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杆式电动旋转支撑腿托。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已有部分汽车的客座上安装有腿托机构,其为了实现腿托机构的前后移动和转动,通常设置有两个驱动部件,使得整个结构复杂,并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连杆式电动旋转支撑腿托,结构简单,能实现腿托的四向运动。
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杆式电动旋转支撑腿托,包括位于坐框骨架后方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左侧安装支架和右侧安装支架,所述左侧安装支架和右侧安装支架的前端用于铰接在调角器上并能绕着调角器转动,所述左侧安装支架和右侧安装支架上对应铰接有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所述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的前端设置有腿托支撑板,所述安装板底部设置有电机总成,所述电机总成的输出端设置有同步杆总成,所述同步杆总成设置在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之间,且能带动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同步转动;当电机总成工作时,通过同步杆总成带动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腿托支撑板的展开或收起。
5.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铰接在对应侧的安装支架中部,前端铰接有第二连杆,且第一连杆的前端位于调角器下方,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铰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前下端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后端铰接有主动推杆,两个主动推杆的后端分别对应铰接在对应侧的安装支架上,且主动推杆的中部与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在一起,所述同步杆总成设置在两个主动推杆之间用于带动主动推杆转动,所述腿托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第四连杆的上方。
6.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动推杆的内侧设置有能保证连杆机构平稳运行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上端设置在主动推杆中部靠后的位置处,所述阻尼器的下端设置在主动推杆中部靠前的位置处且穿过主动推杆后设置在第二连杆的中部。
7.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用于连杆机构回位的回复弹簧组件,所述回复弹簧组件包括上钢丝、下钢丝和回复弹簧,至少一根回复弹簧的一端挂在上钢丝上,另一端挂在下钢丝上,所述左侧安装支架和右侧安装支架的前端均设置有用于上钢丝放置的缺口,所述下钢丝的左右两侧均向后设置有折弯段,所述折弯段位于第一连杆的上翻边下方。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只设置有一个电机总成,当该电机组件工作时,通过连杆机构带动腿托支撑板运动,从而实现腿托支撑板的展开和收回,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无腿托支撑板)。
12.图4为图3的侧视图。
1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5.如图1-图5所示,一种连杆式电动旋转支撑腿托,主要由安装板1、左侧安装支架2、右侧安装支架3、腿托支撑板5、电机总成6、同步杆总成7、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组成。其中安装1位于坐框骨架的后方,在安装板1底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左侧安装支架2和右侧安装支架3,左侧安装支架2和右侧安装支架3的前端用于铰接在调角器4上并能绕着调角器4转动。
16.左侧安装支架2和右侧安装支架3上对应铰接有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的前端设置有腿托支撑板5。在安装板1底部设置有电机总成6,电机总成6的输出端设置有同步杆总成7,同步杆总成7设置在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之间,且能带动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同步转动。当电机总成6工作时,通过同步杆总成7带动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腿托支撑板5的展开或收起。
17.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的后端铰接在对应侧的安装支架中部,前端铰接有第二连杆9,且第一连杆8的前端位于调角器4下方,第二连杆9的前端铰接有第四连杆10,第四连杆10的前下端铰接有第三连杆11,第三连杆11的后端铰接有主动推杆12,两个主动推杆12的后端分别对应铰接在对应侧的安装支架上,且主动推杆12的中部与第二连杆9的中部铰接在一起,同步杆总成7设置在两个主动推杆12之间用于带动主动推杆12转动,腿托支撑板5固定设置在第四连杆10的上方。
18.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均位于调角器4的外侧,在第一连杆8的下端设置有外翻边,在第二连杆9的下端和上端的前中段均设置有外翻边,且第二连杆9上端的外翻边位于第二连杆9和主动推杆12之间交接点的后方。在第四连杆10的上端设置有内翻边,腿托支撑板5安装在内翻边上。第三连杆11和主动推杆12位于调角器4的内侧,在第三连杆11和主动推杆1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内翻边。
19.为保证第四连杆10位于第三连杆11的上方,在两个第三连杆11的中部之间设置有支架连杆15。
20.为保证连杆机构在运行时,能平滑顺畅,在主动推杆12的内侧设置有阻尼器13,且阻尼器13的上端设置在主动推杆12中部靠后的位置处,阻尼器13的下端设置在主动推杆12中部靠前的位置处且穿过主动推杆12后设置在第二连杆9的中部,使其作为主动推杆12中部与第二连杆9中部的铰接点,阻尼器13在连杆机构运行时,提供了一个支撑力,从而保持连杆机构运行的平滑、顺畅。
21.为方便连杆机构回位,还设置有回复弹簧组件14,回复弹簧组件14包括上钢丝
14a、下钢丝14b和回复弹簧14c,至少一根回复弹簧14c的一端挂在上钢丝14a上,另一端挂在下钢丝14b上,左侧安装支架2和右侧安装支架3的前端均设置有用于上钢丝14a放置的缺口a,下钢丝14b的左右两侧均向后设置有折弯段b,折弯段b位于第一连杆8的上翻边8a下方,同时回复弹簧组件14能促使连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消除异音并减少晃动的可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杆式电动旋转支撑腿托,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坐框骨架后方的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底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左侧安装支架(2)和右侧安装支架(3),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和右侧安装支架(3)的前端用于铰接在调角器(4)上并能绕着调角器(4)转动,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和右侧安装支架(3)上对应铰接有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所述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的前端设置有腿托支撑板(5),所述安装板(1)底部设置有电机总成(6),所述电机总成(6)的输出端设置有同步杆总成(7),所述同步杆总成(7)设置在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之间,且能带动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同步转动;当电机总成(6)工作时,通过同步杆总成(7)带动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腿托支撑板(5)的展开或收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电动旋转支撑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连杆(8),所述第一连杆(8)的后端铰接在对应侧的安装支架中部,前端铰接有第二连杆(9),且第一连杆(8)的前端位于调角器(4)下方,所述第二连杆(9)的前端铰接有第四连杆(10),所述第四连杆(10)的前下端铰接有第三连杆(11),所述第三连杆(11)的后端铰接有主动推杆(12),两个主动推杆(12)的后端分别对应铰接在对应侧的安装支架上,且主动推杆(12)的中部与第二连杆(9)的中部铰接在一起,所述同步杆总成(7)设置在两个主动推杆(12)之间用于带动主动推杆(12)转动,所述腿托支撑板(5)固定设置在第四连杆(10)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式电动旋转支撑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推杆(12)的内侧设置有能保证连杆机构平稳运行的阻尼器(13),所述阻尼器(13)的上端设置在主动推杆(12)中部靠后的位置处,所述阻尼器(13)的下端设置在主动推杆(12)中部靠前的位置处且穿过主动推杆(12)后设置在第二连杆(9)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式电动旋转支撑腿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杆机构回位的回复弹簧组件(14),所述回复弹簧组件(14)包括上钢丝(14a)、下钢丝(14b)和回复弹簧(14c),至少一根回复弹簧(14c)的一端挂在上钢丝(14a)上,另一端挂在下钢丝(14b)上,所述左侧安装支架(2)和右侧安装支架(3)的前端均设置有用于上钢丝(14a)放置的缺口(a),所述下钢丝(14b)的左右两侧均向后设置有折弯段(b),所述折弯段(b)位于第一连杆(8)的上翻边(8a)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杆式电动旋转支撑腿托,包括位于坐框骨架后方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左侧安装支架和右侧安装支架,所述左侧安装支架和右侧安装支架的前端用于铰接在调角器上并能绕着调角器转动,所述左侧安装支架和右侧安装支架上对应铰接有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所述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的前端设置有腿托支撑板,所述安装板底部设置有电机总成,所述电机总成的输出端设置有同步杆总成,所述同步杆总成设置在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之间,且能带动左侧连杆机构和右侧连杆机构同步转动。通过一个电机总成,实现腿托支撑板的展开和收回,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型结构简单。新型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定 周礼达 陈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麦格纳座椅研发(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