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58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2.通风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用金属或复合管道,通风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措施,现有的通风管道大多数采用螺栓和螺母将通风管道固定连接,这种方式的通风管道连接速度慢,且长时间使用螺母和螺栓之间的连接不稳定且容易产生锈迹,影响通风效果,因此,设计了一种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现有通风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其目的是使得通风管道在连接过程中更加便捷且安全性更高,长时间使用不会影响通风质量。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风管以及连接在第一通风管端部的第二通风管,所述第一通风管的端部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若干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通风管的端部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能够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中,所述第一通风管的端部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腔中的定位杆以及套设在定位杆上的弹簧,所述定位杆能够插入所述连接块上固定所述第二通风管的位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二通风管端部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通风管的端部位于所述固定块内侧壁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凸起能够在所述限位槽中转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凸起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能够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杆插入所述定位孔中的一端开设有倒角。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内腔的顶壁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环板的顶部接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通风管端部壁与所述第二通风管端部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组件
与所述连接块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通过连接块插入滑槽中初步将第一通风管与第二通风管连接,转动第二通风管此时定位组件中的定位杆能够插入连接块上进一步固定第二通风管的位置,进而将第一通风管与第二通风管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得通风管道在连接过程中更加便捷,长时间使用不会影响通风质量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的拆解图。
17.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19.图5为图4中b的放大图。
20.图中:第一通风管100、第二通风管200、固定块110、滑槽120、连接块210、定位组件300、外壳310、定位杆320、弹簧330、凸起211、限位槽130、定位孔212、倒角321、环板322。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4.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5.参照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通风装置包括第一通风管100以及连接在第一通风管100端部的第二通风管200,第一通风管100的端部侧壁上还设置有用来固定连接第二通风管200的定位组件300,第一通风管100端部壁与第二通风管200端部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定位组件300与连接块210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26.其中,第一通风管100的端部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110,若干个固定块110之间开设有滑槽120,滑槽12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通风管100的延伸方向相同。
27.进一步的,第二通风管200的端部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210,连接块210能够滑动连接在滑槽120中,连接块210远离第二通风管200端部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凸起211,第一通风管100的端部位于所述固定块110内侧壁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130,凸起211能够在限位槽130中转动,凸起211的宽度与限位槽130的宽度一致,连接第一通风管100与第二通风管200时,将连接块210沿着滑槽120插入第一通风管100的端部,然后转动第二通风管200,此时连接块210上的凸起211能够卡接在固定块110的内侧壁上,进而第二通风管200能够连接在第一通风管100的端部上。
28.进一步的,第一通风管100的端部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组件300,定位组件300包括外壳310、设置在外壳310内腔中的定位杆320以及套设在定位杆320上的弹簧330。
29.进一步的,凸起211上开设有定位孔212,定位杆320能够插入定位孔212中固定第二通风管200的位置。
30.其中,定位杆32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板322,弹簧330的一端与外壳310内腔的顶壁接触,弹簧330的另一端与环板322的顶部接触,定位杆320插入定位孔212中的一端开设有倒角321,连接块210插入滑槽120之后转动第二通风管200,此时连接块210上的凸起211会与定位杆320端部的倒角321接触,能够顺利将定位杆320顶进外壳310的内腔中同时会挤压弹簧330,然后继续转动第二通风管200,当凸起211上的定位孔212与定位杆320连通时,定位杆320会在弹簧330的弹力作用下插入定位孔212中固定第二通风管200的位置。
31.操作过程:连接第一通风管100与第二通风管200时,将连接块210沿着滑槽120插入第一通风管100的端部,然后转动第二通风管200,此时连接块210上的凸起211会与定位杆320端部的倒角321接触,能够顺利将定位杆320顶进外壳310的内腔中同时会挤压弹簧330,然后继续转动第二通风管200,当凸起211上的定位孔212与定位杆320连通时,定位杆320会在弹簧330的弹力作用下插入定位孔212中固定第二通风管200的位置,进而将第一通风管100与第二通风管200连接在一起。
32.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