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78



1.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改善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在低光线下的拍摄效果,摄像头光圈设计逐渐增大,但光圈过大在正常环境或亮环境下也会造成例如过曝、交流电光源下的闪烁条纹、大光圈浅景深下近距离拍照边缘模糊等问题。因此,如何提升电子设备对光线的适应能力和拍摄效果成为当前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以提升镜头模组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效果,同时降低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
4.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包括:光圈切换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一镜头,所述光圈切换机构与所述第一镜头组装配合形成组装体;
5.所述第一镜头包括第一镜筒和组装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第一镜片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镜片组在所述镜头模组的轴向突出于所述第一镜筒;
6.所述光圈切换机构包括机构主体和由所述机构主体围成的沿所述第一镜头的轴向设置的组装空间;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镜头固定的嵌入所述组装空间,以使所述组装体的第一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光圈切换机构的第二轴向长度与所述第一镜头的第三轴向长度之和。
7.可选的,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镜头组件,所述第二镜头组件与所述第一镜头和/或所述光圈切换机构组装固定,且所述第二镜头组件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重合。
8.可选的,所述第二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镜头,所述第一镜头包括沿轴向相对设置的嵌入端和组装端,所述嵌入端收容于所述组装空间,所述组装端与所述第二镜头组装配合。
9.可选的,所述第一镜头的全部结构固定的收容于所述组装空间。
10.可选的,所述光圈切换机构包括沿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镜头组装于所述第一端和/或第二端。
11.可选的,所述光圈切换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镜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配合。
12.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围成所述组装空间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第二侧壁。
13.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包括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包括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14.可选的,所述机构主体包括壳体和控制组件;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环形容纳空间,
所述控制组件组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光圈切换机构中心轴的第一侧壁围成所述组装空间。
15.可选的,所述光圈切换机构还包括组装于所述机构主体的切换叶片;
16.所述组装空间包括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切换叶片的采光主体的轴向投影重合,所述第二空间自所述第一空间朝向所述光圈切换机构的径向延伸形成,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镜头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
17.可选的,所述光圈切换机构还包括组装于所述机构主体的切换叶片;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远离所述第一镜筒的顶端,所述顶端贴近所述切换叶片。
18.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组装于所述设备主体。
19.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公开的镜头模组包括第一镜头和光圈切换机构,光圈切换机构能够在不同光线环境下适应性改变光圈大小,提升镜头模组的拍摄效果。光圈切换机构的机构主体围成沿第一镜头轴向设置的组装空间,至少一部分第一镜头嵌入组装空间,且至少一部分第一镜片组在镜头模组的轴向突出于第一镜筒,减短了第一镜筒的长度。通过第一镜头嵌入组装空间以及第一镜筒的长度减小,使得由第一镜头和光圈切换机构形成的组装体的第一轴向长度小于光圈切换机构的第二轴向长度和第一镜头的轴向长度之和,降低了组装体的整体厚度,提升了镜头模组和使用上述镜头模组的电子设备的轻薄性。
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3.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镜头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镜头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镜头模组的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镜头模组的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镜头模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镜头模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镜头模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31.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改善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在低光线下的拍摄效果,摄像头光圈设计逐渐增大,但光圈过大在正常环境或亮环境下也会造成例如过曝、交流电光源下的闪烁条纹、大光圈浅景深下近距离拍照边缘模糊等问题。
32.本公开提出一种镜头模组,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镜头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镜头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镜头模组1包括:光圈切换机构11和至少一个第一镜头12,光圈切换机构11与第一镜头12组装配合形成组装体14。第一镜头12包括第一镜筒122和组装于第一镜筒122的第一镜片组121,至少一部分第一镜片组121在镜头模组1的轴向突出于第一镜筒122。光圈切换机构11包括机构主体111和由机构主体111围成的沿第一镜头12的轴向设置的组装空间112,至少一部分第一镜头12固定的嵌入组装空间112,以使组装体14的第一轴向长度d1小于光圈切换机构11的第二轴向长度d2与第一镜头12的第三轴向长度d3之和。
3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镜头模组1包括第一镜头12和光圈切换机构11,光圈切换机构11能够在不同光线环境下适应性改变光圈大小,暗环境时切换到大光圈,以保证充足的进光量、减小噪声,提升暗态效果、获得清晰影像。亮环境时切换到小光圈,以保证各视场清晰度,同时避免因大光圈短曝光造成的交流电光源下的闪烁条纹问题,提升了镜头模组1的拍摄效果。其中,光圈切换机构11的机构主体111围成了沿第一镜头12轴向设置的组装空间112,至少一部分第一镜头12嵌入组装空间112,嵌入组装空间112的那部分第一镜头12不占用轴向厚度,因而降低了镜头模组1的整体厚度。此外,如图3所示,至少一部分第一镜片组121在镜头模组1的轴向突出于第一镜筒122,减短了第一镜筒122的长度,不仅减短了第一镜头12的整体长度,还减少了第一镜筒122对组装空间112的空间占用,有助于增加第一镜头12的嵌入深度,降低组装体14的第一轴向长度d1。
34.通过第一镜头12嵌入组装空间112以及第一镜筒122的长度减小,使得由第一镜头12和光圈切换机构11形成的组装体14的第一轴向长度d1小于光圈切换机构11的第二轴向长度d2和第一镜头12的轴向长度之和,降低了组装体14的整体厚度,提升了镜头模组1和使用上述镜头模组1的电子设备的轻薄性。
35.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7中的点划线可以代表第一镜头12的光轴方向,第一镜头12的轴向可以是第一镜头12的第一镜片组121的光轴方向,第一镜头12的第三轴向长度d3可以指在光轴方向上第一镜头12的长度。光圈切换机构11的第二轴向长度d2可以指光圈切换机构11在上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组装体14的第一轴向长度d1可以指由第一镜头12和光圈切换机构11形成的组装体14在上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至少一部分第一镜片组121在镜头模组1的轴向突出于第一镜筒122,可以指第一镜片组121在镜头模组1的轴向上突出于第一镜筒122朝向光圈切换机构11的端面1221。例如,第一镜片组121突出于第一镜筒122的部分可以是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突出于第一镜筒122朝向光圈切换机构11的端面1221。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镜头12的第一镜片组121也可以收容于第一镜筒122内。
36.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镜头12的部分或全部结构可以固定的收容于组装空间112,以使嵌入组装空间112的那部分第一镜头12不占用轴向厚度,降低了镜头模组1的整体厚度。当第一镜头12的全部结构嵌入组装空间112时,第一镜头12和光圈切换机构11形成一体式的组装体14,组装体14的整体结构布局得到优化,因而进一步降低了镜头模组1的整体厚度。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镜头模组1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镜头13组件,第二镜头13组件与第一镜头12和/或光圈切换机构11组装固定,且第二镜头13组件的光轴与第一镜头12的光轴重合。即,可以将镜头模组1的镜片进行分组获得第一镜头12和第二镜头13组件,分组后能够便于对第一镜头12的第一镜筒122高度进行缩短调整,避免镜筒高度减小对镜头模组1的镜片组装的影响。
38.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第二镜头13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镜头13,第一镜头12包括沿轴向相对设置的嵌入端124和组装端125,嵌入端124收容于组装空间112,组装端125与第二镜头13组装配合。其中,上述轴向可以是第一镜头12的第一镜片组121的光轴方向,光圈切换机构11和第二镜头13分别设置于第一镜头12的两端。例如,第二镜头13组件可以包括一个第二镜头13,第二镜头13与第一镜头12的组装端125固定连接,以使第一镜头12和第二镜头13配合实现相应的采光效果。
39.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镜头13可以包括第二镜筒132和组装于第二镜筒132的第二镜片组131,第二镜片组131可以收容于第二镜筒132内,也可以使至少一部分第二镜片组131突出于第二镜筒132。其中,至少一部分第二镜片组131在镜头模组1的轴向突出于第二镜筒132,可以指第二镜片组131在镜头模组1的轴向上突出于第二镜筒132的端面1321。当至少一部分第二镜片组131突出于第二镜筒132时,能够减短第二镜筒132的长度,不仅减短了第二镜头13的整体长度,还减少了第二镜筒132对第二镜头13轴向长度占用,有助于缩短镜头模组1的整体厚度。此外,第二镜头13与第一镜头12可以通过点胶粘接、卡接、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4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镜片组121和第二镜片组131的镜片材质可以包括塑料、玻璃中的至少一种,当镜片材质为玻璃时,可以选用磨造玻璃和/或晶圆工艺玻璃。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光圈切换机构11包括沿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13和第二端1114,第一镜头12组装于第一端1113和/或第二端1114。即,光圈切换机构11可以设置于第一镜头12的一侧,或者,光圈切换机构11可以设置于两个第一镜头12之间。当镜头模组1包括一个第一镜头12时,第一镜头12可以组装于第一端1113和第二端1114中的一个,光圈切换机构11位于第一镜头12的一侧,第一端1113和第二端1114中的另一个可以与第二镜头13、图像传感器或镜头模组1的其他部件组装配合,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定。当镜头模组1包括两个第一镜头12时,第一镜头12组装于第一端1113和第二端1114,光圈切换机构11位于两个第一镜头12之间。
4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镜头12组装于光圈切换机构11的第一端1113和/或第二端1114,光圈切换机构11可以设置于图像传感器之前的任意位置,以便于光线通过光圈切换机构11进入图像传感器。在一实施例中,镜头模组1还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之前可以依次设有第二镜头13、第一镜头12和光圈切换机构11。第二镜头13包括第二镜筒132和组装于第二镜筒132的第二镜片组131,上述组装端125可以设置于第一镜头12的第一镜筒122,第二镜筒132与组装端125可以通过点胶粘接、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43.至少一部分第一镜头12嵌入光圈切换机构11的组装空间112,并与光圈切换机构11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圈切换机构1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113,第一镜头1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123,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3卡接配合,以使第一镜头12和光圈切换机构11获得沿第一镜头12的轴向以及径向的限位。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第
一镜头12与光圈切换机构11的组装,提升了组装便利性和可靠性。第一镜头12和光圈切换机构11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3的卡接配合实现固定,也可以在光圈切换机构11和/或第一镜头12设有点胶槽,以使第一镜头12和光圈切换机构11点胶固定。
44.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3设置于围成组装空间112的第一侧壁1111a,第二连接部123设置于第一镜筒122的第二侧壁1222。将第一连接部113设置于第一侧壁1111a,第二连接部123设置于第二侧壁1222,减少了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3的结构设置和组装配合对镜头模组1的轴向长度的占用,同时提升组装便利性。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3可以设置于第一镜筒122的一端,以便于第一镜头12在嵌入组装空间112后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3可以实现卡接配合。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11a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13,第二侧壁1222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13,第一连接部113可以与第二连接部123一一对应,通过多个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3的卡接进一步提升第一镜头12与光圈切换机构11的组装可靠性。
45.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3中的一个可以是卡槽,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23中的另一个可以是卡接块,卡接块收容于卡槽以实现卡接配合。卡槽包括与卡接块抵接的径向配合面和轴向配合面,以使第一镜头12和光圈切换机构11获得沿第一镜头12的轴向以及径向的限位。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光圈切换机构11的机构主体111可以包括壳体1111和控制组件1112。壳体1111的内壁围成环形容纳空间,控制组件1112组装于容纳空间内,壳体1111朝向光圈切换机构11中心轴的第一侧壁1111a围成组装空间112。通过壳体1111的内壁围成环形容纳空间,以便于控制组件1112的组装,而壳体1111的第一侧壁1111a围成组装空间112,避免了控制组件1112对组装空间112的干涉。
47.需要说明的是,光圈切换机构11可以包括音圈式、压电式、步进电机式等,音圈式光圈切换机构11通过磁铁、线圈弹片和/或滚珠配合实现叶片切换,电压式光圈切换机构11可以通过压电陶瓷马达实现叶片切换。步进电机式光圈切换机构11可以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叶片实现叶片切换。以光圈切换机构11为音圈式光圈切换机构11为例,控制组件1112可以包括磁铁、线圈、滚珠和线路板,磁铁、线圈、滚珠和线路板可以设置于上述环形容纳空间内。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光圈切换机构11还可以包括组装于机构主体111的切换叶片114,组装空间112包括第一空间1121和第二空间1122,第一空间1121与切换叶片114的采光主体1141的轴向投影重合,第二空间1122自第一空间1121朝向光圈切换机构11的径向延伸形成,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镜头12收容于第二空间1122。切换叶片114的采光主体1141可以是切换叶片114在切换至最大光圈时光线能够通过的区域,第一空间1121可以用于实现光圈切换机构11的采光,第二空间1122可以用于收容第一镜头12的嵌入结构,使得组装空间112的尺寸大于用于采光的空间尺寸,便于第一镜头12的嵌入组装,避免第一镜头12对采光功能的干扰。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圈切换机构11还包括组装于机构主体111的切换叶片114,第一镜片组121包括远离第一镜筒122的顶端,顶端贴近切换叶片114。当至少一部分第一镜头12嵌入组装空间112时,使第一镜片组121的顶端贴近切换叶片114能够增加第一镜头12在轴向上的嵌入深度,降低第一镜头12和光圈切换机构11的组装体14的整体厚度。
50.在上述实施例中,光圈切换机构11还可以包括保护盖板115,保护盖板115可以组装于切换叶片114的外侧,以对光圈切换机构11的切换叶片114以及内部结构进行结构保护。
51.本公开进一步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上述镜头模组1,镜头模组1组装于设备主体。
52.由于镜头模组1包括第一镜头12和光圈切换机构11,光圈切换机构11能够在不同光线环境下适应性改变光圈大小,提升了镜头模组1的拍摄效果。其中,光圈切换机构11的机构主体111围成了沿第一镜头12轴向设置的组装空间112,至少一部分第一镜头12嵌入组装空间112,嵌入组装空间112的那部分第一镜头12不占用轴向厚度,因而降低了镜头模组1的整体厚度。此外,至少一部分第一镜片组121在镜头模组1的轴向突出于第一镜筒122,减短了第一镜筒122的长度,不仅减短了第一镜头12的整体长度,还减少了第一镜筒122对组装空间112的空间占用,有助于增加第一镜头12的嵌入深度,降低组装体14的第一轴向长度d1。
53.通过第一镜头12嵌入组装空间112以及第一镜筒122的长度减小,使得由第一镜头12和光圈切换机构11形成的组装体14的第一轴向长度d1小于光圈切换机构11的第二轴向长度d2和第一镜头12的轴向长度之和,降低了组装体14的整体厚度,提升了镜头模组1和使用上述镜头模组1的电子设备的轻薄性。
5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电视、广告屏幕、车载终端、医疗终端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55.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56.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