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开采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辅助液压支架回收顶煤的机构。
背景技术:
2.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是针对厚及特厚煤层开采发展起来的一种采煤工艺,是在厚煤层的下部布置一个长壁开采工作面,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在前方支承压力的作用下,使工作面上部的煤体压裂破碎,并在支架尾部切顶线附近冒落放出的一种采煤方法。它与其它采煤方法的主要不同点在于,除有一个包括破、装、运、支、控全部工序的普通长壁采煤工作面外,同时在支架的后部还有一套破、放、运等的顶煤回收系统,即前后两个采出煤炭的工作场所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放顶煤工作面。此方法具有掘进率低、效率高、适应性强、成本低、投人产出效果好等优点,将特厚煤层的储量优势变成了生产和效益优势,成为我国厚及特厚煤层矿井实现集约化高产、高效生产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
3.鉴于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艺特点,易发火、煤尘大、瓦斯积聚、顶煤回收率低等是这种开采工艺难以克服的缺点,其中顶煤回收率低已经成为制约放顶煤开采工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提高顶煤回收率是放顶煤开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影响顶煤回收率的因素很多,其中放煤工艺是影响顶煤回收率主要因素。在放顶煤工作面,上部覆岩在矿压作用下垮落将顶煤压碎,破碎的顶煤通过掩护梁滑落,当放煤口打开后,滑落的顶煤以自由落体的形式落到后部刮板运输机上,顶煤的回收完全依赖液压支架放煤口的控制,由于运输机后部完全处于开发状态,大量的顶煤滑落到运输机后部进入工作面老塘无法回收,大幅度降低了顶煤回收率,据统计,由于放煤工艺造成的顶煤损失占工作面全部煤炭损失的40%以上。
5.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辅助液压支架回收顶煤的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辅助液压支架回收顶煤的机构,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顶煤回收率低的问题。
7.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辅助液压支架回收顶煤的机构,其结构包括:
8.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包括底座、伸缩立梁、摆动顶梁和伸缩顶梁,所述底座上端安装有可上下伸缩的伸缩立梁,伸缩立梁上端铰接安装在摆动顶梁的一端,所述摆动顶梁另一端内部套接有可左右伸缩的伸缩顶梁;
9.液压件,所述液压件包括:摆动立柱、支撑立柱和放煤千斤顶,所述摆动顶梁的下部铰接有摆动立柱,摆动立柱下端铰接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支撑立柱安装在底座内部上端,所述支撑立柱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立梁上下伸缩,所述放煤千斤顶安装在摆动顶梁内部,所述放煤千斤顶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顶梁在摆动顶梁内左右伸缩。
10.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的顶煤回收机构,所述底座、伸缩立梁、摆动顶梁、伸缩顶梁依次连接形成三面封闭的放煤空间。
11.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的顶煤回收机构,所述底座铰接于工作面顶煤液压支架底座后侧;后部刮板运输机放置于底座上,在底座上滑动。
12.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的顶煤回收机构,所述工作面顶煤液压支架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插板,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插板套接在放煤尾梁内。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15.图中:1、底座;2、伸缩顶梁;3、立梁;4、摆动顶梁;5、摆动立柱;6、支撑立柱;7、放煤千斤顶;9、工作面顶煤液压支架;901、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插板;902、放煤尾梁;10、后部刮板运输机;11、放煤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1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辅助液压支架回收顶煤的机构,包括:
20.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包括底座1、伸缩立梁3、摆动顶梁4和伸缩顶梁2,所述底座1上端安装有可上下伸缩的伸缩立梁3,伸缩立梁3上端铰接安装在摆动顶梁4的一端,所述摆动顶梁4另一端内部套接有可左右伸缩的伸缩顶梁 2;
21.液压件,所述液压件包括:摆动立柱5、支撑立柱6和放煤千斤顶7,所述摆动顶梁4的下部铰接有摆动立柱5,摆动立柱5下端铰接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支撑立柱6安装在底座1内部上端,所述支撑立柱6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立梁3上下伸缩,所述放煤千斤顶7安装在摆动顶梁4内部,所述放煤千斤顶7 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顶梁2在摆动顶梁4内左右伸缩。
22.优选的,所述底座1、伸缩立梁3、摆动顶梁4、伸缩顶梁2依次连接形成三面封闭的放煤空间11。
23.优选的,所述底座1铰接于工作面普通(现有)顶煤液压支架9底座后侧;后部刮板运输机10放置于底座1上,在底座1上滑动;
24.优选的,所述工作面顶煤液压支架9靠近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
插板901,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插板901套接在放煤尾梁902内。
2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2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的顶煤回收机构,该机构是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将可能散落进老塘的煤炭重新回收到后部刮板运输机上,可以将顶煤回收率提高15%以上。顶煤回收机构与放顶煤液压支架底座后端铰接,随着液压支架前移,每架放顶煤支架后部均连接一套顶煤回收机构。放顶煤支架前移一个步距后,冒落的顶煤沿放顶煤支架掩护梁滑落并堆积在放煤口上方,此时收回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插板901和放煤尾梁 902,同时收回顶煤回收机构的伸缩顶梁2和摆动顶梁4即可打开放煤口,冒落的顶煤通过放煤口落到后部刮板运输机上,放煤过程完成后,伸出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插板901和放煤尾梁902,同时伸出顶煤回收机构的伸缩顶梁2和摆动顶梁4关闭放煤口,即完成支架的一个放煤循环。上述放煤过程中放煤口的大小得以有效控制,可以将冒落的顶煤尽可能多的放到后部刮板运输机上,防止顶煤散落进老塘,可以大幅度提高顶煤回收率。
2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的顶煤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安装有可上下伸缩的伸缩立梁(3),伸缩立梁(3)上端铰接安装有摆动顶梁(4)的一端,所述摆动顶梁(4)另一端内部套接有可左右伸缩的伸缩顶梁(2);液压件,所述液压件包括:摆动立柱(5)、支撑立柱(6)和放煤千斤顶(7),所述摆动顶梁的下部铰接连接有摆动立柱(5),摆动立柱(5)下端铰接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支撑立柱(6)安装在底座(1)内部上端,所述支撑立柱(6)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立梁(3)上下伸缩,所述放煤千斤顶(7)安装在摆动顶梁(4)内部,所述放煤千斤顶(7)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顶梁(2)在摆动顶梁(4)内左右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的顶煤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伸缩立梁(3)、摆动顶梁(4)、伸缩顶梁(2)依次连接形成三面封闭的放煤空间(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的顶煤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铰接于工作面顶煤液压支架(9)底座后侧;后部刮板运输机(10)放置于底座(1)上,在底座(1)上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的顶煤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顶煤液压支架(9)靠近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插板(901),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插板(901)套接在放煤尾梁(902)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放顶煤工作面的顶煤回收机构,包括:结构件,结构件包括底座、伸缩立梁、摆动顶梁和伸缩顶梁,底座上端安装有可上下伸缩伸缩的伸缩立梁,伸缩立梁上端铰接安装在摆动顶梁的一端,摆动顶梁另一端内部套接有可左右伸缩的伸缩顶梁;液压件包括:摆动立柱、支撑立柱和放煤千斤顶,摆动顶梁铰接有摆动立柱,摆动立柱铰接安装在底座上,支撑立柱安装在底座内部上端,支撑立柱用于驱动伸缩立梁上下伸缩,放煤千斤顶安装在摆动顶梁内部,所述放煤千斤顶用于驱动伸缩顶梁在摆动顶梁内左右伸伸缩,通过支撑立柱实现放煤高度的调整,摆动立柱和放煤千斤顶实现放煤口的开关与调节;可以将工作面顶煤回收率提高15%以上。上。上。
技术研发人员:闫少宏 张银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闫少宏
技术研发日:2021.06.11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