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管卡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6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管卡架。


背景技术:

2.输氧管是对患者进行供应氧气的管道,一般输氧管使用时一端是和患者的鼻子或者是面罩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则是和氧气瓶连接在一起,在呼吸内科护理用时,输氧管需要通过卡架进行固定,避免输氧管随意晃动,导致患者在输氧时收到不必要的伤害。
3.现有的输氧管卡架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输氧管卡架的结构简单,在使用时操作繁琐,不够便捷,影响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输氧管卡架的功能单一,不满足现代化的需求,从而较为不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管卡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管卡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管卡架,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组调节臂机构,所述调节臂机构的外端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螺纹锁紧座,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锁紧座与螺纹杆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对应调节臂机构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固定环机构包括有下卡环与上卡环,所述下卡环的顶端一侧设置有上卡环,所述下卡环与上卡环的内壁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耐磨垫,所述下卡环的内部一侧嵌合安装有加热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卡环的内部靠近加热块的一侧嵌合安装有导热块,所述下卡环的内部靠近上卡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且下卡环通过转动轴与上卡环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卡环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上卡环的内部靠近连接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卡珠,且卡珠贯穿上卡环的内部一侧,所述下卡环的内部对应卡珠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且上卡环通过卡珠与卡槽卡合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臂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与第四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外端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外端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三连接臂的外端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臂,且第四连接臂的外端一侧与下卡环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与第三连接臂的外端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球型卡座,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与第四连接臂的外端另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球型连接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球型连接头与球型卡座之间相互卡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与第三连接臂的外壁一侧均套接有锁紧环,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底端一侧安装有螺纹连接杆,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对应螺纹连接杆的一侧刻蚀有螺纹连接槽,且螺纹连接杆与螺纹连接槽之间相互啮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紧环的内壁一周均刻蚀有螺纹凸块,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与第三连接臂的外壁对应螺纹凸块的一侧均刻蚀有螺纹凹槽,且螺纹凸块与螺纹凹槽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与第三连接臂的内部对应球型卡座的一侧均开设有变形槽,所述球型卡座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弧形块,所述锁紧环的内部对应弧形块的一侧均刻蚀有弧形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的装置主体,通过转动连接杆处的螺纹锁紧座,通过螺纹杆与螺纹锁紧座的配合,将装置主体固定在桌边或床边,通过调节臂机构将固定环机构进行支撑固定,使用人员则可以将输氧管放置在下卡环上,通过设置的转动轴拧动上卡环,则可以合并上卡环与下卡环,通过连接弹簧顶住卡珠,通过卡珠与卡槽的配合,将上卡环与下卡环稳定的锁住,从而能够简单便捷的进行固定输氧管,通过外接电源对加热块进行通电,通过加热块与导热块的配合,将热量传递给输氧管,从而能够在冬季时,提高患者输氧时的舒适度,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15.2、通过设置的调节臂机构,为了方便使用人员调整调节臂机构的固定方向或角度,通过将球型连接头卡入球型卡座中,则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与第四连接臂进行多角度的调节,通过转动锁紧环,通过螺纹凸块与螺纹凹槽的配合进行转动上升,通过弧形块与弧形槽的配合,则可以使变形槽进行夹紧,从而能够通过球型卡座夹紧球型连接头,从而能够固定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与第四连接臂的角度,有效的提高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管卡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管卡架中固定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管卡架中调节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管卡架中第一连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装置主体;2、调节臂机构;3、固定环机构;4、连接杆;5、螺纹锁紧座; 6、螺纹杆;7、连接座;8、螺纹凸块;9、螺纹凹槽;10、变形槽;11、弧形块;12、弧形槽;201、第一连接臂;202、第二连接臂;203、第三连接臂;204、第四连接臂;205、球型卡座;206、球型连接头;207、锁紧环;208、螺纹连接杆;301、下卡环;302、上卡环;303、耐磨垫;304、加热块;305、导热块;306、转动轴;307、连接弹簧;308、卡珠;30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管卡架,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组调节臂机构2,调节臂机构2的外端一侧设置
有固定环机构3,装置主体1的外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螺纹锁紧座5,连接杆4的外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杆6,且螺纹锁紧座5与螺纹杆6 之间相互啮合,装置主体1的顶端对应调节臂机构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7,固定环机构3包括有下卡环301与上卡环302,下卡环30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上卡环302,下卡环301与上卡环302的内壁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耐磨垫303,下卡环301的内部一侧嵌合安装有加热块304,通过设置的转动轴306拧动上卡环302,则可以合并上卡环302与下卡环301,通过连接弹簧307顶住卡珠308,通过卡珠308与卡槽309的配合,将上卡环 302与下卡环301稳定的锁住,从而能够简单便捷的进行固定输氧管。
22.在图2中:下卡环301的内部靠近加热块304的一侧嵌合安装有导热块305,下卡环 301的内部靠近上卡环3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轴306,且下卡环301通过转动轴306 与上卡环302转动连接。
23.在图2中:上卡环30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连接弹簧307,上卡环302的内部靠近连接弹簧307的一侧设置有卡珠308,且卡珠308贯穿上卡环302的内部一侧,下卡环301的内部对应卡珠308的一侧开设有卡槽309,且上卡环302通过卡珠308与卡槽309卡合连接。
24.在图1-3中:调节臂机构2包括有第一连接臂201、第二连接臂202、第三连接臂203 与第四连接臂204,第一连接臂201的外端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臂202,第二连接臂202 的外端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臂203,第三连接臂203的外端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臂204,且第四连接臂204的外端一侧与下卡环301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
25.在图3中:第一连接臂201、第二连接臂202与第三连接臂203的外端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球型卡座205,第一连接臂201、第二连接臂202、第三连接臂203与第四连接臂204 的外端另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球型连接头206。
26.在图1与3中:球型连接头206与球型卡座205之间相互卡合连接,第一连接臂201、第二连接臂202与第三连接臂203的外壁一侧均套接有锁紧环207,第一连接臂201的底端一侧安装有螺纹连接杆208,连接座7的内部对应螺纹连接杆208的一侧刻蚀有螺纹连接槽,且螺纹连接杆208与螺纹连接槽之间相互啮合。
27.在图3-4中:锁紧环207的内壁一周均刻蚀有螺纹凸块8,第一连接臂201、第二连接臂202与第三连接臂203的外壁对应螺纹凸块8的一侧均刻蚀有螺纹凹槽9,且螺纹凸块8与螺纹凹槽9之间相互啮合,第一连接臂201、第二连接臂202与第三连接臂203的内部对应球型卡座205的一侧均开设有变形槽10,球型卡座205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弧形块 11,锁紧环207的内部对应弧形块11的一侧均刻蚀有弧形槽12,通过螺纹凸块8与螺纹凹槽9的配合进行转动上升,通过弧形块11与弧形槽12的配合,则可以使变形槽10进行夹紧,从而能够通过球型卡座205夹紧球型连接头206,从而能够固定第一连接臂201、第二连接臂202、第三连接臂203与第四连接臂204的角度。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动连接杆4处的螺纹锁紧座5,通过螺纹杆6与螺纹锁紧座5的配合,将装置主体1固定在桌边或床边,通过调节臂机构2将固定环机构3 进行支撑固定,使用人员则可以将输氧管放置在下卡环301上,通过设置的转动轴306拧动上卡环302,则可以合并上卡环302与下卡环301,通过连接弹簧307顶住卡珠308,通过卡珠308与卡槽309的配合,将上卡环302与下卡环301稳定的锁住,从而能够简单便捷的进行固定输氧管,通过外接电源对加热块304进行通电,通过加热块304与导热块305 的配合,将热量传递
给输氧管,从而能够在冬季时,提高患者输氧时的舒适度,为了方便使用人员调整调节臂机构2的固定方向或角度,通过将球型连接头206卡入球型卡座205 中,则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臂201、第二连接臂202、第三连接臂203与第四连接臂204进行多角度的调节,通过转动锁紧环207,通过螺纹凸块8与螺纹凹槽9的配合进行转动上升,通过弧形块11与弧形槽12的配合,则可以使变形槽10进行夹紧,从而能够通过球型卡座205夹紧球型连接头206,从而能够固定第一连接臂201、第二连接臂202、第三连接臂203与第四连接臂204的角度,有效的提高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较为实用。
29.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