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

专利查询2022-5-16  198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超临界水,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因高温而膨胀的水的密度和因高压而被压缩的水蒸气的密度正好相同时的水。此时,水的液体和气体便没有区别,完全交融在一起,成为一种新的呈现高压高温状态的液体。安德里亚指出,超临界水具有两个显著的特性。一是具有强的反应活性。将需要的处理的物质放入超临界水中,充入氧和过氧化氢,这种物质就会被氧化和水解。有的还能够发生自燃,在水中冒出火焰。另一个特性是可以与油等物质混合,具有较广泛的融合能力。
3.超临界水和有机废水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在密闭的罐体内进行反应,但是现有的装置缺乏充分搅拌的机构,容易出现超临界水和有机废水接触不够充分,而导致有机废水处理不彻底,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叶转动,使得罐体内反应更加均匀快速,并且转轴会带动第一斜齿转动,通过第一斜齿与第二斜齿的啮合匹配,进而带动凸轮转动使得罐体上下抖动,罐体内的超临界水和有机废水反应更加充分。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侧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罐体下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罐体设有搅拌机构;
7.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一支撑脚、电机以及转轴,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罐体下侧,所述第一支撑脚的数量为四个,且固定设于所述安装座下侧,所述电机固定设于所述罐体下侧中部,所述转轴转动装配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转轴上端依次贯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罐体底部,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罐体动密封,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罐体内一侧固定设有若干搅拌叶,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安装座内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斜齿,所述安装座内的四个侧壁均转动装配有凸轮,四个所述凸轮均与所述罐体底部抵接,所述安装座设有与所述凸轮相匹配的开槽,四个所述凸轮均固定设有连接轴,四个所述连接轴端部均固定设有第二斜齿,且四个所述第二斜齿均与所述第一斜齿啮合匹配,所述罐体下侧设有四组均匀分布的缓冲组件。
8.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块、连接杆、第二支撑脚、滑板以及弹簧,所述固定块固定设于所述罐体下侧,所述连接杆固定设于所述固定块下侧,所述第二支撑脚内设有台阶腔,所述滑板滑动装配于所述台阶腔内,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伸入所述台阶腔内与所述滑板连
接,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板下侧与所述台阶腔之间。
9.所述第一支撑脚底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
10.所述第二支撑脚底部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
11.所述搅拌叶设有若干通孔。
12.所述安装座上侧设有缓冲垫。
13.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叶转动,使得罐体内反应更加均匀快速,并且转轴会带动第一斜齿转动,通过第一斜齿与第二斜齿的啮合匹配,进而带动凸轮转动使得罐体上下抖动,罐体内的超临界水和有机废水反应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14.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罐体1、进料管11、第一电磁阀111、出料管12、第二电磁阀121、安装座2、第一支撑脚21、第一安装板211、第一安装孔212、电机22、转轴23、搅拌叶24、通孔241、第一斜齿25、凸轮26、开槽261、连接轴27、第二斜齿28、固定块3、连接杆31、第二支撑脚32、第二安装板321、第二安装孔322、滑板33、弹簧34、台阶腔35。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上侧设有进料管11,进料管11设有第一电磁阀111,罐体1下侧设有出料管12,出料管12设有第二电磁阀121,罐体1设有搅拌机构;
23.搅拌机构包括安装座2、第一支撑脚21、电机22以及转轴23,安装座2设于罐体1下侧,第一支撑脚21的数量为四个,且固定设于安装座2下侧,电机22固定设于罐体1下侧中部,转轴23转动装配在安装座2内,转轴23上端依次贯穿安装座2与罐体1底部,且转轴23与罐体1动密封,电机22的输出轴贯穿安装座2与转轴23传动连接,转轴23位于罐体内一侧固定设有若干搅拌叶24,转轴23位于安装座2内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斜齿25,安装座2内的四个侧壁均转动装配有凸轮26,四个凸轮26均与罐体1底部抵接,安装座2设有与凸轮26相匹配的开槽261,四个凸轮26均固定设有连接轴27,四个连接轴27端部均固定设有第二斜齿28,且四个第二斜齿28均与第一斜齿25啮合匹配,罐体1下侧设有四组均匀分布的缓冲组件。
24.安装座2通过四个第一支撑脚21进行支撑,罐体1通过四组缓冲组件进行支撑,并且缓冲组件能够保证罐体1的上下运动,使得罐体1运动更加稳定的同时还能对罐体1进行缓冲减震;初始状态下,第一电磁阀111以及第二电磁阀121均处于关闭状态;使用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11,工作人员将超临界水和有机废水通过进料管11加入罐体1内部,然后再关
闭第一电磁阀111,使得罐体1内形成一个密闭的罐体,然后启动电机22,电机22将带动转轴 23开始转动,从而带动罐体1内部的搅拌叶24开始转动,对罐体1内部的液体进行混合,在转轴23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斜齿25转动,由于第一斜齿25与四个第二斜齿28啮合匹配,所以当第一斜齿25开始转动时,会带动四个第二斜齿28开始同步转动,四个第二斜齿28通过连接轴27带动四个凸轮26开始同步转动,并且相对的两个凸轮26的凸起部位呈 180度设置,四个凸轮26的上侧均罐体1底部抵接,所以四个凸轮26转动时其凸起部位会同步转动至上侧,当凸轮26的凸起部位转动至与罐体1底部抵接时,会推动罐体1向上运动,当凸轮26的凸起部位转过罐体1底部时,罐体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运动,从而当凸轮26不断的转动时,会带动罐体1不断的上下往复运动,使得罐体1内的超临界水和有机废水反应更充分,同时在罐体1上下往复运动时,转轴23上的搅拌叶24相对于罐体1的位置会发生改变,从而提高搅拌效率,使得混合效果更好;罐体1通过缓冲组件进行缓冲,使得罐体1向下运动时减少对安装座2的力;开槽261能够满足凸轮26的正常运动,转轴23与罐体1下侧动密封,这样不仅保证转轴23与罐体1之间转动时的密封性,且罐体1上下往复运动时,也能够保证罐体1与转轴23之间滑动时的密封性;超临界水和有机废水反应完成后,打开第二电磁阀121,将液体通过出料管12排出;
25.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叶转动,使得罐体内反应更加均匀快速,并且转轴会带动第一斜齿转动,通过第一斜齿与第二斜齿的啮合匹配,进而带动凸轮转动使得罐体上下抖动,罐体内的超临界水和有机废水反应更加充分。
26.缓冲组件包括固定块3、连接杆31、第二支撑脚32、滑板33以及弹簧34,固定块3固定设于罐体1下侧,连接杆31固定设于固定块3下侧,第二支撑脚32内设有台阶腔35,滑板33滑动装配于台阶腔35内,连接杆31的端部伸入台阶腔35内与滑板33连接,弹簧34 位于滑板33下侧与台阶腔35之间;这样第二支撑脚32与地面固定,当罐体1上下往复运动时,会通过连接杆31带动滑板33在台阶腔35内往复运动,对罐体1进行限位,使罐体1只能够上下运动,并且罐体1上下运动时更加稳定,在罐体1向下运动时,滑板33将压缩弹簧 34,通过弹簧34对罐体1进行缓冲减震,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罐体1对安装座2的冲击力。
27.第一支撑脚21底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11,第一安装板211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212;这样通过第一安装板211上的第一安装孔212可以将第一支撑脚21固定在地面上,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28.第二支撑脚32底部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21,第二安装板321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322;这样通过第二安装板321上的第二安装孔322可以将第二支撑脚32固定在地面上,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29.搅拌叶24设有若干通孔241;这样搅拌叶24在对罐体1的液体进行搅拌时,通过在搅拌叶24上设置若干通孔241,使得搅拌更加充分。
30.安装座2上侧设有缓冲垫;这样在安装座2上设置缓冲垫,能够对安装座2进行缓冲,减少罐体1对安装座2的冲击力。
31.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