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全防护型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2.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电力电缆的基本结构由线芯(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这四部分组成。线芯是电力电缆的导电部分,用来输送电能,是电力电缆的主要部分。绝缘层是将线芯与大地以及不同相的线芯间在电气上彼此隔离,保证电能输送,是电力电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5kv及以上的电力电缆一般都有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保护层的作用是保护电力电缆免受外界杂质和水分的侵入,以及防止外力直接损坏电力电缆。
4.大部分电缆内部的导体线芯不仅数量众多,功能作用也不尽相同,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许多电缆不仅内部的线芯之间间隙较大,导致在挤制过程中线芯容易发生窜位情况,在施工过程中电缆也容易出现松散、压坏等现象,同时由于环境或人为的因素对电缆的侵蚀破坏,容易造成电缆报废甚至用电事故等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稳定的安全防护型电力电缆。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防护型电力电缆,包括内芯机构以及包裹在所述内芯机构外部的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与所述内芯机构之间由外至内依次夹设有空气通道和发泡绝缘体,所述内芯机构包括主缆芯组件和多个副缆芯组件,多个所述副缆芯组件呈环形结构间隔围绕在所述主缆芯组件的外围,所述发泡绝缘体填充在多个所述副缆芯组件与所述主缆芯组件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包裹的外层护套、隔氧阻燃层、复合屏蔽层和外加固带层,所述外层护套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质,并向内挤包构成,所述隔氧阻燃层采用由辐照交联技术制成的低烟无卤材质,并向内挤包构成,所述复合屏蔽层采用电镀有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材质的铜丝重叠纵包构成,所述外加固带层绕包所述发泡绝缘体。
8.进一步地,所述发泡绝缘体呈十字梅花形结构,各个顶角均抵触至所述外加固带层的内壁,所述空气通道由所述外加固带层与所述发泡绝缘体之间形成的间隙构成。
9.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副缆芯组件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发泡绝缘体内部的边缘,所述副缆芯组件包括第一内层护套和多个实心导体,所述第一内层护套包裹在多个所述实心导体的外部,多个所述实心导体围绕形成环形结构,并且内部设有第一空心夹层带,第一空心夹层带的内部形成小孔径的空心通道,所述第一内层护套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质,且所述第一内层护套与所述第一空心夹层带之间并位于各所述实心导体的外部填充有内间隙
阻水填充层,所述内间隙阻水填充层采用玻璃纤维布带和聚酯纤维非织造布带绕包而成,并且绕包后在表面涂敷有密封剂。
10.进一步地,所述主缆芯组件固定在所述发泡绝缘体内部的中心,所述主缆芯组件包括同圆心而设的多个不同直径大小的绞合导体圈,多个所述绞合导体圈由内至外依次贴合,且相邻两个所述绞合导体圈之间分别夹设有第二空心夹层带,最内层所述第二空心夹层带的内部形成所述小孔径的空心通道,最外层所述绞合导体圈的外部绕包有内加固带层,各层所述绞合导体圈之间分别填充有发泡绝缘剂。
11.进一步地,所述主缆芯组件还包括外包带阻水填充层和第二内层护套,所述外包带阻水填充层呈十字梅花状,与多个所述第一内层护套相吻合,所述第二内层护套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质,并夹设在所述外包带阻水填充层与所述内加固带层之间,所述外包带阻水填充层采用玻璃纤维布带和聚酯纤维非织造布带绕包而成,并且绕包后在表面涂敷有密封剂。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内外兼顾的保护措施,在表现出良好的传输特性的同时,也保持内外层结构更加坚固稳定、整体结构更加可靠安全,同时采用副缆芯组件包裹主缆芯组件的内芯机构,使得该电力电缆结构紧凑,具备较佳的抗压防腐耐形变的特性,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力电缆整体截面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副缆芯组件截面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缆芯组件截面示意图。
17.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保护组件;2、外层护套;3、隔氧阻燃层;4、复合屏蔽层;5、外加固带层;6、空气通道;7、发泡绝缘体;8、副缆芯组件;801、第一内层护套;802、内间隙阻水填充层;803、实心导体;804、第一空心夹层带;9、主缆芯组件;901、外包带阻水填充层;902、第二内层护套;903、内加固带层;904、绞合导体圈;905、发泡绝缘剂;906、第二空心夹层带。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0.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
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1.参见图1-图3。
22.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防护型电力电缆,包括内芯机构以及包裹在所述内芯机构外部的保护组件1,所述保护组件1与所述内芯机构之间由外至内依次夹设有空气通道6和发泡绝缘体7,所述内芯机构包括主缆芯组件9和多个副缆芯组件8,多个所述副缆芯组件8呈环形结构间隔围绕在所述主缆芯组件9的外围,所述发泡绝缘体7填充在多个所述副缆芯组件8与所述主缆芯组件9之间。
2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内外兼顾的保护措施,在表现出良好的传输特性的同时,也保持内外层结构更加坚固稳定、整体结构更加可靠安全,同时采用副缆芯组件包裹主缆芯组件的内芯机构,使得该电力电缆结构紧凑,具备较佳的抗压防腐耐形变的特性,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组件1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包裹的外层护套2、隔氧阻燃层3、复合屏蔽层4和外加固带层5,所述外层护套2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质,并向内挤包构成,所述隔氧阻燃层3采用由辐照交联技术制成的低烟无卤材质,并向内挤包构成,所述复合屏蔽层4采用电镀有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材质的铜丝重叠纵包构成,所述外加固带层5绕包所述发泡绝缘体7,这样设计,所述保护组件1加强对所述内芯机构的保护,当突遇明火时,由陶瓷化硅橡胶材质制成的所述外层护套2在燃烧后产生的残余物呈陶瓷硬壳状,该硬壳具备在高温下不熔融、不滴落的特性,可以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延迟线路损毁状态,为人员逃生或系统控制赢得时间,即便是当所述外层护套2完全烧毁的情况下,所述隔氧阻燃层3具备低烟无卤无毒的特性,不仅燃烧状态下可视范围大,而且阻燃性和耐高温性强,保障所述内芯机构的安全,所述复合屏蔽层4有助于降低电能损耗,使得该电力电缆表现出良好的传输特性,所述外加固带层5绕包所述内芯机构,使得多根线芯紧密平行或者捻合,不易松散。
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泡绝缘体7呈十字梅花形结构,各个顶角均抵触至所述外加固带层5的内壁,所述空气通道6由所述外加固带层5与所述发泡绝缘体7之间形成的间隙构成,这样设计,所述发泡绝缘体7采用聚乙烯类聚合物混合制成,有效避免发泡气体向外泄漏或者气泡合并、粗大化等现象,所述空气通道6为所述发泡绝缘体7受热膨胀提供空间,既可在受热状态下避免损坏内部线芯,又能由内而外膨胀扩充,使得结构圆滚结实。
26.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副缆芯组件8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发泡绝缘体7内部的边缘,所述副缆芯组件8包括第一内层护套801和多个实心导体803,所述第一内层护套801包裹在多个所述实心导体803的外部,多个所述实心导体803围绕形成环形结构,并且内部设有第一空心夹层带804,第一空心夹层带804的内部形成小孔径的空心通道,所述第一内层护套801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质,且所述第一内层护套801与所述第一空心夹层带804之间并位于各所述实心导体803的外部填充有内间隙阻水填充层802,所述内间隙阻水填充层802采用玻璃纤维布带和聚酯纤维非织造布带绕包而成,并且绕包后在表面涂敷有密封剂,
这样设计,所述第一内层护套801与所述外层护套2功能效果相同,保护内部所述实心导体803,添加防护屏障,所述内间隙阻水填充层802一方面起到密封间隙、防水阻水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加界面的粘结力,遇水冲泡时也可保持所述副缆芯组件8内部结构相对稳定,所述第一空心夹层带804的内部形成小孔径的空心通道,即可减轻电力电缆的重量,又可以为内间隙阻水填充层802遇水膨胀预留空间。
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缆芯组件9固定在所述发泡绝缘体7内部的中心,所述主缆芯组件9包括同圆心而设的多个不同直径大小的绞合导体圈904,多个所述绞合导体圈904由内至外依次贴合,且相邻两个所述绞合导体圈904之间分别夹设有第二空心夹层带906,最内层所述第二空心夹层带906的内部形成所述小孔径的空心通道,最外层所述绞合导体圈904的外部绕包有内加固带层903,各层所述绞合导体圈904之间分别填充有发泡绝缘剂905,这样设计,在所述主缆芯组件9的内部由内至外依次环设围绕多层所述绞合导体圈904,具备高频高速、容量大等的高质量传输优势,所述第二空心夹层带906将各层所述绞合导体圈904分隔开,减轻电力电缆的重量,也为所述发泡绝缘剂905膨胀预留空间,所述发泡绝缘剂905遇热膨胀后挤压所述绞合导体圈904,将各个绞合导体保护在内。
2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缆芯组件9还包括外包带阻水填充层901和第二内层护套902,所述外包带阻水填充层901呈十字梅花状,与多个所述第一内层护套801相吻合,所述第二内层护套902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质,并夹设在所述外包带阻水填充层901与所述内加固带层903之间,所述外包带阻水填充层901采用玻璃纤维布带和聚酯纤维非织造布带绕包而成,并且绕包后在表面涂敷有密封剂,这样设计,所述外包带阻水填充层901具有和所述内间隙阻水填充层802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并且所述外包带阻水填充层901位于所述发泡绝缘体7的内部,避免所述发泡绝缘体7膨胀后挤压坏了所述主缆芯组件9,所述第二内层护套902具有和所述外层护套2相同的作用效果,保护内部所述绞合导体圈904,添加阻燃的防护屏障,所述内加固带层903绕包所述绞合导体圈904,使得多根线芯紧密平行或者捻合,不易松散,提高结构的紧凑程度。
29.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