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肿瘤放射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径向尺寸可调,便于个性化治疗,可提高插植效率,插植精度高、误差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重复性好,使用灵活可靠的可变径的近距离放疗阴道模具。
背景技术:
2.随着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近距离放射治疗开始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之中。特别对于中晚期的宫颈癌、舌癌、直肠癌患者,还有部分乳腺癌患者和其他癌症患者,放射治疗是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并且,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有的阴道模具的尺寸较为固定,无法实现模具尺寸的灵活变化,进而导致对特殊患者阴道粘膜的放疗剂量治疗效果不理想,宫颈和阴道穹隆所受到的放疗剂量不足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现有的插植入针无法确定插植的深度,需要使用格尺等辅助器具对插植针的插入深度进行测量,不但需要每次对辅助器具进行消毒、操作繁琐,而且,测量的误差也很大,影响治疗效果。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近距离放疗阴道模具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径向尺寸可调,便于个性化治疗,可提高插植效率,插植精度高、误差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重复性好,使用灵活可靠的可变径的近距离放疗阴道模具。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可变径的近距离放疗阴道模具包括中部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内管上插接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宫腔管,且宫腔管的前端经由中部内管前端的开口、向前延伸;所述中部内管的外侧,设置有分瓣式扩张模具,所述分瓣式扩张模具由若干组弧形扩张瓣片围合构成;同时,所述弧形扩张瓣片分别通过前扩张支撑连杆与中部内管的前端相铰接,且弧形扩张瓣片还分别通过后扩张支撑连杆,与中部内管后端设置的扩张滑动环相铰接;所述扩张滑动环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滑动环位置的滑环锁固螺钉。
5.所述弧形扩张瓣片由瓣片主体构成,瓣片主体内侧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铰接耳板,所述前扩张支撑连杆和后扩张支撑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杆铰接耳板相铰接;并且,所述瓣片主体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组、沿中部内管轴向布置的插针长通孔,插针长通孔内分别插接设置有插植针。以通过前扩张支撑连杆和后扩张支撑连杆来分别驱动各组弧形扩张瓣片扩张或回缩,并利用设置于弧形扩张瓣片的瓣片主体内部的插植针,为患者宫颈和阴道穹隆部位的肿瘤提供足够剂量的放射治疗,利于疾病的根治。
6.所述插植针由插针外套构成,插针外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确定插植深度的刻度标识线;插针外套的前端为针尖端,插针外套的后端设置有针芯插口;且插针针芯通过后端的针芯插口插接在插针外套内。以利用插植针的插针外套上设置的刻度标识线,来有效
提高插植的精度,减小误差,且操作方便、重复性好。
7.所述中部内管由内管管体构成,内管管体的中部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插管长通孔,所述宫腔管经由插管长通孔穿过中部内管、向前延伸;所述内管管体的前部、与各前扩张支撑连杆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前支撑杆铰接部,所述前扩张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前支撑杆铰接部相铰接;并且,所述内管管体的前端,还设置有半球形的宫颈定位帽。以使各组前扩张支撑连杆的前端与中部内管前部、相应的前支撑杆铰接部相铰接,并将宫腔管穿过中部内管中部的插管长通孔,进而让宫腔管的前端经由宫颈到达患者子宫的底部,便于治疗。
8.所述扩张滑动环由滑环主体构成,滑环主体的中部设置有内管套接孔,且滑环主体的前端、与各后扩张支撑连杆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后支撑杆铰接部,所述后扩张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后支撑杆铰接部相铰接;所述滑环主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螺钉插孔。以将各组后扩张支撑连杆的后端与扩张滑动环前端、相应的后支撑杆铰接部相铰接,并利用设置在滑环主体的螺钉插孔内的滑环锁固螺钉,来锁固住扩张滑动环沿中部内管往复滑动的位置,进而固定住前扩张支撑连杆和后扩张支撑连杆的摆动位置,使分瓣式扩张模具的各组弧形扩张瓣片对患者的阴道壁进行有效的支撑。
9.所述中部内管的内管管体的外侧壁上、与各组前扩张支撑连杆和后扩张支撑连杆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支撑连杆收纳槽。以在扩张滑动环向中部内管的后端移动,驱使各组弧形扩张瓣片回缩、且与中部内管外侧壁相贴合时,使前扩张支撑连杆和后扩张支撑连杆能够收回到中部内管外侧壁上的各组支撑连杆收纳槽内,从而减小整个阴道模具回缩状态的尺寸。
10.所述扩张滑动环中部套接孔的内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布置、用于与各支撑连杆收纳槽相配合的导向凸块。以利用导向凸块与中部内管外侧壁上的支撑连杆收纳槽的配合连接,来为扩张滑动环在中部内管上的往复滑动进行导向,进而提升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其上插接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宫腔管的中部内管,宫腔管的前端经由中部内管前端的开口、向前延伸;中部内管的外侧设置有分瓣式扩张模具,分瓣式扩张模具由若干组弧形扩张瓣片围合构成;弧形扩张瓣片分别通过前扩张支撑连杆与中部内管前端相铰接,且弧形扩张瓣片还分别通过后扩张支撑连杆与中部内管后端的扩张滑动环相铰接,扩张滑动环上设置有滑环锁固螺钉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利用前扩张支撑连杆和后扩张支撑连杆的摆动、来驱动分瓣式扩张模具的扩张或回缩,进而调整近距离放疗阴道模具的径向尺寸。该近距离放疗阴道模具,不但能够满足患者放疗过程中的阴道粘膜剂量,还能够对宫颈和阴道穹隆的肿瘤提供足够的根治剂量;便于个性化治疗,可提高插植效率,插植精度高、误差小,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重复性好,使用灵活、可靠。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分瓣式扩张模具处于回缩状态)。
13.图2是图1中的分瓣式扩张模具扩张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15.图4是图2中的中部内管和扩张滑动环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图4中的扩张滑动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图2中的弧形扩张瓣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7是图2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19.图8是图7中的插植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21.图中序号说明:1中部内管、2分瓣式扩张模具、3扩张滑动环、4滑环锁固螺钉、5宫腔管、6弧形扩张瓣片、7前扩张支撑连杆、8后扩张支撑连杆、9插植针、10内管管体、11支撑连杆收纳槽、12宫颈定位帽、13插管长通孔、14后支撑杆铰接部、15前支撑杆铰接部、16滑环主体、17内管套接孔、18导向凸块、19螺钉插孔、20瓣片主体、21支撑杆铰接耳板、22插针长通孔、23插针外套、24插针针芯、25刻度标识线、26子宫、27宫颈、28阴道壁、29肿瘤。
具体实施方式
22.根据图1~8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可变径的近距离放疗阴道模具包括中部内管1,中部内管1由柱状的内管管体10构成,内管管体10的中部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插管长通孔13;宫腔管5经由插管长通孔13穿过中部内管1、向前延伸。中部内管1的内管管体10的前部、与各前扩张支撑连杆7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前支撑杆铰接部15,前扩张支撑连杆7的前端与中部内管1的前支撑杆铰接部15相铰接。同时,中部内管1的内管管体10的前端,还设置有半球形的宫颈定位帽12;以使各组前扩张支撑连杆7的前端与中部内管1前部、相应的前支撑杆铰接部15相铰接,并将宫腔管5穿过中部内管1中部的插管长通孔13,进而让宫腔管5的前端经由宫颈27到达患者子宫26的底部,便于治疗。
23.中部内管1的外侧设置有分瓣式扩张模具2,分瓣式扩张模具2由若干组弧形扩张瓣片6围合构成。弧形扩张瓣片6由横截面为弧形的瓣片主体20构成,瓣片主体20内侧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铰接耳板21,且各组前扩张支撑连杆7的后端以及后扩张支撑连杆8的前端,分别与支撑杆铰接耳板21上的两个铰接孔相铰接。瓣片主体20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组、沿中部内管1轴向布置的插针长通孔22,且插针长通孔22内分别插接设置有插植针9。插植针9由中空结构的插针外套23构成,插针外套2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确定插植深度的刻度标识线25;插针外套23的前端为针尖端,插针外套23的后端设置有针芯插口;且插针针芯24通过后端的针芯插口插接在插针外套23内;进而利用插植针9的插针外套23上设置的刻度标识线25,来有效提高插植的精度,减小误差。并且,通过前扩张支撑连杆7和后扩张支撑连杆8来分别驱动各组弧形扩张瓣片6扩张或回缩,并利用设置于弧形扩张瓣片6的瓣片主体20内部的插植针9,为患者宫颈和阴道穹隆部位的肿瘤提供足够剂量的放射治疗,利于疾病的根治。
24.同时,中部内管1的内管管体10的后端,还滑动设置有扩张滑动环3。扩张滑动环3由滑环主体16构成,滑环主体16的中部设置有内管套接孔17;扩张滑动环3通过内管套接孔17、滑动套设在中部内管1的内管管体10上。而且,滑环主体16的前端、与各后扩张支撑连杆8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后支撑杆铰接部14;后扩张支撑连杆8的后端,则与扩张滑动环3的后支撑杆铰接部14相铰接。滑环主体16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滑环锁固螺钉4的螺钉插孔19。从而,将各组后扩张支撑连杆8的后端与扩张滑动环3前端、相应的后支撑杆铰
接部14相铰接,并利用设置在滑环主体16的螺钉插孔19内的滑环锁固螺钉4,来锁固住扩张滑动环3沿中部内管1往复滑动的位置,进而固定住前扩张支撑连杆7和后扩张支撑连杆8的摆动位置,使分瓣式扩张模具2的各组弧形扩张瓣片6对患者的阴道壁28进行有效的支撑。
25.为了进一步减小整个阴道模具回缩状态的尺寸,中部内管1的内管管体10的外侧壁上、与各组前扩张支撑连杆7和后扩张支撑连杆8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支撑连杆收纳槽11;进而在扩张滑动环3向中部内管1的后端移动,驱使各组弧形扩张瓣片6回缩、且与中部内管1外侧壁相贴合时,使前扩张支撑连杆7和后扩张支撑连杆8,能够收回到中部内管1外侧壁上的各组支撑连杆收纳槽11内。另外,扩张滑动环3的内管套接孔17的内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布置、用于与各支撑连杆收纳槽11相配合的导向凸块18;进而利用导向凸块18与中部内管1外侧壁上的支撑连杆收纳槽11的配合连接,为扩张滑动环3在中部内管1上的往复滑动进行导向,以提升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26.该可变径的近距离放疗阴道模具使用时,首先,将分瓣式扩张模具2处于初始回缩状态的阴道模具(如图1所示),插入到患者的阴道内,并通过中部内管1前端的宫颈定位帽12进行定位。然后,驱使扩张滑动环3沿着中部内管1、向前滑动,进而带动水平布置于支撑连杆收纳槽11内的各组前扩张支撑连杆7和后扩张支撑连杆8摆动、立起(如图2所示),从而分别驱动分瓣式扩张模具2的各组弧形扩张瓣片6逐渐扩张开来,以支撑住患者的阴道壁28;随后,利用扩张滑动环3上的滑环锁固螺钉4,来锁固住扩张滑动环3沿中部内管1往复滑动的位置,即:固定住前扩张支撑连杆7、后扩张支撑连杆8以及各组弧形扩张瓣片6的扩张位置。之后,将宫腔管5穿过中部内管1中部的插管长通孔13,并让宫腔管5的前端经由宫颈27到达患者子宫26的底部;并且,再根据患者肿瘤29的具体位置和尺寸,利用设置于相应位置的弧形扩张瓣片6的插针长通孔22内的若干组插植针9,为患者宫颈和阴道穹隆部位的肿瘤提供足够剂量的放射治疗(如图9所示),插植针9的插植深度可通过插针外套23上的刻度标识线25,快速、准确的读出,从而提升插植精度,减小操作误差,利于肿瘤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