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2.餐后桌面往往残留细微垃圾、液状油污、体积较大的固体垃圾,餐后桌面清洁往往需要手动擦拭,浪费人力资源,需要一款清洁机器人能同时清洁细微垃圾、液状油污、体积较大的固体垃圾,且由于桌面油污多、面积小,需要能自我清洁抹布、占用面积小的清洁机器人,还应具备消毒功能。
3.目前,现有的清洁机器人在清洁垃圾的时候,其清扫机构不能完全地将清洁机器人前侧的细微垃圾、液状油污、体积较大的固体垃圾收集进清洁机器人内,使得清洁机器人清洁垃圾的能力不是很强,会造成需清洁的表面还残留垃圾等问题,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4.并且清洁机器人在清洁一段时间或清洁一次二次之后需要回到终端,对其清洁机构进行清洁处理,然后才能再次使用;若清洁区域油污较多,清洁片较快变脏,还未完成清洁就需要返回终端进行清洁机构清洗,或者持续擦拭导致清洁机构上携带的油污进一步污染擦拭的区域。
5.同时针对一些不方便安装清洁终端的应用场景,比如桌面面积小,需要的是小巧的清洁机器人,若安装终端将导致占据更大的餐桌面积,不符合实际应用需求,有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清洁机器人。
7.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铲料机构、抹布机构和水泵机构,所述铲料机构用于对所述清洁机器人前侧的垃圾铲进所述铲料机构内的垃圾箱中,所述抹布机构包括支撑架、抹布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以及清洗装置,所述抹布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抹布装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移动,所述抹布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的活动块、一端与所述活动块上下活动连接的两个活动管、与两个所述活动管另一端连接的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自远离两个所述活动管一端的抹布层以及位于所述活动块上且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活动管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抹布层用于对所述铲料机构铲料完毕的清洁表面进行加压往复擦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抹布装置的所述抹布层于所述清洗装置内,以对所述抹布层进行清洗,所述水泵机构用于对所述清洁表面进行喷淋清洁,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清洁表面抵接的尾部橡胶刮料板。
8.进一步的,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具有箱口的清洗箱体、位于所述清洗箱体内的清洗液以及位于所述清洗箱体的箱口上且与所述清洗箱体转动连接的两个箱门,每个所述箱门包括容纳通孔、位于所述容纳通孔一侧且与所述容纳通孔相通的缺口以及位于所述容纳通
孔内的直角扭簧,所述直角扭簧一端通过所述缺口抵接于所述箱门上且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清洗箱体的内侧壁上,每个所述箱门还包括密封橡胶,当两个所述箱门闭合后,两个所述箱门的两个所述密封橡胶相互抵接,以实现对所述清洗箱体的密封。
9.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箱体包括位于所述清洗箱体内且位于所述清洗箱体底部的凸起部,用于方便清洗所述抹布层。
10.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活动管包括所述活动管自靠近所述固定板一端外侧壁上的两个调节孔,所述固定板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与两个所述活动管相对应的两个连接柱以及套设于每个所述连接柱上的两个第一弹簧,每个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固定板抵接,每个所述连接柱包括所述连接柱自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端外侧壁上的连接孔,每个所述连接柱位于对应所述活动管内且与所述活动管相配合,每个所述连接柱与对应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抵接,通过固定件依次穿进一个所述调节孔、所述连接孔和另一个所述调节孔,以将所述连接柱和所述活动管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铲料机构包括铲料座、活动板、第三驱动装置、铲料板以及第四驱动装置,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铲料座内且与所述铲料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活动板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在所述铲料座内移动,所述铲料板位于所述活动板自远离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一端且与所述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活动板上且用于驱动所述铲料板转动,所述铲料板自远离所述活动板一端设有第一橡胶层,通过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活动板移动和所述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铲料板转动,以将所述清洁机器人前侧的垃圾铲进所述铲料座内的垃圾箱中。
12.进一步的,所述铲料板通过两个连接部与所述活动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铲料板两端且与所述铲料板卡接,每个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内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连接部抵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铲料板抵接,每个所述连接部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活动板活动连接且与所述转动轴卡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转动轴转动。
13.进一步的,所述铲料座包括铲料架、位于所述铲料架底部的铲料底板以及位于所述铲料架底部且一端与所述铲料底板转动连接的铲料斜板,所述铲料斜板另一端抵接清洁表面。
14.进一步的,所述铲料斜板自远离所述铲料底板一端设有第二橡胶层。
15.进一步的,所述铲料座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铲料斜板自远离所述铲料底板一端抵接所述清洁表面的两个第三弹簧,每个所述第三弹簧一端抵接所述铲料斜板自远离所述铲料底板一端且另一端抵接所述铲料底板。
16.进一步的,所述水泵机构包括具有第一储水腔、第二储水腔和第三储水腔的箱体、第五驱动装置、多根连接管、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以及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依次套设有大涡轮叶片部、中涡轮叶片部和小涡轮叶片部,所述大涡轮叶片部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箱体的所述第一储水腔连通且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连接,所述中涡轮叶片部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箱体的所述第二储水腔连通且与所述第二排水管连接,所述小涡轮叶片部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箱体的所述第三储水腔连通且与所述第三排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侧壁上的排水开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排水管自远离所述连接管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螺纹连接的螺纹帽,所述螺纹帽用于改变所述排
水开口的宽度大小,所述第一排水管结构与所述第二排水管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排水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排水管上的多个雾化口。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通过铲料机构、抹布机构和水泵机构,对其清洁表面进行垃圾铲料、擦拭以及消毒,使得该清洁表面干净卫生,增加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抹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箱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两个活动管与固定板的分解图。
23.图6为铲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铲料机构的部分分解图。
25.图8为铲料座的分解图。
26.图9为水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水泵机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第一排水管或第二排水管的分解图。
29.图12为第一排水管或第二排水管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1.如图1至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壳体100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00内的铲料机构200、抹布机构300和水泵机构400,所述铲料机构200用于对所述清洁机器人前侧的垃圾铲进所述铲料机构200内的垃圾箱中,所述抹布机构300包括支撑架310、抹布装置320、第一驱动装置330以及清洗装置340,所述抹布装置320位于所述支撑架310上且与所述支撑架31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30位于所述支撑架310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抹布装置320在所述支撑架310上移动,所述抹布装置320包括与所述支撑架310活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30连接的活动块321、一端与所述活动块321上下活动连接的两个活动管322、与两个所述活动管322另一端连接的固定板323、位于所述固定板323自远离两个所述活动管322一端的抹布层324以及位于所述活动块321上且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活动管322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325,所述抹布层324用于对所述铲料机构200铲料完毕的清洁表面进行加压往复擦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30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5驱动所述抹布装置320的所述抹布层324于所述清洗装置340内,以对所述抹布层324进行清洗,所述水泵机构400用于对所述清洁表面进行喷淋清洁,所述壳体100设有与所述清洁表面抵接的尾部橡胶刮料板110。
32.待清洗机器人铲料机构200铲料垃圾、清扫一块区域的垃圾后,同时水泵机构400对清洁表面进行喷淋清洁,本抹布机构300对其区域进行清洗,同时水泵机构400也对清洁
表面进行喷淋清水,其中,抹布机构300的第一驱动装置330驱动抹布装置320的活动块321在支撑架310上移动(其移动距离是有限的),带动两个活动管322连接的固定板323移动,以使在固定板323上的抹布层324在桌面、地面的区域上移动(第一驱动装置330带动抹布层324往复运动),对桌面、地面进行抹布擦拭;待清洁机器人在清洁一段时间或清洁一次二次之后,抹布层324会粘有细小垃圾、污渍等,第二驱动装置325驱动抹布装置320的两个活动管322向上移动,以使固定板323和抹布层324向上移动,固定板323和抹布层324位于清洗装置340的一侧(所处的位置高于清洗装置340的上表面),第一驱动装置330驱动抹布装置320的活动块321移动至清洗装置340的上方,第二驱动装置325驱动抹布装置320的两个活动管322向下移动,以使固定板323和抹布层324向下移动于清洗装置340内,第一驱动装置330驱动抹布装置320的活动块321往复移动使抹布层324在清洗装置340内往复移动摩擦进行清洗,以实现在清洁机器人在清洁桌面、地面的同时,不用返回终端对抹布机构300(清洗结构)进行清洗,大大增加实用性,相对增加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率;待抹布层324清洗完毕后(可设定一个清洗时间),第二驱动装置325驱动抹布装置320的两个活动管322向上移动,以使固定板323和抹布层324向上移动出清洗装置340至清洗装置340上方,第一驱动装置330驱动抹布装置320的活动块321移动至清洗装置340的一侧,第二驱动装置325驱动抹布装置320的两个活动管322向下移动,清洗完后的抹布层324以对桌面、地面清理完垃圾的区域进行擦拭,实现一个清洁机器人在清洁桌面、地面的过程中的一个抹布层324的擦拭以及清洁循环;待抹布装置320的抹布层324擦拭完后,清洁机器人移动过后,同时水泵机构400对清洁表面进行喷淋消毒,尾部橡胶刮料板110也将清洁表面未清理干净的细小垃圾一并移动走。
33.所述清洗装置340包括具有箱口的清洗箱体341、位于所述清洗箱体341内的清洗液以及位于所述清洗箱体341的箱口上且与所述清洗箱体341转动连接的两个箱门342,每个所述箱门342包括容纳通孔3421、位于所述容纳通孔3421一侧且与所述容纳通孔3421相通的缺口3422以及位于所述容纳通孔3421内的直角扭簧3423,所述直角扭簧3423一端通过所述缺口3422抵接于所述箱门342上且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清洗箱体341的内侧壁上,每个所述箱门342还包括密封橡胶3424,当两个所述箱门342闭合后,两个所述箱门342的两个所述密封橡胶3424相互抵接,以实现对所述清洗箱体341的密封。固定板323和抹布层324向下移动于清洗装置340内时,下压两个箱门342,两个箱门342向内转动,使得固定板323和抹布层324进入到清洗箱体341内,浸入清洗液中,其中,第一驱动装置330会驱动抹布装置320的活动块321移动,移动的范围为清洗箱体341的宽度大小,相对的抹布层324于清洗液中晃动,增加其清洗抹布层324的清洗效果;抹布装置320的抹布层324进入清洗装置340的清洗箱体341内清洗时,会下压直角扭簧3423,以使直角扭簧3423产生一个向上的力,待抹布装置320的抹布层324在清洗装置340的清洗箱体341内清洗完之后,且抹布层324移动出清洗装置340的清洗箱体341后,两个箱门342从下压状态通过直角扭簧3423向上的力,快速恢复至初始状态,即两个箱门342将清洗箱体341的箱口闭合;待抹布装置320的抹布层324在清洗装置340的清洗箱体341内清洗完之后,且抹布层324移动出清洗装置340的清洗箱体341后,两个箱门342将清洗箱体341的箱口闭合并密封,防止清洗箱体341内的清洗液从清洗箱体341内漏出。
34.所述清洗箱体341包括位于所述清洗箱体341内且位于所述清洗箱体341底部的凸
起部3411,用于方便清洗所述抹布层324。抹布层324进入到清洗箱体341内,浸入清洗液中,第一驱动装置330驱动抹布装置320的活动块321移动的同时,抹布层324会与凸起部3411抵接接触,通过相互摩擦的方式,有效的将粘在抹布层324的细小垃圾、污渍清洗干净,增加清洗抹布层324的清洗效果;凸起部3411为一整片的结构,可拆卸地铺设于清洗箱体341内,便于凸起部3411的拆洗。
35.每个所述活动管322包括所述活动管322自靠近所述固定板323一端外侧壁上的两个调节孔3221,所述固定板323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板323上且与两个所述活动管322相对应的两个连接柱3231以及套设于每个所述连接柱3231上的两个第一弹簧3232,每个所述第一弹簧3232一端与所述固定板323抵接,每个所述连接柱3231包括所述连接柱3231自远离所述固定板323一端外侧壁上的连接孔32311,每个所述连接柱3231位于对应所述活动管322内且与所述活动管322相配合,每个所述连接柱3231与对应所述第一弹簧3232另一端抵接,通过固定件350依次穿进一个所述调节孔3221、所述连接孔32311和另一个所述调节孔3221,以将所述连接柱3231和所述活动管322连接。调节孔3221的长度大于固定件350的长度,使得固定板323与两个活动管322之间具有一定、可上下移动的空间,即抹布层324在与桌面、地面进行抹布擦拭的时候,相对的对抹布层324加压,能让抹布层324紧贴桌面、地面,这样抹布层324对桌面、地面的抹布擦拭效果最佳。
36.所述铲料机构200包括铲料座210、活动板220、第三驱动装置230、铲料板240以及第四驱动装置250,所述活动板220位于所述铲料座210内且与所述铲料座210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0位于所述活动板220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220在所述铲料座210内移动,所述铲料板240位于所述活动板220自远离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0一端且与所述活动板220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250位于所述活动板220上且用于驱动所述铲料板240转动,所述铲料板240自远离所述活动板220一端设有第一橡胶层241,通过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0驱动所述活动板220移动和所述第四驱动装置250驱动所述铲料板240转动,以将所述清洁机器人前侧的垃圾铲进所述铲料座210内的垃圾箱中。
37.初始状态下,铲料板240与活动板22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38.工作原理:第三驱动装置230驱动活动板220在铲料座210内向前侧移动,带动铲料板240向前侧移动,第四驱动装置250驱动铲料板240逆时针转动,铲料板240转动成与清洁地面垂直的状态,第三驱动装置230驱动活动板220在铲料座210内向后侧(反方向)移动,带动铲料板240也随着向后侧(反方向)移动,过程中,铲料板240以将位于铲料座210前侧的垃圾推至铲料座210前侧开口的位置,然后第四驱动装置250再驱动铲料板240逆时针转动,以将垃圾推进至铲料座210内(铲料座210内设有存放垃圾的空间),以完成需清洁表面的垃圾的清洁打扫,本铲料机构200能完全地将清洁机器人前侧的细微垃圾、液状油污、体积较大的固体垃圾铲进清洁机器人内,使得应用铲料机构200的清洁机器人清洁垃圾的能力强,不会使得需清洁的表面还残留垃圾等问题,增加用户使用体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橡胶层241能更好的抵接于清洁表面(相当于橡胶刮于清洁表面),使得铲料板240能更好的将垃圾推进于铲料座210内。
39.所述铲料板240通过两个连接部260与所述活动板220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260位于所述铲料板240两端且与所述铲料板240卡接,每个所述连接部260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260内的第二弹簧261,所述第二弹簧261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60抵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铲
料板240抵接,每个所述连接部260通过转动轴270与所述活动板220活动连接且与所述转动轴270卡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250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转动轴270转动。铲料板240转动成与清洁地面垂直的状态时,铲料板240远离活动板220一端是受第二弹簧261的力抵接在清洁表面的,这样第三驱动装置230驱动活动板220向后侧移动的过程中,能将全部垃圾推至铲料座210前侧并推进铲料座210内,使得需清洁表面不存留垃圾,增加清洁机器人的清洁垃圾能力。
40.所述铲料座210包括铲料架211、位于所述铲料架211底部的铲料底板212以及位于所述铲料架211底部且一端与所述铲料底板212转动连接的铲料斜板213,所述铲料斜板213另一端抵接清洁表面。铲料板240远离活动板220一端是一直与铲料斜板213抵接的,这样更好的将垃圾推至铲料座210内,使得该清洁表面的垃圾全部被铲进铲料底板212上的垃圾箱中。
41.所述铲料斜板213自远离所述铲料底板212一端设有第二橡胶层2131。第二橡胶层2131抵接于清洁表面,清洁机器人在清洁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橡胶层2131是抵接于清洁表面的,即移动的过程中,相对的,能更好的使得垃圾移动进铲料座210内。
42.所述铲料座210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铲料斜板213自远离所述铲料底板212一端抵接所述清洁表面的两个第三弹簧214,每个所述第三弹簧214一端抵接所述铲料斜板213自远离所述铲料底板212一端且另一端抵接所述铲料底板212。使得铲料斜板213自远离铲料底板212一端是一直抵接于清洁表面的,这样应用该铲料机构200的清洁机器人在铲料垃圾进清洁机器人内的效果更好。
43.所述水泵机构400包括具有第一储水腔、第二储水腔和第三储水腔的箱体410、第五驱动装置420、多根连接管430、第一排水管440、第二排水管450以及第三排水管460,所述第五驱动装置420的输出轴依次套设有大涡轮叶片部421、中涡轮叶片部422和小涡轮叶片部421,所述大涡轮叶片部421通过所述连接管430与所述箱体410的所述第一储水腔连通且与所述第一排水管440连接,所述中涡轮叶片部422通过所述连接管430与所述箱体410的所述第二储水腔连通且与所述第二排水管450连接,所述小涡轮叶片部421通过所述连接管430与所述箱体410的所述第三储水腔连通且与所述第三排水管460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44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排水管440侧壁上的排水开口44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排水管440自远离所述连接管430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排水管440螺纹连接的螺纹帽442,所述螺纹帽442用于改变所述排水开口441的宽度大小,所述第一排水管440结构与所述第二排水管450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排水管460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排水管460上的多个雾化口461。
44.第一储水腔储有清洁剂,第二储水腔储有清水,第三储水腔储有酒精等具有消毒作用的液体;第一排水管440设置在清洁机器人的铲料机构200前端,在铲料机构200进行铲料垃圾的过程中,第一排水管440预先对清洁表面上的垃圾粘有的油渍、污渍进行喷清洁剂(会对清洁表面起到一定的清洁效果),以使铲料机构200能更好将垃圾铲料进清洁机器人内;第二排水管450设置在清洁机器人的抹布机构300前端,在抹布机构300对清洁表面进行擦洗的过程中,第二排水管450对清洁表面进行喷清水,以使抹布机构300对清洁表面的擦洗效果更好;第三排水管460设置在清洁机器人的后端,待清洁机器人的铲料机构200和抹布机构300完成工作后,第三排水管460延工作路径对抹布机构300擦洗后清洁表面进行喷酒精等消毒液体,以对清洁表面进行消毒处理,使得清洁表面干净、无油渍,提高用户的体
验。
45.需要说明的是,大涡轮叶片部421的叶片直径大于中涡轮叶片部422的叶片,中涡轮叶片部422的叶片直径大于小涡轮叶片部421的叶片,大涡轮叶片部421的喷水速率最快且依次大于中涡轮叶片部422的喷水速率以及小涡轮叶片部421的喷水速率;改变螺纹帽442与第一排水管440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排水开口441的宽窄,进而实现调节液体喷出的状态。
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通过铲料机构200、抹布机构300和水泵机构400,对其清洁表面进行垃圾铲料、擦拭以及消毒,使得该清洁表面干净卫生,增加用户体验。
4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