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氮气洗涤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氮气洗涤塔。
背景技术:
2.目前固相聚合增粘是生产高粘度尼龙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是将相对分子量较低的尼龙切片,加热至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和熔点以下,切片内部进一步发生固相聚合反应,副产物小分子(水)从切片内部扩散出来,借助于真空或惰性气体带出反应体系。随着小分子的不断扩散。切片内部聚合反应持续进行,相对分子质量不断提高。
3.在固相聚合增粘的过程中比不可少的需要用到氮气,氮气进入增粘塔内反应后在排出后进行洗涤处理,来达到降温洗涤的目的,在进行氮气洗涤的过程中洗涤塔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循环水的方式实现对进入其内部的氮气进行洗涤降温,一般采用喷淋的方式进行。
4.然而,现有的洗涤塔在进行洗涤时,通常采用简单喷淋的方式,不仅喷淋效果较差,而且为达到要求的排风温度需要大量的低温循环水进行洗涤降温,此低温循环水温度比较低无法通过凉水塔达到,必须通过冰机制造冰水达到,因此需要消耗大量能耗。
5.因此,现有的洗涤塔在进行氮气的洗涤时,无法有效地完成氮气的洗涤,处理效果差,能耗较高,尤其是当氮气的通入量较大时,洗涤效果更加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且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氮气洗涤搭分为两级,两级采用独立的水泵、换热器及循环水管路,下洗涤用洗涤水通过循环水进行冷却降温,此处所用循环水通过凉水塔就能满足要求,上洗涤用低温洗涤水通过冰水进行冷却降温。下洗涤对氮气进行一级洗涤、降温,上洗涤进一步对氮气进行洗涤、降温,到达洗涤塔出风要求。上喷淋对氮气进行降温是经过下洗涤降温后的基础上进行,所需冷量大大减少,这样制取冷量所需能耗大大降低。
7.氮气洗涤塔包括洗涤塔体,在所述洗涤塔体的底部安装底座,在所述洗涤塔体的顶部安装有出风口,在所述洗涤塔体的下部一侧安装有进风口,在所述洗涤塔体的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一上喷淋装置与一下喷淋装置,在所述上喷淋装置与所述下喷淋装置之间的洗涤塔体内腔内安装有一上散料进气装置,在所述洗涤塔体上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安装有若干个垂直吊盖检修人孔。
8.本装置采用上喷淋装置与下喷淋装置实现双重喷淋,能够有效地提高喷淋洗涤的效果,更好地保证对进入的氮气利用洗涤水快速喷淋,有效地提高洗涤速度。
9.同时设置上散料进气装置可以将上下喷淋进行分离,上喷淋可以采用低温洗涤水对氮气进行洗涤、降温。
10.洗涤塔是通过洗涤水给氮气洗涤、降温,洗涤水的降温主要靠换热器,不同换热器
采用不同冷却介质可以得到不同温度的洗涤水。
11.喷淋采用自上而下喷洗涤水,氮气从洗涤塔体下部的进风口处进入,水自上而下喷在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在填料表面形成水膜,氮气自下而上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间缝隙,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热传质。
12.氮气首先经过下喷淋装置实现初次的喷淋、降温,然后继续向上后会通过上喷淋装置实现二次的喷淋、降温,从而提高洗涤、降温效果。
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出风口内安装有一丝网除沫器。在出口处安装的丝网除沫器能够快速的除去尾气中所夹带的雾沫。
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喷淋装置包括若干固定安装在所述洗涤塔体的内腔侧壁上的上固定座,一水平设置的上洗水进水管的内端伸至所述洗涤塔体的内腔内部且通过对应的上部u型卡箍固定在对应的上固定座上,在所述上洗水进水管的外端设有上洗水进口,在所述上洗水进水管的中段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喷嘴。
15.上洗水进口、下洗水进口、相应洗水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对应的循环水泵以及换热器相匹配使用。
16.上喷淋装置在接收外部的循环水泵的低温水流后会先通过上洗水进口进入,然后由于水流存在的高压作用会由上喷嘴持续喷出,喷射在上部填料层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在填料表面形成水膜,氮气自下而上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间缝隙,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热传质,实现对含有杂质的氮气进行充分洗涤、降温。
1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上洗水进口的下方的所述洗涤塔体侧壁上安装有一上洗水补水口。当上喷淋洗涤水不足时,可以通过上洗水补水口向塔内进行补水,保证水量供应的充足。
1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喷淋装置包括若干固定安装在所述洗涤塔体的内腔侧壁上的下固定座,一水平设置的下洗水进水管的内端伸至所述洗涤塔体的内腔内部且通过对应的下部u型卡箍固定在对应的下固定座上,在所述下洗水进水管的外端设有下洗水进口,在所述下洗水进水管的中段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下喷嘴。
19.下喷淋装置在接收外部的循环水泵的水流后会先通过下洗水进口进入,然后由于水流存在的高压作用会由下喷嘴持续喷出,喷射在下部填料层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在填料表面形成水膜,氮气自下而上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间缝隙,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热传质,实现对含有杂质的氮气进行充分洗涤、降温,配合上方的上喷淋装置的作用实现更好地喷淋洗涤,有效地提高洗涤的效果和效率,能够对较大量的氮气进行快速的洗涤。
2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下洗水进口的下方的所述洗涤塔体侧壁上安装有一下洗水补水口。当下喷淋洗涤水不足时,可以通过下洗水补水口向塔内进行补水,保证水量供应的充足。
2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各所述上喷嘴以及各所述下喷嘴均采用锥型螺旋喷嘴。采用锥型螺旋喷嘴的作用是可以更好地保证喷淋的效果,提高喷淋洗涤水与氮气接触的充分性。
2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散料进气装置包括一倾斜设置在所述洗涤塔体的内腔侧壁上的上带孔喷淋倾斜板,在所述上带孔喷淋倾斜板的上部对应的所述洗涤塔
体的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液位上位计接口、溢流口、洗水出口、液位计下位接口、排污口,在所述上带孔喷淋倾斜板的上方沿其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进气风管。
23.上散料进气装置分隔上下洗涤水,防止上喷淋的液体进入下喷淋,经过下喷淋洗涤后的气体可通过上散料进气装置的竖直进气风管进入上喷淋。
24.上、下喷淋下部均存有一定量的水,这样水中杂质可以自然沉降,设有液位计检测此部分水的液位,液位低时通过补水口进行补水,液位高时通过溢流口将多余的排出。
25.同时,与液位计上位接口、液位计下位接口相连的液位计可以有效地观察并计量当前的水位状态。
26.排污口可以将喷淋完成后,对洗涤塔体内部进行清洗时,粘连在上带孔喷淋倾斜板和下喷淋倾斜板上污物实现向外排出。
27.设置适当的倾斜角度可以保证上、下喷淋在将洗涤水排出时能排净。
2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各所述进气风管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一锥管防护帽,所述锥管防护帽与对应的所述进气风管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
29.锥管防护帽可以有效地防止喷淋的液体进入到进气风管内部,保证进入的氮气可以快速由周边的间隔空间向外排出,降低上喷淋的液体进入下喷淋的概率,同时起到均风的作用
3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下喷淋装置下方的所述洗涤塔体内腔内安装有下喷淋倾斜板,进风通过洗涤塔侧壁进风口进入。
3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上喷淋装置下方的所述洗涤塔体内腔内配合安装有一定厚度的填料层。
3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下喷淋装置下方的所述洗涤塔体内腔内配合安装有一定厚度的填料层。
3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氮气循环系统,包括氮气洗涤塔,所述氮气洗涤塔为上述的氮气洗涤塔。
3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氮气洗涤搭分为两级,两级采用独立的水泵、换热器及循环水管路,下洗涤用洗涤水通过循环水进行冷却降温,此处所用循环水通过凉水塔就能满足要求,上洗涤用低温洗涤水通过冰水进行冷却降温。下洗涤对氮气进行一级洗涤、降温,上洗涤进一步对氮气进行洗涤、降温,到达洗涤塔出风要求。上喷淋对氮气进行降温是经过下洗涤降温后的基础上进行,所需冷量大大减少,这样制取冷量所需能耗大大降低。
35.采用上下两级洗涤,有效地保证氮气可以与洗涤水实现充分的接触,促进喷淋效果,提高喷淋效率;能够有效地适用于大流量氮气喷淋洗涤处理。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塔的内部结构展示示意图。
38.图中,1、洗涤塔体;2、安装底座;3、出风口;4、垂直吊盖检修人孔;5、丝网除沫器;
6、上固定座;7、上洗水进水管;8、上部u型卡箍;9、上洗水进口;10、上喷嘴;11、上洗水补水口;12、下固定座;13、下洗水进水管;14、下洗水进口;15、下喷嘴;16、下洗水补水口;17、上带孔喷淋倾斜板;18、溢流口;19、洗水出口;20、液位上位计接口;21、液位计下位接口;22、排污口;23、进气风管;24、锥管防护帽;25、间隔空间;26、下喷淋倾斜版;27、下部u型卡箍;28、上部填料层;29、下部填料层;30、进风口;31、上喷淋装置;32、下喷淋装置;33、上散料进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0.如图1中所示,氮气洗涤塔包括洗涤塔体1,在所述洗涤塔体1的底部安装底座2,在所述洗涤塔体1的顶部安装有出风口3,在所述洗涤塔体1的下部一侧安装有进风口30,在所述洗涤塔体1的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一上喷淋装置31与一下喷淋装置32,在所述上喷淋装置31与所述下喷淋装置32之间的洗涤塔体1内腔内安装有一上散料进气装置33,在所述洗涤塔体1上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安装有若干个垂直吊盖检修人孔4。
41.本装置采用上喷淋装置31与下喷淋装置32实现双重喷淋,能够有效地提高喷淋洗涤的效果,更好地保证对进入的氮气利用洗涤水快速喷淋,有效地提高洗涤速度。
42.同时设置上散料进气装置33可以将上下喷淋进行分离,上喷淋可以采用低温洗涤水对氮气进行洗涤、降温。
43.洗涤塔是通过洗涤水给氮气洗涤、降温,洗涤水的降温主要靠换热器,不同换热器采用不同冷却介质可以得到不同温度的洗涤水。
44.喷淋采用自上而下喷洗涤水,氮气从洗涤塔体1下部的进风口30处进入,水自上而下喷在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在填料表面形成水膜,氮气自下而上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间缝隙,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热传质。
45.氮气首先经过下喷淋装置32实现初次的喷淋、降温,然后继续向上后会通过上喷淋装置31实现二次的喷淋、降温,从而提高洗涤、降温效果。
4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出风口3内安装有一丝网除沫器5。在出口处安装的丝网除沫器5能够快速的除去尾气中所夹带的雾沫。
4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喷淋装置31包括若干固定安装在所述洗涤塔体1的内腔侧壁上的上固定座6,一水平设置的上洗水进水管7的内端伸至所述洗涤塔体1的内腔内部且通过对应的上部u型卡箍8固定在对应的上固定座6上,在所述上洗水进水管7的外端设有上洗水进口9,在所述上洗水进水管7的中段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喷嘴10。
48.上洗水进口9、下洗水进口14、相应洗水出口19分别通过管路与对应的循环水泵以及换热器相匹配使用。
49.上喷淋装置31在接收外部的循环水泵的低温水流后会先通过上洗水进口9进入,然后由于水流存在的高压作用会由上喷嘴10持续喷出,喷射在上部填料层28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在填料表面形成水膜,氮气自下而上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间缝隙,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热传质,实现对含有杂质的氮气进行充分洗涤、降温。
5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上洗水进口9的下方的所述洗涤塔体1侧壁上安装有一上洗水补水口11。当上喷淋洗涤水不足时,可以通过上洗水补水口11向塔内进行补水,保证水量供应的充足。
5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喷淋装置32包括若干固定安装在所述洗涤塔体1的内腔侧壁上的下固定座12,一水平设置的下洗水进水管13的内端伸至所述洗涤塔体1的内腔内部且通过对应的下部u型卡箍27固定在对应的下固定座12上,在所述下洗水进水管13的外端设有下洗水进口14,在所述下洗水进水管13的中段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下喷嘴15。
52.下喷淋装置32在接收外部的循环水泵的水流后会先通过下洗水进口14进入,然后由于水流存在的高压作用会由下喷嘴15持续喷出,喷射在下部填料层29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在填料表面形成水膜,氮气自下而上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间缝隙,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热传质,实现对含有杂质的氮气进行充分洗涤、降温,配合上方的上喷淋装置的作用实现更好地喷淋洗涤,有效地提高洗涤的效果和效率,能够对较大量的氮气进行快速的洗涤。
5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下洗水进口14的下方的所述洗涤塔体1侧壁上安装有一下洗水补水口16。当下喷淋洗涤水不足时,可以通过下洗水补水口16向塔内进行补水,保证水量供应的充足。
5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各所述上喷嘴10以及各所述下喷嘴15均采用锥型螺旋喷嘴。采用锥型螺旋喷嘴的作用是可以更好地保证喷淋的效果,提高喷淋洗涤水与氮气接触的充分性。
5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散料进气装置33包括一倾斜设置在所述洗涤塔体1的内腔侧壁上的上带孔喷淋倾斜板17,在所述上带孔喷淋倾斜板17的上部对应的所述洗涤塔体1的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液位上位计接口20、溢流口18、洗水出口19、液位计下位接口21、排污口22,在所述上带孔喷淋倾斜板17的上方沿其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进气风管23。
56.上散料进气装置33分隔上下洗涤水,防止上喷淋的液体进入下喷淋,经过下喷淋洗涤后的气体可通过上散料进气装置33的竖直进气风管23进入上喷淋。
57.上、下喷淋下部均存有一定量的水,这样水中杂质可以自然沉降,设有液位计检测此部分水的液位,液位低时通过补水口11、16进行补水,液位高时通过溢流口18将多余的排出。
58.同时,与液位上位计接口20、液位计下位接口21相连的液位计可以有效地观察并计量当前的水位状态。
59.排污口22可以将喷淋完成后,对洗涤塔体1内部进行清洗时,粘连在上带孔喷淋倾斜板17和下喷淋倾斜版板26上污物实现向外排出。
60.设置适当的倾斜角度可以保证上、下喷淋在将洗涤水排出时能排净。
6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各所述进气风管2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一锥管防护帽24,所述锥管防护帽24与对应的所述进气风管23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25。
62.锥管防护帽24可以有效地防止喷淋的液体进入到进气风管23内部,保证进入的氮气可以快速由周边的间隔空间向外排出,降低上喷淋的液体进入下喷淋的概率,同时起到
均风的作用。
6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下喷淋装置32下方的所述洗涤塔体1内腔内安装有下喷淋倾斜板26,进风通过洗涤塔侧壁进风口30进入。
6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上喷淋装置31下方的所述洗涤塔体1内腔内配合安装有一定厚度的填料层28。
6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下喷淋装置32下方的所述洗涤塔体1内腔内配合安装有一定厚度的填料层29。
6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氮气循环系统,包括氮气洗涤塔,所述氮气洗涤塔为上述的氮气洗涤塔。
67.洗涤塔的具体工作原理:
68.氮气洗涤搭分为两级,两级采用独立的水泵、换热器及循环水管路,下洗涤用洗涤水通过循环水进行冷却降温,此处所用循环水通过凉水塔就能满足要求,上洗涤用低温洗涤水通过冰水进行冷却降温。下洗涤对氮气进行一级洗涤、降温,上洗涤进一步对氮气进行洗涤、降温,到达洗涤塔出风要求。上喷淋对氮气进行降温是经过下洗涤降温后的基础上进行,所需冷量大大减少,这样制取冷量所需能耗大大降低。
69.氮气由进风口30进入洗涤塔后由下部向上运动,同时通过外部的洗涤水循环系统工作,控制外部循环水泵向下喷淋装置32、上喷淋装置31供循环水洗涤水,通过各个喷嘴喷淋;另外,洗涤塔内需预先盛装适量的洗涤水。氮气首先经过下喷淋装置32实现初次的喷淋、降温,然后继续向上后会通过上喷淋装置31实现二次的喷淋洗涤,从而提高洗涤、降温效果。下喷淋装置32在接收外部的循环水泵的水流后,水流会先通过下洗水进口14进入,然后由于水流存在的高压作用会由下喷嘴15持续喷出,喷射在上部填料层29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在填料表面形成水膜,氮气自下而上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间缝隙,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热传质,实现对含有杂质的氮气进行充分洗涤、降温,配合上方的上喷淋装置31的低温洗涤水实现更好地喷淋洗涤、降温,有效地提高洗涤的效果和效率,能够对较大量的氮气进行快速的洗涤、降温。
70.氮气经过初次喷淋后继续向上运动,达到上喷淋装置31处,上喷淋装置31在接收外部的循环水泵的低温水流后,水流会先通过上洗水进口9进入,然后由于水流存在的高压作用会由上喷嘴10持续喷出,喷射在上部填料层28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在填料表面形成水膜,氮气自下而上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间缝隙,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热传质,实现对含有杂质的氮气进行充分洗涤、降温。
71.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72.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