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制缩率和布面平整度的预缩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20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缩率和布面平整度的预缩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现在生活多元化的发展,人们对着装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多元化、多场景、多功能的服装也随即问世。对服装的要求除了品质、舒适、合体外,还需要适合不同场合、不同功能,所以面料的品种和特性也多种多样。高弹、多组分、可降解、多功能品类的面料也备受人们的青睐。但由于该类面料不同于棉麻类面料,其纤维湿热稳定性较差、尺寸不稳定、缝制难度大、可操作性差。缝制生产前需要对该类面料进行产前处理,且处理过程中由于该类面料缩率大,不同素材组分面料由于纤维特性不一致,其缩率也不相同,导致面料出现布面起皱、起鼓、起泡、布面不平服的现象,严重影响成品外观,需后期生产过程中对面料进行二次整理,影响了生产效率、尺寸准确性,还造成单耗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控制缩率和布面平整度的预缩机装置,能够通过给面料经纬向适量加压使布面平整、再加热定型的方法解决面料预缩不平服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所述的可控制缩率和布面平整度的预缩机装置,自前至后依次设有前端面料输送轴、预热加热区、蒸汽预缩区、自动感应区、烘干定型区和冷却收集区,所述自动感应区内配合面料的两端对称设有转轮底座,在转轮底座上安装有开合转轮,开合转轮的上部安装有多组夹持器,夹持器的上部安装有控制夹持器开合的转轮开口控制盖,在所述转轮底座的后端纵向安装有沉浮轴,所述沉浮轴置于凹槽中。
6.优选地,蒸汽预缩区的上方设有抽气装置。
7.优选地,开合转轮的驱动装置经电磁阀与传感器连接,传感器优选为镭射灯传感器。当镭射灯传感器感应到面料触动打开电磁阀开关,驱动开合转轮开始运转。
8.优选地,转轮开口控制盖的开口大小为可调节设置,多组夹持器随开合转轮转动至转轮开口控制盖的开口处时,夹持住传送过来的面料,通过调节其开口的大小可调节夹持器加持的时间和拉伸的力,即开口越大加持时间就越长,拉伸的力也就越大。
9.本实用新型机前端面料输送轴,用于主动输送面料,减少面料输送过程中造成的拉伸变型;预热加热区,用于对需预缩的面料提前进行预缩加热;蒸汽预缩区,通过运用蒸汽从面料下方穿透面料将面料进行湿热预缩后,再由上方抽气装置将多余气体排掉;自动感应区,可感应面料布边,并通过前端多组夹持器的夹持完成面料的纬向拉伸,然后面料自后端的沉浮轴以及凹槽两者间隙中穿过,沉浮轴为顺时针旋转通过与凹槽壁的摩擦、挤压使面料变平整,使面料经向平服,从而完成对面料的经纬向拉伸,延伸至烘干定型区;烘干
定型区,用于将湿热预缩后的面料进行烘干定型;冷却收集区,用于将烘干定型后的面料通过吸风进行冷却,从而有效解决高缩类面料在无张力预缩过程中面料回缩造成的布面起皱。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感应区内前端多组夹持器的夹持完成面料的纬向拉伸,后端沉浮轴通过与凹槽壁的摩擦、挤压使面料变平整,使面料经向平服,从而完成对面料的经纬向拉伸,可以很好的解决高弹、高缩、多组分面料差异缩造成的布面起皱、起鼓、不服帖的问题,很好的实现了面料的预缩、拉伸、定型。既提升了面料的外观平整度,也解决了面料成衣过程中二次加工的问题,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大货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感应区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前端面料输送轴;2、预热加热区;3、蒸汽预缩区;4、抽气装置;5、自动感应区;6、烘干定型区;7、冷却收集区;5-1、传感器;5-2、电磁阀;5-3、夹持器;5-4、开合转轮;5-5、转轮底座;5-6、转轮开口控制盖;5-7、沉浮轴;5-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6.如图1-2所示,所述的可控制缩率和布面平整度的预缩机装置,自前至后依次设有前端面料输送轴1、预热加热区2、蒸汽预缩区3、自动感应区5、烘干定型区6和冷却收集区7,蒸汽预缩区3的上方设有抽气装置4,所述自动感应区5内配合面料的两端对称设有转轮底座5-5,在转轮底座5-5上安装有开合转轮5-4,开合转轮5-4的上部安装有多组夹持器5-3,夹持器5-3的上部安装有控制夹持器5-3开合的转轮开口控制盖5-6,转轮开口控制盖5-6的开口大小为可调节设置,开合转轮5-4的驱动装置经电磁阀5-2与镭射灯传感器5-1连接,在所述转轮底座5-5的后端纵向安装有沉浮轴5-7,所述沉浮轴5-7置于凹槽5-8中。
17.工作时,面料自机前端面料输送轴1送入,先进入预热加热区2内对面料提前进行预缩加热,然后再进入蒸汽预缩区3,通过运用蒸汽从面料下方穿透面料将面料进行湿热预缩后,再由上方抽气装置4将多余气体排掉,然后面料进入自动感应区5内,当镭射灯传感器5-1感应到面料触动打开电磁阀5-2开关,从而驱动装置驱动开合转轮5-4开始运转,面料两端的开合转轮5-4呈“八字形”相向旋转,开合转轮5-4上部的夹持器5-3转动至转轮开口控制盖5-6的开口处时夹持住传送过来的面料,通过转轮运转方向和转轮开口控制盖5-6的开口大小来完成面料的纬向拉伸,完成纬向拉伸的面料,自后端的沉浮轴5-7以及凹槽5-8两者间隙中穿过,沉浮轴5-7为顺时针旋转通过与凹槽5-8壁的摩擦、挤压使面料变平整,使面料经向平服,通过共同作用完成对面料的经纬向拉伸,使面料表面平服无褶皱,然后送至烘干定型区6,将面料进行烘干定型,烘干定型后的面料进入冷却收集区7内通过吸风进行冷却,从而有效解决高缩类面料在无张力预缩过程中面料回缩造成的布面起皱。
18.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
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控制缩率和布面平整度的预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前至后依次设有前端面料输送轴(1)、预热加热区(2)、蒸汽预缩区(3)、自动感应区(5)、烘干定型区(6)和冷却收集区(7),所述自动感应区(5)内配合面料的两端对称设有转轮底座(5-5),在转轮底座(5-5)上安装有开合转轮(5-4),开合转轮(5-4)的上部安装有多组夹持器(5-3),夹持器(5-3)的上部安装有控制夹持器(5-3)开合的转轮开口控制盖(5-6),在所述转轮底座(5-5)的后端纵向安装有沉浮轴(5-7),所述沉浮轴(5-7)置于凹槽(5-8)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缩率和布面平整度的预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蒸汽预缩区(3)的上方设有抽气装置(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缩率和布面平整度的预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合转轮(5-4)的驱动装置经电磁阀(5-2)与传感器(5-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制缩率和布面平整度的预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5-1)为镭射灯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缩率和布面平整度的预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轮开口控制盖(5-6)的开口大小为可调节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缩率和布面平整度的预缩机装置,自前至后依次设有前端面料输送轴、预热加热区、蒸汽预缩区、自动感应区、烘干定型区和冷却收集区,自动感应区内配合面料的两端对称设有转轮底座,在转轮底座上安装有开合转轮,开合转轮的上部安装有多组夹持器,夹持器的上部安装有控制夹持器开合的转轮开口控制盖,在转轮底座的后端纵向安装有沉浮轴,沉浮轴置于凹槽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感应区内前端多组夹持器的夹持完成面料的纬向拉伸,后端沉浮轴通过与凹槽壁的摩擦、挤压使面料经向平服,从而完成对面料的经纬向拉伸,解决了现有高弹、高缩、遇热易皱、易变型面料的外观平整度和生产不易操作问题。操作问题。操作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恋恋 和玉芳 韩芳 宋法强 高淑霞 宋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1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