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涵洞检测车用绞盘的往复缠线机构

专利查询2022-5-16  18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涵洞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工涵洞检测车用绞盘的往复缠线机构。


背景技术:

2.水工隧洞是在山体中开凿的引水或泄水的水工建筑物,是水利枢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水工隧洞按其功用可分为:引水、输水隧洞;导流、泄洪隧洞;尾水隧洞;排沙隧洞。
3.由于水工隧洞内长期通水,容易对水工隧洞产生局部空蚀、开裂、渗漏等问题。在水工隧洞建成或后期养护时,需要对水工隧洞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水工隧洞的安全使用。但部分水工隧洞由于洞径较小,人员或大型车辆无法进入水工隧洞进行检测,造成水工隧洞检测困难。
4.现有水工隧洞检测车都是采用无线遥控器控制在隧洞内行走,当检测车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回收,且检测车上的检测装置也都是采用无线传输,存在信号传输不稳定,且成本高的问题。在行走车上连接牵拉绳和通讯光纤可以避免无线控制和无线传输信号的缺陷,但目前都是人工操作进行牵拉绳和通讯光纤释放及收回,牵拉绳和通讯光纤释放及收回速度难以控制,无法与检测车的行走速度保持一致,会影响行走车的正常行走,且容易发生缠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工作精准可靠、易于控制,可实现自动收放线缆,节省人工,降低劳动强度,利于提高检测工作稳定可靠性的水工涵洞检测车用绞盘的往复缠线机构。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水工涵洞检测车用绞盘的往复缠线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的用于收放线缆的收放绞盘和用于引导线缆沿收放绞盘的转轴方向往复运动的往复式导线组件,所述往复式导线组件包括往复丝杆、滑块和丝杆驱动组件,所述往复丝杆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且转动轴线与收放绞盘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丝杆驱动组件与所述往复丝杆相连以驱动往复丝杆转动,所述滑块滑设在机架上,所述往复丝杆与所述滑块配合连接且在往复丝杆转动时驱使滑块往复运动,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带着线缆往复运动且允许收放绞盘收放线缆的带线结构。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9.所述带线结构为设于滑块上的过线孔,所述收放绞盘收放的线缆穿过所述过线孔。
10.所述带线结构为设于滑块上的过线凹槽,所述过线凹槽朝上开口且过线凹槽的底面高于线缆与收放绞盘的切点。
11.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收放绞盘相连,所述丝杆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机构,所述往复丝杆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收放绞盘或旋转驱动件相连。
12.所述旋转驱动件和往复丝杆位于收放绞盘径向方向上的同一侧。
13.所述机架为具有内腔的箱体结构,所述收放绞盘、往复丝杆、滑块和旋转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箱体结构的内腔中,所述箱体结构上开设有供线缆穿出的条形过线孔。
14.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箱体结构的外部。
15.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一环形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旋转驱动件的驱动端相连,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收放绞盘的转轴相连,所述第一环形同步带绕设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上。
16.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同步带轮、第四同步带轮和第二环形同步带,所述第三同步带轮与收放绞盘的转轴,所述第四同步带轮与所述往复丝杆相连,所述第二环形同步带绕设在第三同步带轮和第四同步带轮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8.本实用新型的水工涵洞检测车用绞盘的往复缠线机构,设置用于收放线缆的收放绞盘和用于引导线缆沿收放绞盘的转轴方向往复运动的往复式导线组件,通过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收放绞盘相应转动,可配合水工涵洞检测车的行走实现自动收放线缆,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避免牵引绳和光纤发生缠绕,保证水工涵洞检测车的顺畅运行,同时往复缠线机构引导线缆沿收放绞盘的转轴方向往复运动,在收放绞盘释放线缆时可避免线缆相对于收放绞盘不产生偏斜,利于提高放线稳定可靠性,在收放绞盘卷收线缆时可使线缆在收放绞盘轴向上分层均匀卷绕在收放绞盘上。同时,往复式导线组件采用往复丝杆、滑块和丝杆驱动组件的组合,在滑块上带着线缆往复运动且允许收放绞盘收放线缆的带线结构,其结构简单紧凑、工作精准可靠、易于控制。
附图说明
19.图1为往复缠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往复式导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例说明:
22.1、旋转驱动组件;100、机架;101、条形过线孔;11、旋转驱动件;12、第一同步带轮;13、第二同步带轮;14、第一环形同步带;15、第三同步带轮;16、第四同步带轮;17、第二环形同步带;2、收放绞盘;3、往复丝杆;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水工涵洞检测车用绞盘的往复缠线机构,包括机架100,机架100上安装有由旋转驱动组件1驱动转动的用于收放线缆的收放绞盘2和用于引导线缆沿收放绞盘2的转轴方向往复运动的往复式导线组件,往复式导线组件包括往复丝杆3、滑块4和丝杆驱动组件,往复丝杆3转动安装在机架100上且转动轴线与收放绞盘2的转动轴线平行,丝杆驱动组件与往复丝杆3相连以驱动往复丝杆3转动,滑块4沿收放绞盘2的转
轴方向滑设在机架100上,往复丝杆3与滑块4配合连接且在往复丝杆3转动时驱使滑块4往复运动,滑块4上设有用于带着线缆往复运动且允许收放绞盘2收放线缆的带线结构。该水工涵洞检测车用绞盘的往复缠线机构,设置用于收放线缆的收放绞盘2和用于引导线缆沿收放绞盘2的转轴方向往复运动的往复式导线组件,通过旋转驱动组件1驱动收放绞盘2相应转动,可配合水工涵洞检测车的行走实现自动收放线缆,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避免牵引绳和光纤发生缠绕,保证水工涵洞检测车的顺畅运行,同时往复缠线机构引导线缆沿收放绞盘2的转轴方向往复运动,在收放绞盘2释放线缆时可避免线缆相对于收放绞盘2不产生偏斜,利于提高放线稳定可靠性,在收放绞盘2卷收线缆时可使线缆在收放绞盘2轴向上分层均匀卷绕在收放绞盘2上。同时,往复式导线组件采用往复丝杆3、滑块4和丝杆驱动组件的组合,在滑块4上带着线缆往复运动且允许收放绞盘2收放线缆的带线结构,其结构简单紧凑、工作精准可靠、易于控制。
25.本实施例中,带线结构为设于滑块4上的过线孔,收放绞盘2收放的线缆穿过过线孔(图中未示出),该过线孔也即设置在滑块4上的一个贯通孔。滑块4沿收放绞盘2的转轴方向往复运动会带着线缆同步运动,同时线缆又能经过线孔进行释放和回收运动,该带线结构的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不会出现线缆脱出的问题。在其他实施例中,带线结构还可为设于滑块4上的过线凹槽,过线凹槽朝上开口且过线凹槽的底面高于线缆与收放绞盘2的切点,过线凹槽向上托起线缆,能够带着线缆往复运动,同时线缆又能经过线凹槽进行释放和回收运动,该种带线结构方便线缆的装卸,同时由于过线凹槽朝上开口且过线凹槽的底面高于线缆与收放绞盘2的切点,工作时线缆在自重作用下保持与过线凹槽底面相贴,线缆也不易脱出过线凹槽。优选的,过线凹槽为v型槽。
26.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组件1包括旋转驱动件11,旋转驱动件1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收放绞盘2相连,丝杆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机构,往复丝杆3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收放绞盘2相连。这样,丝杆驱动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1共用一个旋转驱动件11,能够节省成本、提高结构紧凑性,并且在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传动比设定好后,收放绞盘2的转动速度与滑块4往复运动的频率能够始终保持成正比的对应关系,可降低控制难度,保证往复缠线稳定进行。在其他实施例中,往复丝杆3也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直接与旋转驱动件11相连。
27.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件11和往复丝杆3位于收放绞盘2径向方向上的同一侧,这样有利于提高整个往复缠线机构的结构紧凑性,减少占用的空间。
28.本实施例中,机架100为具有内腔的箱体结构,收放绞盘2、往复丝杆3、滑块4和旋转驱动件11安装在箱体结构的内腔中,箱体结构上开设有供线缆穿出的条形过线孔101,其美观性好、安全性高。
29.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安装在箱体结构的外部,便于检修和维护。
30.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同步带轮12、第二同步带轮13和第一环形同步带14,第一同步带轮12与旋转驱动件11的驱动端相连,第二同步带轮13与收放绞盘2的转轴相连,第一环形同步带14绕设在第一同步带轮12和第二同步带轮13上。
31.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同步带轮15、第四同步带轮16和第二环形同步带17,第三同步带轮15与收放绞盘2的转轴,第四同步带轮16与往复丝杆3相连,第二环形
同步带17绕设在第三同步带轮15和第四同步带轮16上。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