一齿轮、架设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变速箱、以及与所述第一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与设置于所述底座的轴承相配合。
8.其中,所述弧形齿轮平行间隔设置有两条,且两条所述弧形齿条的外周面均布有齿槽。
9.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变速箱,以及与所述第二变速箱相配合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变速两侧的驱动齿轮分别与两所述弧形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变速箱与所述机械臂紧固。
10.其中,所述支架与所述机械臂通过枢接轴相枢接,所述枢接轴外露于所述支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枢接轴靠近所述机械臂内侧处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传动轴外露于所述机械臂的两端设置有第三带轮。
11.其中,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架设于所述第一电机上方的第三变速箱,以及与所述第三变速箱相配合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变速箱的两侧设置有主动轮,两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带轮相连接。
12.其中,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带轮相连接。
13.其中,所述机械臂架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带相配合的张紧轮。
14.其中,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包括随所述传动轴翻转的翻转架、沿所述翻转架长度方向枢接的主轴、设置于所述主轴一端的第四电机、以及设置与所述主轴另一端的连接件。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包括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的支架、驱动支架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与支架相枢接的机械臂、架设于底座一端的弧形齿条、与弧形齿条相啮合的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机械臂远离弧形齿条一端的传动轴、架设于第一驱动组件上方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的第三驱动组件、以及与传动轴紧固的第四驱动组件,第四驱动组件与外部施工构件相连接。以此结构设计的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通过第一驱动组件能够实现机械臂的转动,通过第二驱动组件与弧形齿条的啮合,能够使得机械臂灵活的调整俯仰角度,通过第三驱动组件的设置,驱使第四驱动组件上下翻转,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够满足与第四驱动组件相连接的外部施工构件的多轴作业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的第一轴测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的第二轴测图。
18.图中:
19.1、底座;11、弧形齿条;2、支架;31、第一齿轮;32、第一变速箱;33、第一电机;4、机械臂;51、第二变速箱;52、第二电机;6、传动轴;71、第一带轮;72、第二带轮;73、第三带轮;74、第四带轮;75、第三变速箱;76、第三电机;77、主动轮;78、张紧轮;8、第四驱动组件;81、翻转架;82、主轴;83、第四电机;8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1.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该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主要由底座1、支架2、第一驱动组件、机械臂4、弧形齿条11、第二驱动组件、传动轴6及第三驱动组件、第四驱动组件8等构件装配而成,以此满足与第四驱动组件8紧固的外部施工构件的多轴施工需求,以此通过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的设置,有效提升施工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施工作业强度。
2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架设于底座1的上表面并与底座1转动连接,为了驱动支架2转动,本实施例还在支架2上架设有第一驱动组件,作为优选,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紧固于支架2底部的第一齿轮31、架设于支架2并与第一齿轮31相啮合的第一变速箱32、以及与第一变速箱32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一电机33,第一齿轮31的齿轮轴与设置于底座1的轴承相配合。以此通过第一电机33驱动第一变速箱32工作,继而再驱动与第一变速箱32的动力输出端相啮合的第一齿轮31转动,由于第一齿轮31与支架2紧固,因此能够驱使支架2在底座1上方转动。
23.更进一步具体的,为了便于机械臂4绕支架2的枢接轴下倾或上扬,也即实现机械臂4的上下翻转,本实施例中的机械臂4与支架2通过枢接轴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在底座1的边缘处架设有一对弧形齿条11,两弧形齿条11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两弧形齿条11的上端通过连接件与架设于底座1上的第一变速箱32紧固,两弧形齿条11平行间隔设置
于第一驱动组件的两侧,为了便于与架设于机械臂4端部的第二驱动组件啮合,作为进一步优选,两弧形齿条11的外周面均设置有齿槽,也即啮合齿设置于两弧形齿条11的外周面。
24.更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变速箱51,以及与第二变速箱51相配合的第二电机52,第二变速两侧的驱动齿轮分别与两弧形齿条11相啮合,第二变速箱51与机械臂4紧固。以此通过第二电机52的作用,驱使机械臂4的一端沿弧形齿条11的外周面上下翻转。
25.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为了驱动设置在机械臂4远离第二变速箱51一端的外部施工构件工作,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在机械臂4远离第二变速箱51的一端还设置有传动轴6,传动轴6紧固有第四驱动组件8,第四驱动组件8与外部施工构件连接,以此通过第三驱动组件驱动第四驱动组件8在机械臂4的端部上下翻转,继而带动与第四驱动组件8相连接的外部施工构件的运动。
26.作为进一步优选,第四驱动组件8包括随传动轴翻转的翻转架81、沿翻转架81长度方向枢接的主轴82、设置于主轴82一端的第四电机83、以及设置与主轴另一端的连接件84,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84与外部施工构件紧固,以此通过第四电机83驱动外部构件旋转。继而满足外部构件的多轴运动。
27.此外,为了方便第三驱动组件的动力传输,本实施例中在枢接轴外露于支架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带轮71,枢接轴靠近机械臂4内侧处设置有第二带轮72,在传动轴6外露于机械臂4的两端设置有第三带轮73。
28.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驱动组件架设于第一驱动组件上方,第三驱动组件包括架设于第一电机33上方的第三变速箱75,以及与第三变速箱75相配合的第三电机76,第三变速箱75的两侧设置有主动轮77,两主动轮77通过第一传动带与对应的第二带轮72相连接,第一带轮71通过第二传动带与对应的第三带轮73相连接。此外,为了调节第二传动带的张紧力,本实施例还在机械臂4上架设有与第二传动带相配合的张紧轮78。
29.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多轴机械臂作业平台,实现了机械臂4的多轴运动,继而能够更好的满足架设于机械臂4端部第四驱动组件8上的外部施工构件方便灵活的施工,以此有效提升作用自动化程度,降低因人工作业所带来的诸多麻烦。
30.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