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转子。
背景技术:
2.转子发动机一般包括缸体、缸体内的转子、两个盖板,缸体与两个盖板形成密闭的腔体,转子与两个盖板也形成密闭的腔体,转子在缸体内高速转动,实现能量的转化。
3.然而,由于发动机转子在高温环境中高速运转,且运转时各零件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容易导致转子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转子,解决了现有的发动机转子在运转时不能很好的润滑散热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转子,包括两端开口的转子本体,转子本体中部沿其内壁固定连接中心板,中心板上开设通油口,转子本体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盖板,两个盖板与转子本体在中心板两侧形成两个相通的腔体,两个盖板、中心板中部均开设中心孔,两个盖板位于中心孔处连接中部开设叶轮槽的叶轮盘,还包括转动轴,转动轴穿过叶轮盘中部固定连接中心板上,叶轮盘的叶轮槽与腔体相通。
6.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7.盖板的中心孔内一体化连接多个固定片,每个固定片上开设固定孔,每个固定片通过固定孔叶轮盘。
8.叶轮盘包括圆形挡板,圆形挡板中部凸台,圆形挡板、凸台中部均开设中心孔a,中心孔a中穿过转动轴,凸台背离圆形挡板的一面开设多个叶轮槽,凸台上连接多个弹性组件,每个弹性组件穿接固定片的固定孔内。
9.弹性组件包括开设凸台的多个柱形孔,凸台的每个柱形孔内连接弹簧,弹簧连接橡胶条,每个橡胶条延伸至柱形孔外,且穿过固定孔。
10.中心板上沿中心孔向边缘处辐射连接多个肋条,中心板上位于相邻两个肋条之间开设通油口。
11.相邻两个肋条之间形成一个过油通道,每个过油通道均连通一个叶轮槽。
12.通油口开设于中心板的边缘位置。
13.中心板边缘处且位于相邻两个肋条之间连接短肋。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转子,在盖板上接入两个开设叶轮槽的叶轮盘,能够将外部的冷却油输入转子本体内部,便于对转子本体进行降温,以及对转子本体与转动轴连接处进行润滑,能够提高转子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还具有气密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转子的拆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转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中心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叶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转子本体,2.盖板,3.中心板,4.转动轴,5.叶轮盘,5-1.圆形挡板,5-2.凸台,5-3.中心孔a,5-4.叶轮槽,5-5.弹性组件,6.通油口,7.固定片,8.固定孔,9.肋条,10.短肋。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3.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转子,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两端开口的转子本体1,转子本体1中部沿其内壁固定连接中心板3,中心板3上开设通油口6,转子本体1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盖板2,两个盖板2与转子本体1在中心板3两侧形成两个相通的腔体,两个盖板2、中心板3中部均开设中心孔,两个盖板2位于中心孔处连接中部开设叶轮槽的叶轮盘5,还包括转动轴4,转动轴4穿过叶轮盘5中部固定连接中心板3上,叶轮盘5与转动轴4之间的空隙形成进油口,冷却油通过进油口进入叶轮槽内,由于叶轮盘5的叶轮槽与腔体相通,冷却油进而进入盖板2与中心板3之间的腔体内,由于中心板3上开设通油口6,能够将一个腔体内的冷却油排入另一个腔体内,最终通过另一个腔体相通的叶轮槽排出,在冷却油的流动过程中实现对转子本体1以及内部结构的降温冷却,同时对转动轴4与转子本体1连接位置进行冷却。
24.如图4所示,盖板2的中心孔内一体化连接多个固定片7,每个固定片7上开设固定孔8,每个固定片7通过固定孔8叶轮盘5。叶轮盘5包括圆形挡板5-1,圆形挡板5-1中部凸台5-2,圆形挡板5-1、凸台5-2中部均开设中心孔a5-3,中心孔a5-3中穿过转动轴4,凸台5-2背离圆形挡板5-1的一面开设多个叶轮槽5-4,凸台5-2上连接多个弹性组件5-5,每个弹性组件5-5固定穿接固定片7的固定孔8内,在实际使用时,圆形挡板5-1贴合在转子发动机的盖体上,通过弹性组件5-5能够使圆形挡板5-1始终贴合连接在转子发动机的盖体上,能够保证转子内部的气密性。弹性组件5-5包括开设凸台5-2的多个柱形孔,凸台5-2的每个柱形孔内连接弹簧,弹簧连接橡胶条,每个橡胶条延伸至柱形孔外,且固定连接在固定片7的固定孔8处。
25.中心板3上沿中心孔向边缘处辐射连接多个肋条9,中心板3上位于相邻两个肋条9之间开设通油口6,肋条9能够起到支撑盖板2与中心板3之间空隙的作用,便于在盖板2与中心板3形成过油通道,能够对转子本体1内部以及中心板3等结构进行均匀降温。
26.相邻两个肋条之间形成一个过油通道,每个过油通道均连通一个叶轮槽,通过叶轮槽将外部的冷却油排入肋条9之间的过油通道中,防止降温不均匀现象。
27.通油口6开设于中心板3的边缘位置,能够实现对中心板3的全面降温,同时由于转子本体1的高速运转,冷却油在中心板3的边缘聚集,因此在中心板3边缘开设通油口6也能促进冷却油的流动。
28.中心板3边缘处且位于相邻两个肋条9之间连接短肋10,能够对中心板3与盖板2起到支撑作用。
29.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转子的使用过程为:
30.使用时,将转子置于缸体内,随后在转子两侧的连接盖体,且使叶轮盘5贴合在盖体上,通过外部的动力泵将冷却油排入一个叶轮盘5与转动轴4之间的进油口中,通过叶轮盘5中的叶轮槽5-5将冷却油依次排入每个过油通道中,再通过通油口6进入另一个腔体的过油通道、叶轮槽5-5,最终通过另一个叶轮盘5与转动轴4之间的空隙形成的进油口排出,在冷却油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对转子进行降温、润滑,实现延长转子使用寿命的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通过叶轮盘5通过弹性组件连接在盖板2上,能够保证在转子的高速运转时,始终贴合在盖体上,保证了冷却油通道的气密性。
31.通过上述方式,一种发动机转子,在盖板上接入两个开设叶轮槽的叶轮盘,能够将外部的冷却油输入转子本体内部,便于对转子本体进行降温,以及对转子本体与转动轴连接处进行润滑,能够提高转子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还具有气密性好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转子本体(1),所述转子本体(1)中部沿其内壁固定连接中心板(3),所述中心板(3)上开设通油口(6),所述转子本体(1)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盖板(2),两个所述盖板(2)与转子本体(1)在中心板(3)两侧形成两个相通的腔体,两个所述盖板(2)、中心板(3)中部均开设中心孔,两个所述盖板(2)位于中心孔处连接中部开设叶轮槽的叶轮盘(5),还包括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穿过叶轮盘(5)中部固定连接中心板(3)上,所述叶轮盘(5)的叶轮槽与腔体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动机转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盖板(2)的中心孔内一体化连接多个固定片(7),每个所述固定片(7)上开设固定孔(8),每个所述固定片(7)通过固定孔(8)叶轮盘(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发动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盘(5)包括圆形挡板(5-1),所述圆形挡板(5-1)中部凸台(5-2),所述圆形挡板(5-1)、凸台(5-2)中部均开设中心孔a(5-3),所述中心孔a(5-3)中穿过转动轴(4),所述凸台(5-2)背离圆形挡板(5-1)的一面开设多个叶轮槽(5-4),所述凸台(5-2)上连接多个弹性组件(5-5),每个所述弹性组件(5-5)穿接固定片(7)的固定孔(8)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发动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5-5)包括开设凸台(5-2)的多个柱形孔,凸台(5-2)的每个柱形孔内连接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橡胶条,每个所述橡胶条延伸至柱形孔外,且穿过固定孔(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动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3)上沿中心孔向边缘处辐射连接多个肋条(9),所述中心板(3)上位于相邻两个肋条(9)之间开设通油口(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发动机转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肋条之间形成一个过油通道,每个所述过油通道均连通一个叶轮槽。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一种发动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口(6)开设于中心板(3)的边缘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动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3)边缘处且位于相邻两个肋条(9)之间连接短肋(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转子,包括两端开口的转子本体,转子本体中部沿其内壁固定连接中心板,中心板上开设通油口,转子本体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盖板,两个端盖与转子本体在中心板两侧形成两个相通的腔体,两个端盖、中心板中部均开设中心孔,两个盖板位于中心孔处连接中部开设叶轮槽的叶轮盘,还包括转动轴,转动轴穿过叶轮盘中部固定连接中心板上,叶轮盘的叶轮槽与腔体相通;本实用新型的转子中,在端盖上接入两个开设叶轮槽的叶轮盘,能够将外部的冷却油输入转子本体内部,便于对转子本体进行降温,以及对转子本体与转动轴连接处进行润滑,能够提高转子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还具有气密性好的特点。转子还具有气密性好的特点。转子还具有气密性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年 李军生 计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新年动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